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頓時啞然,她當真沒料到皇帝心心念念要吃的,竟然是這麽粗糙的一道菜餚!
這白蒸餚肉,她當然也吃過。
每年宮廷祭祀之後,父親總會帶一方迴去,與全家分食,視作天家恩德。
然而淑妃實在不愛,這肉不過是上鍋蒸熟,撒些細鹽就罷了,肥肥膩膩,油腥味兒還重,誰沒事吃這個?
陸旻哪裏管她腹誹,興沖沖的吩咐李忠切來食用。
李忠便按著蘇若華之前的囑咐,以小刀細細切了十片,每片皆薄如蟬翼,用小瓷碟承裝,送到皇帝跟前。
陸旻取了一片,送入口中,眯細了眼眸,片刻讚賞道:「還是這個味兒,她做這個是絕好的。」
淑妃更加詫異,皇帝是好東西吃撐了麽?居然把這麽個粗劣吃食奉若珍寶?!
這蘇若華是給皇帝吃迷魂藥了嗎?!竟然如此優劣不分!
她看了看皇帝麵前瓷碟裏自己夾去的、分毫未動的芙蓉蝦丸,心中忽然生出憤懣不服來,麵上聲色不動,隻笑道:「皇上,這餚肉雖好,到底肥膩了些,別壞了胃口。晨間飲食宜清淡,您還是嚐嚐這魚腦豆腐。」說著,果然舀了一勺嫩豆腐,放在他盤中。
陸旻卻連眼皮也沒抬,還是吃著那白蒸餚肉,片刻才道:「淑妃啊,這人當有自知之明,做擅做之事,不然便成東施效顰了。」
淑妃頓時隻覺兩頰火燒一般的滾燙,皇帝這話雖未明言,卻已是實實在在的當麵羞辱!
陸旻倒似是興致甚佳,吩咐李忠:「也切一片與淑妃嚐嚐。」
隻能分給她一片了,讓她嚐嚐蘇若華的手藝,多了他還捨不得呢!
李忠應命,果然切了一片奉與淑妃。
淑妃本不想吃,礙著皇帝的意思,勉為其難送入口中。
細一咀嚼,她頗為訝異,口中這餚肉肥甘醇厚,甚是味美,全無半分往日的厭惡味道,也難怪皇帝愛吃。
盡管心有不甘,淑妃也不得不承認,蘇若華果然有兩下子。
為了討好主子,她可當真是練全了十八班武藝!
陸旻十分高興,向李忠道:「朕記得,庫裏還收著一枚江蘇進貢來的絞絲嵌紅瑪瑙菱花釵,你去拿給她。她是宮女,戴金戴寶都違製,這釵是銀的,又沒有流蘇步搖,不算僭越。再則,她若吃了早飯,便叫她過來,朕有話跟她說。」
李忠卻犯了難色,支吾道:「皇上,這若華姑娘……已經出宮了。」
陸旻臉色頓時沉了下來,質問道:「誰準許她出宮的?連朕都不來問一聲,你們倒是越發大膽,擅作主張了!」
李忠見皇帝動怒,登時嚇得麵色如土,撲通跪在地上,連聲道:「皇上恕罪,奴才該死!然而、然而……皇上,您也沒說不讓若華姑娘出宮啊。這、她到底是太妃娘娘身邊的人,差事已完,您又沒旁的吩咐,她去內侍省報備之後,就出宮去了,都是按著規矩來的。」
陸旻幾乎被他氣背過去,這李忠平日裏看著也是個乖覺機靈的,怎麽這關鍵時候蠢笨如豬!
淑妃則冷冷清清的坐在一旁,一字不發,滿心裏隻有一個念頭:這蘇若華果然是個禍害,她不過是才進了一次宮,就能把皇帝迷惑至此。若她當真迴來,還不攪的天翻地覆!
作者有話要說: 豬風評被害~
第二十六章
李忠當真委屈至極, 皇帝又沒說不許蘇若華出宮!
他雖想到了或者皇帝還有話說,然而誰知這若華姑娘腿腳這般快,一轉眼的功夫就報了內侍省, 自行出宮了。
到底是宮裏的老人了, 這些門道輕車熟路。
陸旻氣惱,心裏卻是另一番念頭——她這般亟不可待的出宮, 當真是放不下恭懿太妃?還是說, 她壓根就不想見他?!
