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關平又從內屋出來了。
關羽見了,急忙開了口。
“我兒且歇著,待我往營中看看。”
關羽說完,便往外走。
關平急忙跟了上來。
“父親,還是孩兒陪您一道去吧!”
關羽聽了,關切地問。
“你行麽?”
關平聽了,點了點頭說。
“行。”
關羽與關平來到營中。
營中將士或坐或躺,神色萎靡,仍不時有人惶惶然往帳外跑,顯然冒肚之情甚為嚴重。
關羽見了,神色頗為不安。
關羽與關平又來到城樓。城樓下,有將士候著。見城樓上有將士匆匆跑下來,城下候著的將士便立即補上樓去。
關羽見了,神色更加不安,當即說道。
“如此,還如何禦敵?”
關羽說完,又轉對關平說。
“傳令,停食麻苕!”
關平一聽,急忙道。
“父親,停食麻苕,便無可食之物呀!”
關羽立即下令,且語氣堅決。
“殺馬!”
關平一聽,卻急了。
“父親,我軍深陷重圍,戰馬如何殺得?”
“將士不堪,留馬何用?殺!”
關平隻好領令。
“是!”
關平領令後,又立即傳令。
“君侯有令,停食麻苕!殺馬充饑!”
城樓上下的將士聽了,一陣歡唿。
“好!謝君侯!”
關羽與關平巡視迴到民宅,關平腹中又一陣“嘩嘩”亂響。他趕緊向內屋跑。
關羽見關平急狀,暗暗搖了搖頭。
不一會兒,一小校便進屋來報。
“報!諸葛瑾到城外,求見君侯!”
關羽聞報,頓現惱色,怒道。
“此時他來,必是說降,不見!”
“是!”
小校轉身欲去。
剛從內屋出來的關平立即開了口。
“慢!孩兒以為,父親當見。”
關羽聽了,仍神色惱怒,反問關平。
“彼來說降,見之何益?”
關平雖見關羽惱色不減,還是繼續開了口。
“父親,東吳最懼者,曹操也。今曹操親率四五十萬大軍,屯於摩陂,卻按兵不動,分明是等吳、蜀鷸蚌相爭,坐收漁人之利。東吳有識之士,必慮及此。此時遣人修好,亦未可知也。”
關羽聽了,想了想,才開了口。
“好吧,放進城來!”
諸葛瑾神色有些不安,在門口遲疑了一下,才邁步進了屋。
諸葛瑾一進屋,便急忙低頭施禮。
“諸葛瑾見過君侯!”
關羽一直盯著諸葛瑾,麵色冰冷,此時才開了口。
“罷了。看坐!”
諸葛瑾不敢仰視關羽,仍低著頭,忙說。
“謝坐!”
諸葛瑾坐了,接過獻茶。
關羽這時開了口。
“先生此來,不知何意?”
諸葛瑾隻抬頭看了關羽一眼,便立即盯著手中茶碗。
“今奉吳侯命,特來勸諭君侯。今君侯身困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危在旦夕。可否效當年投曹操事,歸順東吳?”
關羽聽了,正色而言道。
“當年,有二位嫂嫂相隨,我恐嫂嫂失依罹難,方棲身曹營。我本解良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今若城破,有死而已。吾豈懼哉?”
諸葛瑾見話不投機,有些情急,急忙說。
“君侯休怒。吳侯欲與君侯結秦、晉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漢室,別無他意!”
雖然諸葛瑾不敢仰視,但關羽仍緊盯著他,冷冷地說。
“若東吳欲修吳、蜀之好,尚可再言;若東吳欲關某歸降,則休要羅嗦!”
關羽說著,已怒形於色。
諸葛瑾見了,急忙開了口。
“君侯!今勢危矣!何必執迷如是?”
關羽聽了,憤然而起,吼道。
“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縱我身殞,亦可垂名竹帛也!汝無複多言,請速出城!吾誓與孫權決一死戰!”
左右立即去推諸葛瑾。諸葛瑾仍不死心,邊退邊叫。
“此乃存身良機,君侯三思啊!”
