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計劃之內的孩子讓頤和長公主變得措手不及。


    孩子尚未來到時,她可以狠心的說餘生不會要孩子。


    但是,當孩子是真實存在她的肚子裏時,


    她又有些於心不忍,


    她仿佛真的能感受到他真實的存在。


    沒有哪個女人不想做母親,


    尤其是在封建王朝社會,


    孩子就是自己最堅實的依靠。


    她貴為楚國長公主,又是秦國的惠妃,理應自己的孩子會被嬌寵長大。


    但是,她又知道,違背諾言生下的孩子,注定會有艱難的一生。


    她必須盡快做個抉擇,在皇帝知道之前必須有個態度。


    否則,讓皇帝誤會,她之前的行為都會被誤認為是在欺騙他,


    以後定會對楚國或者對自己的弟弟都有影響。


    至於她自己,從未想過後果會怎樣。


    她隻知道,


    得來不易的和平不能被打破,


    最後,還是理性戰勝感性。


    因為她知道自己的使命,


    自己先是楚國長公主,再是自己楚頤和。


    既然先享受了“公主”這個身份帶來的榮華富貴,


    就要承受這個身份應該承擔的責任。


    她有自己要保護的家人,有自己要保護的子民。


    即使自己的力量很薄弱,很微小。


    但是她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去促使兩國短暫的和平,以保護自己的子民,


    讓自己的國家遠離戰爭,平安的活下去。


    頤和長公主時刻提醒自己,肩負著和平的大任。


    其實她知道,即使是同盟聯姻,


    也不一定需要她這個皇帝的親姐姐。


    但是她對任何人都不放心,


    自己年幼的弟弟剛坐上皇位,


    即使有忠心的大臣輔佐他,但是誰又能比的上自己的親姐姐呢?


    這個從小對弟弟疼愛有加,無論任何要求都會答應的親姐姐。


    所以,她毫不猶豫的答應和親,並一直致力於促進兩國的關係。


    當所有事情都順利的進行時,


    她的第二個身份變成了秦國皇帝的“惠妃”。


    是啊,自己是皇帝的嬪妃了。


    但顯而易見,卻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妃子。


    比如,如果皇帝不允許你生下自己的骨肉,那你也是無從選擇的。


    所以,當第一次她喝到太醫送來的避子湯時,她就知道了他的選擇。


    而自己最後的身份,有可能是一位母親。


    因為已經失去自己,所以不能任性的,在明知道不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任何安全保障時,


    不僅如此,還會增加他成長中的磨難時,


    選擇生下他,這對他不公平。


    顯而易見的災難,為什麽要讓他經曆呢?


    所以,她寧願成全所有的人,也不能留下這個孩子。


    當太醫告訴她這個消息的時候,


    她沒有思考良久,當下做出決定,拿掉這個孩子。


    就當她沒有這個福氣做這個孩子的母親吧,


    希望這個孩子將來可以投生到普通的人家裏,


    不求他大富大貴,隻求他能平安健康的長大,


    擁有世界上最簡單的幸福。


    ——————


    太醫是皇帝親派給她的,他知道惠妃娘娘這個決定後,


    沒有說什麽,就安靜的退下了。


    因為惠妃娘娘任何的要求,


    他都不需要反駁,隻要稟告皇上就行。


    隻有皇上應許了,才可以。


    就在頤和長公主思考發生這件事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有沒有其他陰謀時,


    她完全沒有考慮過,這件事就是皇帝任性而為的結果。


    皇帝自己有五個兒子,七個公子,子嗣豐盈。


    但是隨著皇帝年齡的增長,


    後宮很長時間都沒有新的生命誕生了。


    而皇帝發現自己又對他的惠妃喜歡的緊,


    而且是越來越喜歡,喜歡到甚至考慮,如果他倆能有個孩子會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情。


    當太醫第一次跟他說,惠妃要喝避子湯的時候,


    他非常生氣,甚至冷落了她。


    他以為她是嫌棄他,不想給他生孩子。


    但他確實也同意了,


    因為他確實不想有個楚國皇族血脈的孩子。


    但這個決定並不影響他生她的氣,


    所以還是冷落了她半個月。


    但是她非常知進退,猜到了他生氣的原因,


    所以主動道歉、求和、並娓娓道來她這麽做的原因。


    頤和長公主是會表達的,


    煽情的說道自己對皇上動了情,


    但又跟皇上相處的時間太短了,害怕有了孩子以後,


    皇上暫時不會來她這裏,會冷落了她。


    她自己的思念無法表達。


    自己孤苦伶仃的在這個國家,


    隻有皇上這一個丈夫,沒有其他親人、朋友。


    把自己的孤獨、無助、害怕、弱小等情緒非常深刻的表達出來。


    尤其是用“丈夫”一詞來形容皇帝,


    讓皇帝的內心感到非常的熨帖,


    大大的取悅了他。


    要是放在平時,


    這樣的形容是對皇上的大不敬。


    但是在這個弱小需要保護的女人這裏,這個“丈夫”就是她的天,就是她的地,


    就是她的一切的一切。


    所以,皇帝的心軟的一塌糊塗。


    所有後宮的妃子甚至是自己的兒子,


    都把他當成高高在上的皇帝,


    從來沒有人把他當成自己的家人,丈夫或者是父親。


    他們每個人對他都是討好、試探、害怕、尊崇,


    隻有這個單純善良的女人,


    會把他當成自己的丈夫,自己全身心依靠的人。


    所以,秦皇帝是越發的寵愛頤和公主。


    聰明如頤和,知道這個理由根本不會打動秦國皇帝,


    隻不過是一時的頭腦發熱罷了。


    確實如頤和長公主所料,


    其他國家後期紛紛效仿楚國,走聯姻路線,把自己國家“最美的公主”嫁到其他國家。


    所以,秦國皇帝先後又娶了兩位公主,逐漸冷落了頤和公主。


    當時宮裏很多妃子都在看這位“惠妃”笑話,


    但是沒有多久,就被趙國公主的囂張跋扈吸引了注意力,


    宮裏又是另一番熱鬧的景象。


    但是頤和長公主並沒有任何爭寵、吃醋的行為。


    也沒有主動討好皇帝,討好皇後,


    討好任何人去穩固自己的地位,


    而是一副歲月靜好,


    穩穩的待在自己的宮中 。


    因為此時的四國已經停戰,


    基本處於穩定狀態,


    各個國家都在忙於增加自己國家經濟實力。


    而她也沒有閑著,


    表麵上看,是在每日看書打發無聊的時間,


    其實看的都是關於秦國曆史、政治、農業、經濟、學術等各種相關的知識。


    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學些有用的知識,


    將來可以幫助到自己的弟弟,或者自己的國家。


    當然,她也會通過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反饋給合適的人,


    也為這個國家貢獻出自己一點綿薄之力。


    頤和公主心態非常之好,印證了一句非常勵誌的話:


    “當你無法適應現狀的時候,你就想辦法改變現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悲催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狸貓換桃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狸貓換桃子並收藏穿越後,我悲催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