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過去與未來是誰?
祝盒推開門的同時,他眼前也浮現了試煉任務完成的提示。祝盒隨意掃了一眼,就像他知道的那樣,這個試煉任務的獎勵就是“解開一道心境枷鎖”,他自己已經從感受中得到了這個結論,故而沒什麽好說的。
一段短暫的黑暗之後,祝盒迴到了昏暗的心境迴廊裏,迴廊裏的燭火微微搖曳,或許是因為剛剛用驚悚的假設嚇唬了自己,看著那些微弱的燭光,祝盒總感覺這裏充斥著有些恐怖的氛圍。
阿列埃·佩雷格裏尼見祝盒從房門後麵出來,有些訝異地挑了挑眉,他本以為祝盒這個不自量力地在一年級就要參加心境迴廊的家夥就算能從試煉中活著出來,也要等到第三天最後幾個小時,沒想到對方就比自己慢了十幾分鍾,比絕大多數參與者完成試煉的時間都要早。
不過阿列埃一句多餘的話也沒有說,隻是和卡列莫爾先後點頭致意,然後說道:“等一會兒出來的人多一些,我們就對試煉內容進行交流,如果你願意分享自己的試煉經曆的話,可以一起參加。”
因為不知道下一批完成試煉的人什麽時候出現,所以他和卡列莫爾已經交流過了。不過要是出來一個人他們講述一遍,那未免太過繁瑣,所以還是等湊夠了幾個人再講——除非長時間沒人出來,那還是講點什麽來消磨時間吧。
祝盒既然早決定要參加心境迴廊,對於心境迴廊的一些慣例自然有所耳聞。這種互利共贏的事情他沒有拒絕的理由,反正涉及隱私和秘密的部分他自然會簡單帶過——其他人也是如此。
畢竟大家又不是為了窺探別人是隱私才交流的,大家隻是想知道心境迴廊還有怎樣的主題和主旨,好讓自己能夠觸及更多的枷鎖,爭取多解開幾道枷鎖罷了。
祝盒當然接受了阿列埃的邀請,他迴憶了一下自己在no.6房間裏的試煉內容,發現隻要不涉及細節,而是大而化之地談論試煉的形式和主旨,就不會涉及到自己的隱私。
他在心裏組織了一會兒語言,大概明白了自己該說些什麽。
祝盒等了大概一個小時吧,都沒有自己之後的下一個人從試煉中出來,這讓他有些無聊,阿列埃和卡列莫爾還有試煉的內容沒有消化,需要靜心思索和領會,自己卻已經徹底解開了那道枷鎖。
雖然他隱約觸及了“真偽虛幻”這道枷鎖,但卻沒有相應的經曆和感悟。別說是解開枷鎖,就連讓枷鎖略微鬆動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沒有相應的經曆,隻靠空想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找到答案,但也是相當艱難的。
“咕——”一道鳴響迴蕩在安靜的心境迴廊中,祝盒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已經變得饑腸轆轆。
雖然低階的職業者一天不吃飯也不會產生饑餓感,但兩天不吃再加上過度的腦力活動肯定還是會餓的。一般參與心境迴廊的都是四年級的中階魔法師,他們哪怕半個星期不吃飯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高階職業者通常一兩個星期吃一頓飯就夠了,而到了傳奇,冥想環境開始顯出領域的些許特征之後,就可以使用冥想環境裏的精神力和魔力為軀體直接供能,吃不吃飯什麽的已經無所謂了。
以低階魔法師的身份參與心境迴廊,這種事情雖然算不上前無古人,但也足夠罕見了,以至於從來沒有人提醒參加心境迴廊的學生帶上吃的。
