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娃》和《寶蓮燈》的具體年代祁靈不知道但至少也是八十年代後期了,絕對不會存在撞車問題的。
《連升三級》的年代他不知道,而《虎口餘生》這個相聲是由梁佐先生於八十年代創作的小說《虎口遐想》改編的也沒問題。
之所以選相聲《虎口餘生》而非原著《虎口遐想》是因為小說裏有很多段落是不合適拿出來的。
有些祁靈能看出來,比如說對領導,政策之類的調侃,有些祁靈就完全看不出來了。
一個不小心王小明這個角色可能就被封號了。
相比較起來《虎口餘生》就合適多了,畢竟是在春晚上演出過的作品應該不存在什麽問題。
《連升三級》,由相聲演員劉保瑞於1955年創作而成……
“嗯~這個也可以!”
於是擺在祁靈麵前的就是《葫蘆娃》、《寶蓮燈》、《連升三級》和《虎口餘生》這四部作品了。
他需要從中選擇王小明的出道作(ps:沙迦的星座名擔心變成**幹脆就換個詞)。
“就《葫蘆娃》吧!”祁靈將四部作品放在一起仔細比較之後做出了決定。
《葫蘆娃》更有趣,所有人物都是從前沒有出現的,也更符合王小明高中生的身份。
其他的多多少少的有些不合適。
創作的靈感也完全可以照搬過來:看《三遂平妖傳》有感嘛!
等之後再寫個《天書奇譚》,這就叫一瓜兩吃!
於是他切換幹涉模式接管了王小明的身體然後在對話框裏打字:“很久很久以前……”
雖然幹涉模式下能夠控製王小明的身體進行書寫但太麻煩了,那麽多字呢~
網絡時代祁靈早就已經習慣打字這種表達方式了。
再說打字以心聲的形式傳達給王小明也能讓他以為這是他自己想到的,也符合他自己的書寫習慣和用詞。
……很久很久以前在東方的某個地界有一座葫蘆山……
……
……砍柴的老漢不知道的是他所生活的葫蘆山裏關著兩個曾經犯下巨大罪孽的大妖怪:蠍子精和蛇精。
這兩個大妖怪在幾百年前被一位神仙收服並鎮壓在了葫蘆山下,眼看再過些日子就要化為膿水了。
可惜的是在這一天意外發生了。
一隻穿山甲不小心將葫蘆山給打了個洞,兩個妖怪從這個洞裏逃了出來,從此又開始為禍人間,黑暗再次籠罩了大地!
……
……在穿山甲的指引下老漢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種種苦難終於找到了能夠種出七彩葫蘆的葫蘆籽!
老漢迴到住處在自家院子裏種下了葫蘆籽。
而神奇的是這葫蘆籽落了地之後不用澆水,可以自己從缸裏吸水,不用牽引藤蔓可以自己爬上一旁聳立的小石堆,自己長成棚架。
神奇的葫蘆籽完全不用老漢照料它自己就可以成長,且成長的速度也快的驚人。
發芽、開花、結果這一個完整的生長周期隻在短短的一會兒功夫就完成了。
很快的葫蘆藤上就結出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葫蘆!
“爺爺!爺爺!爺爺!爺爺!”
七個葫蘆掛在葫蘆藤上隨風擺動發出了一聲聲稚嫩可愛的叫聲,如同三四歲的剛學會說話的小孩子一樣,軟軟糯糯,憨態可掬,惹人喜愛。
“誒!誒!好孩子!好孩子!”
老漢連聲答應,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朵花,被這些葫蘆娃娃叫爺爺別提有多開心了。
老漢精心照料著葫蘆們,與他們建立起了比親祖孫還要親密的感情。
……
老漢被蛇精派出的蛤蟆小妖捉走了,蛇精他們摧毀不了七彩葫蘆便決定把老漢捉迴去當人質。
走的時候蛤蟆小妖怪還炫耀的說:大王說了,這叫擒賊先擒王!
說話的時候蛤蟆妖別提多得意了,因為一洞的妖怪隻有它蛤蟆妖最聰明學會了大王的話。
老漢被抓走了這可把葫蘆娃們給急壞了,它們早已經把老漢當成它們的親爺爺了,它們要去救出老漢!
於是葫蘆娃出世了!
