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恭賀公子。
外室媚眼如絲,誘哄禁欲侍郎競折腰 作者:春枝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兒如此激動,可是因為這幾封信件不夠治你的罪?”
薛貴妃忽然出現,等同於給了大皇子當頭一擊。
大皇子怎麽也沒想到薛貴妃會突然出現在此處。
等他反應過來,想製止薛貴妃的話頭時,薛貴妃卻冷笑著說道:“本宮是最好的證人,當初柳嬪是怎麽被皇兒逼迫得就範的,本宮身邊的人可都瞧清楚了。”
滿朝文武的眸光都落在了薛貴妃身上。
偏偏薛貴妃還讓身邊的宮女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地哭訴道:“奴婢芙蕖本是柳嬪娘娘身邊的宮女,隻是時常瞧著大皇子喬裝成太監的樣子進宮,一次無意說漏了嘴,便被盛怒的大皇子打發去了慎刑司,若不是薛貴妃救下了奴婢,奴婢再沒有性命能活到今日。”
除了芙蕖以外,薛貴妃還尋了好幾個模樣俏麗的宮女做人證。
這些宮女們要麽是被大皇子“染指”過,要麽就是目睹過大皇子逼迫柳嬪。
一言一語都是要將大皇子逼到死角的模樣。
此時此刻的大皇子已然是百口莫辯,劉禦史也說不出什麽替他辯駁的話語來。
薛貴妃便繼續說道:“諸位大臣若是不信,本宮也可做人證,當初柳嬪躲在自己的宮殿裏閉門不出,若不是李慎苦苦相逼,她一個深宮閨閣的女子怎麽會與皇子牽扯到一起去?”
她的這番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諸位大臣細想了一番,隻覺得薛貴妃的話說的十分有道理。
崇明帝死後,深宮裏的妃嬪連出門都十分困難,更何況是去想法子勾引出行都帶著鑾駕的大皇子?
可大皇子身份貴重,能用許多理由行走在深宮內廷之中。
他想與柳嬪有什麽私情的確十分容易。
薛貴妃突然出現,自然是要報二皇子的仇怨。
當初二皇子暴斃而亡,惹得薛貴妃大傷大悲了一場。
而後崇明帝居然不肯去追查真兇,隻以二皇子愧對天顏為理由自戕結案。
薛貴妃這才意識到崇明帝根本就不像明麵上那般寵愛她們母子。
在那時,薛貴妃的心裏就存了個複仇的念頭。
她雖不知曉是誰殺了二皇子,可略想一想二皇子死後誰獲利最多,便能幕後真兇是誰。
隻是薛貴妃不明白,崇明帝為何會如此寵愛大皇子,反而對二皇子棄之不顧?
自從崇明帝死後,大皇子便接管了國事,薛貴妃安靜地待在自己的宮殿裏,平素根本不外出。
她靜靜地蟄伏在暗處,為的就是有一日能將大皇子徹底拉下水。
今日,總是是讓她等到了機會。
若不能讓大皇子死的十分悲慘,或是永遠無緣於皇帝一位,薛貴妃便枉為人母,等同於白來這世上走了一遭。
大皇子呆愣愣地立在金鑾殿之中,怎麽也沒想到會半路殺出個薛貴妃來。
薛貴妃的存在已是讓人心生忌憚,滿朝文武聽了她這話,俱都擺出了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打量著李慎。
李慎百口莫辯,一旁的劉禦史怕他說多錯多,連忙給他眼神示意。
薛貴妃依舊在調動著滿朝文武的氣氛,嘴裏講的每句話都衝著要滅了李慎而去。
劉禦史忍了又忍,這才插話道:“好了,微臣知曉貴妃娘娘因為二皇子的死而怨恨上了大皇子,隻是二皇子活著的時候處事暴戾不堪,到處做欺男霸女的醜事,落得如此下場也是他活該。”
他四兩撥千斤地揭過了李慎的罪責,而將所有的矛頭指向了二皇子。
薛貴妃鐵青著臉怒視著劉禦史。
朝中的大臣裏有幾個貴女被二皇子禍害而死的,聽了劉禦史這話,立時義憤填膺地說道:“是了,二皇子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喪盡天良,人人得而誅之。”
李慎這時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主心骨,隻道:“是了,貴妃娘娘誤會本宮了,當初二弟的死當真與本宮無關。”
他是真的冤枉,當初他作為嗣子被崇明帝收在膝下,哪裏敢和親生子二皇子爭搶寵愛?
