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駐軍新野,轉眼數年。劉備簡政恤民,力促耕織,致新野民生迅速興旺起來。


    此時新野街上,人流如織;兩側商鋪,生意繁忙。新野之民感劉備之德,不知自何時起,境內便流傳起了一首兒歌。


    “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


    在兒歌聲中,劉備與關羽步行在街上,欣喜地看著眼前的一片興旺景象。


    這時,忽聽迎麵有人放歌而來。


    “大廈將傾兮,一木難扶。……”


    劉備循聲而望。


    一人葛巾布袍,皂滌烏履,一路放歌而來。


    “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見那人狂放不羈,暗想。


    “此前,水鏡先生曾薦臥龍、雛鳳,此人莫非其一?”


    劉備想著,急忙上前施禮。


    “我乃劉備。先生可否到舍下一敘?”


    那人一口應了,卻提了個出人意外的問題。


    “山人願往。不知可有酒肉?”


    劉備與關羽一聽,忍不住笑了。


    迴到縣衙,劉備奉來人上座。


    來人也不推辭,便入了座。


    關、張、趙等見了,盡皆相互目視,頗有憤慨之意。


    來人隻當未見,起身自報家門道。


    “我乃穎上人單福,聞使君四處訪賢,特來拜謁。”


    劉備聽了,起身一揖道。


    “劉備意欲除奸興漢,不知先生何所賜我?”


    單福不答劉備,卻問起馬來。


    “聞使君有馬名‘的盧’,願請一瞻。”


    劉備聽了,心中暗想。


    “此人來此,不獻策,卻相馬,是何用意?”


    但出於禮貌,劉備還是答應了。


    “好。請!”


    來到院中,劉備令人牽來“的盧”,交與單福。


    單福一手牽著馬韁,一手撫著馬頭,在細細看馬。


    劉備等人則一齊看著單福。


    此時,關羽看著單福,心中暗想。


    “此人不獻興漢之策,卻相所乘之馬,欲借此進身,想來不過爾爾。”


    單福相畢,將馬韁交還馭者,拍了拍手,才開了口。


    “此馬雖日行千裏,然必妨主。”


    劉備聽了,笑了笑,搖頭道。


    “先生差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豈由馬定?再則,此前有人害我,此馬載我越過檀溪。若非此馬,吾已命喪九泉。分明救主,何言妨主?”


    單福聽了,也笑了,連連搖頭。


    “此馬終必妨主,使君不可倚也。”


    關羽聽了,心中暗笑道。


    “都言此馬妨主,盡人皆知。此人竟以此馬說事,其能可見矣。”


    關羽正想著,單福又開了口。


    “使君若必乘之,吾有一法可穰。”


    劉備聽了,淡淡一笑道。


    “願聞其祥。”


    單福也笑了笑,才說。


    “公可將此馬贈與仇人。待妨過此人,再索迴乘之,可也。”


    劉備聽了,正色道。


    “我敬公為賢士,公竟不教正道!先生請便,玄德不敢聞教!”


    單福聞言,反而大笑起來。


    劉備神情不悅,轉身走了。


    眾人也相隨而去。


    單福見了,淡淡一笑,也跟了去。


    劉備進客堂坐了,神情仍然不悅。


    單福也隨眾人進了客堂。雖無人理他,他卻自顧而言起來。


    “今逢亂世,欺世盜名者眾。袁本初四世三公,曾被推為天下諸侯盟主;實乃毫無定見之草包!東吳孫策,號稱江南猛虎;遇一華雄,險喪小命。世之雄主,尚且如此。我若所投非人,中途易主,豈不損我英名?”


    張飛聽單福之言不著邊際,忍不住開了口。


    “哥哥已令你請便,何必多言?”


    關羽一聽,卻頓釋心中之疑,立即阻止張飛道。


    “三弟,先生所言有理,且聽他言。”


    劉備聽了,也心有所動。


    單福見了,這才開了口。


    “世傳使君仁德。吾不敢信。又聞新野民謠曰: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吾亦未敢輕信。今以此相試,方信使君果不虛傳矣!”


    關羽一聽,已心生敬意,忙問。


    “若此,先生可願助兄長?”


