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可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朝廷這些年來未經戰事,一直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但前年卻發生了一件大事——李艾買地。這個有皇帝和戶部主導戲碼事件不僅震驚朝廷,也震驚了一眾朝廷大員,還讓朝廷收獲了一筆巨額財富:整整300萬兩銀子!經過一係列開銷後,居然還有將近100萬兩的剩餘。這筆錢對於朝廷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現在,他們有足夠的底氣去發動一場規模不不大的戰爭,特別是如果能夠剿滅梁山,那麽梁山的戰利品將成為填補虧空的最佳途徑。因此,朝廷內部對此事非常樂觀,甚至可以說是樂得其見。這場戰爭不僅僅是為了維護朝廷的威嚴和統治地位,更是為了滿足那些貪婪的官員們的欲望。畢竟,誰不想從這場戰爭中分得一杯羹呢?


    當幾乎整個朝廷的人都對這場剿匪充滿信心時,隻有李艾對此並不樂觀。他深知這場戰爭的複雜性,並指出了其中的關鍵問題。首先,雖然有三萬加上三萬的軍隊,但他們被分成了兩個獨立的隊伍。這樣的分裂意味著他們缺乏統一的指揮係統,軍令難以有效傳達,容易導致混亂和失誤。此外,這些年來,中原內地的士兵們生活安逸,早已習慣了和平時期的生活,他們被稱為“士兵”隻是名義上的。與剛剛興起的梁山相比,這些士兵們長期缺乏訓練,紀律鬆弛,士氣低落。其次,這位兵部侍郎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能耐呢?先不討論他是否曾經帶兵打仗,單就外行指導內行這一點來說,就已經注定了他要倒黴的結局。畢竟,軍事領域需要專業知識和經驗,而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就能取勝。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驕兵必敗。後世的偉大人物曾說過:“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然而,這位兵部侍郎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他雖然在戰略上重視敵人,將他們描述得無比強大,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功績;但在實際操作中,他卻輕視敵人,認為他們不過是一群流氓土匪,隻要天兵一到,自然會土崩瓦解。這種輕敵的態度導致他對戰爭的複雜性和困難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綜合以上四個方麵來看,李艾認為,就算僅僅從表麵實力來判斷,兵部侍郎也必然會失敗。


    然而,這些結論和觀點都是李艾在深入研讀了《衛公兵法》之後才得出的。至於其他經典著作如薑子牙所著的《六韜》以及呂不韋所著的《呂氏春秋》等,還有像《孫子兵法》、《太白陰經》這樣的軍事典籍,李艾也都一一拜讀過。但相比之下,他最鍾愛的始終是《衛公兵法》。這其中的緣由在於李艾從未親自帶兵上過戰場,而《衛公兵法》對於軍隊的後勤保障、將領的指揮策略以及對地形的運用等方麵都有著詳細的描述和分析。通過閱讀這部兵法,李艾雖然無法成為像李靖那樣傑出的軍事家,但至少可以在領兵作戰時做到穩健保守,避免冒險突進,從而在消耗戰中保持優勢。


    當兵部侍郎踏上征程時,朝廷並沒有給予太多關注,甚至連百官送行這樣的儀式都沒有舉行。對於這場剿匪行動,朝廷認為沒有必要讓整個城市都知道。畢竟,這位兵部侍郎在朝中有人脈關係,所以他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資源供應。無論是錢財還是人力,隻要他提出要求,朝廷都會滿足。如果在這樣的條件下還不能完成任務,那麽他真的應該感到羞愧並自我反省。因此,朝廷對這次剿匪充滿了勝利的信心,並啟動了剿匪行動。然而,從朝廷決定剿滅梁山開始,到糧草運送到大名府,再到軍隊在大名府集結、休整並開赴前線,總共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李艾看著這驚人的效率,心中暗自思忖著,看來梁山早就已經在那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然而,這些與他並無太大關係,他所關心的隻有四富村的發展。他決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鋼鐵冶煉技術的改進和懷表工藝的提升之中。


    對於火藥和火槍,他深知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畢竟,要想製造出威力強大的武器,必須深入了解火藥的配方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火力。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和努力去鑽研。但無論如何,李艾堅信隻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取得突破,讓四富村走向繁榮富強之路。