哪怕後來二皇子被崇明帝兇狠地申斥了一迴,李慎也不敢鳩占鵲巢。
二皇子暴斃而亡的消息傳到了李慎耳畔,他可比薛貴妃還要驚訝。
隻以為是上天垂憐,才會讓二皇子這般無緣無故地死去,惹得皇子之位落在了自己身上。
沒想到薛貴妃卻因此而怨恨了他這麽久。
“嗬。”薛貴妃卻不肯聽李慎的辯解,隻道:“你以為這麽說話本宮就會替你做假證嗎?”
“二皇子生前雖有錯,可如今人死燈滅,各位的仇怨已是結了,實在不必再提。”
薛貴妃立時調轉了話頭,隻道:“如今本宮談論的是李慎脅迫柳嬪妹妹一事,諸位大人為何要顧左右而言他?”
如此,劉禦史的計謀被徹底地拆穿。
那一夥兒禦史也敏銳地抓住了薛貴妃話裏的漏洞,隻道:“薛貴妃的意思是,大皇子做出這麽不仁不義的事來,實在沒有資格代管國事,甚至成為咱們大雍朝新的主人,是也不是?”
薛貴妃隻冷笑著說道:“是,大人說的沒錯,本宮膝下已沒有子嗣,再不怕旁人的報複。”
*
坐在家中的魏錚與陸禮聽聞了薛貴妃的舉措,俱都笑彎了眼。
“怎麽會半路殺出個薛貴妃來?”王筍在一旁問道。
陸禮聽了這話,隻道:“薛貴妃是尋錯了仇人,她心裏隻以為是大皇子殺了二皇子,卻沒想到她今日出頭為二皇子作證,卻是助長了仇人的氣焰。”
王筍愈發疑惑了,隻問道:“公子這話是什麽意思,殺了二皇子的人是誰?”
一直默不作聲的魏錚終於開了口,隻道:“自然是我殺的。”
整個京城,能這般悄無聲息地殺了二皇子,還能讓崇明帝息事寧人的人也隻有魏錚而已。
隻是他不明白,為何薛貴妃會認定了是李慎殺了二皇子。
這樣也好。
“薛貴妃雖有些莽撞,所做之事卻有利於我們,公子的大計將成,我先在這兒恭賀公子了。”魏錚盈盈下拜道。
一旁的王筍瞧了一眼魏錚,也有樣學樣地朝著陸禮下拜了一迴。
陸禮隻道:“還沒有分出勝負呢,這就開始恭賀我了?”
薛貴妃忽然出現,等同於給了大皇子當頭一擊。
大皇子怎麽也沒想到薛貴妃會突然出現在此處。
等他反應過來,想製止薛貴妃的話頭時,薛貴妃卻冷笑著說道:“本宮是最好的證人,當初柳嬪是怎麽被皇兒逼迫得就範的,本宮身邊的人可都瞧清楚了。”
滿朝文武的眸光都落在了薛貴妃身上。
偏偏薛貴妃還讓身邊的宮女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地哭訴道:“奴婢芙蕖本是柳嬪娘娘身邊的宮女,隻是時常瞧著大皇子喬裝成太監的樣子進宮,一次無意說漏了嘴,便被盛怒的大皇子打發去了慎刑司,若不是薛貴妃救下了奴婢,奴婢再沒有性命能活到今日。”
除了芙蕖以外,薛貴妃還尋了好幾個模樣俏麗的宮女做人證。
這些宮女們要麽是被大皇子“染指”過,要麽就是目睹過大皇子逼迫柳嬪。
一言一語都是要將大皇子逼到死角的模樣。
此時此刻的大皇子已然是百口莫辯,劉禦史也說不出什麽替他辯駁的話語來。
薛貴妃便繼續說道:“諸位大臣若是不信,本宮也可做人證,當初柳嬪躲在自己的宮殿裏閉門不出,若不是李慎苦苦相逼,她一個深宮閨閣的女子怎麽會與皇子牽扯到一起去?”
她的這番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諸位大臣細想了一番,隻覺得薛貴妃的話說的十分有道理。
崇明帝死後,深宮裏的妃嬪連出門都十分困難,更何況是去想法子勾引出行都帶著鑾駕的大皇子?
可大皇子身份貴重,能用許多理由行走在深宮內廷之中。
他想與柳嬪有什麽私情的確十分容易。
薛貴妃突然出現,自然是要報二皇子的仇怨。
當初二皇子暴斃而亡,惹得薛貴妃大傷大悲了一場。
而後崇明帝居然不肯去追查真兇,隻以二皇子愧對天顏為理由自戕結案。
薛貴妃這才意識到崇明帝根本就不像明麵上那般寵愛她們母子。
在那時,薛貴妃的心裏就存了個複仇的念頭。
她雖不知曉是誰殺了二皇子,可略想一想二皇子死後誰獲利最多,便能幕後真兇是誰。
隻是薛貴妃不明白,崇明帝為何會如此寵愛大皇子,反而對二皇子棄之不顧?
