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一笑,頷首道:「這些年來,還是你貼合我的心思。你不在這裏,容桂一人,顛三倒四的,凡事也指望不上。皇上跟前,險些失禮。」
蘇若華淺笑迴道:「惦記著太妃娘娘的茶點,又怕指派了旁人幹差了差事,還是奴才親力親為好些。原本想著,皇上或許還要再待上一會子,能吃上這口點心。不想,皇上竟走的這樣急切。」
太妃笑瞅了她一眼,並沒有戳破她,隻是換了話頭:「倒是難為你,我來這裏三年,多虧了你裏外張羅,才能這般周全。指望著那兩個,還不知到什麽田地。」
蘇若華低頭垂眸,神色恭謹道:「娘娘謬讚了,奴才隻是盡心盡力辦差罷了。」
太妃沒接這話,逕自說道:「我身邊這三個丫頭裏,獨你是個拔尖兒的,相貌好,性格好,辦事妥帖周到。那兩個,春桃雖勤謹忠誠,性子卻急躁了些。容桂,不消說了,上不了台盤的。若不是我落到這個地步,也不至於用著這樣的人。旁的也罷了,倒是難為了你,左右周旋。」
蘇若華趕忙說道:「奴才辛苦不算什麽,隻是娘娘受委屈了。」
原本,依著宮裏挑人的規矩,太妃的位分手底下也該有幾個像樣的宮人。
然而,趙太後那一場亂鬥,太妃身份尷尬,能保全自身到這甜水庵來已是艱難,又如何敢爭長論短,更不想令太後以為她是蟄伏伺機。於是,除卻蘇若華是執意跟來,旁的宮人便都散了。內侍省雖撥了人來,但恭懿太妃擔憂其中或許會有太後的眼線,便隻留了春桃、容桂這兩個不怎麽機靈的。
太妃聽了她的言語,心中倒有幾分傷感,人前卻不願露出來,正欲同她說幾句閑話,卻一眼瞥見容桂悄然立在門邊,手裏捧著一方托盤,臉上卻怯怯的。
太妃便有幾分不喜,說道:「杵在那兒做什麽?瞧瞧那副可憐樣,好似誰欺負了你一般。」
容桂上前,低聲道:「娘娘,皇上送來的這些個點心,奴才不知如何處置,還請娘娘示下。」
太妃聞言,坐正了身子,說道:「端來我瞧。」
容桂應聲上前,將托盤放下。
蘇若華打眼望去,隻見林林總總大約六盤的糕點,大多是太妃素來愛吃的,皆是禦膳房的手藝。
太妃看了一迴,指點道:「這果餡椒鹽金餅、薄荷涼糕,與住持、監院兩位師父送去。奶餑餑並白糖糕,暫且收到櫥裏,留作日後茶點。這道……」話到此處,她卻突然頓住了,看向蘇若華,嘴角噙笑:「這桃花酥,是你最愛吃的,你便端去吧。」
蘇若華一怔,說道:「皇上孝敬娘娘的,奴才怎好拿去?」
太妃眸中笑意漸深:「罷了,皇上也是項莊舞劍,意不在此。我到底養了他一場,他心裏想些什麽,我自然清楚。」
容桂就在一旁站著,太妃卻說出這番調笑的話來,蘇若華還當真是窘住了。
主子的恩典,她不能不接著,微微一頓,福了福身子,謝過恩,便端了過去。
容桂立在一旁瞧著,臉上的神情依舊是怯怯的。
第四章
不知是否因皇帝今日過來探視,太妃的興致不錯,同蘇若華不住說笑。
又過了片時,春桃迴來,她是個嘴甜愛撒嬌的性格,見此情形,幾句玩笑更將太妃哄得合不攏嘴。
太妃一時高興,便把桌上那匣子裏的點心,便都分了她們三個,隻是獨不與容桂說話,將她晾在了一邊。
甜水庵裏少事體,蘇若華無過服侍一迴太妃,略有些差事四處走動告訴一番便罷了。
