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望著孔明,心中暗想。
“軍師還有最為要緊之意,我當好好聽聽。”
劉備、張飛、趙雲等人,也都抬頭望著孔明。
帳內眾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孔明身上。
諸葛亮這時開了口。
“主公從伐董卓、興漢室,到伐曹操,興漢室,苦戰十多載。然而,至今漢室興否?”
孔明說完,望著劉備。
劉備見了,搖了搖頭說。
“未興。”
孔明聽了,又問。
“為何不興?”
劉備尚未細想過此事,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孔明見了,恐劉備答不上來尷尬,便對眾人問道。
“如何戰曹而勝?又如何興漢而成?我等都深思過這些麽?”
帳內眾人聽了,麵麵相覷,一個個無言以對。
此時,劉備沉思著,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這些問題。
關羽神色凝重,也在思考著。
張飛摸著腦袋,一臉困惑,這些問題,對張飛來說,無異於天書。
趙雲望著孔明,麵露敬佩之情。
帳內一片寂靜,都在思考著孔明提出的問題。
帳外,關平懊悔地踱著,心中暗想。
“是啊!我為何不曾去想這些呢?”
帳中,眾人都望著孔明。
張飛想不明白,隻好請孔明指明。
“軍師,你且說吧!我等聽您的就是了!”
劉備怕張飛又打橫炮,立即製止他。
“三弟,休要打岔!且聽軍師的!”
劉備說完,眾人的目光又投向了諸葛亮。
這時,孔明舉起了兩根指頭說。
“答案說來隻是兩個字,非常簡單。”
張飛聽了,急忙問。
“軍師,哪兩個字?”
孔明聽問,簡單而答。
“一是地,二是城。”
張飛一聽,大笑起來。
“地與城?哈哈哈哈!果然簡單!”
孔明的話,卻讓劉備痛定思痛,扼腕歎息。突然聽張飛大笑,劉備無名火頓生,吼道。
“三弟!你笑甚麽?”
張飛被劉備突然一吼,一下愣住了。
劉備沉痛萬分,痛心疾首地說。
“想我劉備,半生征戰,竟地無一寸,城無一座!無地,糧草何來?無城,何以據守?無地無城,就無根啦!我半生興漢,一事無成,大錯在此呀!”
劉備沉痛不已,痛悔難當,連連搖頭。
關羽望著劉備,沉思著。
“此前,軍師力主取荊州,您皆不從。今知無城無地之痛,或許可見轉機了。”
劉琦望著劉備,也搖頭歎息。
此時, 帳內鴉雀無聲。
劉備神色哀傷,長歎了一聲說。
“唉!當初隆中對,軍師即盡言此理。可恨我,可恨我呀!隻記其言,未踐其行,我、我悔愧難當啊!”
劉備說到這裏,捶胸頓足,痛悔不已。
帳外,關平麵露欽佩之色,心中讚道。
“軍師真不愧是高人,所慮無人能及呀!”
帳內,劉備還在搖頭歎息。
孔明見了,勸了起來。
“主公不必自傷。若按我隆中對所言,多則五載,少則三年,主公即可初定興漢基業。我稱雲長居功至偉,不光他存了漢,存了我,還為主公奠定基業贏得了時日。”
張飛聽了,又不明孔明之意了,急忙又問。
“贏得時日?此話怎講?”
孔明聽了說。
“此役重創曹軍,威懾甚巨。依曹操秉性,將多年不敢犯我。這不是主公奠定基業之良機麽?”
果然如孔明所言,自建安十三年到建安二十四年,十一年間,曹操未敢與劉備交戰!劉備從容奪荊州,取西川,定漢中,漸成霸業矣!此為後話,按下不表。
其時,劉備聽了孔明之言,立即轉憂為喜,連連點頭道。
“軍師所言甚是。若要興漢,必奠定基業。日後,我等皆當致力於此。”
此前,諸葛亮曾多次建言劉備取荊州,劉備都執意不從,令孔明實在無奈。今見劉備終於打算踐行隆中對,致力奠定基業,自己的治國抱負將付諸實施,他的神情才完全輕鬆了。
關羽華容道釋了曹操,令關平氣憤不已。但聽了孔明對此的解釋,方知自己大錯,深自愧悔,突然從帳外奔進來,一直來到關羽麵前跪下,痛悔不已道。
“父親,孩兒幼稚,錯怪父親,望父親降罪!”
