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用天雷靈符與湖中的存在戰一場,可眼下周青在湖邊站了許久,湖裏也沒有絲毫的異動。


    又等了片刻,他試著在野湖邊拾起幾塊碎石投進湖中,引起湖底的注意,但湖下依舊沒有給出絲毫反饋。


    最終,周青帶著滿滿的疑惑離開了野湖,迴家的途中,他仔細盤算了一番,湖底的東西雖然曆害,但是卻並不能離開野湖,因此才有翠蘭與邪道士為他拘魂一事。


    剛才他將那道士邪靈除去,也未驚動湖中之詭,因此縣城裏應該是暫時不會在發生什麽事了。


    不過湖中的東西也要想辦法除去,若非如此,以後縣城自然是還會出事的。


    迴到家後,周青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決定明天去一趟官衙找位金姓縣官,與他說清野湖中的事情,然後讓他到外地請一名修為高深的修士前來,把湖裏的事情解決掉。


    也隻有這樣,周青才不會身陷險境,同時自己師父留下的那道天雷靈符,也就沒必要浪費在這裏了。


    野湖中那道士的邪靈被除去後,縣城內一夜無異,到了第二天上午,周青去了一趟官衙,將昨天晚上自己合計的事與金姓縣官細細說道了一番。


    聽完周青一番話,金年華當即便應下了他所說,派人去往外地尋找修為高深的修士。


    ……


    金陵縣以北,鄰著天門縣,在這小縣城邊有一座破舊的小寺廟,名為無相寺。


    這無相寺雖是一座破舊小寺,可其內卻是住著一位在縣城中名氣極大的法師。


    在這方世界,法師住寺廟,道士居觀宇,兩者在稱唿習俗上雖是有所不同,但所修傳承自上古時期是同出一脈的,故有道法一家的說法。


    這方世界的法師分為兩種,一種為正法,一種為俗法。


    若是要區分這兩種法師,隻需觀其頭便可。正法者,頭頂無毛,俗法者,頭頂留發。


    除了頭發之外,這兩種法師在別的方麵也有所不同,正法師是一心歸依法門之眾,因此不可娶妻生子,清心寡欲的很。俗法師雖也是歸依法門之眾,但總體上卻是與道士相差不多,同樣可以娶妻生子,五葷不忌。


    無相寺中,那位名氣極大的法師是一位正法師,法號見空。


    這位見空法師座下,有一名十歲出頭的小徒弟,法號無忌。


    無忌小法師與自己師父不同,他師父是正法,而他卻是一名俗法。


    ……


    清晨的日頭升起,日光將縣城邊小寺廟的廟影映射在地麵,在此時的廟內,正傳出一陣陣模糊的詠念法經之聲。


    “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老法師和一個小法師,有一天老法師對小師法說,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老法師和一個小法師,有一天……”


    無相寺內,一名身穿藍法袍的小法師雙手合十執於麵前,嘴角微動,用非常輕微且模糊的聲音反反複複念著這句話。


    這小法師便是無忌,在他身旁的一張蒲團上,還盤坐著一名光頭老法師,正是他的師父見空。


    寺廟內,鄭聲詠念法經的見空突然停了下來,伸出手一指彈在自己徒弟腦門上,開口責道“無忌,法相麵前莫要瞎念。”


    “師父,法經太長,弟子愚笨記不下來,因此隻有以荒誕之言假充法經詠念。您不是說晨起詠法,意在修心養性,並無實質作用,我覺得自己並不適合做一名法師,尤其是一名正法師,所以這修心養性就算了吧。”


    “你這孽徒,你可知有多少人想拜在為師座下成為我的弟子,可為師顧慮若在收下他人,恐會出現與你爭寵之事,因此一直未有收徒,這份苦心你心中自當是明了。”


    “想你還是嬰兒之時,便被父母棄在街角,若非為師將你抱迴,你恐怕早被街中野狗叼走了……”


    “好了師父,我雖然不想做一名法師,但是為了報答您的恩情,我也會堅持做下去的您就莫要在念叨了。”


    寺廟內,師徒兩人的聲音傳出,過了片刻,小法師無忌從廟內走了出來。


    “你這孽徒,又要幹嘛去?”對著徒弟消失在山林中的背影喊了一聲,見空無奈的歎了口氣。


    對於自己這小徒弟,老法師是極其疼愛的,若要說原因,隻能說無忌是他一把帶大的,這其中所包含的,不僅僅隻是師徒情誼那般簡單。


    隻可惜小法師雖然從小跟著一名正法師長大,但是心中卻沒有絲毫的修法之意。


    就如同他剛才說的那般‘我並不適合做一名法師’這種言論屢見不鮮。


    雖是如此,老法師也沒放棄對自己徒弟的疼愛,他原本是打算讓自己徒弟歸依正法的,uu看書 .uukans 可是現在,他卻隻希望自己徒弟不要放棄修法就行,做個俗法也無妨。


    離開寺廟,無忌直接往山下走,在山上太悶太無聊,他要到山下縣城裏去尋個瀟灑快活。


    別看這小法師隻有十歲,但成年人的四毒中,他占了吃、喝、堵三毒。


    由於自己師父在這天門縣中名氣響亮,但凡出了邪事,找的肯定是他師父見空法師,所以無相寺看上去雖然是破舊,卻是不窮。


    見空一直覺得隻有自己師徒二人住在無相小寺中,所以並未想過要去裝飾擴建寺廟。


    每次除邪消禍後,見空都會將報酬拿迴寺內置於房中,對於這俗世間的罪惡之源,他拿迴後就不會在過問了。


    因此,那些酬金均是落到了無忌手中,一個小孩到五六歲時可能不懂花錢,可是經常在縣城裏瞎玩,看多了交易買賣的他,不到八歲便會使銀子了。


    九歲那年,他經過一家堵坊,看到了其內的熱鬧,從此便開始跟著學起了牌,沒過多久他便與那些大人堵起了牌。


    由於背後靠著縣城中大名鼎鼎的見空法師,在縣城裏幾乎沒什麽人敢來招惹這小法師。


    當然,在三個月前的某天,他因為打牌贏了某人大把的銀子,那人尋了幾個幫手,想要搶他一票的。


    結果,他們卻是不知這十歲的小法師,三歲起便開始習武,身手功法雖是不高,但輕身功法卻是了不得。


    幾人追著無忌一直到了山上的無相寺,碰到了其師見空,被好好的修理了一番。


    這件事傳開後,便無人敢招惹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念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念白並收藏異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