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死了一定會上天堂的,不要不信,因為這裏就是地獄。
地獄也有歡樂的時間隻不過是短暫,剩下的時間是無休止的勞作、養家養孩子,隻不過現在還有一個人頭稅和徭役要了人的命。相比於這些一眼望不到頭的勞作,有些人確實選擇在戰場上拚一把或是落草為寇拚一把,反正都是拚一把就看誰命硬了。
事情就和李艾分析的差不多驕兵必敗。在梁山占領了天時、地利、人和以及有心算無心的時候,咱們這位侍郎大人敗的如此徹底,可以說轟動朝野並不為過。就連李艾這個法律部門都聽說了,兵部侍郎在圍剿梁山賊寇的時候兵敗了,具體如何李艾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說是朝廷上下震撼,六萬大軍,光是糧餉就準備了半年,又在山東那麵操練了幾個月,結果剛一碰麵就潰敗了,幾乎滿朝上下都在想,這兵部侍郎是去打仗去了,還是給閻王爺衝業績,率領六萬大軍投胎去了,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差點給皇帝氣吐血了,士兵他倒是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這一仗打了多少銀子下去,前陣子還笑北靜王酒囊飯袋,連個藩王都搞不定,現在可倒好自己連一群流氓土匪都搞不定,臉呢!!
皇帝滿懷心事的望著朝廷下麵的群臣說道:“朕,昨天得到兵部報告,說是兵部侍郎率六萬人馬剿匪,現在隻剩下兩萬人了,各位愛卿如何看待?”
皇帝問完話,下麵群臣都閉口不談,而這個時候盟友就顯示出重要性了,畢竟這個時候朝廷上誰在拱拱火,這人頭說不定就落地了,而誰要是說幾句好話,給皇帝降降火起碼還能一個機會。這不兵部侍郎的恩師,秦太師出列道:“啟稟陛下,有道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也可以理解為這蔡侍郎在梁山那麵發生了什麽事情,咱們也不知道,不如等到他迴朝再做處罰。”
“蔡太傅,你如何看”皇帝又問道。
“依老臣所看,太師說的在理,讓其自己說明原因在做處罰不遲”蔡太傅說道
蔡太傅分析,這皇帝也不想拿兵部侍郎如何,要是想怎麽樣也就不用再早晨說這事了,直接下聖旨拿下了,既然拿出來說,就代表事情還有緩。一方麵沒有什麽危險,還能給個皇帝一個台階下,一方麵又給了太師一個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張太保意見如何”
“老臣看法一致”
“這,好吧,就讓他即刻迴朝,朕到底要聽聽他是怎麽做到的,一觸即敗的”皇帝說道。皇帝一時間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但是他確實也不想辦兵部侍郎,這兵部侍郎一直都是自己人,不太好辦,另外一邊仗打成這樣,如果直接辦了兵部侍郎,自己還要臉不。同時也是給秦太師一個麵子,也就這樣吧。
而另一邊散了朝,李艾才知道有這麽一迴事情,聽大家八卦說:“兵部侍郎這老哥關係夠硬,這都沒事情。”
李艾確實深有體會,當初張貞娘的事情就能看得出來,一個兵部二把手,居然能把刑部二把手弄來當說客,關係不簡單啊。隻不過李艾好奇的倒不是兵部侍郎門路有多硬,而是好奇這兵部侍郎是怎麽做到的,一場仗打沒四萬人,要用後世的話說,梁山不是一百單八將,是一百零九個。李艾聽著同僚們八卦,也覺得就要看看這兵部侍郎怎麽圓下去。現在看來有自辯的機會就有希望保住頭上烏紗帽。
同時李艾也讓大名府那麵查查,這兵部侍郎是怎麽背刺六萬兵馬的。