不過祝盒顯然是不可能被餓著的,作為一隻徹頭徹尾的“倉鼠”,祝盒怎麽可能不在背包裏準備糧食呢?他背包裏的成品就夠自己吃上幾個月的,更別說還有數不勝數的半成品和食材——隻要他想,他甚至可以現場掏出爐灶給自己做一頓大餐。
隻是祝盒到底沒有嘚瑟到那種地步,而且心境迴廊裏到處鋪著厚厚的地毯,要是一個火星濺上去,想也知道很快就燒著了。到時候要是十一個人沒有死在試煉裏反而在迴廊裏被全部燒死——雖然不太可能,那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卡列莫爾看著祝盒隨手掏出一條烤魚啃了起來,明明自己還不到感受到饑餓的時候,但卻莫名有種自己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的感覺。
烤魚、鵝肝、沙拉、濃湯、布丁、香檳……
一樣樣東西出現在祝盒手上,又接二連三地進了祝盒的肚子。卡列莫爾看了看祝盒吃的那些東西,兩天份的食物居然沒有一種是重複的。
我餓了……卡列莫爾摸了摸自己空蕩蕩的腹部,心中羨慕萬分。
絕大多數人的空間道具裏裝下必須準備的施法材料之後就不剩下什麽空間了,出門帶點幹糧倒是放得下,但是像祝盒這樣放了不知多少套滿漢全席的……
隻能說有錢真好。
畢竟是整整兩天六頓飯的總量,祝盒吃了好一會兒才吃完。他打了個飽嗝,這才有種靈魂與肉體完美結合的感覺。
活過來了……
祝盒吃過一頓飯之後不久,就有一扇畫著波浪線的門扉從內側被推開了。祝盒三人都向門的方向望去,在見到從裏麵出來的人的時候小小的吃了一驚。
從“水波”房間裏出來的正是此次心境迴廊參與者中唯一的那條人魚,此時此刻她那頭藍色的長發濕漉漉地貼在胸前和背後,還在不斷滴著水。她的衣裙也被水全部浸濕,緊緊貼在身上,露出讓人移不開視線的婀娜身姿。
除此之外,最吸引人視線的是她腰部下方的那條紫色魚尾,這位來自翡海王庭的女性人魚不知為何竟然顯露出了本來形態。
“凱瑟琳?發生什麽了?”阿列埃問道。
凱瑟琳·德拉多爾宮一點一點挪到牆邊,發出讓人血脈噴張的喘息聲音:“哈……哈……我沒什麽大問題,就是……就是在試煉裏耗盡了精神力,維持不住形態變化了……讓我小睡一會兒,馬上就能變迴去了……”
說著,她靠在牆邊閉上眼睛,一邊平複著自己的唿吸,一邊進入睡眠,讓精神力得以恢複。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吧,凱瑟琳睜開眼睛,雖然依然是一副疲憊的神情,但已經有力氣幻化出雙腿,恢複人形了。
沒等三人詢問,凱瑟琳就自行說道:“心境迴廊還真是不得了的東西,它居然能模擬出虛幻的光陰長河。我的試煉帶我迴溯了過去,結果我差點就沒能在淹死之前返迴現在了……”她依然心有餘悸。
能模擬光陰長河?祝盒不禁對此產生了興趣,畢竟光陰長河是和命運長河、死亡殿堂等地點並稱的“真理之所”,據說它們本身就象征著世界的一部分規則。心境迴廊竟能模擬這樣的東西嗎?
凱瑟琳正欲詳談,就看見兩扇門幾乎是不分先後地開啟了,從裏麵走出來的是一位半身人和一位獸人。
之後的兩個小時裏,除了一個人類之外,剩下的參與者也都接二連三地從他們進入的那扇門走了出來。
十個人等了一陣,見最後那人還沒有從門後出來的跡象,幹脆先湊成一堆開始交談自己的試煉了——萬一那人出不來了,他們也不能永遠等下去吧?
