恃寵生驕的事做不來,演戲就演的忒也逼真。
陸旻低低笑了一聲,在她耳邊低聲道:「你幾時能真正的跟朕撒一次嬌呢?」
兩人正如膠似漆,劉金貴忽從外頭進來,報導:「皇上,淑妃娘娘適才突發暴疾,在千佛殿嘔血暈眩過去,被人抬迴去了。」
陸旻笑了一聲,斥道:「她可真會適時生病!此事,且交由太後處置,不必再來跟朕說了。責令太醫,好好與她醫治就是。」
劉金貴應聲,重又退了下去。
這件事落在趙太後手中,她豈有善罷甘休之理?
西平郡王陸斐正在江浙一帶調查錢家貪墨鹽稅一案,錢家正自焦頭爛額,淑妃偏偏這個時候幹出這等蠢事,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時機。
趙太後不問後宮事已多年,如今重新過問,自又抖擻了全幅精神,把當年的雷霆手段盡數拿出,責令內侍省總管吳德來牽頭辦理,務必將淑妃這些年執掌宮務以來樁樁件件盡數挖出。此外,她又下令封鎖此事,不許走漏半點消息,更以淑妃病重為由,將其困於寢宮,不許任何人前往探視。
吳德來有太後撐腰,皇帝默許,自是放開了手腳。
不出三日的功夫,便將淑妃如何擅闖幹元殿一事調查的清清楚楚,此外更有她借主理後宮之機,行貪墨財物,剋扣低位嬪妃的份例,到宮外放貸,中飽私囊等等事由。
然而,這裏麵最重的一件,依然是她搜查幹元殿。
在太後口中,此事已成了淑妃借人誣告蘇若華為由,趁機窺探禦前,向外遞送消息,圖謀不軌。如此這般,淑妃乃至於錢家,便都要落一個陰謀犯上、染指龍庭的大罪。
趙太後此意,便是向趁此機會,一舉除掉錢氏。
然而陸旻接了奏報,卻並未按她心意行事,隻批覆道:「淑妃錢氏,久在宮闈,性情跋扈,行止癲狂,上受天恩,卻不思答報,著令褫奪封號,廢除妃位,沒收金寶金冊,降為才人,幽閉於寢宮,靜思己過,無諭不得擅離。」如此,算是將淑妃給廢了。隻是因著她曾是四妃之一,又到底是錢家的女兒,不曾將她打入冷宮。
此外,童美人幽憤嫉妒,誣陷旁人,讒言主上,賜白綾、毒酒、匕首,自盡——這誣告蘇若華行巫蠱的事,自然是她的手筆了。
慎刑司總管劉林,多年來助紂為虐,充當淑妃爪牙,亂棍打死。
一次爭端,竟而引發了後宮一場地震。
此消息一經傳開,闔宮從上到下的嬪妃無不心驚膽戰。誰能想到,曾經的四妃之一,還曾是皇帝的寵妃,又出身名門望族,隻因一時的不慎,就落入這等悽慘境地。
所謂雷霆雨露是君恩,大概就是如此吧。
趙太後雖不甚滿意,但皇帝執意如此,她也隻好就此罷休,能將淑妃從位子上拽下來,也算意外之喜。後宮空了這麽多位子,她可以再填補些自己的人手了。
淑妃被廢黜的消息,行宮瞞的如鐵桶一般,直至錢才人被送迴皇城幽禁,這訊息方才傳到錢家。
錢氏族人大為驚駭,本還要聯名上奏,請求皇帝收迴成命,卻反而招致了皇帝的雷霆之怒,將錢才人如何擅闖幹元殿、並肆意搜查一事當眾講了,更責問錢父是否是他示意所致。錢父不知這後麵竟有這樣的事,哪裏還敢再為女兒求情,隻求不要被她連累。下朝迴府,便連忙將錢才人從族譜中除名,他自己更稱病不出。
這一番事畢,錢氏的氣焰被打壓下去不少。
這日晚膳時候,陸旻興致極佳,連連痛飲了三壺美酒。蘇若華勸阻不住,隻好任憑他去。