叮叮咚咚咚咚~咚咚咚~
紅色的葫蘆最先破開紅色的葫蘆娃出生了,他是最早出生的,是其他葫蘆娃的大哥,所以就叫大娃。
大娃讓自己的弟弟們不要著急,等他消息於是便往妖怪的老巢去了。
葫蘆娃們是由神奇的葫蘆籽長出來的自然具有神奇的本領。
大娃是一個大力士,身形可以變大縮微,被妖精騙入泥潭後用蜘蛛網捆綁手腳擒住,又被妖怪的寶貝如意催眠,他失敗了。
大娃很久都沒有迴來剩下的葫蘆娃知道他被妖怪抓住了,於是第二個橙色的葫蘆娃破開葫蘆出生了!
二娃是千裏眼和順風耳,卻被妖精的迷鏡和寶劍射瞎了眼睛,震壞了左耳,他也失敗了。
幸運的是他和老爺爺一起被穿山甲救了出來。
……
三娃刀槍不入,能隻手劈斷大刀,但他也失敗了……
四娃是火娃、五娃是水娃,六娃會隱身,但他們也都失敗了……
……
這時,被抓到山洞的老漢扔出山神賜予的七色彩蓮,七兄弟聯合了起來。
他們站在瞬間放大十幾倍的蓮蓬台裏,衝出煉丹爐,發揮各人的法術,終於打敗了妖精!
並把他們收進寶葫蘆裏,化作七彩山峰,將妖精鎮於山下,為犧牲的穿山甲與老爺爺報了仇!
正義的葫蘆娃團結在一起終於戰勝了以蛇精,蠍子精為首的邪惡的妖怪勢力。
正道的光終於再次照在了這片廣闊的大地上!
……
按下迴車鍵之後祁靈將十根手指的關節都按了個遍,又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嘖嘖!足足四千多字愣是不到一個小時就寫完了!可把我給牛逼壞了!不說了,叉會兒腰!”
《葫蘆娃》的故事是有很多後續的,但暫時的祁靈並不打算傳給王小明。
一是後續的葫蘆小金剛劇情充斥了太多對成人社會乃至政治的映射和暗示(挖牆腳,鑽空子,掉錢眼裏,穿小鞋、打悶棍啊,太多太多了~),二是字數太多了。
寫到這裏已經是一個完整的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了,後麵的就當做續集就好了。
當然出續集的前提是王小明真的成作家了,且還是著名作家。
如果掙不到聲望值還寫個毛線的童話啊,直接抄《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63年到66年期間創作並出版的所以王小明完全有機會,
如果大陸發不了就讓王小明跑去香江玩一出大才子調教香江的戲碼!
《連升三級》的年代他不知道,而《虎口餘生》這個相聲是由梁佐先生於八十年代創作的小說《虎口遐想》改編的也沒問題。
之所以選相聲《虎口餘生》而非原著《虎口遐想》是因為小說裏有很多段落是不合適拿出來的。
有些祁靈能看出來,比如說對領導,政策之類的調侃,有些祁靈就完全看不出來了。
一個不小心王小明這個角色可能就被封號了。
相比較起來《虎口餘生》就合適多了,畢竟是在春晚上演出過的作品應該不存在什麽問題。
《連升三級》,由相聲演員劉保瑞於1955年創作而成……
“嗯~這個也可以!”
於是擺在祁靈麵前的就是《葫蘆娃》、《寶蓮燈》、《連升三級》和《虎口餘生》這四部作品了。
他需要從中選擇王小明的出道作(ps:沙迦的星座名擔心變成**幹脆就換個詞)。
“就《葫蘆娃》吧!”祁靈將四部作品放在一起仔細比較之後做出了決定。
《葫蘆娃》更有趣,所有人物都是從前沒有出現的,也更符合王小明高中生的身份。
其他的多多少少的有些不合適。
創作的靈感也完全可以照搬過來:看《三遂平妖傳》有感嘛!
等之後再寫個《天書奇譚》,這就叫一瓜兩吃!
於是他切換幹涉模式接管了王小明的身體然後在對話框裏打字:“很久很久以前……”
雖然幹涉模式下能夠控製王小明的身體進行書寫但太麻煩了,那麽多字呢~
網絡時代祁靈早就已經習慣打字這種表達方式了。
再說打字以心聲的形式傳達給王小明也能讓他以為這是他自己想到的,也符合他自己的書寫習慣和用詞。
……很久很久以前在東方的某個地界有一座葫蘆山……
……
……砍柴的老漢不知道的是他所生活的葫蘆山裏關著兩個曾經犯下巨大罪孽的大妖怪:蠍子精和蛇精。
這兩個大妖怪在幾百年前被一位神仙收服並鎮壓在了葫蘆山下,眼看再過些日子就要化為膿水了。
可惜的是在這一天意外發生了。
一隻穿山甲不小心將葫蘆山給打了個洞,兩個妖怪從這個洞裏逃了出來,從此又開始為禍人間,黑暗再次籠罩了大地!