此時,關平大怒,拔劍而前,揪住諸葛瑾領口吼道。
“汝敢說降,何等大膽?此乃辱我父子也!”
關平說著,舉劍欲砍。
關羽見了,急忙止住。
“平兒不可!其弟在蜀,佐汝伯父。今若殺之,必傷其兄弟之情。任其去吧!”
關平聽了,一把搡開諸葛瑾。
諸葛瑾踉蹌倒地,連爬帶滾,狼狽而逃。
諸葛瑾逃迴,立即去稟報孫權。
“吳侯,關公心如鐵石,不可說也!”
孫權聽了,既不驚,也不怒,反而語帶讚歎道。
“真忠臣也!”
孫權歎畢,又顧謂帳中文武道。
“眾卿,似此如之奈何?”
眾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作答。
孫權見了,難掩失望之情。
廖化去上庸搬兵,轉眼十日已過,卻杳無音信。
此時,關羽心中已知,定是劉封懷恨,不肯發兵。
此時,困之愈久,城中愈難,關羽難掩焦慮之色。
眾人見了,亦神色凝重。
“按理,廖化五六日當還。今已過十日,仍無音訊,上庸救兵,恐無望矣!”
關羽似自語,又似對眾人言。
眾人聞後,無人出聲。
關羽見了,焦慮不減。
已逾十日,關羽無援兵到來,孫權大喜,立即聚文武於帳中,計議破關羽之事。
“我圍關羽,已逾十日。眾卿可有破敵良策?”
孫權問後,眾文武麵麵相覷,這令孫權頗感意外,喜色頓失。
呂範見無人作答,出班相請道。
“吳侯,臣請卜其休咎。”
孫權聽了,看了看眾文武。
眾文武仍無人言語。
孫權才轉對呂範開了口。
“好吧。”
呂範從袖中取出卦簽,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擲卦簽於地。
卦簽散落一地。
呂範左審右視。
孫權疑惑地注視著呂範。
眾文武也一齊看著呂範。
呂範審視畢,抬頭向孫權,開口道。
“吳侯,得‘地水師’卦,更有玄武臨應。”
孫權不明卦意,仍露困惑,問道。
“主何休咎?”
呂範見孫權問,急忙答。
“主敵遠遁。”
孫權聽了,轉對呂蒙問道。
“呂愛卿,敵將遠遁,卿何以應之?”
呂蒙一聽,笑了。
“吳侯,卦象正合臣之機也!臣早已遣朱然、潘璋,率兵預伏以應。此番,關公縱有衝天之翼,也難逾我羅網矣!”
呂蒙雖心信滿滿,孫權聽了,仍不甚放心。
“呂愛卿,若關羽遠遁,其患大矣!”
呂蒙聽了,仍信心十足。
“吳侯放心。臣料關羽兵少,必取小路而逃。麥城正北,有險峻小路,關羽逃必經此。臣已遣朱然,率精兵五千,伏於城北二十裏險處。關羽軍至,不可與戰,隻宜尾隨追殺。關羽必無戰心,速逃臨沮。臨沮更險。臣已令潘璋率五百精兵,伏於更險處,與朱然夾擊,關羽必擒矣!”
孫權雖疑慮稍釋,但仍不甚放心。
“如此甚好。隻是潘璋僅領兵五百,其勢恐太弱吧?”
呂蒙聽了,又笑了笑。
“吳侯勿憂。此地一夫擋關,萬夫莫開。再多用兵,便無地施展了。吳侯可遣大軍,猛攻麥城,隻留北門,供其逃竄。若關羽出北門,必為我擒矣!”
孫權聽了,未再多說,又轉對呂範開了口。
“卿再卜一卦,如何?”
呂範得令,又從袖中取出卦簽,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擲簽於地,再反複審視良久,才開了口。
“吳侯,敵將投西北而走,亥時必然就擒。”
孫權聽了,舒了口氣,才笑了起來,轉問呂蒙。
“呂愛卿,亥時,關羽將到何處?”
呂蒙聽了,麵露喜色,答道。
“正值臨沮。”
孫權一聽,哈哈大笑道。
“果然合呂愛卿之謀!此乃天滅關羽也!”