陸旻笑道:「今日當真是痛快,這群老匹夫,可算知道什麽叫做天子之怒了!」
蘇若華替他布菜,微笑言道:「皇上精明強幹,自然心想事成。」
陸旻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沒有言語。
晚夕就寢,蘇若華侍奉了陸旻,側身躺著,合上眼眸,昏昏欲睡。
陸旻卻湊在她的耳邊,低語道:「若華,做得好。」
蘇若華倏地睜開了眼睛,看向陸旻,說道:「皇上……」
陸旻卻躺了下來,握著她的手,淺笑道:「睡吧,不要想那麽多了。」
蘇若華原本因情//事疲憊招致的睡意,頓時便消散了。她躺在床上,聽著身側男人逐漸平穩的唿吸,不知幾時才漸漸睡去。
她的心裏還是平穩的,若能幫上陸旻,那也沒什麽不好。
日子如流水一般過去,轉眼又是半月有餘。
皇帝已親自前往祈年殿祭祀求雨,可老天依舊是日日大太陽,一點兒麵子都不給這位九五之尊。
民間不知從何處,興起了一股流言,人人傳說宮中出了妖孽,所以天降大旱,以示懲戒。
蘇若華並未關心此事,眼下的她正坐在幹元殿後院的一間廂房裏。
地下跪著一人,兩眼怨毒的瞪視著她,正是玖兒。
作者有話要說: 連環扣~
第八十五章
蘇若華坐在椅上, 手中捧著一隻青瓷蓋碗。
她並不看地下跪著的玖兒,隻輕輕撥弄茶碗蓋子,水汽氤氳, 茶香四溢, 便低頭啜了一口。
玖兒聞這茶香,不由輕輕蹙眉, 看著蘇若華那目中無人的樣子, 心中怒火直躥,揚聲道:「你將我困在這裏數日了,到底想怎樣?!」
陸旻低低笑了一聲,在她耳邊低聲道:「你幾時能真正的跟朕撒一次嬌呢?」
兩人正如膠似漆,劉金貴忽從外頭進來,報導:「皇上,淑妃娘娘適才突發暴疾,在千佛殿嘔血暈眩過去,被人抬迴去了。」
陸旻笑了一聲,斥道:「她可真會適時生病!此事,且交由太後處置,不必再來跟朕說了。責令太醫,好好與她醫治就是。」
劉金貴應聲,重又退了下去。
這件事落在趙太後手中,她豈有善罷甘休之理?
西平郡王陸斐正在江浙一帶調查錢家貪墨鹽稅一案,錢家正自焦頭爛額,淑妃偏偏這個時候幹出這等蠢事,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時機。
趙太後不問後宮事已多年,如今重新過問,自又抖擻了全幅精神,把當年的雷霆手段盡數拿出,責令內侍省總管吳德來牽頭辦理,務必將淑妃這些年執掌宮務以來樁樁件件盡數挖出。此外,她又下令封鎖此事,不許走漏半點消息,更以淑妃病重為由,將其困於寢宮,不許任何人前往探視。
吳德來有太後撐腰,皇帝默許,自是放開了手腳。
不出三日的功夫,便將淑妃如何擅闖幹元殿一事調查的清清楚楚,此外更有她借主理後宮之機,行貪墨財物,剋扣低位嬪妃的份例,到宮外放貸,中飽私囊等等事由。
然而,這裏麵最重的一件,依然是她搜查幹元殿。
在太後口中,此事已成了淑妃借人誣告蘇若華為由,趁機窺探禦前,向外遞送消息,圖謀不軌。如此這般,淑妃乃至於錢家,便都要落一個陰謀犯上、染指龍庭的大罪。
趙太後此意,便是向趁此機會,一舉除掉錢氏。
