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眾將紛紛迴到曹操身邊。
文聘奔近,叫了起來。
“丞相!眼看將生擒劉備,為何收兵?”
曹操見文聘問,開口說道。
“今關羽方見,孔明尚不知在何處。此前兩度交兵,皆中孔明之計。今未見孔明,不知其計,豈可輕進?”
文聘聽了,還在情急地爭著。
“丞相,那劉備已身陷絕境,即可生擒呀!豈可縱之?”
曹操聽了,又道。
“劉備不陷絕境,如何誘我?劉備即將被擒之際,關羽驟現,更露孔明誘我之計。我不收兵,豈不正中詭計?”
文聘聽了,當即慨然請戰。
“那,待我先取關羽之頭,破了孔明之計,再去生擒劉備!”
曹操還沒開口,曹仁、許褚等便哈哈大笑起來。
遭到嘲笑,文聘臉色不悅,立即責問。
“諸位將軍,為何發笑?”
曹仁聽文聘責問,收住笑反問。
“你是去取關羽之頭?還是去獻自己之頭啊?”
文聘一聽,頓時惱了,爭辯道。
“曹將軍,您為何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曹仁聽了,忍不住笑了。
“他人猶可,關羽麵前,你還想耍威風?”
文聘一聽,正要爭辯。
文聘身邊的宋忠急忙拉他,小聲說。
“文將軍,此前我等身在荊州,不知關羽。曹將軍之言有理。那關羽,力大無窮啊!”
文聘聽了,並不相信,忙問宋忠。
“你如何知之?”
宋忠見問,忙答。
“此前,少主令我送降書,歸時在江邊突遇關羽。他將刀搭我肩上,頓如大山壓下,我當即趴地!”
文聘聽了,有些吃驚,立即問道。
“果真?”
宋忠見文聘不信,當即道。
“此乃我親曆之事,怎會有假?”
此時,曹仁淡談一笑,又開了口。
“你若見關羽如何斬顏良,斷不會如此大口氣。”
這時,曹操開口傳令了。
“又中孔明之計,速速迴軍!”
文聘一聽,叫了起來。
“丞相!劉備已陷必死之地!此時撤軍,豈不便宜了他?”
曹操看了看江邊的劉備一行,又看了看對麵山上的關羽,甚麽也沒說,便迴馬先走了。
曹操一舉擊敗了劉備,取了荊襄,籌躇滿誌,正召集文武,計議乘勝伐東吳。
程昱知曹操有伐東吳之意,第一個開了口。
“丞相,今劉備已不足慮,我順江而下,正當伐東吳良機也!”
荀yu也立即附和。
“對!東吳恃險驕狂,今正當一舉滅之!”
曹操聽了二人之言,神色大悅。
這時,荀攸開了口。
“丞相,東吳世居江南,不僅有大江之險,其地亦水網密布。我軍不習水戰,難克大江之險;江南水網密布,亦不利我軍陸戰。若必伐東吳,亦當先練水戰。今水戰不習,倉促而行,結局難料啊。”
荀攸之議,曹操一向特別重視。聽了荀攸的話,曹操猶豫了。
程昱聽了,見曹操猶豫,立即開了口。
“公達所言,盡人皆知,無非大江、水網。今我得荊州水軍,大江、水網已不足為慮。丞相更挾大勝之威,滅東吳正當其時也!”
蔡瑁、張允聽了,也一齊挺身而出。
“丞相,我荊州有十萬精銳水師,何懼那孫權小兒!我二人願為前部,丞相再水陸並進,何愁東吳不平?”
曹操聽了,以手擊案,慨然而起,高聲宣布。
“好!我親率百萬大軍,一舉蕩平東吳!”
曹操揮出橫掃千軍的手勢。
曹操號稱親率百萬大軍,實際領兵八十三萬。
曹操傾舉國之兵征吳,結果慘敗於赤壁。
那是建安十三年,暨公元208年,冬月二十一日。是日,孔明作法借東風;至晚,東南風大作。吳軍縱火焚燒連環船。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直把曹軍燒得所乘無幾!
