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重點人物


    安帕爾從艾琳諾將尋來的兇器交給維文的時候的這段記憶開始迴溯,因為當時走廊裏的腳步聲很響,將安帕爾從淺眠之中吵醒了一陣,所以他對這個時間節點記得很清楚。


    安帕爾聽見艾琳諾進了隔壁的門,把兇器交給了維文,然後提到了什麽指紋——這一段話的語速比較快,安帕爾沒有聽清具體的內容,但大致能從斷斷續續的詞語中推斷出其中含義。


    之後,艾琳諾走出了維文的房間,在門口坐著。幸虧她在獨處的時候比較安靜,沒有製造些噪音來幹擾安帕爾的聆聽。


    “它過去所經曆的事情……”安帕爾知道現在到了關鍵的時候,於是將聽到的內容複述給格雷格,“晚上想吃——呃,這句應該是我自己的心靈迴響。嗯……好像有沙沙的聲音,應該是維文占卜之後把占卜的結果記了下來,很可能就是那張紙上留下的信息。”


    “這個‘它’指的應該就是兇器吧。”格雷格說道,“占卜兇器的過去,很常規的手法。”


    安帕爾點了點頭:“維文應該不是死於這一次占卜……等等,還有聲音。指紋主人當前的位置……嗯?”


    “怎麽了?”


    “不不,不是我,是維文嗯了一聲。”安帕爾連忙擺手,“他似乎看見了什麽相當出乎他意料的東西。”


    安帕爾繼續聆聽著自己的記憶,突然皺起眉頭:“怎麽有啵的兩聲?這是什麽聲音?”


    格雷格迴想了一下,找出當時的搜查結果,說道:“在維文的垃圾桶裏發現了兩個藥劑的空瓶,分別是魔力合劑和啟示藥劑,垃圾桶每天一清,這些應當是維文今天喝的。你聽見的或許是啟封橡膠塞的聲音?”


    作為一位“文職人員”,安帕爾鮮少有需要用到各種藥劑的時候,因此沒有第一時間聽出來。此時經過格雷格一說,才恍然大悟。


    “維文喝了藥劑……”安帕爾做沉思狀。


    “有什麽問題嗎?”


    安帕爾說:“占卜是比較耗費魔力的一種法術,再加上維文每次請求的都是最清晰最直接的啟示,所以占卜幾次之後需要用魔力合劑補充魔力是理所當然的。但啟示藥劑……啟示藥劑旨在加強對命運輪廓的感知能力,從而取得更加清晰的啟示,也就是說隻有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時候才會使用這種藥劑。”


    安帕爾正欲多言,卻再次聽見了記憶裏的聲音。


    “它過去所經曆的事情……這個人現在的情況……”安帕爾抬起頭,“原來如此,維文是想要以占卜到的內容本身作為下一次占卜的原料,做二次占卜,難怪要用啟示藥劑增強感應。”


    安帕爾又仔細地聆聽了一會兒,然而之後隔壁再沒有聲音出現,直到艾琳諾等人進入房間發現屍體為止。


    “那麽,維文就是因為最後一個問題而死的……”


    安帕爾點頭說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相當重要。”


    格雷格有些悵然:“可惜我們很難知道答案了,維文於占卜一事的天賦有目共睹,連他都死在反噬之下……”


    “除非跑到新逆王國請來巧合師那個等級的神官,不然怕是沒法通過占卜得到答案了。”安帕爾有些惋惜地說:“可惜學院城的命運教會隻有一個占星師和幾個占卜師,他們的能力未必比高階的維文要強,就算他們肯協助治安司,怕是也隻有遭受反噬重傷甚至死亡的結果。”


    安帕爾看了一眼時間,估摸著韋爾伯副司長和奧斯維德兩個負責詢問死者的人應該已經完事了,就和安帕爾告了別,他還得迴去參與會議進行討論呢。


    迴到會議室,韋爾伯和奧斯維德果然已經到了,格雷格迴到座位上聽了一會兒同僚們的討論,發現目前的觀點還是集中在兇手跳船離開這一點上,認為搜索河岸、發布通緝為應有之舉,之後的事情即使不是全憑運氣,也是水磨功夫,等就完了。


    沒有人像安帕爾那樣語出驚人的認為“全部線索均為誤導”。


    唿……格雷格長舒了一口氣,他覺得安帕爾是有些洗腦功夫在的,明明是非常荒誕無稽的憑空臆測,自己方才居然有一瞬間覺得安帕爾說的或許是對的。


    那種事情怎麽可能……


    格雷格搖了搖頭,把那些被安帕爾塞進自己腦海裏的想法甩了出去。


    如果用他那種觀點來看案子的話,那所有案子的線索就都可以有一個陰謀論的解釋了,隻要虛構出一個威能無邊的幕後黑手,不管什麽樣的案子都能夠迅速“告破”。


    但維文之死又到底是因為什麽……


    那個兇手現在的狀況是什麽窺探不得的機密嗎?如果是,那兇手現在的狀態到底是怎麽樣的呢?