陸旻隻覺著有些挫敗,生平還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女人,這是他不曾有過的經驗。
淑妃冷眼看著,見縫插針道:「皇上, 這蘇姑娘到底是太妃娘娘的人,所以……」
陸旻不待她說完,便打斷道:「她是朕的人!」
淑妃微微一驚, 皇帝還從未這般聲色俱厲的嗬斥過她。
她側目悄悄打量著,隻見陸旻麵沉如水,眸光深邃, 無喜無怒, 令人無從揣摩他心中所想。
淑妃既感心驚,又有些悵然,伴君三載,她仍然弄不清楚這個男人。
論理,他是她的夫君,但時至今日, 陸旻於她卻更像一個陌生的熟人。
李忠悄悄向淑妃擠眼睛使眼色,那意思是皇帝正在氣頭上,不要再頂撞聖意了。
淑妃心裏明白,一時也尋不到話說,隻好不尷不尬的坐在那裏。
陸旻興致全無,淡淡說道:「待會兒,朕還要見幾個外臣,你先迴宮去吧。」
淑妃見皇帝下了逐客令,隻得起身告退。
待出了養心殿,秋雁迎上前來,關切問道:「娘娘,如何?」話才出口,卻見淑妃眼圈微微發紅,心裏吃了一驚,忙道:「怎麽,難道皇上竟為了那個宮女,為難了娘娘麽?」
淑妃輕輕搖頭,冷冷說道:「是本宮沒有眼色,說話不合皇上心意,不與旁人相幹。」
秋雁雖不知裏麵情形,但心裏大約能猜到一二,憤憤不平道:「饒是如此,皇上也未免太過偏心。娘娘進宮三年,禦前侍奉從來是盡心竭力的,一年下來寢衣、鞋襪、香囊扇墜,娘娘親手做了多少送來養心殿?六宮嬪妃,哪個如娘娘一般,日夜惦記著皇上。皇上竟全不顧念,如今還為了一個宮女不待見娘娘。再怎麽說,娘娘是妃位,那蘇若華不過是個宮女罷了!」
這白蒸餚肉,她當然也吃過。
每年宮廷祭祀之後,父親總會帶一方迴去,與全家分食,視作天家恩德。
然而淑妃實在不愛,這肉不過是上鍋蒸熟,撒些細鹽就罷了,肥肥膩膩,油腥味兒還重,誰沒事吃這個?
陸旻哪裏管她腹誹,興沖沖的吩咐李忠切來食用。
李忠便按著蘇若華之前的囑咐,以小刀細細切了十片,每片皆薄如蟬翼,用小瓷碟承裝,送到皇帝跟前。
陸旻取了一片,送入口中,眯細了眼眸,片刻讚賞道:「還是這個味兒,她做這個是絕好的。」
淑妃更加詫異,皇帝是好東西吃撐了麽?居然把這麽個粗劣吃食奉若珍寶?!
這蘇若華是給皇帝吃迷魂藥了嗎?!竟然如此優劣不分!
她看了看皇帝麵前瓷碟裏自己夾去的、分毫未動的芙蓉蝦丸,心中忽然生出憤懣不服來,麵上聲色不動,隻笑道:「皇上,這餚肉雖好,到底肥膩了些,別壞了胃口。晨間飲食宜清淡,您還是嚐嚐這魚腦豆腐。」說著,果然舀了一勺嫩豆腐,放在他盤中。
陸旻卻連眼皮也沒抬,還是吃著那白蒸餚肉,片刻才道:「淑妃啊,這人當有自知之明,做擅做之事,不然便成東施效顰了。」
淑妃頓時隻覺兩頰火燒一般的滾燙,皇帝這話雖未明言,卻已是實實在在的當麵羞辱!
陸旻倒似是興致甚佳,吩咐李忠:「也切一片與淑妃嚐嚐。」
隻能分給她一片了,讓她嚐嚐蘇若華的手藝,多了他還捨不得呢!