其時,江上江邊,遍是大火,火光衝天!
“休教曹操跑了!休教曹操跑了!……”的喊殺聲,震天動地!
曹操神色倉惶,驚恐四顧,不斷加鞭,催馬狂逃。他袍甲不整,頭盔已掉,亂發飄散,愈顯狼狽。
曹操馬後,僅跟著張遼一騎。
張遼也神色緊張。他右手提槍,左手催馬,緊緊跟在曹操馬後。他一邊前後左右觀察敵情,一邊寬慰曹操。
“丞相休急!有張遼護駕!”
大火中,到處是燃燒的營帳、寨柵、戰車、輜重。
大火中,到處是四散奔逃的曹軍和緊緊追殺的吳軍。
曹操與張遼兩騎繼續在火海中狂逃。
此時,孔明卻與劉備在帳中言笑。
關羽獨立於帳中,神情很不自在。他想開口,但忍住了。
劉備與孔明言笑更歡,兩人皆哈哈大笑起來,絲毫不理會關羽。
關羽見了,再也忍不住了,高聲問了起來。
“軍師,關某自隨兄長征戰,從未落於人後。今逢大戰,軍師為何不用關某?”
關羽開口後,孔明和劉備終止了言笑,齊齊注視著他。待關羽言罷,孔明笑著開了口。
“將軍休急。我不是不用,而是大用!”
孔明說罷,將一個錦囊遞向關羽。關羽上前接過後,劉備開了口。
“二弟,你身係重任,是決定曹賊生死之關鍵,務必盡心啦!”
關羽聽了,神色莊重,慷慨而言。
“兄長放心!隻要關羽在,絕不辜負重托!”
關羽說完,轉身欲去,又被孔明叫住了。
“關將軍,囊中還有一囊,須待見到曹操之後再開,由將軍獨覽。其時,無論有何變故,將軍仍須按計行事,切勿有變,切切謹記!”
關羽見孔明鄭重叮呤,挺身而答。
“軍師放心!無論有何變故,關羽一定謹遵嚴令!”
孔明聽了,點了點頭。
“好!我知雲長一絲不苟。你且去吧!”
“是!”
關羽領令而去。
劉備見孔明叮囑甚嚴,待關羽去了,才開了口。
“軍師又贈錦囊,還是擔心二弟重情誤事?”
孔明聽了,笑了笑,未置可否。
關羽領令迴營,掀簾進帳,帳中忽然閃出一個蒙麵人。
關羽見了一驚,厲聲吼道。
“何人?”
蒙麵人見了關羽,並不驚逃,而是抬手扯下麵罩。原來是英娘!
關羽一看,驚喜異常。急忙上前,雙手扶住姑娘雙肩。
“英娘?是你呀?自國舅遇害,我便著人尋你,皆無消息。今你自來,實在太好了!太好了!”
英娘聽了,麵露笑意,開口道。
“關將軍,我非英娘,而是英娘之鸞生妹妹。”
關羽聽了,趕緊放開手,一臉尷尬。
英娘見了,忍不住心中暗笑。
“瞧那傻樣,真逗!我就且作鸞生妹妹,好好逗你玩兒!”
尷尬之後,關羽不知真假,困惑起來,問道。
“鸞生妹妹?英娘如何未曾說過呀?”
英娘聽了,甜甜地笑著說。
“我與姐姐本姓劉,乃諫議大夫劉陶之女。靈帝時,十常侍禍害朝廷,濫誅百官,父親力諫,請誅十常侍,反為十常侍所害。家破之際,我便與姐姐失散了。關將軍領軍去阻袁術之後,我才在董國舅府上找到姐姐。姐姐此前亦不知我下落,故未曾告訴將軍。”
關羽一聽,這才不疑了。
“噢,原來如此。那你姐姐今在何處?”