    格雷格跟會議室裏的同僚們討論了一會兒,也把自己從安帕爾那裏得到的信息——不包括那個全盤否定現有證據的猜測,隻是說了他在維文死時聽到的內容——和他們做了交流,眾人心中都是疑竇叢生,不知如何解釋種種不同尋常的現象。


    公共治安司副司長韋爾伯清了清嗓子,眾人停下議論,認真聆聽副司長的講話。


    “諸位下午好,我和奧斯維德已經完成了對阿奇伯德·潘迪克斯和布萊克兩位死者的詢問,也已經將詢問記錄整理成書麵形式下發到諸位手上,你們麵前的就是整理好的紙質檔案,錄音文件儲藏在迴音石當中,已經同其他證物一起交給證物組進行保管,如有需要可以隨時聆聽原本的音頻內容。”


    會議室裏響起嘩啦嘩啦的翻動聲,其實很多人在文件剛送來的時候就已經粗略地看了,但現在還是要再仔細瀏覽一遍。


    這份記錄上不隻有兩人在詢問中得到的信息,還包括了搜查小組在調查死者本人的時候得到的一些情況,比如家庭出身、學業水平、人際關係、經濟狀況、人生經曆等種種信息都被清晰地列在了上麵,讓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名為“阿奇伯德”和“布萊克”的兩人的人生軌跡和當下境況。


    因為死者涉及亂節王國的上層貴族,所以韋爾伯和奧斯維德在詢問的時候可謂是事無巨細,生怕遺漏了什麽細節,以至於這份記錄即使是經過了兩人的精簡和概括,也還是剩下了很多內容。


    格雷格在治安司工作也有段時間了,他粗略看了前麵的信息之後就迅速翻到了關於人際關係的部分。


    放在地球上,刑警要得到這些信息隻能依靠詢問死者家屬,問他“死者最近是否與人結仇或產生利益衝突”。但在這裏,搜查官們可以直接詢問死者本人,得到的信息更加精準可靠——通常情況下,哪怕是枕邊人對死者的了解也不會比死者本人對自己的了解更加準確,有些事情更是隻會埋藏在死者自己的心底。


    韋爾伯和奧斯維德詢問的問題中規中矩,歸根結底謀殺的原因無非是感情問題、懷恨在心和謀財害命,隻要搞清楚死者近期是否有感情糾葛、是否與人結了梁子、是否與人產生利益衝突,也就基本能搞清楚誰具有進行謀殺的動機了。


    阿奇伯德今年方才十八歲,但已經有了自己的妻子,是一位門當戶對的貴族小姐,他們雖然沒有燃起足以焚盡一切的愛情之火,但也算互有好感、家庭和睦。阿奇伯德在學院城也沒有招惹到什麽爛桃花之類的東西,雖然有一些女孩想要用自己的身體一步登天,但阿奇伯德清楚她們想要什麽,也知道這種事情的麻煩所在,所以對於這些赤裸裸的“示好”,他一概都拒絕了。


    可以這麽說,如果阿奇伯德的妻子沒有給他戴上一頂有色的帽子、如果奸夫淫婦沒有合謀殺人的話,那阿奇伯德幾乎是不存在因為感情因素被殺的可能的。


    然而在謀財害命這方麵,能夠對阿奇伯德產生殺意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作為一個龐大家族的嫡係子嗣,作為未來伯爵爵位的有力繼承人,他與人產生的利益衝突簡直數不勝數,而且這些衝突都是他隻要活著、隻要不是個廢物就一定會產生的,唯有一死方才能夠化解。


    阿奇伯德的那些叔叔伯伯、堂兄弟姐妹,哪個不都是互相盼著其他人趁早去死嗎?


