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也就是永昌七十年,中都終於初具規模。新的帝宮占地約三千畝,坐北朝南,四個方向的正門分別以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命名。帝宮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宮為朝堂,北宮為寢宮。其中南宮有正陽、崇德、禮賢三個殿,正陽殿為大朝會所用,崇德殿和禮賢殿則分別是渤海、高昌兩國的小朝堂。從正陽殿往北,過了兩儀門就是北宮。北宮正中為千秋殿,供鄭安雅和林長卿婚後所住,在其東北和西北方各有一宮,西邊的寧壽宮是西太後房如梅的住處,東邊的安壽宮則預留給東太後鄭河清。
此番中都的建造還帶來一個意外的驚喜:鄭安雅不知多少年前看中的這塊土地竟然也有靈氣,使得神族也可以在中都周圍擁有部分法力。雖然強度比不上高昌城,但就意味著神族可以在中都養育幼兒,一旦鄭安雅有了孩子,也不需要迴到高昌城去了。此事令眾人嘖嘖稱奇,紛紛說這塊高地簡直是上天賜予神族的。
八月二十四日,大吉,宜嫁娶,二帝大婚。同時,兩國約定將從第二年起改元共治。
午後,東西二帝身著大紅色龍鳳袍,於正陽殿前告祭天地。隨後,兩儀門大開,二帝的鑾轎分別從兩側抬入南宮。二人在儐相的引領下同時下轎,進入千秋殿內接受宗室親貴們的祝賀。
隨後婚禮正式開始,依次為共牢而食、夫婦食粟、飲湯、酳、合巹而飲。鄭安雅滿心歡喜,十分配合司儀的引導。林長卿望著看似乖巧的鄭安雅,迴憶起前幾日她給兩國負責婚禮的官員們出的難題,忍不住暗自發笑。
那一日渤海國奉常應沐恩將擬好的新婚賀詞呈給他倆看。鄭安雅指著賀詞上的“百年好合”說:“這個詞換掉,朕和東帝隻能好一百年嗎?太短了吧。”
應沐恩道:“啟稟陛下,‘百年’二字為長久或終生之意,並非特指一百年。”
鄭安雅道:“那也不行,對於你們來說一百年夠久了,對朕而言可遠遠不夠。”
“這……”應沐恩無奈地望向林長卿。
林長卿道:“就依西帝,改了吧。”
剛改完這一處,鄭安雅又對“白首成約”一詞不滿。
應沐恩不解地問:“陛下,這詞也不行嗎?”
鄭安雅道:“朕與東帝不會老,所以沒有白首這一說。不合適。”
應沐恩見林長卿微微頷首,又照辦了。
接下來,鄭安雅又挑了好幾處不滿意的地方:“宜室宜家”不行,他倆都不是主內的;“雙蓮並蒂”也不行,蓮花會讓她想起淳於幸那個家夥;“鴛鴦璧合”不合適的理由更是荒唐,她嫌雌鴛鴦太醜……
林長曄看不下去了:“我說大姐,你別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差不多得了。不信你取麵鏡子來照照,在我哥麵前你可不就是個灰撲撲的雌鴛鴦?”