關羽見了,急忙開了口。
“我兒且歇著,待我往營中看看。”
關羽說完,便往外走。
關平急忙跟了上來。
“父親,還是孩兒陪您一道去吧!”
關羽聽了,關切地問。
“你行麽?”
關平聽了,點了點頭說。
“行。”
關羽與關平來到營中。
營中將士或坐或躺,神色萎靡,仍不時有人惶惶然往帳外跑,顯然冒肚之情甚為嚴重。
關羽見了,神色頗為不安。
關羽與關平又來到城樓。城樓下,有將士候著。見城樓上有將士匆匆跑下來,城下候著的將士便立即補上樓去。
關羽見了,神色更加不安,當即說道。
“如此,還如何禦敵?”
關羽說完,又轉對關平說。
“傳令,停食麻苕!”
關平一聽,急忙道。
“父親,停食麻苕,便無可食之物呀!”
關羽立即下令,且語氣堅決。
“殺馬!”
關平一聽,卻急了。
“父親,我軍深陷重圍,戰馬如何殺得?”
“將士不堪,留馬何用?殺!”
關平隻好領令。
“是!”
關平領令後,又立即傳令。
“君侯有令,停食麻苕!殺馬充饑!”
城樓上下的將士聽了,一陣歡唿。
“好!謝君侯!”
關羽與關平巡視迴到民宅,關平腹中又一陣“嘩嘩”亂響。他趕緊向內屋跑。
關羽見關平急狀,暗暗搖了搖頭。
不一會兒,一小校便進屋來報。
“報!諸葛瑾到城外,求見君侯!”
關羽聞報,頓現惱色,怒道。
“此時他來,必是說降,不見!”
“是!”
小校轉身欲去。
剛從內屋出來的關平立即開了口。
“慢!孩兒以為,父親當見。”
關羽聽了,仍神色惱怒,反問關平。
“彼來說降,見之何益?”
關平雖見關羽惱色不減,還是繼續開了口。
“父親,東吳最懼者,曹操也。今曹操親率四五十萬大軍,屯於摩陂,卻按兵不動,分明是等吳、蜀鷸蚌相爭,坐收漁人之利。東吳有識之士,必慮及此。此時遣人修好,亦未可知也。”
關羽聽了,想了想,才開了口。
“好吧,放進城來!”
諸葛瑾神色有些不安,在門口遲疑了一下,才邁步進了屋。
諸葛瑾一進屋,便急忙低頭施禮。
“諸葛瑾見過君侯!”
關羽一直盯著諸葛瑾,麵色冰冷,此時才開了口。
“罷了。看坐!”
諸葛瑾不敢仰視關羽,仍低著頭,忙說。
“謝坐!”
諸葛瑾坐了,接過獻茶。
關羽這時開了口。
“先生此來,不知何意?”
諸葛瑾隻抬頭看了關羽一眼,便立即盯著手中茶碗。
“今奉吳侯命,特來勸諭君侯。今君侯身困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危在旦夕。可否效當年投曹操事,歸順東吳?”
關羽聽了,正色而言道。
“當年,有二位嫂嫂相隨,我恐嫂嫂失依罹難,方棲身曹營。我本解良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今若城破,有死而已。吾豈懼哉?”
諸葛瑾見話不投機,有些情急,急忙說。
“君侯休怒。吳侯欲與君侯結秦、晉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漢室,別無他意!”
雖然諸葛瑾不敢仰視,但關羽仍緊盯著他,冷冷地說。
“若東吳欲修吳、蜀之好,尚可再言;若東吳欲關某歸降,則休要羅嗦!”
關羽說著,已怒形於色。
諸葛瑾見了,急忙開了口。
“君侯!今勢危矣!何必執迷如是?”
關羽聽了,憤然而起,吼道。
“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縱我身殞,亦可垂名竹帛也!汝無複多言,請速出城!吾誓與孫權決一死戰!”
左右立即去推諸葛瑾。諸葛瑾仍不死心,邊退邊叫。
“此乃存身良機,君侯三思啊!”