大約過了五天時間,李艾得道了準確的消息,據大名府那麵說,這消失的四萬人馬並沒有都打死,打死的應該有幾千人,剩下的都是被打散了,有些人趁機就跑了,有些人則是上梁山了,剩下的人馬就隻有兩萬多,至於人為什麽跑,這就與本朝實行的募兵製度有關係,本朝天下初定的時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兵役製度,來保證軍隊的持續發展。於是朝廷參考了前朝的軍戶製度,由兵部調查了當時所有軍戶的詳細來曆,調補衛所的具體年月,以及在營丁口之數,詳細造冊,就這樣形成了最早的軍戶製度。當時全國的居民分為民戶、軍戶、匠戶、灶戶這四種,軍戶是專門負責當兵打仗的,而且軍戶一旦造冊,是無法隨意更改的,基本上軍戶的後代將一直是軍戶,軍戶當時主要的職責有以下幾項:
每一戶軍戶必須出一人到衛所當兵,農忙的時候負責種地,閑的時候負責軍事操練,稱作旗軍;
每一戶軍戶必須出一人跟隨正軍常駐在營地,主要任務是輔佐正軍,這個人還要自己負責供應軍裝;
每一戶軍戶必須出一人到正軍當兵,如果家裏沒有適齡的壯丁,幼兒也要登記造冊作為後備軍。
因為軍戶承擔了很多職責,所以朝廷在賦稅方麵給了他們一定的優惠,一般軍戶家裏耕種的田地在三頃以下時,可以免除他們雜役,軍戶如果出了三個壯丁,那麽家裏剩餘的壯丁也不用再服役了。要知道農業社會普通民眾的徭役是很繁重的,這樣規定其實在一定程度是減免了軍戶的徭役,讓他們安心做好為國征戰的事情。
朝廷前期的軍戶製度,讓朝廷有了穩定的兵員,這些士兵平時不用朝廷供養,自己耕種養活自己,節約了朝廷的軍費開支,再加上世代從軍,兵員的素質也能夠得到一定的保證。朝廷初期大規模對北方用兵,讓軍隊得到了鍛煉的機會,讓朝廷還能夠保持戰鬥力。
雖然早期的軍戶製度帶來了穩定的兵員,但是到了朝廷中期,軍戶製度麵臨了幾個大的挑戰。
在朝廷各王爺內鬥中。朝廷幾十萬精銳部隊全部葬送,造成了京城兵力的空虛,之前的衛所軍精銳被消耗掉了。一時間各地勤王的軍隊難以在短時間內招集足夠的兵力,於是隻能是重金懸賞臨時招募大軍來救駕,就這樣募兵製慢慢的登上了朝廷的舞台,因為募兵的待遇比衛所兵好,這樣長期對比,增加了軍戶衛所兵的逃亡和厭戰,對朝廷實行的軍戶製形成了一定的挑戰。
其次是朝廷財政不足。到朝廷中期,皇室的人口增加,再加上土地被地主階級兼並,稅收持續減少,這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這時候本來承諾給軍戶的免租也取消了,朝廷不停地給軍戶加稅,各種名目的稅收壓榨著底層的軍戶們。悲慘的軍戶家庭除了要出壯丁當兵以外,不僅要種地養活自己,還需要不停地繳納各種名頭的賦稅,這種做法嚴重傷害了軍戶的積極性,他們所承受的壓榨比的民戶還要高很多。本來為朝廷服兵役,做出了巨大貢獻的軍戶家庭應該被尊重優待,最後卻成了社會的最底層,加速了軍戶的崩潰。
再次是軍戶地位低下。一旦一個家庭成為軍戶,那這個家庭就世世代代成為軍戶,家裏人經商和考科舉都受到了限製,就算是跟其他人通婚,也無法改變軍戶的地位。而且很多衛所的所在地作為屯田區,是很荒涼的,世世代代在這種地方生活,也打擊了軍戶們的積極性。到了朝廷後期,這些衛所的長官,也加大了對衛所軍戶的欺壓,他們將轄區內的軍戶看做自己的私有財產,平時除了讓軍戶給自己幹私活之外,還私自增加朝廷收取的賦稅,克扣軍戶們的俸銀,這些軍戶已經實實在在淪落為衛所長官的私人奴隸了。到這時,軍戶製實際已經崩潰,這些軍戶平時被壓榨厲害了,大部分的時間在田間勞作,哪裏還有戰鬥力可言。
可想而知,一個人從生下來就當兵,當到六十歲才算是完事,如果要是有晉升的通道還好,如果沒有晉升的通道,趁著機會誰還不留,如果戰勝了溜不了,戰敗了上哪裏統計誰戰死還是誰跑了。找一個山頭落草為寇不香嗎?
