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人在香江,打造超級財閥 作者:天秤座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時間來到了第二天早上。
賣報紙,是香江很多人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事情。
有人買財經報紙,有人買新聞報紙,有人買文學報紙,有人又或者一次性買好幾份自己喜歡的報紙。
反正,報紙這玩意價格並不貴。
許多報社,賣報紙要收錢,不過是為了收迴一個報紙印刷的成本費用而已。
大頭的收入,主要還是依賴給商家做廣告的收入。
銷量越多,廣告費自然就越高。
要不是行業有行規,報紙不能隨意免費,《俠義文學報》和《俠義新聞報》壓根就沒打算收賣報紙這個錢。
當初《俠義文學報》免費了幾天,就不知道有多少同行得了眼紅病了。
葛大爺是一位住在深水涉的退休老大爺,今年已經七十多。
每天早上,葛大爺早早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出到街道外轉角處的報攤上買上一份文學報,如果有什麽大新聞,他就再買多一份新聞報紙。
“小劉,今天照舊給我來份《俠義文學報》,這《大唐雙龍傳》追得我每天看完最新章節之後都在想後麵的劇情,還好《俠義文學報》會做事,量大管飽。”葛大爺一來到報攤就衝著老板喊道。
“葛大爺,報紙您拿好,不來份新聞報紙嗎?”報攤老板遞了一份《俠義文學報》給葛大爺之後,笑著問道。
葛大爺是這個報攤的老顧客了,十年如一日般,如果不是刮風打雷,他基本會在早上過來這邊買上一份報紙。
因此,老板小劉與葛大爺也已經非常熟悉了。
許多報攤就是這樣,依靠著熟客,雖然大錢賺不到,但也能過得非常滋潤。
“那就來份《東方日報》吧。”葛大爺將錢遞給了報攤老板。
“葛大爺,這你就買對了,今天《東方日報》又有個勁爆新聞。”小劉邊將一份報紙遞給葛大爺,邊笑著說道。
“噢?什麽新聞這麽勁爆?”葛大爺好奇問道。
“呐,這麽大的標題不是寫著嘛,蘇全資收購《東方日報》,成為香江名副其實的傳媒業大亨。”小劉指著葛大爺手上的《東方日報》,迴答道。
“居然有這種事?這報道不會是假的吧?”葛大爺驚訝地說道。
報紙雜誌就是這樣,有些事情,不能全信,許多媒體為了銷量,特意誇大一件事情,又或者報道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
“《東方日報》自己親自發表的新聞,還有假?葛大爺,他們沒這個膽子連自己老板都亂認吧?”小劉哈哈大笑。
“說得也是哈,蘇城收購《東方日報》好啊,這份報紙什麽都好,就是背景不行,讓個賣麵粉的來當老板,如果不是它的內容比較廣,是其它報紙比不上的,我還不想買它呢!”葛大爺從口袋裏拿出一副老花眼鏡,直接就在報攤旁看了起來。
“誰說不是呢,馬氏兄弟壞事做盡,終於得報應了。”老板小劉也非常感慨。
“就是啊,蘇城這小夥子就不錯,年紀輕輕沒有聽說過做過什麽壞事。”葛大爺邊看報紙邊點頭說道。
“這兩天馬成坤被襲擊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的,最終整個馬家都被趕出了香江,沒想到《東方日報》居然被蘇城這位大老板接盤了,我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非常驚訝,13k這次算是做了件好事了。”小劉笑著說道。
小劉的一個親戚,就是因為食麵粉,而導致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當初他還勸過這位親戚,可惜就算想戒又怎麽可能輕易戒掉呢!