下午,太妃午歇起來,住持過來相陪說了幾句話,這一日便就完了。
晚夕,三人伺候著太妃歇下了。
今日,該蘇若華上夜,她獨個兒守在太妃床畔,腳蹬上鋪了一條紅毛氈,她便坐在那氈子上,將頭倚著床柱子,看著帳子上繡著的鬆梅圖出神。
侍寢這差事,可是宮裏的上上差,不是最機靈,最能幹,最得主子信賴的宮人,是不能當差的。
畢竟,唯有侍寢的這個人,能守在主子的床畔,屋中唯有主子和這個宮人,兩人能一起說說家常心裏話,最貼近,最親昵。這是宮人堆裏的頭一份的榮寵,人人擠破了腦袋想爭取。蘇若華當初被太妃親口提拔去侍寢時,還被屋中的宮女們眼紅排擠過一陣兒。
然而,這也是個苦差事。
一夜不能睡,不能吃喝,連打個瞌睡都要提著精神,除了聽候要茶要水的吩咐,主子一夜翻幾迴身,咳嗽幾聲,幾時入睡,入睡深淺,都要銘記在心,備著太醫每月請脈時問詢。
一晚上熬下來,既渴又餓,且疲乏不堪,但這差事依舊是旁人眼裏的最炙手可熱的紅差。
還在宮裏時,蘇若華跟另外三個宮人輪值侍寢,到了這甜水庵,便隻有眼前這兩個人了。
春桃與容桂倒也替換著來守夜,然而總不合太妃的心意,於是依然是蘇若華當班的時候多些。
蘇若華數著帳子上的掐絲,瞧著哪條不好了,記在心裏,隔日要修補。
這樣被人侍奉的日子,她以往在家時,也是有過的。
蘇若華並非是尋常人家的女兒,而是前大司空蘇幕懷的掌上明珠。
蘇家世代為官,原本也是京城望族,然因家族捲入黨爭,最終落得闔家被抄,全族沒落的下場。父親被撤職流放,一道同去的,還有自己的母親、兄長、姐姐,唯有她自己,因年歲不足十四,充入宮中為奴。
蘇若華淺笑迴道:「惦記著太妃娘娘的茶點,又怕指派了旁人幹差了差事,還是奴才親力親為好些。原本想著,皇上或許還要再待上一會子,能吃上這口點心。不想,皇上竟走的這樣急切。」
太妃笑瞅了她一眼,並沒有戳破她,隻是換了話頭:「倒是難為你,我來這裏三年,多虧了你裏外張羅,才能這般周全。指望著那兩個,還不知到什麽田地。」
蘇若華低頭垂眸,神色恭謹道:「娘娘謬讚了,奴才隻是盡心盡力辦差罷了。」
太妃沒接這話,逕自說道:「我身邊這三個丫頭裏,獨你是個拔尖兒的,相貌好,性格好,辦事妥帖周到。那兩個,春桃雖勤謹忠誠,性子卻急躁了些。容桂,不消說了,上不了台盤的。若不是我落到這個地步,也不至於用著這樣的人。旁的也罷了,倒是難為了你,左右周旋。」
蘇若華趕忙說道:「奴才辛苦不算什麽,隻是娘娘受委屈了。」
原本,依著宮裏挑人的規矩,太妃的位分手底下也該有幾個像樣的宮人。
然而,趙太後那一場亂鬥,太妃身份尷尬,能保全自身到這甜水庵來已是艱難,又如何敢爭長論短,更不想令太後以為她是蟄伏伺機。於是,除卻蘇若華是執意跟來,旁的宮人便都散了。內侍省雖撥了人來,但恭懿太妃擔憂其中或許會有太後的眼線,便隻留了春桃、容桂這兩個不怎麽機靈的。
太妃聽了她的言語,心中倒有幾分傷感,人前卻不願露出來,正欲同她說幾句閑話,卻一眼瞥見容桂悄然立在門邊,手裏捧著一方托盤,臉上卻怯怯的。
太妃便有幾分不喜,說道:「杵在那兒做什麽?瞧瞧那副可憐樣,好似誰欺負了你一般。」