英娘見問,神色立刻黯然了。
關羽一看,甚麽都明白了,頓時陷入了傷感的沉默中。
文聘奔近,叫了起來。
“丞相!眼看將生擒劉備,為何收兵?”
曹操見文聘問,開口說道。
“今關羽方見,孔明尚不知在何處。此前兩度交兵,皆中孔明之計。今未見孔明,不知其計,豈可輕進?”
文聘聽了,還在情急地爭著。
“丞相,那劉備已身陷絕境,即可生擒呀!豈可縱之?”
曹操聽了,又道。
“劉備不陷絕境,如何誘我?劉備即將被擒之際,關羽驟現,更露孔明誘我之計。我不收兵,豈不正中詭計?”
文聘聽了,當即慨然請戰。
“那,待我先取關羽之頭,破了孔明之計,再去生擒劉備!”
曹操還沒開口,曹仁、許褚等便哈哈大笑起來。
遭到嘲笑,文聘臉色不悅,立即責問。
“諸位將軍,為何發笑?”
曹仁聽文聘責問,收住笑反問。
“你是去取關羽之頭?還是去獻自己之頭啊?”
文聘一聽,頓時惱了,爭辯道。
“曹將軍,您為何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曹仁聽了,忍不住笑了。
“他人猶可,關羽麵前,你還想耍威風?”
文聘一聽,正要爭辯。
文聘身邊的宋忠急忙拉他,小聲說。
“文將軍,此前我等身在荊州,不知關羽。曹將軍之言有理。那關羽,力大無窮啊!”
文聘聽了,並不相信,忙問宋忠。
“你如何知之?”
宋忠見問,忙答。
“此前,少主令我送降書,歸時在江邊突遇關羽。他將刀搭我肩上,頓如大山壓下,我當即趴地!”
文聘聽了,有些吃驚,立即問道。
“果真?”
宋忠見文聘不信,當即道。
“此乃我親曆之事,怎會有假?”
此時,曹仁淡談一笑,又開了口。
“你若見關羽如何斬顏良,斷不會如此大口氣。”
這時,曹操開口傳令了。
“又中孔明之計,速速迴軍!”
文聘一聽,叫了起來。
“丞相!劉備已陷必死之地!此時撤軍,豈不便宜了他?”
曹操看了看江邊的劉備一行,又看了看對麵山上的關羽,甚麽也沒說,便迴馬先走了。
曹操一舉擊敗了劉備,取了荊襄,籌躇滿誌,正召集文武,計議乘勝伐東吳。
程昱知曹操有伐東吳之意,第一個開了口。
“丞相,今劉備已不足慮,我順江而下,正當伐東吳良機也!”
荀yu也立即附和。
“對!東吳恃險驕狂,今正當一舉滅之!”
曹操聽了二人之言,神色大悅。
這時,荀攸開了口。
“丞相,東吳世居江南,不僅有大江之險,其地亦水網密布。我軍不習水戰,難克大江之險;江南水網密布,亦不利我軍陸戰。若必伐東吳,亦當先練水戰。今水戰不習,倉促而行,結局難料啊。”
荀攸之議,曹操一向特別重視。聽了荀攸的話,曹操猶豫了。
程昱聽了,見曹操猶豫,立即開了口。
“公達所言,盡人皆知,無非大江、水網。今我得荊州水軍,大江、水網已不足為慮。丞相更挾大勝之威,滅東吳正當其時也!”
蔡瑁、張允聽了,也一齊挺身而出。
“丞相,我荊州有十萬精銳水師,何懼那孫權小兒!我二人願為前部,丞相再水陸並進,何愁東吳不平?”
曹操聽了,以手擊案,慨然而起,高聲宣布。
“好!我親率百萬大軍,一舉蕩平東吳!”
曹操揮出橫掃千軍的手勢。
曹操號稱親率百萬大軍,實際領兵八十三萬。
曹操傾舉國之兵征吳,結果慘敗於赤壁。
那是建安十三年,暨公元208年,冬月二十一日。是日,孔明作法借東風;至晚,東南風大作。吳軍縱火焚燒連環船。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直把曹軍燒得所乘無幾!
