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陳登賣徐州,呂布得金冠
萬仙陣已破,大師兄他還在擺攤! 作者:天晴打把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嘉所言,倒也不是吹牛。
別看上清一門號稱以術入道,但真正精通的卻是“符術”、“陣術”、“器術”,要論到法術一道……還真和玉虛宮一脈差了不少。
所以,別看林多福替劉備轉個晦氣,要耗費許多功夫,但在郭嘉的手中,卻容易的緊。
當年廣成子就傳過他一門移氣術,可以將一切黴運、晦氣都移到一件器物上,之後再轉移至指定的人身上。
不過這移到器物上沒關係,但移到誰身上……這可就是個問題了。
劉備身後的“大人物”,自己肯定是不能招惹的,按老師的說法,弄不好要給師門帶去災禍。
所以,這晦氣肯定不能再給劉備甩迴去,但要說再找其它人吧,這郭嘉又有些猶豫,這自己人肯定是不能移的,可外人誰知道有沒有大人物啊?
而且雖然他這移氣術轉稼起來更容易,但也不是一點要求沒有,至少也是一方主君,方能承受此氣。
這玩藝兒卻該甩給誰?袁紹?袁術?孫策?劉表……這些人誰身後才沒有大人物?
正在他心中挨個推算各家主君的時候,卻正好聽到呂布的使者來了,不由大喜。
旁人身後有沒有大人物不知道,這呂布的身後肯定沒有!
若真有的話,他也不會和劉備交戰了!
有了人選,郭嘉行事就容易多了。
而與此同時,那呂布的使者也已來了,來得卻是三國有名的“帶路黨”陳登。
這陳珪、陳登是出了名的“天生外相”,昔日在陶謙手下做事,他們就打算把徐州“賣”給劉備。
最終成功給劉備“帶路”,一舉拿下了徐州。
後來呂布從劉備手中奪了徐州,這爺倆一合計,覺得那大耳賊看似有主君之相,實則無能之輩,這一迴還要“賣”個可靠的下家。
而在呂布“轅門射戟”之後,那袁術為了對付劉備,玩了一出“疏不間親”之計。
他派韓胤往徐州,提出為自己的兒子求娶呂布的女兒。
原本呂布已經答應嫁女,那邊陳珪出麵說破此計,又建議呂布把韓胤抓起來送往許都,並趁機投靠曹操。
呂布本就是反複無常之輩,聽信陳珪之言,當即派陳登為使,押著韓胤往許都而來。
這也是為何上次曹操一封信,呂布就同意劉備返迴小沛的原因,他如今正想著能夠投奔這位孟德公,最好再能認個幹爹什麽的……
不過那陳登因為押著囚車,又沒有縮地符什麽的相助,所以走的挺慢,一直到現在才來了許都。
等與曹操見了麵,雙方略一見禮,就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陳珪拿到了中二千石的俸祿,而陳登則實授廣陵太守,而徐州嘛……也算是結結實實賣給了曹操。
陳登一再表示,隻要曹軍來了徐州,他們父子將親自帶路,活捉呂布。
曹操自然萬分高興,又是一番勉慰,等要離開時,那邊郭嘉趕了出來,手持一頂金冠對陳登道:“吾聞那溫侯金冠為張飛所毀,特備一頂,請陳太守送於他!”
那邊陳登還有些糊塗,這郭嘉是曹操的謀士,送金冠給呂布是個什麽意思?
倒是曹操見機的快,見郭嘉連打眼色,急忙笑道:“元龍不必見疑,隻管將此物送於呂布,自有妙用!”
那陳登見這他們兩個笑的詭異,就猜到這玩藝兒很可能不是什麽好東西,當下連聲應了,便帶著那金冠迴了徐州。
原本那呂布挺不高興的,他派陳登去見曹操,是想給自己求一個徐州牧的職務,誰知自己沒當上,人家陳登反而混成了廣陵太守。
不過陳登素來能言善辯,當即道:“曹公待將軍如飼鷹,狐兔未息,不能喂飽,飽則颺矣!”
呂布聞言心中一動:“狐兔為何?”
陳登笑道:“孫策、袁術、劉表、劉璋、張魯耳……”
這呂布一聽,頓時放心,其實他想要官位,怕的就是曹操還記著濮陽之仇,將來秋後算帳。
而按照陳登這個說法,曹操已明確表態,在這些諸侯未滅之外,是不會和他算總賬的!