關羽見了,急忙起身扶起,又道。
“為父乃遵軍師之令,當時不便明言。我兒一心興漢,一身正氣,疾惡如仇,深慰我心,何罪之有?”
劉備聽了,頓時麵露困惑而問。
“二弟,適才你稱,乃遵軍師之令,倒底是怎麽迴事?”
關羽見劉備問,才吐出了真情。
“我所行,乃軍師之令。若論功,皆軍師之功。”
張飛一聽,立即開了口。
“那,適才要殺你,你為何不說?”
關羽聽了,頓露難色道。
“軍師令我縱曹操,我亦不解,我當如何說呀?”
這迴該輪到張飛不解了,忙問。
“你既不解,為何要縱呢?”
關羽聽了,認真地說。
“軍師高瞻遠矚,神機妙算,遠非我等能及!軍師令我縱曹操,且一再叮囑,不可違令,自有其神算,我怎能壞了軍師大計?
張飛一聽,好生詫異,又問。
“若軍師不開口,縱是殺了你,你也不講嗎?”
關羽聽了,點了點頭道。
“對。兄長用軍師之謀,無往不勝。兄長有軍師,勝有關某萬倍!關某雖死無憾!此前若我講出,眾怒之下連累軍師,使兄長痛失神人,關某豈不是滔天大罪?”
聽了關羽之言,張飛轉而問孔明。
“軍師,既是您之計,為何不早說呢?讓我等錯怪二哥。”
剛才令關羽成為眾矢之的,劉備也很有些過意不去,聽了張飛之言,也說。
“是啊。軍師若再遲些開口,豈不害了二弟?”
孔明聽了,反而笑了,說道。
“我要看看眾人對曹賊究竟有多恨,以觀軍心,更加知己。到了打仗之時,有恨打仗,與無恨打仗,大不一樣。恨得越深,上陣之後便越是勇往直前。”
聽了孔明之言,劉備連連點頭,讚道。
“無時無刻,軍師皆在用心,堪為我等楷模呀!”
關羽聽了,連忙說。
“兄長得軍師,真乃我等之幸也!”
眾人聽了關羽之言,也紛紛說。
“是啊,皇叔得軍師,真乃我等之幸也!”
此時,英娘滿臉歉疚,悄悄退向帳外,心中暗道。
“雲長,我複仇心切,錯怪您了!我沒麵目再麵對您,就此告辭吧!”
此時,人們都將目光投向了孔明,沒有注意到英娘離去。
張飛興衝衝地來到孔明跟前,單腿跪地,雙手抱拳,鄭重道。
“軍師!此前張飛多有冒犯;現我當著眾人,向軍師保證:日後,張飛唯軍師之令是從,絕無半點含糊!”
孔明見了,連忙扶起張飛,又含笑用羽扇拍了拍他的肩,說道。
“翼徳休得如此說。共助主公,早日興漢,乃是我等義不容辭之責。但於興漢有利,便行之;但於興漢不利,則拒之,勿唯一人之令是從也。”
劉備聽了,急忙說。
“軍師所言極是。無論何時,我等皆不可擅忘使命呀。”
這時,趙雲問起了一個他一直思考的問題。
“軍師,您獨遣關將軍守華容道,為何不遣他人?”
孔明笑道。
“曹操乃天下公賊,人人得而誅之,若所遣非人,必殺之無疑。雲長諸事謹嚴,且有我嚴令,便可令我放心。再則,雲長與曹操有舊,釋之不易為曹操所疑。他人若縱之,曹操必疑。曹操詭詐,若解透我縱之之意,未來天下是何模樣,便難斷言了。”
劉備與眾人聽了,紛紛點頭。
“軍師還有最為要緊之意,我當好好聽聽。”
劉備、張飛、趙雲等人,也都抬頭望著孔明。
帳內眾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孔明身上。
諸葛亮這時開了口。
“主公從伐董卓、興漢室,到伐曹操,興漢室,苦戰十多載。然而,至今漢室興否?”
