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盯上東方報業
人在香江,打造超級財閥 作者:天秤座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東方日報》不錯。”蘇城放下報紙,臉帶微笑自言自語地道。
自蘇城走入公眾視野至今,《東方日報》對蘇城及其旗下的各企業,都是正麵的報道。
不像有些報紙,為了熱度、銷量,不擇手段捏造各種有關蘇城的假新聞,而且基本還是負麵的。
雖然蘇城也讓律師告這些報刊,但這些報社依然還是屢教不改。
最重要的是,《東方日報》是香江發行量最大的新聞類報刊。
他旗下的《俠義新聞報》雖然偶爾因為提前拿到一些爆炸性新聞,有時候也能拿到日銷冠軍,但是穩定性根本沒法與《東方日報》相比。
倒是《俠義文學報》經常能夠拿到香江最高銷量冠軍。
此時,他手中,正拿著一份《俠義新聞報》。
《東方日報》之所以能夠在新聞類中遙遙領先於其它報刊,還是因為它擁有香江最全麵、最權威的、最讓老百姓信得過的新聞報刊。
《東方日報》於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創刊,是東方報業公司的旗艦報刊,在《俠義文學報》崛起之前,連續多年雄踞香江報壇一哥的領導地位。
如今,因為日常爆更而崛起的《俠義文學報》雖然在銷量上長期超越《東方日報》,但是《東方日報》的香江新聞報壇一哥的地位,依然沒有人能夠動搖,哪怕擁有許多資源的《俠義新聞報》,也不行。
終歸還是因為《俠義新聞報》的創刊時間太短了,而且除了偶爾能夠獲得蘇城的勁爆消息之外,其它時候,根本無法與《東方日報》競爭。
“少爺,我覺得《新聞俠義報》的名字,還是太平庸了,不夠大氣。”阿美在一旁說道。
阿嬌和阿美來香江也有一段時間了,自然也知道,《俠義新聞報》就是蘇城自家的,她們天天幫蘇城拿報紙上來,也知道蘇城喜歡通過報刊了解新聞消息。
因此,不管是阿嬌還是阿美,都對香江的報刊業都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東方日報》是香江新聞報刊類的老大,這些她們都知道的。
“的確如此,你說我將《俠義新聞報》改個名字怎麽樣?”蘇城非常讚同地說道。
俠義這個名字,放在專門連載武俠小說的文學報上還行,新聞報紙再用這個名字,就有些不倫不類了。
此前,蘇城也有過改名的想法,不過隨著他名下的產業越來越多,蘇城也就不怎麽在乎一個子公司的事情了。
阿嬌和阿美如今都成了蘇城的女人,因此與蘇城說話的時候,也不需要像剛開始那樣小心翼翼的伺候蘇城。
與蘇城生活了一段時間,她們也開始了解蘇城的性格,知道蘇城真的是那種平易近人好相處的人。
因此,有什麽話,她們都敢直說。
“少爺,照我說啊,與其給《俠義新聞報》改名,還不如直接將《東方日報》給收購了,我聽說如今東方報業公司的高層可是發生了不小的事情,以老板你的本事,拿下《東方日報》還不是簡簡單單?”阿嬌也饒有興趣地插嘴道。
《東方日報》是馬氏兩兄弟在1969年的時候創辦的,這馬氏兩兄弟,在香江可是赫赫有名,不過不是什麽好名氣。
兩人以賭開始發家,之後又幹起麵粉業務,成為香江大名鼎鼎的毒梟。
隨著毒梟跛豪被捕,在監獄中的他最終將同是毒梟的馬氏兩兄弟給供了出來。
於是,馬氏兩兄弟分別在1977年和1978年潛逃到灣灣。
因此,他們留在香江的不正當生意自然就沒了。
但是,正經生意卻得以保留,比如東方報業公司。
《東方日報》以一般市民為主要讀者對象,特色之一是大量采寫香江社會新聞,以吸引讀者,時效快,報道麵廣,采訪香江新聞的記者達100人;二是副刊版大量刊登香江新聞界、文藝界名家的文章;三是文章短小,欄目眾多,通俗易懂,適合不同年齡讀者的口味。
