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上,韓玄見了,氣歪了臉,劍指魏延咆哮。


    “魏延!你!你敢造反?”


    城下,魏延已割斷捆綁黃忠的繩索。他站在高台上,振臂大唿。


    “韓玄殘暴不仁,濫殺忠良,輕慢賢能,當共誅之!有願者,隨我來!”


    眾百姓與不少將士聽了,擁向魏延,眾皆振臂怒吼。


    “殺了狗官!殺了狗官!”


    黃忠見了,立即攔阻魏延,急忙叫道。


    “魏將軍,殺朝廷命官,不可呀!”


    魏延推開黃忠攔阻的手,叫道。


    “老將軍,韓玄殘暴無道。您聽聽百姓之唿聲,殺之乃為民除害,有何不可?”


    魏延說完,縱身一躍,便直上了城樓。


    城樓上,韓玄見魏延一縱便直上了城樓,驚恐地瞪著他,渾身如篩糠般戰抖著。


    魏延也不多說,揮刀劈向韓玄。


    城樓上頓時四處濺血。


    劉備取孔明之議,與孔明率軍去長沙接應關羽,正行間,突然青旗無風倒卷。


    劉備見了,大吃一驚。


    此時,空中又傳來一聲鴉叫。


    劉備聽了,急忙抬頭而望。


    空中,一鴉自北向南而飛,又高叫三聲而過。


    劉備見了,頓時麵露驚色,轉頭問身邊的孔明。


    “軍師,青旗無風倒卷,寒鴉連叫三聲,主何吉兇?”


    孔明見問,籠手於袖,凝神默算了一會兒,麵露喜色道。


    “主公,長沙已得,又主得大將!可喜可賀呀!”


    劉備聽了,大喜道。


    “好啊!二弟出馬,最令我放心!”


    此時,關羽正帶著關平、周倉、胡班等人,來到黃忠住宅門口。


    關平等人手捧禮物。


    關羽抬手拍門環。


    一個家人開了門。


    關羽見門開了,立即上前拱手一揖,開口說道。


    “請足下投告黃將軍,關羽來謝不射之恩!”


    家人見了,並未讓關羽進門,反而說。


    “我家老爺染病,請關將軍自迴吧!”


    關羽聽了,知是黃忠托病,他怔了怔,心中暗想道。


    “昨日陣上,還如龍似虎,今日怎會病倒?我又不曾傷害他,為何托病不見?”


    關羽想著,也不明由來,便對家人說。


    “既然黃將軍貴體欠安,我不便打擾,請代為收下區區薄禮!”


    關羽說過,關平等便紛紛將禮物送進家人懷中。


    家人欲推,卻又怕摔了手中東西,不敢放手;不推,眾人又還在塞東西,一時口中急道。


    “這、這如何可以?”


    關羽見禮物都交給了家人,立即拱手告辭道。


    “關某告辭,改日再來麵謝!請黃將軍善自將息!”


    家人將關羽送來的禮物抱進了客廳,堆放在案上。


    其實,黃忠並無病,隻是托病不見。此時,他正對著案上的一堆禮物發愣。


    劉備與孔明到了長沙,也未通報關羽,徑直進了大堂。


    大堂正中的案子上,放著那頂被黃忠射中的頭盔。


    劉備走過去,拿起頭盔端祥。又抬手搖了搖那支沒及箭羽的箭。


    那箭像鑄在頭盔上一般,任劉備如何搖,竟一動不動!


    孔明在一邊見了,心中已明是怎麽迴事,隻淡淡一笑,並未開口。


    這時,關羽神色欣喜,匆匆而入,高興地叫道。


    “兄長、軍師,您們為何不先通告?我好來接呀!”


    此時,劉備也神色欣喜,笑道。


    “二弟給了我們驚喜,我們也當給你一個驚喜呀!”