孔明說完,望著劉備。
劉備見了,搖了搖頭說。
“未興。”
孔明聽了,又問。
“為何不興?”
劉備尚未細想過此事,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孔明見了,恐劉備答不上來尷尬,便對眾人問道。
“如何戰曹而勝?又如何興漢而成?我等都深思過這些麽?”
帳內眾人聽了,麵麵相覷,一個個無言以對。
此時,劉備沉思著,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這些問題。
關羽神色凝重,也在思考著。
張飛摸著腦袋,一臉困惑,這些問題,對張飛來說,無異於天書。
趙雲望著孔明,麵露敬佩之情。
帳內一片寂靜,都在思考著孔明提出的問題。
帳外,關平懊悔地踱著,心中暗想。
“是啊!我為何不曾去想這些呢?”
帳中,眾人都望著孔明。
張飛想不明白,隻好請孔明指明。
“軍師,你且說吧!我等聽您的就是了!”
劉備怕張飛又打橫炮,立即製止他。
“三弟,休要打岔!且聽軍師的!”
劉備說完,眾人的目光又投向了諸葛亮。
這時,孔明舉起了兩根指頭說。
“答案說來隻是兩個字,非常簡單。”
張飛聽了,急忙問。
“軍師,哪兩個字?”
孔明聽問,簡單而答。
“一是地,二是城。”
張飛一聽,大笑起來。
“地與城?哈哈哈哈!果然簡單!”
孔明的話,卻讓劉備痛定思痛,扼腕歎息。突然聽張飛大笑,劉備無名火頓生,吼道。
“三弟!你笑甚麽?”
張飛被劉備突然一吼,一下愣住了。
劉備沉痛萬分,痛心疾首地說。
“想我劉備,半生征戰,竟地無一寸,城無一座!無地,糧草何來?無城,何以據守?無地無城,就無根啦!我半生興漢,一事無成,大錯在此呀!”
劉備沉痛不已,痛悔難當,連連搖頭。
關羽望著劉備,沉思著。
“此前,軍師力主取荊州,您皆不從。今知無城無地之痛,或許可見轉機了。”
劉琦望著劉備,也搖頭歎息。
此時, 帳內鴉雀無聲。
劉備神色哀傷,長歎了一聲說。
“唉!當初隆中對,軍師即盡言此理。可恨我,可恨我呀!隻記其言,未踐其行,我、我悔愧難當啊!”
劉備說到這裏,捶胸頓足,痛悔不已。
帳外,關平麵露欽佩之色,心中讚道。
“軍師真不愧是高人,所慮無人能及呀!”
帳內,劉備還在搖頭歎息。
孔明見了,勸了起來。
“主公不必自傷。若按我隆中對所言,多則五載,少則三年,主公即可初定興漢基業。我稱雲長居功至偉,不光他存了漢,存了我,還為主公奠定基業贏得了時日。”
張飛聽了,又不明孔明之意了,急忙又問。
“贏得時日?此話怎講?”
孔明聽了說。
“此役重創曹軍,威懾甚巨。依曹操秉性,將多年不敢犯我。這不是主公奠定基業之良機麽?”
果然如孔明所言,自建安十三年到建安二十四年,十一年間,曹操未敢與劉備交戰!劉備從容奪荊州,取西川,定漢中,漸成霸業矣!此為後話,按下不表。
其時,劉備聽了孔明之言,立即轉憂為喜,連連點頭道。
“軍師所言甚是。若要興漢,必奠定基業。日後,我等皆當致力於此。”
此前,諸葛亮曾多次建言劉備取荊州,劉備都執意不從,令孔明實在無奈。今見劉備終於打算踐行隆中對,致力奠定基業,自己的治國抱負將付諸實施,他的神情才完全輕鬆了。
關羽華容道釋了曹操,令關平氣憤不已。但聽了孔明對此的解釋,方知自己大錯,深自愧悔,突然從帳外奔進來,一直來到關羽麵前跪下,痛悔不已道。
“父親,孩兒幼稚,錯怪父親,望父親降罪!”