經過交流,祝盒覺得自己隱約觸及了不少的枷鎖——至少,他意識到了這些枷鎖的存在,也知道枷鎖的內容究竟是什麽了。
其中,祝盒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阿列埃·佩雷格裏尼的“暴風雪山莊”,雖然“偵探就是兇手”這種套路放在推理小說裏似乎不是什麽太受歡迎的東西,但探著探著案發現幕後黑手竟是我自己的感覺想想還蠻好玩的。
不過聽了這個試煉的內容,祝盒卻沒有觸及到枷鎖的感覺,可能是因為祝盒並不像阿列埃那樣對於自身的所作所為產生了疑慮,也不覺得正義與法律的衝突有什麽大不了的,因為他從來也沒覺得法律是用來伸張正義的。
法律的存在不是為了伸張正義,至少伸張正義不是法律存在的主要原因,法律更多的還是為了維護秩序而存在的。
祝盒也是知道阿列埃的“豐功偉績”的,但同時他也知道哪怕強硬如阿列埃也會有實在沒有辦法拿下的罪犯。阿列埃可以用越線的手段一次,但不可能次次都親手把犯人解決,學院城是不會允許那樣的事情發生的,所以阿列埃終究也是有不得不目送犯人得意洋洋地走出治安司的時候。
這些無能為力構成了阿列埃心中的矛盾,並在暴風雪山莊得以具現。
而祝盒覺得最引人深思的是凱瑟琳·德拉多爾宮的“忒修斯之船”,根據凱瑟琳的講述,在試煉開始她被封閉了記憶投入光陰長河(偽)的一段,以一個現實中並不存在的參與者的身份見證了自己的城鎮過程。
她看著自己從一顆魚卵孵化成人魚,引導著那一批孵化的魚苗從中部海域返迴翡海王庭所在的淺海;她指導著自己學會說話、遊泳,陪伴著自己的成長,也見識了自己小時候作為熊孩子的本色。
哭叫吵鬧、撒潑打滾……人類的熊孩子會什麽小凱瑟琳是樣樣精通,而被屏蔽了過去記憶的凱瑟琳隻覺得這小屁孩煩人的要死,恨不能把她往海岸上一丟讓她自生自滅去。
之後,凱瑟琳也看到了成長之後的自己,從格蘭特魔法學院畢業,曆練幾年後成為高階魔法師;迴到翡海王庭,到中部海域同碧海王庭的男性人魚“相親”,結合之後產下魚卵;魚卵孵化之後,她有了自己的女兒,她看著女兒張大成魚,也看著自己的鱗片一點點脫落,最後走向生命的終結。
但是,無論是參與自己的過去還是目睹自己的未來,凱瑟琳都沒有發覺那條魚就是自己,她隻覺得自己是在看著別人的故事。
她沒有認出自己。
直到曆盡千辛萬苦遊迴“現在”這個時刻,凱瑟琳才找迴了自己的記憶,意識到自己所經曆的一切究竟是誰的故事。
講述了這個試煉之後,凱瑟琳說道:“從試煉離開之後我就一直在想,如果對於我們來說,過去的自己是完全不可理喻的,未來的自己是全然沒有實感的,那麽我們真的還是同一個人嗎?除了繼承了前者的記憶之外,我不覺得我和十幾年前的自己有著任何的共同之處。
“我無法理解小時候的自己為什麽會做出那樣的選擇,也不理解小時候的自己為什麽如此冥頑不靈。同理,我想未來的自己也無法理解我如今所做出的選擇和決定,盡管我在此時此刻是完全真心實意、深思熟慮過後才做出的選擇,但在未來的我看來,或許也像我看過去一樣荒誕不經。
“所以,我認為我所觸及到的枷鎖是:當我們完全不能理解過去自己的所作所為時,我們是否已經變成了另一個人?如果是,同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臨界點究竟在哪裏?”
祝盒認為這個試煉的主題與自己試煉的主題有一定的共通之處,隻不過自己的“萬我之一”更加傾向於對“自我”與“他人”的思考,而“忒修斯之船”更加傾向於對“變化”的思考。
聽了凱瑟琳講述的內容,祝盒也不禁迴憶起自己的過去,誰小時候沒有幹過幾件現在看來非常幼稚和無理取鬧的事情呢?從忒修斯之船的觀點來看,這些當下覺得無法理解的部分是不是就是“被替換的木板”?
而如果有一天自己覺得小時候某一個時刻的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無法理解,是不是意味著與那一個時刻相比,自己身上的“木板”已經被換過一輪了?
那麽,這兩個時刻的他,還是同一個人嗎?
祝盒的意識海洋中掀起陣陣波濤,而就在他思索這個問題的同時,祝盒也發現了一道比目前已知的所有枷鎖加在一起還要厚重的精神枷鎖。
“這是……”祝盒心中生出迷惑之情,他自己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許相當重要,但要不要這麽誇張?
祝盒從沉浸的狀態脫離,打量著其他人的表情,卻發現其他人還在皺著眉頭嚐試解開枷鎖,並沒有任何異常的表現。
是他們的精神枷鎖沒有這麽沉重,還是這樣沉重的枷鎖其實是正常現象?