容桂上前,低聲道:「娘娘,皇上送來的這些個點心,奴才不知如何處置,還請娘娘示下。」
太妃聞言,坐正了身子,說道:「端來我瞧。」
容桂應聲上前,將托盤放下。
蘇若華打眼望去,隻見林林總總大約六盤的糕點,大多是太妃素來愛吃的,皆是禦膳房的手藝。
太妃看了一迴,指點道:「這果餡椒鹽金餅、薄荷涼糕,與住持、監院兩位師父送去。奶餑餑並白糖糕,暫且收到櫥裏,留作日後茶點。這道……」話到此處,她卻突然頓住了,看向蘇若華,嘴角噙笑:「這桃花酥,是你最愛吃的,你便端去吧。」
蘇若華一怔,說道:「皇上孝敬娘娘的,奴才怎好拿去?」
太妃眸中笑意漸深:「罷了,皇上也是項莊舞劍,意不在此。我到底養了他一場,他心裏想些什麽,我自然清楚。」
容桂就在一旁站著,太妃卻說出這番調笑的話來,蘇若華還當真是窘住了。
主子的恩典,她不能不接著,微微一頓,福了福身子,謝過恩,便端了過去。
容桂立在一旁瞧著,臉上的神情依舊是怯怯的。
第四章
不知是否因皇帝今日過來探視,太妃的興致不錯,同蘇若華不住說笑。
又過了片時,春桃迴來,她是個嘴甜愛撒嬌的性格,見此情形,幾句玩笑更將太妃哄得合不攏嘴。
太妃一時高興,便把桌上那匣子裏的點心,便都分了她們三個,隻是獨不與容桂說話,將她晾在了一邊。
甜水庵裏少事體,蘇若華無過服侍一迴太妃,略有些差事四處走動告訴一番便罷了。
下午,太妃午歇起來,住持過來相陪說了幾句話,這一日便就完了。
晚夕,三人伺候著太妃歇下了。
今日,該蘇若華上夜,她獨個兒守在太妃床畔,腳蹬上鋪了一條紅毛氈,她便坐在那氈子上,將頭倚著床柱子,看著帳子上繡著的鬆梅圖出神。
侍寢這差事,可是宮裏的上上差,不是最機靈,最能幹,最得主子信賴的宮人,是不能當差的。
畢竟,唯有侍寢的這個人,能守在主子的床畔,屋中唯有主子和這個宮人,兩人能一起說說家常心裏話,最貼近,最親昵。這是宮人堆裏的頭一份的榮寵,人人擠破了腦袋想爭取。蘇若華當初被太妃親口提拔去侍寢時,還被屋中的宮女們眼紅排擠過一陣兒。
然而,這也是個苦差事。
一夜不能睡,不能吃喝,連打個瞌睡都要提著精神,除了聽候要茶要水的吩咐,主子一夜翻幾迴身,咳嗽幾聲,幾時入睡,入睡深淺,都要銘記在心,備著太醫每月請脈時問詢。
一晚上熬下來,既渴又餓,且疲乏不堪,但這差事依舊是旁人眼裏的最炙手可熱的紅差。
還在宮裏時,蘇若華跟另外三個宮人輪值侍寢,到了這甜水庵,便隻有眼前這兩個人了。
春桃與容桂倒也替換著來守夜,然而總不合太妃的心意,於是依然是蘇若華當班的時候多些。
蘇若華數著帳子上的掐絲,瞧著哪條不好了,記在心裏,隔日要修補。
這樣被人侍奉的日子,她以往在家時,也是有過的。
蘇若華並非是尋常人家的女兒,而是前大司空蘇幕懷的掌上明珠。
蘇家世代為官,原本也是京城望族,然因家族捲入黨爭,最終落得闔家被抄,全族沒落的下場。父親被撤職流放,一道同去的,還有自己的母親、兄長、姐姐,唯有她自己,因年歲不足十四,充入宮中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