關羽見了,急忙起身扶起,又道。
“為父乃遵軍師之令,當時不便明言。我兒一心興漢,一身正氣,疾惡如仇,深慰我心,何罪之有?”
劉備聽了,頓時麵露困惑而問。
“二弟,適才你稱,乃遵軍師之令,倒底是怎麽迴事?”
關羽見劉備問,才吐出了真情。
“我所行,乃軍師之令。若論功,皆軍師之功。”
張飛一聽,立即開了口。
“那,適才要殺你,你為何不說?”
關羽聽了,頓露難色道。
“軍師令我縱曹操,我亦不解,我當如何說呀?”
這迴該輪到張飛不解了,忙問。
“你既不解,為何要縱呢?”
關羽聽了,認真地說。
“軍師高瞻遠矚,神機妙算,遠非我等能及!軍師令我縱曹操,且一再叮囑,不可違令,自有其神算,我怎能壞了軍師大計?
張飛一聽,好生詫異,又問。
“若軍師不開口,縱是殺了你,你也不講嗎?”
關羽聽了,點了點頭道。
“對。兄長用軍師之謀,無往不勝。兄長有軍師,勝有關某萬倍!關某雖死無憾!此前若我講出,眾怒之下連累軍師,使兄長痛失神人,關某豈不是滔天大罪?”
聽了關羽之言,張飛轉而問孔明。
“軍師,既是您之計,為何不早說呢?讓我等錯怪二哥。”
剛才令關羽成為眾矢之的,劉備也很有些過意不去,聽了張飛之言,也說。
“是啊。軍師若再遲些開口,豈不害了二弟?”
孔明聽了,反而笑了,說道。
“我要看看眾人對曹賊究竟有多恨,以觀軍心,更加知己。到了打仗之時,有恨打仗,與無恨打仗,大不一樣。恨得越深,上陣之後便越是勇往直前。”
聽了孔明之言,劉備連連點頭,讚道。
“無時無刻,軍師皆在用心,堪為我等楷模呀!”
關羽聽了,連忙說。
“兄長得軍師,真乃我等之幸也!”
眾人聽了關羽之言,也紛紛說。
“是啊,皇叔得軍師,真乃我等之幸也!”
此時,英娘滿臉歉疚,悄悄退向帳外,心中暗道。
“雲長,我複仇心切,錯怪您了!我沒麵目再麵對您,就此告辭吧!”
此時,人們都將目光投向了孔明,沒有注意到英娘離去。
張飛興衝衝地來到孔明跟前,單腿跪地,雙手抱拳,鄭重道。
“軍師!此前張飛多有冒犯;現我當著眾人,向軍師保證:日後,張飛唯軍師之令是從,絕無半點含糊!”
孔明見了,連忙扶起張飛,又含笑用羽扇拍了拍他的肩,說道。
“翼徳休得如此說。共助主公,早日興漢,乃是我等義不容辭之責。但於興漢有利,便行之;但於興漢不利,則拒之,勿唯一人之令是從也。”
劉備聽了,急忙說。
“軍師所言極是。無論何時,我等皆不可擅忘使命呀。”
這時,趙雲問起了一個他一直思考的問題。
“軍師,您獨遣關將軍守華容道,為何不遣他人?”
孔明笑道。
“曹操乃天下公賊,人人得而誅之,若所遣非人,必殺之無疑。雲長諸事謹嚴,且有我嚴令,便可令我放心。再則,雲長與曹操有舊,釋之不易為曹操所疑。他人若縱之,曹操必疑。曹操詭詐,若解透我縱之之意,未來天下是何模樣,便難斷言了。”
劉備與眾人聽了,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