至於這些諸侯完蛋之後嘛……飽則颺嘛,自己當然要想辦法跑路嘍……
有了這個保證,呂布覺得自己在徐州穩如泰山,哪裏還在乎什麽官職……
接著陳登又取出了郭嘉所送的金冠,呂布更喜,當即戴在了頭頂。
結果剛把那金冠換上,隻見晦氣瞬間蓋頂,接著就聽手下人來報,袁術已然稱帝自立,匯集二十萬大軍,兵分七路向徐州方向殺來。
呂布瞬間轉喜為驚,沒想到自己剛剛和袁術決裂,人家就稱帝了,還跑來徐州報仇。
趁著陳登沒走,一把抓住他問起了對策。
其實陳登比他還著急,自己剛把徐州賣給了曹操,怎麽袁術就來奪了。
隻不過,論起戰爭策略,陳登卻不如他爹陳珪,所以建議請自家父親一並過來商議。
呂布當即同意,又把自家的謀士陳宮也請了來。
說起來這陳宮其實也非凡人,正是那天庭的紫薇大帝比幹轉世。
因為他這個紫薇星是假的,沒有經過封神榜的認定,所以無法轉世為帝王,隻能做個人間名士。
因為他知道人間險惡,所以轉世時,以一雙神目為代價,偷偷從紫薇星宮學來了一門紫薇封天陣。
此陣威能奇大,上一次在濮陽,如非有郭嘉相阻,險些要了曹操的命。
之後,小沛對付劉關張,又擺此陣,當然碰到了那位“檮杌先生”,又再次被化解。
不過也因為這兩次布陣,呂布對陳宮還是比較相信的。
隻可惜陳宮轉世時因為閉了神目,所以在找主君這方麵,卻是看不清楚。
先是想扶佐曹操,後來發現這廝殘忍噬殺,便又中途而逃,後來又聽聞呂布刺殺漢賊董卓,便又投奔於他,卻發現這貨也是個反複無常之輩。
不過常言道“忠臣不侍二主”,自己都已叛過曹操一次,卻不好再背叛呂布。
而且這呂布雖然反複無常,但對手下人還是相當不錯,所以陳宮也對他也算盡心。
此時聽聞袁術來攻徐州,陳宮一指剛剛到的陳珪、陳登父子道:“一切禍患,皆是這父子二人所使,隻要將他兩個斬殺,自然兵災可解!”
別看上清一門號稱以術入道,但真正精通的卻是“符術”、“陣術”、“器術”,要論到法術一道……還真和玉虛宮一脈差了不少。
所以,別看林多福替劉備轉個晦氣,要耗費許多功夫,但在郭嘉的手中,卻容易的緊。
當年廣成子就傳過他一門移氣術,可以將一切黴運、晦氣都移到一件器物上,之後再轉移至指定的人身上。
不過這移到器物上沒關係,但移到誰身上……這可就是個問題了。
劉備身後的“大人物”,自己肯定是不能招惹的,按老師的說法,弄不好要給師門帶去災禍。
所以,這晦氣肯定不能再給劉備甩迴去,但要說再找其它人吧,這郭嘉又有些猶豫,這自己人肯定是不能移的,可外人誰知道有沒有大人物啊?
而且雖然他這移氣術轉稼起來更容易,但也不是一點要求沒有,至少也是一方主君,方能承受此氣。
這玩藝兒卻該甩給誰?袁紹?袁術?孫策?劉表……這些人誰身後才沒有大人物?
正在他心中挨個推算各家主君的時候,卻正好聽到呂布的使者來了,不由大喜。
旁人身後有沒有大人物不知道,這呂布的身後肯定沒有!
若真有的話,他也不會和劉備交戰了!