此外,《東方日報》內容包羅萬有,讀者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除香江、灣灣及世界新聞信息外,更有產經、娛樂、體育、波經、馬經、副刊,名家雲集的“龍門陣”,針砭時弊的“正論”及“功夫茶”,為讀者吐盡不快,是一份全麵、全知、跨時代及跨地域的報章。
而且,秉承“求精、求真、求快”的精神,《東方日報》報道全麵翔實,並擁有龐大及設備先進的采訪隊伍,在全球各地包括美、英、法、澳主要城市駐有特派記者。
這些,是發展時間尚短的《俠義新聞報》無法相比的。
馬氏兩兄弟潛逃之後,東方報業公司便留給了他們的後輩馬成坤和馬言強打理,以馬成坤為主,馬言強為輔。
馬氏後輩兩人如今都還非常年輕,所以,能力有限,因此如今的東方報業公司內部高層,可一點都不平靜。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拿下《東方日報》,倒是個不錯的選擇。”蘇城聽後,非常認可這個想法。
以他如今的地位,拿下《東方日報》的確不難。
馬氏兄弟如今都已經逃到灣灣去了,他們也一輩子都無法迴到香江,而如今馬氏後輩在公司裏沒有足夠的威嚴,無法震懾一眾高層。
這,不正好是個拿下《東方日報》的好機會嗎?
如果等馬氏後輩徹底掌握住東方報業公司之後,蘇城可就沒有一丁點機會將《東方日報》拿下了。
因為,馬氏家族不缺錢!
這些年,他們依靠非法行業,不知道賺了多少錢!
報業雖然看似不算是個非常賺錢的行業,但是它擁有著引導輿論的重要性!
《東方日報》作為新聞類報刊的一哥,拿下它對蘇城的作用的確很大。
《俠義新聞報》如今也已經成為了香江前五的新聞報刊,有時候甚至還能衝日銷量第一,但是整體實力與《東方日報》的距離還是比較大。
拿下《東方日報》,加上他旗下的《俠義新聞報》,那麽他在新聞報業上,便擁有很大的話事權了。
既然有了想法,蘇城便開始行動。
他直接打電話給武哥,讓武哥查一下東方報業公司如今的情況。
唯有知根知底,才能用最快速的時間將其拿下。
自蘇城走入公眾視野至今,《東方日報》對蘇城及其旗下的各企業,都是正麵的報道。
不像有些報紙,為了熱度、銷量,不擇手段捏造各種有關蘇城的假新聞,而且基本還是負麵的。
雖然蘇城也讓律師告這些報刊,但這些報社依然還是屢教不改。
最重要的是,《東方日報》是香江發行量最大的新聞類報刊。
他旗下的《俠義新聞報》雖然偶爾因為提前拿到一些爆炸性新聞,有時候也能拿到日銷冠軍,但是穩定性根本沒法與《東方日報》相比。
倒是《俠義文學報》經常能夠拿到香江最高銷量冠軍。
此時,他手中,正拿著一份《俠義新聞報》。
《東方日報》之所以能夠在新聞類中遙遙領先於其它報刊,還是因為它擁有香江最全麵、最權威的、最讓老百姓信得過的新聞報刊。
《東方日報》於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創刊,是東方報業公司的旗艦報刊,在《俠義文學報》崛起之前,連續多年雄踞香江報壇一哥的領導地位。
如今,因為日常爆更而崛起的《俠義文學報》雖然在銷量上長期超越《東方日報》,但是《東方日報》的香江新聞報壇一哥的地位,依然沒有人能夠動搖,哪怕擁有許多資源的《俠義新聞報》,也不行。
終歸還是因為《俠義新聞報》的創刊時間太短了,而且除了偶爾能夠獲得蘇城的勁爆消息之外,其它時候,根本無法與《東方日報》競爭。
“少爺,我覺得《新聞俠義報》的名字,還是太平庸了,不夠大氣。”阿美在一旁說道。
阿嬌和阿美來香江也有一段時間了,自然也知道,《俠義新聞報》就是蘇城自家的,她們天天幫蘇城拿報紙上來,也知道蘇城喜歡通過報刊了解新聞消息。
因此,不管是阿嬌還是阿美,都對香江的報刊業都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東方日報》是香江新聞報刊類的老大,這些她們都知道的。