因此,小劉對馬家的印象是非常差的。
“小劉,今天有什麽大新聞嗎?”在小劉與葛大爺閑聊的時候,陸續又有客人過來買報紙。
“有,《東方日報》換老板了,報紙上有非常詳細的報道,來一份吧。”
“好,給我一份《東方日報》。”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顧客路過小劉的報攤時,有些原本沒打算買報紙的,聽說《東方日報》被蘇城收購的事情,都對這件事情非常好奇,於是便又買了一份。
“老板,你這還有《東方日報》嗎?給我一份,真奇怪,平時《東方日報》雖然也暢銷,但也不至於一大早就賣沒了啊?”上午十點多,一位退休大叔來到小劉的報攤前。
“很抱歉啊,我也賣完了,來份其它報紙吧。”小劉不好意思地說道。
是的,他今天不到十點鍾就賣完了,整整三百多份《東方日報》,全部賣完了。
平時他隻拿一兩百份《東方日報》而已,今天印刷廠那邊告訴他,今天的報紙有勁爆新聞,肯定好賣,他腦子一熱,直接拿了三百份。
現在看來,不是拿多了,而是拿少了。
照現在的行情,別說是300份了,就算是500份,都賣得完。
像他這樣的報攤老板,在香江多不勝數。
許多報攤一大早就將《東方日報》賣斷貨了,許多人為蘇城接手《東方日報》而鼓掌。
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雖然這些年來,《東方日報》不斷為馬氏兄弟說好話,為他們洗白。
但是,壞事一旦做盡,就不是幾年時間能夠將身上的汙垢洗脫的。
賣粉,喪盡天良。
可《東方日報》又是一份非常不錯的報紙。
這也讓不少《東方日報》的忠實讀者一邊嘴上臭罵馬氏兄弟,一邊掏錢買《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內容包羅萬有,讀者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除香江、灣灣及世界新聞信息外,更有產經、娛樂、體育、波經、馬經、副刊,名家雲集的“龍門陣”,針砭時弊的“正論”及“功夫茶”,為讀者吐盡不快,是一份全麵、全知、跨時代及跨地域的報章。
這些,是香江其它報刊比不上的,這也是為什麽《東方日報》能夠維持這麽高銷量的原因。
如今蘇城收購《東方日報》,好像眾望所歸般,所有人都在心底下給蘇城大大地點了個讚。
這下子,終於不用再邊罵馬家邊看馬家的報紙了。
賣報紙,是香江很多人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事情。
有人買財經報紙,有人買新聞報紙,有人買文學報紙,有人又或者一次性買好幾份自己喜歡的報紙。
反正,報紙這玩意價格並不貴。
許多報社,賣報紙要收錢,不過是為了收迴一個報紙印刷的成本費用而已。
大頭的收入,主要還是依賴給商家做廣告的收入。
銷量越多,廣告費自然就越高。
要不是行業有行規,報紙不能隨意免費,《俠義文學報》和《俠義新聞報》壓根就沒打算收賣報紙這個錢。
當初《俠義文學報》免費了幾天,就不知道有多少同行得了眼紅病了。
葛大爺是一位住在深水涉的退休老大爺,今年已經七十多。
每天早上,葛大爺早早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出到街道外轉角處的報攤上買上一份文學報,如果有什麽大新聞,他就再買多一份新聞報紙。
“小劉,今天照舊給我來份《俠義文學報》,這《大唐雙龍傳》追得我每天看完最新章節之後都在想後麵的劇情,還好《俠義文學報》會做事,量大管飽。”葛大爺一來到報攤就衝著老板喊道。
“葛大爺,報紙您拿好,不來份新聞報紙嗎?”報攤老板遞了一份《俠義文學報》給葛大爺之後,笑著問道。
葛大爺是這個報攤的老顧客了,十年如一日般,如果不是刮風打雷,他基本會在早上過來這邊買上一份報紙。
因此,老板小劉與葛大爺也已經非常熟悉了。
許多報攤就是這樣,依靠著熟客,雖然大錢賺不到,但也能過得非常滋潤。
“那就來份《東方日報》吧。”葛大爺將錢遞給了報攤老板。
“葛大爺,這你就買對了,今天《東方日報》又有個勁爆新聞。”小劉邊將一份報紙遞給葛大爺,邊笑著說道。
“噢?什麽新聞這麽勁爆?”葛大爺好奇問道。