地獄也有歡樂的時間隻不過是短暫,剩下的時間是無休止的勞作、養家養孩子,隻不過現在還有一個人頭稅和徭役要了人的命。相比於這些一眼望不到頭的勞作,有些人確實選擇在戰場上拚一把或是落草為寇拚一把,反正都是拚一把就看誰命硬了。
事情就和李艾分析的差不多驕兵必敗。在梁山占領了天時、地利、人和以及有心算無心的時候,咱們這位侍郎大人敗的如此徹底,可以說轟動朝野並不為過。就連李艾這個法律部門都聽說了,兵部侍郎在圍剿梁山賊寇的時候兵敗了,具體如何李艾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說是朝廷上下震撼,六萬大軍,光是糧餉就準備了半年,又在山東那麵操練了幾個月,結果剛一碰麵就潰敗了,幾乎滿朝上下都在想,這兵部侍郎是去打仗去了,還是給閻王爺衝業績,率領六萬大軍投胎去了,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差點給皇帝氣吐血了,士兵他倒是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這一仗打了多少銀子下去,前陣子還笑北靜王酒囊飯袋,連個藩王都搞不定,現在可倒好自己連一群流氓土匪都搞不定,臉呢!!
皇帝滿懷心事的望著朝廷下麵的群臣說道:“朕,昨天得到兵部報告,說是兵部侍郎率六萬人馬剿匪,現在隻剩下兩萬人了,各位愛卿如何看待?”
皇帝問完話,下麵群臣都閉口不談,而這個時候盟友就顯示出重要性了,畢竟這個時候朝廷上誰在拱拱火,這人頭說不定就落地了,而誰要是說幾句好話,給皇帝降降火起碼還能一個機會。這不兵部侍郎的恩師,秦太師出列道:“啟稟陛下,有道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也可以理解為這蔡侍郎在梁山那麵發生了什麽事情,咱們也不知道,不如等到他迴朝再做處罰。”
“蔡太傅,你如何看”皇帝又問道。
“依老臣所看,太師說的在理,讓其自己說明原因在做處罰不遲”蔡太傅說道
蔡太傅分析,這皇帝也不想拿兵部侍郎如何,要是想怎麽樣也就不用再早晨說這事了,直接下聖旨拿下了,既然拿出來說,就代表事情還有緩。一方麵沒有什麽危險,還能給個皇帝一個台階下,一方麵又給了太師一個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張太保意見如何”
“老臣看法一致”
“這,好吧,就讓他即刻迴朝,朕到底要聽聽他是怎麽做到的,一觸即敗的”皇帝說道。皇帝一時間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但是他確實也不想辦兵部侍郎,這兵部侍郎一直都是自己人,不太好辦,另外一邊仗打成這樣,如果直接辦了兵部侍郎,自己還要臉不。同時也是給秦太師一個麵子,也就這樣吧。
而另一邊散了朝,李艾才知道有這麽一迴事情,聽大家八卦說:“兵部侍郎這老哥關係夠硬,這都沒事情。”
李艾確實深有體會,當初張貞娘的事情就能看得出來,一個兵部二把手,居然能把刑部二把手弄來當說客,關係不簡單啊。隻不過李艾好奇的倒不是兵部侍郎門路有多硬,而是好奇這兵部侍郎是怎麽做到的,一場仗打沒四萬人,要用後世的話說,梁山不是一百單八將,是一百零九個。李艾聽著同僚們八卦,也覺得就要看看這兵部侍郎怎麽圓下去。現在看來有自辯的機會就有希望保住頭上烏紗帽。
同時李艾也讓大名府那麵查查,這兵部侍郎是怎麽背刺六萬兵馬的。