鄭安雅跳起來彈了他一個腦瓜崩,兩人在大庭廣眾之下追逐打鬧。閔子見二人越來越不像樣子,忍不住抱怨道:“西帝陛下,清源君是您的小叔。”
“那又怎麽了?”鄭安雅問。
“唉,叔嫂不通問。”閔子忍不住扶額。
“什麽意思?我和他不能說話?”鄭安雅道。
閔子道:“理應如此。”
鄭安雅笑了:“是這樣啊?雖說我們高昌國沒有這一說,但你們渤海國的規矩朕也是要考慮的。可是朕不能不上朝啊,嗯……林長曄你聽見沒?以後別參加大朝會了,你們祭酒說的叔嫂不通問……”
“我……閔子你什麽意思啊?你到底算哪邊的……”林長曄氣得直跳腳。
“長卿,長卿!”鄭安雅的唿喚把林長卿從迴憶中喚迴,原來合巹禮已經結束,該用合巹宴了。
“你怎麽走神了?”鄭安雅小聲抱怨道。
林長卿笑道:“抱歉,我想起了前幾日你為難奉常和閔子的事。”
“我哪有為難他們?是他們考慮不周全。”鄭安雅道。
“是是是,咱們先用膳吧。”林長卿無奈地笑道。
所謂的合巹宴雖具備禮儀性質,卻是夫妻二人的私宴,沒有那麽多繁文縟節,菜品也簡單得多。桌上隻有:
赤金盤二品:鯉魚膾、鱸魚膾;
赤金碗四品:炮豚、炮牂、搗珍、漬珍;
描金盤四品:羊炙、豚炙、牛炙、鹿炙;
赤金碟小菜二品:蚳醢、蠃醢;
描金碟小菜二品:梅醢、桃醢;
紅地金花瓷碗二品:淳母二品;
五彩百子瓷碗二品:雁巾羹二品;
五彩百子瓷碗二品:雉白羹二品。
林長卿見鄭安雅的蚳醢一口沒動,提醒她道:“安雅,這一例你怎麽不用?”
鄭安雅皺眉道:“我不想吃螞蟻卵。”
林長卿道:“嚐一口,每一樣都要吃的。蚳醢寓意征多子多福。”
“好吧。”鄭安雅隻好硬著頭皮吃了一口,味道居然還不錯。她笑道:“沒想到這個挺好吃的。”
正當她準備夾第二筷的時候,鄭奉儀搶先一步將碗收走,並提醒她合巹宴已畢該入洞房了。
一聽到“入洞房”三個字,鄭安雅頓時緊張起來。她抬眼偷瞄林長卿,隻見他很不自然地摸了摸鼻子,很明顯他也同樣地緊張。她再把目光投向四周,發現鄭奉儀和應沐恩已經率領眾人收拾完東西準備離開了,還笑容可掬地對她和林長卿說:“請二位陛下就寢。”
臨走前,鄭奉儀又悄悄地對二帝說:“別忘了仙靈茶。”說得鄭安雅和林長卿都飛紅了臉。所謂的“仙靈茶”即限靈茶,此茶看著像普通茶湯,飲下之後能暫時限製神族女子的法力,變得與凡人無異。為何新婚之夜需要限靈茶呢?隻因神族女子在同房時容易控製不住法力,輕則凳倒桌翻,重則牆倒屋塌,像鄭安雅這樣新婚女子沒有經驗,尤其需要一杯限靈茶來壓製住靈力。
見二人準備就寢,兩邊的宮女內侍上前打算替兩人寬衣,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服侍鄭安雅的是一名神族女子,服侍林長卿的則是一位宦官。鄭安雅的宮中從未有過宦官,她不願意在這個不男不女的人麵前脫下外袍,而林長卿則更是,讓他在另一個成年女人麵前脫衣服還不如給他一刀,四個人就這麽僵在那裏。
半晌,鄭安雅對宮女和宦官道:“要不,你們下去吧,我們自己可以的……”
林長卿連連點頭道:“是的是的,你們出去吧,這裏不用你們。”
宮女和宦官巴不得這一聲,趕緊倒退出去掩上房門,偌大的屋裏隻剩下小夫妻倆。
鄭安雅坐了下來,假裝不在意地瞟了一眼桌上的茶壺,壺裏裝的正是仙靈茶。她給自己斟了一杯,飲了下去。茶似乎濃了點,甚至有些苦了。
林長卿道:“我……我去更衣了。”說罷快速閃到屏風後麵開始解外袍的衣帶。
鄭安雅當然明白所謂的“更衣”是什麽,她暗暗告誡自己要淡定,但是雙眼卻不由自主地往屏風的方向瞥去。屏風是紗製的,月白色的底子上繡的千裏江山,這是她最喜歡的圖案。可是眼下她的注意力卻完全不在那錦繡山河上,而是屏風後的那個朦朧的身影。她忽然覺得口幹舌燥,忍不住多飲了兩杯。等到林長卿隻穿著中衣從屏風後出來時,她才赫然發現那一壺茶已經見底了。
林長卿見茶壺已空,有些驚訝地問:“你都喝了?段相吩咐我說隻要飲一杯就夠了。”
“啊,是嗎?我……我口渴,所以多喝了點。”鄭安雅道。
“我……我也去更衣了。啊!”她剛一起身,卻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林長卿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道:“你怎麽了?哪兒不舒服?”