“呐,這麽大的標題不是寫著嘛,蘇全資收購《東方日報》,成為香江名副其實的傳媒業大亨。”小劉指著葛大爺手上的《東方日報》,迴答道。
“居然有這種事?這報道不會是假的吧?”葛大爺驚訝地說道。
報紙雜誌就是這樣,有些事情,不能全信,許多媒體為了銷量,特意誇大一件事情,又或者報道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
“《東方日報》自己親自發表的新聞,還有假?葛大爺,他們沒這個膽子連自己老板都亂認吧?”小劉哈哈大笑。
“說得也是哈,蘇城收購《東方日報》好啊,這份報紙什麽都好,就是背景不行,讓個賣麵粉的來當老板,如果不是它的內容比較廣,是其它報紙比不上的,我還不想買它呢!”葛大爺從口袋裏拿出一副老花眼鏡,直接就在報攤旁看了起來。
“誰說不是呢,馬氏兄弟壞事做盡,終於得報應了。”老板小劉也非常感慨。
“就是啊,蘇城這小夥子就不錯,年紀輕輕沒有聽說過做過什麽壞事。”葛大爺邊看報紙邊點頭說道。
“這兩天馬成坤被襲擊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的,最終整個馬家都被趕出了香江,沒想到《東方日報》居然被蘇城這位大老板接盤了,我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非常驚訝,13k這次算是做了件好事了。”小劉笑著說道。
小劉的一個親戚,就是因為食麵粉,而導致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當初他還勸過這位親戚,可惜就算想戒又怎麽可能輕易戒掉呢!
因此,小劉對馬家的印象是非常差的。
“小劉,今天有什麽大新聞嗎?”在小劉與葛大爺閑聊的時候,陸續又有客人過來買報紙。
“有,《東方日報》換老板了,報紙上有非常詳細的報道,來一份吧。”
“好,給我一份《東方日報》。”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顧客路過小劉的報攤時,有些原本沒打算買報紙的,聽說《東方日報》被蘇城收購的事情,都對這件事情非常好奇,於是便又買了一份。
“老板,你這還有《東方日報》嗎?給我一份,真奇怪,平時《東方日報》雖然也暢銷,但也不至於一大早就賣沒了啊?”上午十點多,一位退休大叔來到小劉的報攤前。
“很抱歉啊,我也賣完了,來份其它報紙吧。”小劉不好意思地說道。
是的,他今天不到十點鍾就賣完了,整整三百多份《東方日報》,全部賣完了。
平時他隻拿一兩百份《東方日報》而已,今天印刷廠那邊告訴他,今天的報紙有勁爆新聞,肯定好賣,他腦子一熱,直接拿了三百份。
現在看來,不是拿多了,而是拿少了。
照現在的行情,別說是300份了,就算是500份,都賣得完。
像他這樣的報攤老板,在香江多不勝數。
許多報攤一大早就將《東方日報》賣斷貨了,許多人為蘇城接手《東方日報》而鼓掌。
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雖然這些年來,《東方日報》不斷為馬氏兄弟說好話,為他們洗白。
但是,壞事一旦做盡,就不是幾年時間能夠將身上的汙垢洗脫的。
賣粉,喪盡天良。
可《東方日報》又是一份非常不錯的報紙。
這也讓不少《東方日報》的忠實讀者一邊嘴上臭罵馬氏兄弟,一邊掏錢買《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內容包羅萬有,讀者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除香江、灣灣及世界新聞信息外,更有產經、娛樂、體育、波經、馬經、副刊,名家雲集的“龍門陣”,針砭時弊的“正論”及“功夫茶”,為讀者吐盡不快,是一份全麵、全知、跨時代及跨地域的報章。
這些,是香江其它報刊比不上的,這也是為什麽《東方日報》能夠維持這麽高銷量的原因。
如今蘇城收購《東方日報》,好像眾望所歸般,所有人都在心底下給蘇城大大地點了個讚。
這下子,終於不用再邊罵馬家邊看馬家的報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