……
……在穿山甲的指引下老漢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種種苦難終於找到了能夠種出七彩葫蘆的葫蘆籽!
老漢迴到住處在自家院子裏種下了葫蘆籽。
而神奇的是這葫蘆籽落了地之後不用澆水,可以自己從缸裏吸水,不用牽引藤蔓可以自己爬上一旁聳立的小石堆,自己長成棚架。
神奇的葫蘆籽完全不用老漢照料它自己就可以成長,且成長的速度也快的驚人。
發芽、開花、結果這一個完整的生長周期隻在短短的一會兒功夫就完成了。
很快的葫蘆藤上就結出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葫蘆!
“爺爺!爺爺!爺爺!爺爺!”
七個葫蘆掛在葫蘆藤上隨風擺動發出了一聲聲稚嫩可愛的叫聲,如同三四歲的剛學會說話的小孩子一樣,軟軟糯糯,憨態可掬,惹人喜愛。
“誒!誒!好孩子!好孩子!”
老漢連聲答應,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朵花,被這些葫蘆娃娃叫爺爺別提有多開心了。
老漢精心照料著葫蘆們,與他們建立起了比親祖孫還要親密的感情。
……
老漢被蛇精派出的蛤蟆小妖捉走了,蛇精他們摧毀不了七彩葫蘆便決定把老漢捉迴去當人質。
走的時候蛤蟆小妖怪還炫耀的說:大王說了,這叫擒賊先擒王!
說話的時候蛤蟆妖別提多得意了,因為一洞的妖怪隻有它蛤蟆妖最聰明學會了大王的話。
老漢被抓走了這可把葫蘆娃們給急壞了,它們早已經把老漢當成它們的親爺爺了,它們要去救出老漢!
於是葫蘆娃出世了!
叮叮咚咚咚咚~咚咚咚~
紅色的葫蘆最先破開紅色的葫蘆娃出生了,他是最早出生的,是其他葫蘆娃的大哥,所以就叫大娃。
大娃讓自己的弟弟們不要著急,等他消息於是便往妖怪的老巢去了。
葫蘆娃們是由神奇的葫蘆籽長出來的自然具有神奇的本領。
大娃是一個大力士,身形可以變大縮微,被妖精騙入泥潭後用蜘蛛網捆綁手腳擒住,又被妖怪的寶貝如意催眠,他失敗了。
大娃很久都沒有迴來剩下的葫蘆娃知道他被妖怪抓住了,於是第二個橙色的葫蘆娃破開葫蘆出生了!
二娃是千裏眼和順風耳,卻被妖精的迷鏡和寶劍射瞎了眼睛,震壞了左耳,他也失敗了。
幸運的是他和老爺爺一起被穿山甲救了出來。
……
三娃刀槍不入,能隻手劈斷大刀,但他也失敗了……
四娃是火娃、五娃是水娃,六娃會隱身,但他們也都失敗了……
……
這時,被抓到山洞的老漢扔出山神賜予的七色彩蓮,七兄弟聯合了起來。
他們站在瞬間放大十幾倍的蓮蓬台裏,衝出煉丹爐,發揮各人的法術,終於打敗了妖精!
並把他們收進寶葫蘆裏,化作七彩山峰,將妖精鎮於山下,為犧牲的穿山甲與老爺爺報了仇!
正義的葫蘆娃團結在一起終於戰勝了以蛇精,蠍子精為首的邪惡的妖怪勢力。
正道的光終於再次照在了這片廣闊的大地上!
……
按下迴車鍵之後祁靈將十根手指的關節都按了個遍,又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嘖嘖!足足四千多字愣是不到一個小時就寫完了!可把我給牛逼壞了!不說了,叉會兒腰!”
《葫蘆娃》的故事是有很多後續的,但暫時的祁靈並不打算傳給王小明。
一是後續的葫蘆小金剛劇情充斥了太多對成人社會乃至政治的映射和暗示(挖牆腳,鑽空子,掉錢眼裏,穿小鞋、打悶棍啊,太多太多了~),二是字數太多了。
寫到這裏已經是一個完整的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了,後麵的就當做續集就好了。
當然出續集的前提是王小明真的成作家了,且還是著名作家。
如果掙不到聲望值還寫個毛線的童話啊,直接抄《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63年到66年期間創作並出版的所以王小明完全有機會,
如果大陸發不了就讓王小明跑去香江玩一出大才子調教香江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