    可能權勢和財富就是這樣強大的力量吧,比起它,血緣和親情的紐帶是如此脆弱,脆弱到甚至無法讓他們在刀劍相向的時候猶豫一秒。


    至於結仇,能與阿奇伯德產生仇怨的人不知多到哪裏去了,以他那個目中無人的性子,開學一個月之後基本就把周邊的平民得罪了個遍,就連一些小貴族也不免遭到他的“歧視”。不過礙於他的身份地位,被他羞辱了的人也就是背後罵上兩句,不至於跟他當麵起嚴重的衝突——但也保不準有人迴去之後退一步越想越氣,於是就決定殺人報仇了。


    總之,“具有殺害阿奇伯德動機的人”這份名單上排了上百個名字,還有更多名姓不知的人——畢竟阿奇伯德羞辱對方的時候哪裏還會先問對方的名字?


    這些名字讓負責調查人際關係的搜查官臉都黑了,哪怕不管那些“無名氏”,要把上百人挨個詢問一遍也是個大工程,何況上麵有很多名字都是貴族,要對他們進行詢問免不得得走一套流程,還未必能受到接見。而且還得顧忌著他們的感受,言辭必須溫和得當,不能讓他們感到被冒犯。


    比起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的阿奇伯德,布萊克的人際關係就簡單很多了。他隻是一個資質平平、還算勤奮的學生,在西格莉德魔法學院雖然算是名列前茅,但也不能是獨占鼇頭,無論在哪個地方,都不是什麽醒目的角色。


    在感情方麵,治安司了解到布萊克有一位心儀的對象,名叫妮娜,是聖卡特萊戰鬥學院三年級的一位騎士,布萊克曾經兩次向她表白心意,都被毫不留情地拒絕了。除此之外,沒聽說過布萊克還與誰產生過感情,也應該沒有人對布萊克表達過感情。


    雖然這份求而不得更可能構成布萊克殺害妮娜的動機而不是反過來的動機,但也不能排除妮娜被糾纏的不耐煩於是決定除掉騷擾者的可能,所以治安司還是把妮娜列在了具有動機之人的行列裏。


    在利益層麵,一個小小的連姓氏都沒有的家養職業者是很難和人產生什麽利益衝突的,很難有人從他的死亡當中得利。如果他做了什麽爭奪利益的事情,那也是因為潘迪克斯家族的吩咐,誰都清楚殺了他也無濟於事——殺了一個布萊克,還可以來一個懷特,大家族裏的家養職業者雖然數量有限,但也不是輕易殺得完的。


    不過,動機這種東西從來就不是完全理智的,也許有人想要借助殺掉潘迪克斯家的職業者來達到某種威懾——但更可能是激怒——的效果,所以有關布萊克在“公事公辦”的過程中間接惹上的利益衝突也被算上了,因此這個項目下的名字也不在少數。


    而仇怨方麵也是如此,布萊克不過也是一介平民,哪裏會像阿奇伯德一樣走到哪招惹到哪?但他到底是為潘迪克斯家服務,偶爾為了拿到一些東西、完成一些任務也有不得不仗勢欺人的時候,再加上主家的命令和阿奇伯德的使喚,他也已經得罪了一些人——隻有很少是為了自己得罪的,大多數時候他隻是為虎作倀、助紂為虐罷了。


    格雷格看著眼前這兩人名下的動機清單,發現分別有三個名字被著重標注了——隻有這三個名字同時出現在了阿奇伯德和布萊克兩人分別供述的名單上,考慮到此案大概率為同一人所為,如果兇手的名字就在清單上的話,那麽這三個人是兇手的可能性顯然比其他人大些。


    【畢維斯·尼爾達,人類,男,20歲,聖卡特萊戰鬥學院三年級生,中階遊俠,亂節王國人。曾經是尼爾達家族伯爵爵位的繼承人,在繼母生下尼爾達伯爵的次子之後,與尼爾達伯爵的關係逐漸不睦,後來被弟弟從繼承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


    尼爾達家族與潘迪克斯家族素有嫌隙,領地紛爭綿延百年,兩個家族的子嗣時常被長輩作為對比。阿奇伯德這一代人就時常被跟畢維斯比較。


    阿奇伯德·潘迪克斯自述曾當眾羞辱對方,畢維斯後對阿奇伯德提出決鬥,阿奇伯德以位階為由拒絕自己下場,而是派布萊克出戰。擊敗對方後,阿奇伯德再次用不友好的語言攻擊了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控製台玩家終將成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恐怖原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恐怖原子並收藏控製台玩家終將成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