李忠應命,果然切了一片奉與淑妃。
淑妃本不想吃,礙著皇帝的意思,勉為其難送入口中。
細一咀嚼,她頗為訝異,口中這餚肉肥甘醇厚,甚是味美,全無半分往日的厭惡味道,也難怪皇帝愛吃。
盡管心有不甘,淑妃也不得不承認,蘇若華果然有兩下子。
為了討好主子,她可當真是練全了十八班武藝!
陸旻十分高興,向李忠道:「朕記得,庫裏還收著一枚江蘇進貢來的絞絲嵌紅瑪瑙菱花釵,你去拿給她。她是宮女,戴金戴寶都違製,這釵是銀的,又沒有流蘇步搖,不算僭越。再則,她若吃了早飯,便叫她過來,朕有話跟她說。」
李忠卻犯了難色,支吾道:「皇上,這若華姑娘……已經出宮了。」
陸旻臉色頓時沉了下來,質問道:「誰準許她出宮的?連朕都不來問一聲,你們倒是越發大膽,擅作主張了!」
李忠見皇帝動怒,登時嚇得麵色如土,撲通跪在地上,連聲道:「皇上恕罪,奴才該死!然而、然而……皇上,您也沒說不讓若華姑娘出宮啊。這、她到底是太妃娘娘身邊的人,差事已完,您又沒旁的吩咐,她去內侍省報備之後,就出宮去了,都是按著規矩來的。」
陸旻幾乎被他氣背過去,這李忠平日裏看著也是個乖覺機靈的,怎麽這關鍵時候蠢笨如豬!
淑妃則冷冷清清的坐在一旁,一字不發,滿心裏隻有一個念頭:這蘇若華果然是個禍害,她不過是才進了一次宮,就能把皇帝迷惑至此。若她當真迴來,還不攪的天翻地覆!
作者有話要說: 豬風評被害~
第二十六章
李忠當真委屈至極, 皇帝又沒說不許蘇若華出宮!
他雖想到了或者皇帝還有話說,然而誰知這若華姑娘腿腳這般快,一轉眼的功夫就報了內侍省, 自行出宮了。
到底是宮裏的老人了, 這些門道輕車熟路。
陸旻氣惱,心裏卻是另一番念頭——她這般亟不可待的出宮, 當真是放不下恭懿太妃?還是說, 她壓根就不想見他?!
陸旻隻覺著有些挫敗,生平還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女人,這是他不曾有過的經驗。
淑妃冷眼看著,見縫插針道:「皇上, 這蘇姑娘到底是太妃娘娘的人,所以……」
陸旻不待她說完,便打斷道:「她是朕的人!」
淑妃微微一驚, 皇帝還從未這般聲色俱厲的嗬斥過她。
她側目悄悄打量著,隻見陸旻麵沉如水,眸光深邃, 無喜無怒, 令人無從揣摩他心中所想。
淑妃既感心驚,又有些悵然,伴君三載,她仍然弄不清楚這個男人。
論理,他是她的夫君,但時至今日, 陸旻於她卻更像一個陌生的熟人。
李忠悄悄向淑妃擠眼睛使眼色,那意思是皇帝正在氣頭上,不要再頂撞聖意了。
淑妃心裏明白,一時也尋不到話說,隻好不尷不尬的坐在那裏。
陸旻興致全無,淡淡說道:「待會兒,朕還要見幾個外臣,你先迴宮去吧。」
淑妃見皇帝下了逐客令,隻得起身告退。
待出了養心殿,秋雁迎上前來,關切問道:「娘娘,如何?」話才出口,卻見淑妃眼圈微微發紅,心裏吃了一驚,忙道:「怎麽,難道皇上竟為了那個宮女,為難了娘娘麽?」
淑妃輕輕搖頭,冷冷說道:「是本宮沒有眼色,說話不合皇上心意,不與旁人相幹。」
秋雁雖不知裏麵情形,但心裏大約能猜到一二,憤憤不平道:「饒是如此,皇上也未免太過偏心。娘娘進宮三年,禦前侍奉從來是盡心竭力的,一年下來寢衣、鞋襪、香囊扇墜,娘娘親手做了多少送來養心殿?六宮嬪妃,哪個如娘娘一般,日夜惦記著皇上。皇上竟全不顧念,如今還為了一個宮女不待見娘娘。再怎麽說,娘娘是妃位,那蘇若華不過是個宮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