大約過了五天時間,李艾得道了準確的消息,據大名府那麵說,這消失的四萬人馬並沒有都打死,打死的應該有幾千人,剩下的都是被打散了,有些人趁機就跑了,有些人則是上梁山了,剩下的人馬就隻有兩萬多,至於人為什麽跑,這就與本朝實行的募兵製度有關係,本朝天下初定的時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兵役製度,來保證軍隊的持續發展。於是朝廷參考了前朝的軍戶製度,由兵部調查了當時所有軍戶的詳細來曆,調補衛所的具體年月,以及在營丁口之數,詳細造冊,就這樣形成了最早的軍戶製度。當時全國的居民分為民戶、軍戶、匠戶、灶戶這四種,軍戶是專門負責當兵打仗的,而且軍戶一旦造冊,是無法隨意更改的,基本上軍戶的後代將一直是軍戶,軍戶當時主要的職責有以下幾項:
每一戶軍戶必須出一人到衛所當兵,農忙的時候負責種地,閑的時候負責軍事操練,稱作旗軍;
每一戶軍戶必須出一人跟隨正軍常駐在營地,主要任務是輔佐正軍,這個人還要自己負責供應軍裝;
每一戶軍戶必須出一人到正軍當兵,如果家裏沒有適齡的壯丁,幼兒也要登記造冊作為後備軍。
因為軍戶承擔了很多職責,所以朝廷在賦稅方麵給了他們一定的優惠,一般軍戶家裏耕種的田地在三頃以下時,可以免除他們雜役,軍戶如果出了三個壯丁,那麽家裏剩餘的壯丁也不用再服役了。要知道農業社會普通民眾的徭役是很繁重的,這樣規定其實在一定程度是減免了軍戶的徭役,讓他們安心做好為國征戰的事情。
朝廷前期的軍戶製度,讓朝廷有了穩定的兵員,這些士兵平時不用朝廷供養,自己耕種養活自己,節約了朝廷的軍費開支,再加上世代從軍,兵員的素質也能夠得到一定的保證。朝廷初期大規模對北方用兵,讓軍隊得到了鍛煉的機會,讓朝廷還能夠保持戰鬥力。
雖然早期的軍戶製度帶來了穩定的兵員,但是到了朝廷中期,軍戶製度麵臨了幾個大的挑戰。
在朝廷各王爺內鬥中。朝廷幾十萬精銳部隊全部葬送,造成了京城兵力的空虛,之前的衛所軍精銳被消耗掉了。一時間各地勤王的軍隊難以在短時間內招集足夠的兵力,於是隻能是重金懸賞臨時招募大軍來救駕,就這樣募兵製慢慢的登上了朝廷的舞台,因為募兵的待遇比衛所兵好,這樣長期對比,增加了軍戶衛所兵的逃亡和厭戰,對朝廷實行的軍戶製形成了一定的挑戰。
其次是朝廷財政不足。到朝廷中期,皇室的人口增加,再加上土地被地主階級兼並,稅收持續減少,這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這時候本來承諾給軍戶的免租也取消了,朝廷不停地給軍戶加稅,各種名目的稅收壓榨著底層的軍戶們。悲慘的軍戶家庭除了要出壯丁當兵以外,不僅要種地養活自己,還需要不停地繳納各種名頭的賦稅,這種做法嚴重傷害了軍戶的積極性,他們所承受的壓榨比的民戶還要高很多。本來為朝廷服兵役,做出了巨大貢獻的軍戶家庭應該被尊重優待,最後卻成了社會的最底層,加速了軍戶的崩潰。
再次是軍戶地位低下。一旦一個家庭成為軍戶,那這個家庭就世世代代成為軍戶,家裏人經商和考科舉都受到了限製,就算是跟其他人通婚,也無法改變軍戶的地位。而且很多衛所的所在地作為屯田區,是很荒涼的,世世代代在這種地方生活,也打擊了軍戶們的積極性。到了朝廷後期,這些衛所的長官,也加大了對衛所軍戶的欺壓,他們將轄區內的軍戶看做自己的私有財產,平時除了讓軍戶給自己幹私活之外,還私自增加朝廷收取的賦稅,克扣軍戶們的俸銀,這些軍戶已經實實在在淪落為衛所長官的私人奴隸了。到這時,軍戶製實際已經崩潰,這些軍戶平時被壓榨厲害了,大部分的時間在田間勞作,哪裏還有戰鬥力可言。
可想而知,一個人從生下來就當兵,當到六十歲才算是完事,如果要是有晉升的通道還好,如果沒有晉升的通道,趁著機會誰還不留,如果戰勝了溜不了,戰敗了上哪裏統計誰戰死還是誰跑了。找一個山頭落草為寇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