其時,江上江邊,遍是大火,火光衝天!
“休教曹操跑了!休教曹操跑了!……”的喊殺聲,震天動地!
曹操神色倉惶,驚恐四顧,不斷加鞭,催馬狂逃。他袍甲不整,頭盔已掉,亂發飄散,愈顯狼狽。
曹操馬後,僅跟著張遼一騎。
張遼也神色緊張。他右手提槍,左手催馬,緊緊跟在曹操馬後。他一邊前後左右觀察敵情,一邊寬慰曹操。
“丞相休急!有張遼護駕!”
大火中,到處是燃燒的營帳、寨柵、戰車、輜重。
大火中,到處是四散奔逃的曹軍和緊緊追殺的吳軍。
曹操與張遼兩騎繼續在火海中狂逃。
此時,孔明卻與劉備在帳中言笑。
關羽獨立於帳中,神情很不自在。他想開口,但忍住了。
劉備與孔明言笑更歡,兩人皆哈哈大笑起來,絲毫不理會關羽。
關羽見了,再也忍不住了,高聲問了起來。
“軍師,關某自隨兄長征戰,從未落於人後。今逢大戰,軍師為何不用關某?”
關羽開口後,孔明和劉備終止了言笑,齊齊注視著他。待關羽言罷,孔明笑著開了口。
“將軍休急。我不是不用,而是大用!”
孔明說罷,將一個錦囊遞向關羽。關羽上前接過後,劉備開了口。
“二弟,你身係重任,是決定曹賊生死之關鍵,務必盡心啦!”
關羽聽了,神色莊重,慷慨而言。
“兄長放心!隻要關羽在,絕不辜負重托!”
關羽說完,轉身欲去,又被孔明叫住了。
“關將軍,囊中還有一囊,須待見到曹操之後再開,由將軍獨覽。其時,無論有何變故,將軍仍須按計行事,切勿有變,切切謹記!”
關羽見孔明鄭重叮呤,挺身而答。
“軍師放心!無論有何變故,關羽一定謹遵嚴令!”
孔明聽了,點了點頭。
“好!我知雲長一絲不苟。你且去吧!”
“是!”
關羽領令而去。
劉備見孔明叮囑甚嚴,待關羽去了,才開了口。
“軍師又贈錦囊,還是擔心二弟重情誤事?”
孔明聽了,笑了笑,未置可否。
關羽領令迴營,掀簾進帳,帳中忽然閃出一個蒙麵人。
關羽見了一驚,厲聲吼道。
“何人?”
蒙麵人見了關羽,並不驚逃,而是抬手扯下麵罩。原來是英娘!
關羽一看,驚喜異常。急忙上前,雙手扶住姑娘雙肩。
“英娘?是你呀?自國舅遇害,我便著人尋你,皆無消息。今你自來,實在太好了!太好了!”
英娘聽了,麵露笑意,開口道。
“關將軍,我非英娘,而是英娘之鸞生妹妹。”
關羽聽了,趕緊放開手,一臉尷尬。
英娘見了,忍不住心中暗笑。
“瞧那傻樣,真逗!我就且作鸞生妹妹,好好逗你玩兒!”
尷尬之後,關羽不知真假,困惑起來,問道。
“鸞生妹妹?英娘如何未曾說過呀?”
英娘聽了,甜甜地笑著說。
“我與姐姐本姓劉,乃諫議大夫劉陶之女。靈帝時,十常侍禍害朝廷,濫誅百官,父親力諫,請誅十常侍,反為十常侍所害。家破之際,我便與姐姐失散了。關將軍領軍去阻袁術之後,我才在董國舅府上找到姐姐。姐姐此前亦不知我下落,故未曾告訴將軍。”
關羽一聽,這才不疑了。
“噢,原來如此。那你姐姐今在何處?”
英娘見問,神色立刻黯然了。
關羽一看,甚麽都明白了,頓時陷入了傷感的沉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