祝盒推開門的同時,他眼前也浮現了試煉任務完成的提示。祝盒隨意掃了一眼,就像他知道的那樣,這個試煉任務的獎勵就是“解開一道心境枷鎖”,他自己已經從感受中得到了這個結論,故而沒什麽好說的。
一段短暫的黑暗之後,祝盒迴到了昏暗的心境迴廊裏,迴廊裏的燭火微微搖曳,或許是因為剛剛用驚悚的假設嚇唬了自己,看著那些微弱的燭光,祝盒總感覺這裏充斥著有些恐怖的氛圍。
阿列埃·佩雷格裏尼見祝盒從房門後麵出來,有些訝異地挑了挑眉,他本以為祝盒這個不自量力地在一年級就要參加心境迴廊的家夥就算能從試煉中活著出來,也要等到第三天最後幾個小時,沒想到對方就比自己慢了十幾分鍾,比絕大多數參與者完成試煉的時間都要早。
不過阿列埃一句多餘的話也沒有說,隻是和卡列莫爾先後點頭致意,然後說道:“等一會兒出來的人多一些,我們就對試煉內容進行交流,如果你願意分享自己的試煉經曆的話,可以一起參加。”
因為不知道下一批完成試煉的人什麽時候出現,所以他和卡列莫爾已經交流過了。不過要是出來一個人他們講述一遍,那未免太過繁瑣,所以還是等湊夠了幾個人再講——除非長時間沒人出來,那還是講點什麽來消磨時間吧。
祝盒既然早決定要參加心境迴廊,對於心境迴廊的一些慣例自然有所耳聞。這種互利共贏的事情他沒有拒絕的理由,反正涉及隱私和秘密的部分他自然會簡單帶過——其他人也是如此。
畢竟大家又不是為了窺探別人是隱私才交流的,大家隻是想知道心境迴廊還有怎樣的主題和主旨,好讓自己能夠觸及更多的枷鎖,爭取多解開幾道枷鎖罷了。
祝盒當然接受了阿列埃的邀請,他迴憶了一下自己在no.6房間裏的試煉內容,發現隻要不涉及細節,而是大而化之地談論試煉的形式和主旨,就不會涉及到自己的隱私。
他在心裏組織了一會兒語言,大概明白了自己該說些什麽。
祝盒等了大概一個小時吧,都沒有自己之後的下一個人從試煉中出來,這讓他有些無聊,阿列埃和卡列莫爾還有試煉的內容沒有消化,需要靜心思索和領會,自己卻已經徹底解開了那道枷鎖。
雖然他隱約觸及了“真偽虛幻”這道枷鎖,但卻沒有相應的經曆和感悟。別說是解開枷鎖,就連讓枷鎖略微鬆動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沒有相應的經曆,隻靠空想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找到答案,但也是相當艱難的。
“咕——”一道鳴響迴蕩在安靜的心境迴廊中,祝盒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已經變得饑腸轆轆。
雖然低階的職業者一天不吃飯也不會產生饑餓感,但兩天不吃再加上過度的腦力活動肯定還是會餓的。一般參與心境迴廊的都是四年級的中階魔法師,他們哪怕半個星期不吃飯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高階職業者通常一兩個星期吃一頓飯就夠了,而到了傳奇,冥想環境開始顯出領域的些許特征之後,就可以使用冥想環境裏的精神力和魔力為軀體直接供能,吃不吃飯什麽的已經無所謂了。
以低階魔法師的身份參與心境迴廊,這種事情雖然算不上前無古人,但也足夠罕見了,以至於從來沒有人提醒參加心境迴廊的學生帶上吃的。