    單福立即說。


    “使君仁德如此,單福願效犬馬之勞。”


    單福說完,納頭便拜。


    劉備見了,趕緊扶起,誠懇地開口道。


    “我劉備征戰多年,然軍師之位一直虛以待人。今幸得先生居之,望先生勿辭!”


    單福聽了,又深深一揖道。


    “使君恩遇如此,單福敢不從命?”


    劉備聽了單福之言,大喜,當即拜了單福為軍師,便與關、張、趙等,陪著單福在營中巡視。


    劉備與單福並行。他們一邊指指點點地察看,一邊交談。


    巡視完營中,劉、關、張、趙等又陪單福巡視城防。


    劉備與單福並行。他們一邊指指點點地察看,一邊交談。


    這時,一探馬來報。


    “報!曹仁、李典,率軍犯境!已離城三十裏了!”


    劉備得報,下令道。


    “再探!”


    待探馬去了,劉備又轉對單福問起來。


    “軍師,我當如何?”


    單福聽了,胸有成竹地答道。


    “我已有致勝之策。主公且放寬心。”


    單福略施小計,果然大敗了曹仁。曹仁擺下的八門金鎖陣,也被單福識穿,趙雲所破。


    連吃敗仗,曹仁在帳中不安地踱步沉思。


    “我之八門金鎖陣,向來無敵,不想今日竟為趙雲所破,如何是好?”


    李典見曹仁心神不寧,勸道。


    “將軍,陣雖被破,我軍多數人馬猶存。劉備雖連勝數仗,畢竟不足萬人。來日再戰,小心些便是,不必多慮。”


    曹仁聽了,仍心中難安。


    “劉備區區數千人馬,竟至連勝,匪夷所思。”


    曹仁仍神色疑惑。


    李典見了,問道。


    “那,依將軍之意,我當如何?”


    曹仁想了想才說。


    “兵書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此前,我量劉備人少,輕舉冒進,故屢為劉備所乘,失在不知彼也。我意暫駐人馬,待摸清劉備底細再攻。”


    李典聽了說。


    “劉備將僅關、張、趙,兵僅數千人,還有何底細?再說,丞相遣將軍討劉備,今若不進兵,丞相問及,如何應答?”


    曹仁聽了,一時沒了主張。


    次日,曹仁與李典領軍來到山口。


    曹仁舉目四顧。


    山中不見動靜。


    曹仁才領軍進了山。


    進山後,曹仁擔心山中有伏,與李典率軍疾行。


    曹仁一邊小心觀察,一邊還在催促人馬。


    “山中易伏人馬,快快通過!”


    大軍行進更急。


    行了一陣,曹仁向前一看。


    已可見前方山口。


    曹仁仍不敢大意,繼續催道。


    “已見前方山口,快走!”


    曹仁話音剛落,突聞炮聲驟響。


    曹仁與李典大驚,舉頭一望。


    趙雲挺槍立馬,擋在前路。


    曹仁一見,驚唿起來。


    “呀!不好!正是他,破我八門金鎖陣!”


    李典聽了,也驚得不知所措,惶然道。


    “這、這如何是好?”


    曹仁、李典正驚異間,趙雲已挺槍躍馬,大吼著殺向二人。


    “曹仁,哪裏走!”


    曹仁正欲接戰,後軍突然大亂,並傳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


    曹仁更驚,急忙後顧。


    山中一路旌旗飄揚,殺聲動地。


    曹仁驚恐不已,驚唿道。


    “不好!此役未見關羽!若關羽與趙雲夾攻,我等休矣!”


    李典聽了曹仁之言,也驚恐萬分,急忙驚問。


    “那!如何是好?”


    曹仁立即高叫。


    “撤!”


    二人舍下人馬,奪路便逃。


    曹仁與李典神色驚恐,催馬狂逃,奔進一山穀。


    李典一邊逃,一邊憂心忡忡地對曹仁說。


    “將軍,樊城空虛。若樊城有失,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曹仁聽了,沒有搭話,卻使勁加鞭。


    這時,山穀中炮聲又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手上路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手上路了並收藏關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