自從崇明帝死後,大皇子便接管了國事,薛貴妃安靜地待在自己的宮殿裏,平素根本不外出。
她靜靜地蟄伏在暗處,為的就是有一日能將大皇子徹底拉下水。
今日,總是是讓她等到了機會。
若不能讓大皇子死的十分悲慘,或是永遠無緣於皇帝一位,薛貴妃便枉為人母,等同於白來這世上走了一遭。
大皇子呆愣愣地立在金鑾殿之中,怎麽也沒想到會半路殺出個薛貴妃來。
薛貴妃的存在已是讓人心生忌憚,滿朝文武聽了她這話,俱都擺出了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打量著李慎。
李慎百口莫辯,一旁的劉禦史怕他說多錯多,連忙給他眼神示意。
薛貴妃依舊在調動著滿朝文武的氣氛,嘴裏講的每句話都衝著要滅了李慎而去。
劉禦史忍了又忍,這才插話道:“好了,微臣知曉貴妃娘娘因為二皇子的死而怨恨上了大皇子,隻是二皇子活著的時候處事暴戾不堪,到處做欺男霸女的醜事,落得如此下場也是他活該。”
他四兩撥千斤地揭過了李慎的罪責,而將所有的矛頭指向了二皇子。
薛貴妃鐵青著臉怒視著劉禦史。
朝中的大臣裏有幾個貴女被二皇子禍害而死的,聽了劉禦史這話,立時義憤填膺地說道:“是了,二皇子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喪盡天良,人人得而誅之。”
李慎這時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主心骨,隻道:“是了,貴妃娘娘誤會本宮了,當初二弟的死當真與本宮無關。”
他是真的冤枉,當初他作為嗣子被崇明帝收在膝下,哪裏敢和親生子二皇子爭搶寵愛?
哪怕後來二皇子被崇明帝兇狠地申斥了一迴,李慎也不敢鳩占鵲巢。
二皇子暴斃而亡的消息傳到了李慎耳畔,他可比薛貴妃還要驚訝。
隻以為是上天垂憐,才會讓二皇子這般無緣無故地死去,惹得皇子之位落在了自己身上。
沒想到薛貴妃卻因此而怨恨了他這麽久。
“嗬。”薛貴妃卻不肯聽李慎的辯解,隻道:“你以為這麽說話本宮就會替你做假證嗎?”
“二皇子生前雖有錯,可如今人死燈滅,各位的仇怨已是結了,實在不必再提。”
薛貴妃立時調轉了話頭,隻道:“如今本宮談論的是李慎脅迫柳嬪妹妹一事,諸位大人為何要顧左右而言他?”
如此,劉禦史的計謀被徹底地拆穿。
那一夥兒禦史也敏銳地抓住了薛貴妃話裏的漏洞,隻道:“薛貴妃的意思是,大皇子做出這麽不仁不義的事來,實在沒有資格代管國事,甚至成為咱們大雍朝新的主人,是也不是?”
薛貴妃隻冷笑著說道:“是,大人說的沒錯,本宮膝下已沒有子嗣,再不怕旁人的報複。”
*
坐在家中的魏錚與陸禮聽聞了薛貴妃的舉措,俱都笑彎了眼。
“怎麽會半路殺出個薛貴妃來?”王筍在一旁問道。
陸禮聽了這話,隻道:“薛貴妃是尋錯了仇人,她心裏隻以為是大皇子殺了二皇子,卻沒想到她今日出頭為二皇子作證,卻是助長了仇人的氣焰。”
王筍愈發疑惑了,隻問道:“公子這話是什麽意思,殺了二皇子的人是誰?”
一直默不作聲的魏錚終於開了口,隻道:“自然是我殺的。”
整個京城,能這般悄無聲息地殺了二皇子,還能讓崇明帝息事寧人的人也隻有魏錚而已。
隻是他不明白,為何薛貴妃會認定了是李慎殺了二皇子。
這樣也好。
“薛貴妃雖有些莽撞,所做之事卻有利於我們,公子的大計將成,我先在這兒恭賀公子了。”魏錚盈盈下拜道。
一旁的王筍瞧了一眼魏錚,也有樣學樣地朝著陸禮下拜了一迴。
陸禮隻道:“還沒有分出勝負呢,這就開始恭賀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