不過祝盒顯然是不可能被餓著的,作為一隻徹頭徹尾的“倉鼠”,祝盒怎麽可能不在背包裏準備糧食呢?他背包裏的成品就夠自己吃上幾個月的,更別說還有數不勝數的半成品和食材——隻要他想,他甚至可以現場掏出爐灶給自己做一頓大餐。
隻是祝盒到底沒有嘚瑟到那種地步,而且心境迴廊裏到處鋪著厚厚的地毯,要是一個火星濺上去,想也知道很快就燒著了。到時候要是十一個人沒有死在試煉裏反而在迴廊裏被全部燒死——雖然不太可能,那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卡列莫爾看著祝盒隨手掏出一條烤魚啃了起來,明明自己還不到感受到饑餓的時候,但卻莫名有種自己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的感覺。
烤魚、鵝肝、沙拉、濃湯、布丁、香檳……
一樣樣東西出現在祝盒手上,又接二連三地進了祝盒的肚子。卡列莫爾看了看祝盒吃的那些東西,兩天份的食物居然沒有一種是重複的。
我餓了……卡列莫爾摸了摸自己空蕩蕩的腹部,心中羨慕萬分。
絕大多數人的空間道具裏裝下必須準備的施法材料之後就不剩下什麽空間了,出門帶點幹糧倒是放得下,但是像祝盒這樣放了不知多少套滿漢全席的……
隻能說有錢真好。
畢竟是整整兩天六頓飯的總量,祝盒吃了好一會兒才吃完。他打了個飽嗝,這才有種靈魂與肉體完美結合的感覺。
活過來了……
祝盒吃過一頓飯之後不久,就有一扇畫著波浪線的門扉從內側被推開了。祝盒三人都向門的方向望去,在見到從裏麵出來的人的時候小小的吃了一驚。
從“水波”房間裏出來的正是此次心境迴廊參與者中唯一的那條人魚,此時此刻她那頭藍色的長發濕漉漉地貼在胸前和背後,還在不斷滴著水。她的衣裙也被水全部浸濕,緊緊貼在身上,露出讓人移不開視線的婀娜身姿。
除此之外,最吸引人視線的是她腰部下方的那條紫色魚尾,這位來自翡海王庭的女性人魚不知為何竟然顯露出了本來形態。
“凱瑟琳?發生什麽了?”阿列埃問道。
凱瑟琳·德拉多爾宮一點一點挪到牆邊,發出讓人血脈噴張的喘息聲音:“哈……哈……我沒什麽大問題,就是……就是在試煉裏耗盡了精神力,維持不住形態變化了……讓我小睡一會兒,馬上就能變迴去了……”
說著,她靠在牆邊閉上眼睛,一邊平複著自己的唿吸,一邊進入睡眠,讓精神力得以恢複。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吧,凱瑟琳睜開眼睛,雖然依然是一副疲憊的神情,但已經有力氣幻化出雙腿,恢複人形了。
沒等三人詢問,凱瑟琳就自行說道:“心境迴廊還真是不得了的東西,它居然能模擬出虛幻的光陰長河。我的試煉帶我迴溯了過去,結果我差點就沒能在淹死之前返迴現在了……”她依然心有餘悸。
能模擬光陰長河?祝盒不禁對此產生了興趣,畢竟光陰長河是和命運長河、死亡殿堂等地點並稱的“真理之所”,據說它們本身就象征著世界的一部分規則。心境迴廊竟能模擬這樣的東西嗎?
凱瑟琳正欲詳談,就看見兩扇門幾乎是不分先後地開啟了,從裏麵走出來的是一位半身人和一位獸人。
之後的兩個小時裏,除了一個人類之外,剩下的參與者也都接二連三地從他們進入的那扇門走了出來。
十個人等了一陣,見最後那人還沒有從門後出來的跡象,幹脆先湊成一堆開始交談自己的試煉了——萬一那人出不來了,他們也不能永遠等下去吧?