有了人選,郭嘉行事就容易多了。
而與此同時,那呂布的使者也已來了,來得卻是三國有名的“帶路黨”陳登。
這陳珪、陳登是出了名的“天生外相”,昔日在陶謙手下做事,他們就打算把徐州“賣”給劉備。
最終成功給劉備“帶路”,一舉拿下了徐州。
後來呂布從劉備手中奪了徐州,這爺倆一合計,覺得那大耳賊看似有主君之相,實則無能之輩,這一迴還要“賣”個可靠的下家。
而在呂布“轅門射戟”之後,那袁術為了對付劉備,玩了一出“疏不間親”之計。
他派韓胤往徐州,提出為自己的兒子求娶呂布的女兒。
原本呂布已經答應嫁女,那邊陳珪出麵說破此計,又建議呂布把韓胤抓起來送往許都,並趁機投靠曹操。
呂布本就是反複無常之輩,聽信陳珪之言,當即派陳登為使,押著韓胤往許都而來。
這也是為何上次曹操一封信,呂布就同意劉備返迴小沛的原因,他如今正想著能夠投奔這位孟德公,最好再能認個幹爹什麽的……
不過那陳登因為押著囚車,又沒有縮地符什麽的相助,所以走的挺慢,一直到現在才來了許都。
等與曹操見了麵,雙方略一見禮,就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陳珪拿到了中二千石的俸祿,而陳登則實授廣陵太守,而徐州嘛……也算是結結實實賣給了曹操。
陳登一再表示,隻要曹軍來了徐州,他們父子將親自帶路,活捉呂布。
曹操自然萬分高興,又是一番勉慰,等要離開時,那邊郭嘉趕了出來,手持一頂金冠對陳登道:“吾聞那溫侯金冠為張飛所毀,特備一頂,請陳太守送於他!”
那邊陳登還有些糊塗,這郭嘉是曹操的謀士,送金冠給呂布是個什麽意思?
倒是曹操見機的快,見郭嘉連打眼色,急忙笑道:“元龍不必見疑,隻管將此物送於呂布,自有妙用!”
那陳登見這他們兩個笑的詭異,就猜到這玩藝兒很可能不是什麽好東西,當下連聲應了,便帶著那金冠迴了徐州。
原本那呂布挺不高興的,他派陳登去見曹操,是想給自己求一個徐州牧的職務,誰知自己沒當上,人家陳登反而混成了廣陵太守。
不過陳登素來能言善辯,當即道:“曹公待將軍如飼鷹,狐兔未息,不能喂飽,飽則颺矣!”
呂布聞言心中一動:“狐兔為何?”
陳登笑道:“孫策、袁術、劉表、劉璋、張魯耳……”
這呂布一聽,頓時放心,其實他想要官位,怕的就是曹操還記著濮陽之仇,將來秋後算帳。
而按照陳登這個說法,曹操已明確表態,在這些諸侯未滅之外,是不會和他算總賬的!
至於這些諸侯完蛋之後嘛……飽則颺嘛,自己當然要想辦法跑路嘍……
有了這個保證,呂布覺得自己在徐州穩如泰山,哪裏還在乎什麽官職……
接著陳登又取出了郭嘉所送的金冠,呂布更喜,當即戴在了頭頂。
結果剛把那金冠換上,隻見晦氣瞬間蓋頂,接著就聽手下人來報,袁術已然稱帝自立,匯集二十萬大軍,兵分七路向徐州方向殺來。
呂布瞬間轉喜為驚,沒想到自己剛剛和袁術決裂,人家就稱帝了,還跑來徐州報仇。
趁著陳登沒走,一把抓住他問起了對策。
其實陳登比他還著急,自己剛把徐州賣給了曹操,怎麽袁術就來奪了。
隻不過,論起戰爭策略,陳登卻不如他爹陳珪,所以建議請自家父親一並過來商議。
呂布當即同意,又把自家的謀士陳宮也請了來。
說起來這陳宮其實也非凡人,正是那天庭的紫薇大帝比幹轉世。
因為他這個紫薇星是假的,沒有經過封神榜的認定,所以無法轉世為帝王,隻能做個人間名士。
因為他知道人間險惡,所以轉世時,以一雙神目為代價,偷偷從紫薇星宮學來了一門紫薇封天陣。
此陣威能奇大,上一次在濮陽,如非有郭嘉相阻,險些要了曹操的命。
之後,小沛對付劉關張,又擺此陣,當然碰到了那位“檮杌先生”,又再次被化解。
不過也因為這兩次布陣,呂布對陳宮還是比較相信的。
隻可惜陳宮轉世時因為閉了神目,所以在找主君這方麵,卻是看不清楚。
先是想扶佐曹操,後來發現這廝殘忍噬殺,便又中途而逃,後來又聽聞呂布刺殺漢賊董卓,便又投奔於他,卻發現這貨也是個反複無常之輩。
不過常言道“忠臣不侍二主”,自己都已叛過曹操一次,卻不好再背叛呂布。
而且這呂布雖然反複無常,但對手下人還是相當不錯,所以陳宮也對他也算盡心。
此時聽聞袁術來攻徐州,陳宮一指剛剛到的陳珪、陳登父子道:“一切禍患,皆是這父子二人所使,隻要將他兩個斬殺,自然兵災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