此時,關平大怒,拔劍而前,揪住諸葛瑾領口吼道。
“汝敢說降,何等大膽?此乃辱我父子也!”
關平說著,舉劍欲砍。
關羽見了,急忙止住。
“平兒不可!其弟在蜀,佐汝伯父。今若殺之,必傷其兄弟之情。任其去吧!”
關平聽了,一把搡開諸葛瑾。
諸葛瑾踉蹌倒地,連爬帶滾,狼狽而逃。
諸葛瑾逃迴,立即去稟報孫權。
“吳侯,關公心如鐵石,不可說也!”
孫權聽了,既不驚,也不怒,反而語帶讚歎道。
“真忠臣也!”
孫權歎畢,又顧謂帳中文武道。
“眾卿,似此如之奈何?”
眾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作答。
孫權見了,難掩失望之情。
廖化去上庸搬兵,轉眼十日已過,卻杳無音信。
此時,關羽心中已知,定是劉封懷恨,不肯發兵。
此時,困之愈久,城中愈難,關羽難掩焦慮之色。
眾人見了,亦神色凝重。
“按理,廖化五六日當還。今已過十日,仍無音訊,上庸救兵,恐無望矣!”
關羽似自語,又似對眾人言。
眾人聞後,無人出聲。
關羽見了,焦慮不減。
已逾十日,關羽無援兵到來,孫權大喜,立即聚文武於帳中,計議破關羽之事。
“我圍關羽,已逾十日。眾卿可有破敵良策?”
孫權問後,眾文武麵麵相覷,這令孫權頗感意外,喜色頓失。
呂範見無人作答,出班相請道。
“吳侯,臣請卜其休咎。”
孫權聽了,看了看眾文武。
眾文武仍無人言語。
孫權才轉對呂範開了口。
“好吧。”
呂範從袖中取出卦簽,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擲卦簽於地。
卦簽散落一地。
呂範左審右視。
孫權疑惑地注視著呂範。
眾文武也一齊看著呂範。
呂範審視畢,抬頭向孫權,開口道。
“吳侯,得‘地水師’卦,更有玄武臨應。”
孫權不明卦意,仍露困惑,問道。
“主何休咎?”
呂範見孫權問,急忙答。
“主敵遠遁。”
孫權聽了,轉對呂蒙問道。
“呂愛卿,敵將遠遁,卿何以應之?”
呂蒙一聽,笑了。
“吳侯,卦象正合臣之機也!臣早已遣朱然、潘璋,率兵預伏以應。此番,關公縱有衝天之翼,也難逾我羅網矣!”
呂蒙雖心信滿滿,孫權聽了,仍不甚放心。
“呂愛卿,若關羽遠遁,其患大矣!”
呂蒙聽了,仍信心十足。
“吳侯放心。臣料關羽兵少,必取小路而逃。麥城正北,有險峻小路,關羽逃必經此。臣已遣朱然,率精兵五千,伏於城北二十裏險處。關羽軍至,不可與戰,隻宜尾隨追殺。關羽必無戰心,速逃臨沮。臨沮更險。臣已令潘璋率五百精兵,伏於更險處,與朱然夾擊,關羽必擒矣!”
孫權雖疑慮稍釋,但仍不甚放心。
“如此甚好。隻是潘璋僅領兵五百,其勢恐太弱吧?”
呂蒙聽了,又笑了笑。
“吳侯勿憂。此地一夫擋關,萬夫莫開。再多用兵,便無地施展了。吳侯可遣大軍,猛攻麥城,隻留北門,供其逃竄。若關羽出北門,必為我擒矣!”
孫權聽了,未再多說,又轉對呂範開了口。
“卿再卜一卦,如何?”
呂範得令,又從袖中取出卦簽,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擲簽於地,再反複審視良久,才開了口。
“吳侯,敵將投西北而走,亥時必然就擒。”
孫權聽了,舒了口氣,才笑了起來,轉問呂蒙。
“呂愛卿,亥時,關羽將到何處?”
呂蒙聽了,麵露喜色,答道。
“正值臨沮。”
孫權一聽,哈哈大笑道。
“果然合呂愛卿之謀!此乃天滅關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