“的確如此,你說我將《俠義新聞報》改個名字怎麽樣?”蘇城非常讚同地說道。
俠義這個名字,放在專門連載武俠小說的文學報上還行,新聞報紙再用這個名字,就有些不倫不類了。
此前,蘇城也有過改名的想法,不過隨著他名下的產業越來越多,蘇城也就不怎麽在乎一個子公司的事情了。
阿嬌和阿美如今都成了蘇城的女人,因此與蘇城說話的時候,也不需要像剛開始那樣小心翼翼的伺候蘇城。
與蘇城生活了一段時間,她們也開始了解蘇城的性格,知道蘇城真的是那種平易近人好相處的人。
因此,有什麽話,她們都敢直說。
“少爺,照我說啊,與其給《俠義新聞報》改名,還不如直接將《東方日報》給收購了,我聽說如今東方報業公司的高層可是發生了不小的事情,以老板你的本事,拿下《東方日報》還不是簡簡單單?”阿嬌也饒有興趣地插嘴道。
《東方日報》是馬氏兩兄弟在1969年的時候創辦的,這馬氏兩兄弟,在香江可是赫赫有名,不過不是什麽好名氣。
兩人以賭開始發家,之後又幹起麵粉業務,成為香江大名鼎鼎的毒梟。
隨著毒梟跛豪被捕,在監獄中的他最終將同是毒梟的馬氏兩兄弟給供了出來。
於是,馬氏兩兄弟分別在1977年和1978年潛逃到灣灣。
因此,他們留在香江的不正當生意自然就沒了。
但是,正經生意卻得以保留,比如東方報業公司。
《東方日報》以一般市民為主要讀者對象,特色之一是大量采寫香江社會新聞,以吸引讀者,時效快,報道麵廣,采訪香江新聞的記者達100人;二是副刊版大量刊登香江新聞界、文藝界名家的文章;三是文章短小,欄目眾多,通俗易懂,適合不同年齡讀者的口味。
此外,《東方日報》內容包羅萬有,讀者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除香江、灣灣及世界新聞信息外,更有產經、娛樂、體育、波經、馬經、副刊,名家雲集的“龍門陣”,針砭時弊的“正論”及“功夫茶”,為讀者吐盡不快,是一份全麵、全知、跨時代及跨地域的報章。
而且,秉承“求精、求真、求快”的精神,《東方日報》報道全麵翔實,並擁有龐大及設備先進的采訪隊伍,在全球各地包括美、英、法、澳主要城市駐有特派記者。
這些,是發展時間尚短的《俠義新聞報》無法相比的。
馬氏兩兄弟潛逃之後,東方報業公司便留給了他們的後輩馬成坤和馬言強打理,以馬成坤為主,馬言強為輔。
馬氏後輩兩人如今都還非常年輕,所以,能力有限,因此如今的東方報業公司內部高層,可一點都不平靜。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拿下《東方日報》,倒是個不錯的選擇。”蘇城聽後,非常認可這個想法。
以他如今的地位,拿下《東方日報》的確不難。
馬氏兄弟如今都已經逃到灣灣去了,他們也一輩子都無法迴到香江,而如今馬氏後輩在公司裏沒有足夠的威嚴,無法震懾一眾高層。
這,不正好是個拿下《東方日報》的好機會嗎?
如果等馬氏後輩徹底掌握住東方報業公司之後,蘇城可就沒有一丁點機會將《東方日報》拿下了。
因為,馬氏家族不缺錢!
這些年,他們依靠非法行業,不知道賺了多少錢!
報業雖然看似不算是個非常賺錢的行業,但是它擁有著引導輿論的重要性!
《東方日報》作為新聞類報刊的一哥,拿下它對蘇城的作用的確很大。
《俠義新聞報》如今也已經成為了香江前五的新聞報刊,有時候甚至還能衝日銷量第一,但是整體實力與《東方日報》的距離還是比較大。
拿下《東方日報》,加上他旗下的《俠義新聞報》,那麽他在新聞報業上,便擁有很大的話事權了。
既然有了想法,蘇城便開始行動。
他直接打電話給武哥,讓武哥查一下東方報業公司如今的情況。
唯有知根知底,才能用最快速的時間將其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