經過交流,祝盒覺得自己隱約觸及了不少的枷鎖——至少,他意識到了這些枷鎖的存在,也知道枷鎖的內容究竟是什麽了。
其中,祝盒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阿列埃·佩雷格裏尼的“暴風雪山莊”,雖然“偵探就是兇手”這種套路放在推理小說裏似乎不是什麽太受歡迎的東西,但探著探著案發現幕後黑手竟是我自己的感覺想想還蠻好玩的。
不過聽了這個試煉的內容,祝盒卻沒有觸及到枷鎖的感覺,可能是因為祝盒並不像阿列埃那樣對於自身的所作所為產生了疑慮,也不覺得正義與法律的衝突有什麽大不了的,因為他從來也沒覺得法律是用來伸張正義的。
法律的存在不是為了伸張正義,至少伸張正義不是法律存在的主要原因,法律更多的還是為了維護秩序而存在的。
祝盒也是知道阿列埃的“豐功偉績”的,但同時他也知道哪怕強硬如阿列埃也會有實在沒有辦法拿下的罪犯。阿列埃可以用越線的手段一次,但不可能次次都親手把犯人解決,學院城是不會允許那樣的事情發生的,所以阿列埃終究也是有不得不目送犯人得意洋洋地走出治安司的時候。
這些無能為力構成了阿列埃心中的矛盾,並在暴風雪山莊得以具現。
而祝盒覺得最引人深思的是凱瑟琳·德拉多爾宮的“忒修斯之船”,根據凱瑟琳的講述,在試煉開始她被封閉了記憶投入光陰長河(偽)的一段,以一個現實中並不存在的參與者的身份見證了自己的城鎮過程。
她看著自己從一顆魚卵孵化成人魚,引導著那一批孵化的魚苗從中部海域返迴翡海王庭所在的淺海;她指導著自己學會說話、遊泳,陪伴著自己的成長,也見識了自己小時候作為熊孩子的本色。
哭叫吵鬧、撒潑打滾……人類的熊孩子會什麽小凱瑟琳是樣樣精通,而被屏蔽了過去記憶的凱瑟琳隻覺得這小屁孩煩人的要死,恨不能把她往海岸上一丟讓她自生自滅去。
之後,凱瑟琳也看到了成長之後的自己,從格蘭特魔法學院畢業,曆練幾年後成為高階魔法師;迴到翡海王庭,到中部海域同碧海王庭的男性人魚“相親”,結合之後產下魚卵;魚卵孵化之後,她有了自己的女兒,她看著女兒張大成魚,也看著自己的鱗片一點點脫落,最後走向生命的終結。
但是,無論是參與自己的過去還是目睹自己的未來,凱瑟琳都沒有發覺那條魚就是自己,她隻覺得自己是在看著別人的故事。
她沒有認出自己。
直到曆盡千辛萬苦遊迴“現在”這個時刻,凱瑟琳才找迴了自己的記憶,意識到自己所經曆的一切究竟是誰的故事。
講述了這個試煉之後,凱瑟琳說道:“從試煉離開之後我就一直在想,如果對於我們來說,過去的自己是完全不可理喻的,未來的自己是全然沒有實感的,那麽我們真的還是同一個人嗎?除了繼承了前者的記憶之外,我不覺得我和十幾年前的自己有著任何的共同之處。
“我無法理解小時候的自己為什麽會做出那樣的選擇,也不理解小時候的自己為什麽如此冥頑不靈。同理,我想未來的自己也無法理解我如今所做出的選擇和決定,盡管我在此時此刻是完全真心實意、深思熟慮過後才做出的選擇,但在未來的我看來,或許也像我看過去一樣荒誕不經。
“所以,我認為我所觸及到的枷鎖是:當我們完全不能理解過去自己的所作所為時,我們是否已經變成了另一個人?如果是,同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臨界點究竟在哪裏?”
祝盒認為這個試煉的主題與自己試煉的主題有一定的共通之處,隻不過自己的“萬我之一”更加傾向於對“自我”與“他人”的思考,而“忒修斯之船”更加傾向於對“變化”的思考。
聽了凱瑟琳講述的內容,祝盒也不禁迴憶起自己的過去,誰小時候沒有幹過幾件現在看來非常幼稚和無理取鬧的事情呢?從忒修斯之船的觀點來看,這些當下覺得無法理解的部分是不是就是“被替換的木板”?
而如果有一天自己覺得小時候某一個時刻的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無法理解,是不是意味著與那一個時刻相比,自己身上的“木板”已經被換過一輪了?
那麽,這兩個時刻的他,還是同一個人嗎?
祝盒的意識海洋中掀起陣陣波濤,而就在他思索這個問題的同時,祝盒也發現了一道比目前已知的所有枷鎖加在一起還要厚重的精神枷鎖。
“這是……”祝盒心中生出迷惑之情,他自己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許相當重要,但要不要這麽誇張?
祝盒從沉浸的狀態脫離,打量著其他人的表情,卻發現其他人還在皺著眉頭嚐試解開枷鎖,並沒有任何異常的表現。
是他們的精神枷鎖沒有這麽沉重,還是這樣沉重的枷鎖其實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