    然而,就在這半年間,賈政的確再次獲得了晉升,被任命為山西布政司糧道,負責此次剿匪所需糧食的籌備工作。對於賈政的升職,整個賈府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可以說是歡天喜地。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皇帝對賈政重新啟用的表現。於是,賈家子弟們又開始悄悄抬起頭來,恢複了往日的自信與驕傲。


    相比之下,旁支的人則顯得有些蠢蠢欲動,似乎想趁機攀附賈家的權貴地位。但賈家的主脈卻相對低調許多,他們深知自己的身份地位已經足夠穩固,無需過分張揚。


    首先,賈寶玉和妙玉結婚後,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由於妙玉的影響,賈寶玉變得更加清新脫俗,仿佛逐漸向賈敬的方向發展。而襲人和沈六娘作為賈寶玉的妾室,她們的職責主要是照顧賈寶玉的日常生活起居,如穿衣吃飯等。至於讀書和參加科舉考試這類事情,她們也隻能偶爾勸說一下,但當看到賈寶玉麵露煩躁之色時,便不再敢多言。畢竟,賈寶玉的性格較為隨性,不喜歡受到過多的約束。而沈六娘這邊,因為立太子的時候大赦天下,她的父母得以迴到順天府。然而,他們看到女兒如今給別人做妾室,並未按照婚約嫁人,心中雖有不滿,但也並未過多責備。畢竟,他們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已經大不如前,無法再對女兒的婚姻大事指手畫腳。


    盡管如此,沈父還是覺得有些愧疚,尤其是對於原來的親家。於是,他決定親自登門拜訪,向對方表示歉意。盡管這段時間發生了太多事情,但他仍希望能夠維護兩家之間的關係,畢竟能結成兒女親家的多少都有些交情,很多事情隻能說造化弄人。


    在這次拜訪中,沈父坦誠地向親家表達了自己的歉意,並表示願意承擔責任。他解釋道,雖然現在的情況有些尷尬。


    對此馮家也表示理解,這個時候馮家公子,已經取了馮父同僚的女兒,一家人過得也比較和睦,對於以前的恩恩怨怨也就過去了,沈父還在馮家吃了一頓飯,留下些禮物就找了一個住的地方。


    可是天下就是這樣,無巧不成書,王熙鳳幫忙給安排住的地方,正式李紈和賈蘭所居住的旁邊,由於雙方沒有正式認識,暫時也不知道誰是誰,如果知道了那肯定又是另外一番事情。


    時光荏苒,賈蘭離開賈府已有四五年之久。這些年裏,他幾乎每年都參加科舉考試,但至今仍未能跨過秀才這道坎兒。事實上,賈蘭無法通過秀才考試並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層次的原因。當年李艾參加秀才考試時,不僅有朱老師和賈雨村出題並幫他刷題,而且還專門輔導他如何應對考試。然而,賈蘭跟隨賈代儒學習時,卻隻是一味地死記硬背、埋頭苦學,對刷題毫無概念。要知道,賈代儒本人也不過是個童生,對於科舉考試的門道自然不甚了解。因此,賈蘭在科舉之路上屢屢受挫也就不足為奇了。可以說賈府裏的人對於這些門道簡直就是一竅不通,完全不了解其中的彎彎繞繞。而另一邊朝廷中的那些文臣們更是對賈家這種勳貴不屑一顧。在他們眼中,賈家隻不過是依靠著祖先的功績過活,坐吃山空罷了。他們認為賈家的子弟都是些無能之輩,隻會揮霍祖宗留下來的財富,毫無作為。與他們這些通過刻苦學習、努力奮鬥才爬上高位的人相比,賈家簡直就是一群扶不起的阿鬥。在他們心中,賈家的存在隻是一種曆史遺留問題,遲早會被時代所淘汰。


    這也是為什麽,李艾比林如海混得好的原因,林如海取了勳貴的女兒在文官眼裏不過是勳貴的上門女婿,而李艾娶了林如海的女兒,娶了勳貴的女兒做妾室這是給文官集團長臉,所以即使李艾做的有些過了,但是文官集團還是比較接納李艾的。


    故此李艾在提升過程中,雖然觸發了大家的利益,但也可以理解為文化人的錚錚鐵骨,所以李艾基本上每三年升級一級,除了皇帝的提拔,眾位大臣沒有極力反對也有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探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EidolonLHF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EidolonLHF並收藏寒門探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