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華聽著,不過一笑了之,又說道:「就數你們兩個嘴快了,也該學著些芳年的老成穩重。」


    春桃一麵收拾衣裳,一麵喜滋滋道:「姐姐是沒瞧見,聖旨一傳到六宮,那些人臉上的神情,可比那戲台子上扮演的都精彩。咱們在甜水庵裏,可也見不著這麽好看的戲碼了。」


    芳年將蘇若華隨身佩戴的幾樣首飾裝到一隻牡丹紋雕漆奩盒之中,不無憂慮道:「六宮人心如此不平,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又要背地裏怨恨姑娘了。」


    露珠便斥道:「隨她們怎麽想,皇上不願理她們,那是她們自己沒有本事。怨恨咱們姑娘,真是笑話!有膽量再幹點什麽出來,皇上必定饒不了她們。」


    蘇若華聽著露珠這些話,並未加以製止,她受寵如斯,再怎麽自謙謹慎,其實都免不了被人嫉恨,橫豎也是如此,那便如露珠所言,隨那些人想去好了。


    自從周氏、王氏被打入冷宮,童才人在壽宴上獻舞卻反遭遷居,後宮群妃也大致明白過來,蘇若華是當真不能招惹,人人將她視為洪水猛獸,連提她名字的時候都少了許多,倒是清靜了不少。


    此次去玉泉宮,許多人四處找門路,奉承巴結高位的嬪妃,甚而有臉麵的奴才,就想著能在皇帝跟前提上一句半句,好一塊過去。然而,卻沒人敢來找她,這委實有些不合情理。但如此倒也說明,那些人真正是怕了她,生恐在她跟前一個不慎,又被皇帝發落處置。


    蘇若華沒接露珠的言語,隻說道:「你們三個,自然是要跟我去的。」


    三個丫頭雖猜著蘇若華必定要帶著她們,但聽她親口說來,還是雀躍不已,能跟去玉泉宮見見世麵,是宮人難得的經曆。


    但聽蘇若華又道:「此去玉泉宮,不比在皇宮裏,不知會碰上什麽人,你們平日辦差說話都要謹慎,可都醒著神兒,別忘了宮裏的規矩。始終記著,我還不是妃子。倘或犯在哪個主子手裏,她們正愁抓不到把柄,恐怕就要大做文章了。」


    三人一口答應下來,露珠笑道:「姑娘肯提攜奴才們,奴才們都銘感於心,一定謹言慎行,不給姑娘找麻煩。」


    蘇若華又說道:「玉泉宮那邊不比在養心殿了,我怕沒有用慣的人,皇上不舒坦。我打算,把翠兒同玖兒一道帶上。」


    她話音剛落,那三人麵麵相覷,春桃更忍不住說道:「姐姐,你明知這玖兒是太後娘娘的人。平日裏都讓她遠著皇上,為什麽去玉泉宮卻偏要帶著她?」


    蘇若華笑了笑,說道:「自然有帶著她的道理,不要多問了,去吩咐吧。」


    露珠無奈,也情知她的脾氣,決定好的事情,斷然是不會更改的,隻的走去告知了翠兒與玖兒。


    翠兒聽聞這好事竟能落在她身上,甚是驚喜。她自入宮至今也有三四個年頭了,每日所見也就是眼前這些人事物,如今能出皇城去逛逛,自然是高興。


    玖兒倒是一臉平常色,無喜無悲的,隻答應下來就罷了。


    露珠暗暗端詳了她一陣,又叮囑了些事情,方才迴去,告訴蘇若華道:「那個玖兒,聽聞姑娘準她去玉泉宮,一絲兒高興的樣子都沒有,還是那副死人臉,真正不識抬舉。」


    蘇若華微微一笑:「她倒是有些寵辱不驚的意思了,也算曆練出來了。」


    芳年不無憂慮道:「姑娘,不怕她生事麽?」


    蘇若華瞧著她說道:「我倒寧可她生些事出來。」說著,就不言語了。


    三人聽不明白,便撂開手,各幹各的去了。


    蘇若華坐在窗邊,看著院中的葡萄藤,不知待自己迴來時,又長成什麽光景了,能否看見滿架的綠茵呢?


    她拈起果盤裏一枚青果放入口中,酸甜的汁液頓時盈滿口腔,心中暗道:她是太後的人,為何就不能夠成為我的人呢?


    時日匆匆,轉眼到了三月,就是去玉泉宮的日子了。


    這日一早,皇城大門才開,前往玉泉宮的隊伍便緩緩自裏而出。


    先是十六列騎兵開道,衛士們身披甲冑,手持金瓜,在日頭下直晃的人眼花繚亂。


    而後便是護軍們簇擁的車馬隊伍,魚貫而出,有如長龍,竟一眼望不到頭。以至前麵開道的騎兵已走出一條街,這邊竟尚未全部出宮。


    車隊所行之處,淨水潑街,黃沙蓋道,旌旗獵獵,鮮衣怒馬,令京城的百姓,皆咬指驚嘆,所謂皇家威儀,大概如是。


    蘇若華因是養心殿的掌事宮女,乘於一輛小馬車上,落於隊伍末尾,依附前行。


    原本,陸旻倒想與她同乘一輛馬車,然而蘇若華思慮如此實在過於僭越,今日不比往常在養心殿中,有許多外臣,難免會令皇帝遭受非議,便執意堅決婉謝了。


    陸旻無奈,隻好由著她去,臨行卻又叮囑道:「到了玉泉宮,不要四處亂走,即刻到幹元殿來見朕。」


    蘇若華看著一旁李忠公公那一肚子話卻說不出來的神情,有些忍俊不禁。他們兩人該都是一樣的心思:到了玉泉宮,她不去幹元殿,還能往哪兒去?又不是三歲的娃兒,還能迷路不成。


    聽著馬車軲轆碾壓黃沙的聲響,耳邊是三個丫頭嘰嘰喳喳的談論,蘇若華倒是沒什麽話想說,心境也平和的很。


    入宮這些年了,她並沒有去過玉泉宮。


    陸旻的生母,林才人常年不受寵愛,自是不得這項殊榮的。而恭懿太妃,其實滿共也就去過那麽屈指可數的幾次,那幾次要麽太妃尚且沒有看重她,令她留在宮中服侍陸旻,要麽便是她忽發疾病,不宜隨行。再之後,先帝獨寵趙皇後一人,為示隆恩,再不帶別的嬪妃前往,恭懿太妃也就未去過玉泉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艷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雲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雲深並收藏艷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