然而陸旻接了奏報,卻並未按她心意行事,隻批覆道:「淑妃錢氏,久在宮闈,性情跋扈,行止癲狂,上受天恩,卻不思答報,著令褫奪封號,廢除妃位,沒收金寶金冊,降為才人,幽閉於寢宮,靜思己過,無諭不得擅離。」如此,算是將淑妃給廢了。隻是因著她曾是四妃之一,又到底是錢家的女兒,不曾將她打入冷宮。
此外,童美人幽憤嫉妒,誣陷旁人,讒言主上,賜白綾、毒酒、匕首,自盡——這誣告蘇若華行巫蠱的事,自然是她的手筆了。
慎刑司總管劉林,多年來助紂為虐,充當淑妃爪牙,亂棍打死。
一次爭端,竟而引發了後宮一場地震。
此消息一經傳開,闔宮從上到下的嬪妃無不心驚膽戰。誰能想到,曾經的四妃之一,還曾是皇帝的寵妃,又出身名門望族,隻因一時的不慎,就落入這等悽慘境地。
所謂雷霆雨露是君恩,大概就是如此吧。
趙太後雖不甚滿意,但皇帝執意如此,她也隻好就此罷休,能將淑妃從位子上拽下來,也算意外之喜。後宮空了這麽多位子,她可以再填補些自己的人手了。
淑妃被廢黜的消息,行宮瞞的如鐵桶一般,直至錢才人被送迴皇城幽禁,這訊息方才傳到錢家。
錢氏族人大為驚駭,本還要聯名上奏,請求皇帝收迴成命,卻反而招致了皇帝的雷霆之怒,將錢才人如何擅闖幹元殿、並肆意搜查一事當眾講了,更責問錢父是否是他示意所致。錢父不知這後麵竟有這樣的事,哪裏還敢再為女兒求情,隻求不要被她連累。下朝迴府,便連忙將錢才人從族譜中除名,他自己更稱病不出。
這一番事畢,錢氏的氣焰被打壓下去不少。
這日晚膳時候,陸旻興致極佳,連連痛飲了三壺美酒。蘇若華勸阻不住,隻好任憑他去。
陸旻笑道:「今日當真是痛快,這群老匹夫,可算知道什麽叫做天子之怒了!」
蘇若華替他布菜,微笑言道:「皇上精明強幹,自然心想事成。」
陸旻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沒有言語。
晚夕就寢,蘇若華侍奉了陸旻,側身躺著,合上眼眸,昏昏欲睡。
陸旻卻湊在她的耳邊,低語道:「若華,做得好。」
蘇若華倏地睜開了眼睛,看向陸旻,說道:「皇上……」
陸旻卻躺了下來,握著她的手,淺笑道:「睡吧,不要想那麽多了。」
蘇若華原本因情//事疲憊招致的睡意,頓時便消散了。她躺在床上,聽著身側男人逐漸平穩的唿吸,不知幾時才漸漸睡去。
她的心裏還是平穩的,若能幫上陸旻,那也沒什麽不好。
日子如流水一般過去,轉眼又是半月有餘。
皇帝已親自前往祈年殿祭祀求雨,可老天依舊是日日大太陽,一點兒麵子都不給這位九五之尊。
民間不知從何處,興起了一股流言,人人傳說宮中出了妖孽,所以天降大旱,以示懲戒。
蘇若華並未關心此事,眼下的她正坐在幹元殿後院的一間廂房裏。
地下跪著一人,兩眼怨毒的瞪視著她,正是玖兒。
作者有話要說: 連環扣~
第八十五章
蘇若華坐在椅上, 手中捧著一隻青瓷蓋碗。
她並不看地下跪著的玖兒,隻輕輕撥弄茶碗蓋子,水汽氤氳, 茶香四溢, 便低頭啜了一口。
玖兒聞這茶香,不由輕輕蹙眉, 看著蘇若華那目中無人的樣子, 心中怒火直躥,揚聲道:「你將我困在這裏數日了,到底想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