    關羽見劉備仍拿著那頂頭盔,上前開了口。


    “兄長、軍師,此乃我輕敵之失。我置之案頭,意在警示自己。”


    劉備還沒開口,孔明便輕搖羽扇開了口。


    “那黃忠若射你眉心、射你咽喉、射你前胸,今日不知當如何?”


    關羽聽了,連連點頭。


    “軍師所言極是!逞勇輕敵,乃我大病。行前軍師與兄長即一再提醒,我卻不以為意。及至黃忠此箭,方中我病根。”


    劉備聽關羽如此說,才未多說。他將頭盔又放迴案上,並擺擺端正,才轉向關羽開口問道。


    “二弟,為何不見黃將軍?”


    關羽沒有說黃忠避而不見之事,隻說黃忠染病。


    “黃將軍染病,在家將息。”


    劉備一聽,立即說。


    “噢?走!去看看。”


    劉備言畢便動了身。


    關羽見了,急忙勸道。


    “兄長一路辛苦,又值正午,還是飯後再去吧。”


    劉備聽了,執意要去。


    “我久慕老將軍英名,豈可輕慢?”


    劉備說完,徑出門去。


    孔明、關羽等急忙跟上。


    取了長沙,荊襄各郡已盡歸劉備;又得了大將黃忠、魏延,謀士龐統,劉備實力空前強盛。


    劉備神色興奮,與孔明、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龐統、魏延等一班文武,齊聚堂中。


    諸葛亮率先開了口。


    “主公,今荊州各郡已歸,不知日後有何打算?”


    劉備神色仍很興奮,隨口說道。


    “荊州初定,尚需養精蓄銳。軍師以為如何?”


    孔明還未答話,龐統便開了口。


    “主公,張鬆已獻西川地圖,法正也奉劉璋之命請主公入西川。值此千載良機,主公為何不進兵?”


    劉備聽了,連連搖頭道。


    “劉璋乃我同宗,安忍圖之?”


    龐統一聽,急忙開口道。


    “主公,劉璋本有倚曹操而拒張魯之意,其黯弱如此,其地終必旁落。當初劉表托孤荊州之事,主公當未忘懷吧?”


    聽龐統提到劉表托孤荊州之事,讓劉備沉吟起來,良久不語。


    孔明見劉備久久無語,便開了口。


    “主公,士元之議甚是。主公欲興漢室,必先定基業。否則,終其老而事難成矣。”


    孔明語氣雖輕,所言卻涉劉備痛處。


    劉備聽了,沉吟良久,才開了口。


    “今我已得荊州,可為立足矣。”


    孔明與劉備曾有荊州之爭,深知劉備此時在想甚麽。一聽劉備之言,孔明便沒再開口。


    龐統聽了,卻急了起來。


    “主公,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兩強之間,怎有可為?益州戶口百萬,土廣財富,當年高祖,便因其而成大業!今張鬆獻圖,劉璋相請,乃天賜也?主公豈可逆天而行?”


    劉備聽了,仍不鬆口,並道出了他的處世原則。


    “今與我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操以狠,吾以寬,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於天下,吾不為也。”


    龐統一聽,笑了,忙說。


    “主公之言,雖合常理,然亂離之世,用兵爭強,誰以常理自拘?”


    諸葛亮聽了,這時也開了口。


    “是啊。‘兼弱攻昧,逆取順守,’湯、武之道也。古之聖主亦如此,主公何慮之有?”


    劉備聽孔明講了古聖主之道,才似有所動。


    龐統見了,立即開了口。


    “主公取西川,乃不使其旁落而資曹操。若事成之後,對劉璋報之以義,厚之以祿,強似其降操而隸於階下,何負於義?”


    諸葛亮始終力主取西川,又以荊州劉琮降曹而終至遭殺為鑒,力勸劉備道。


    “是啊。鳳雛之言有理。昔日,主公不忍奪荊州,劉琮以荊州降曹操,不光失了荊州,反遭殺身之禍。地沒了,人也沒了。主公豈忍劉璋再步其後塵?”


    劉備聽到此,才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手上路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手上路了並收藏關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