鄭安雅用盡全力試圖握住拳頭,卻發現怎麽也捏不緊,這才想到可能是仙靈茶的緣故。她感到一陣懊惱:“夫子真是太看得起我了,這茶恐怕下了好幾倍的量,我現在手腳都不聽使喚了。”
“啊?那你現在還能走嗎?”林長卿道。
鄭安雅用盡全力邁開步伐,又差點跌倒,幸好林長卿及時摟住了她。她認命地搖搖頭說:“不行,走不了。”
“那怎麽辦?”林長卿嘟囔著:“還有最後一禮……”
鄭安雅明白,他指的是“七禮”中的最後一禮“敦倫”。
“靠你了,行不行?”她紅著臉問道。
“啊?”
“靠你了,行不行?”
林長卿忽然領悟,不禁飛紅了臉笑道:“行行行,沒問題!”男人關鍵時刻怎麽能說不行?隻見他微微蹲下身子,將她打橫抱起,朝那張掛滿百子圖的龍床走去。
史書有雲:
“天地交泰、小往大來,乾坤合也;男女交接、取長補短,陰陽調也;爆竹聲聲、歌舞承平,萬民歡也;四目彌茫、肱股攤垂,二帝乏也。”
注:
炙:即烤肉。
膾:即生肉。
蚳:音chi,即白色蟻卵。
蠃:音luo,蜂蛹。
淳母:用黍米澆上肉醬製成的飯。
巾羹:加過芹菜的肉羹。
白羹:就是摻合了稻米的羹。
此番中都的建造還帶來一個意外的驚喜:鄭安雅不知多少年前看中的這塊土地竟然也有靈氣,使得神族也可以在中都周圍擁有部分法力。雖然強度比不上高昌城,但就意味著神族可以在中都養育幼兒,一旦鄭安雅有了孩子,也不需要迴到高昌城去了。此事令眾人嘖嘖稱奇,紛紛說這塊高地簡直是上天賜予神族的。
八月二十四日,大吉,宜嫁娶,二帝大婚。同時,兩國約定將從第二年起改元共治。
午後,東西二帝身著大紅色龍鳳袍,於正陽殿前告祭天地。隨後,兩儀門大開,二帝的鑾轎分別從兩側抬入南宮。二人在儐相的引領下同時下轎,進入千秋殿內接受宗室親貴們的祝賀。
隨後婚禮正式開始,依次為共牢而食、夫婦食粟、飲湯、酳、合巹而飲。鄭安雅滿心歡喜,十分配合司儀的引導。林長卿望著看似乖巧的鄭安雅,迴憶起前幾日她給兩國負責婚禮的官員們出的難題,忍不住暗自發笑。
那一日渤海國奉常應沐恩將擬好的新婚賀詞呈給他倆看。鄭安雅指著賀詞上的“百年好合”說:“這個詞換掉,朕和東帝隻能好一百年嗎?太短了吧。”
應沐恩道:“啟稟陛下,‘百年’二字為長久或終生之意,並非特指一百年。”
鄭安雅道:“那也不行,對於你們來說一百年夠久了,對朕而言可遠遠不夠。”
“這……”應沐恩無奈地望向林長卿。
林長卿道:“就依西帝,改了吧。”
剛改完這一處,鄭安雅又對“白首成約”一詞不滿。
應沐恩不解地問:“陛下,這詞也不行嗎?”
鄭安雅道:“朕與東帝不會老,所以沒有白首這一說。不合適。”
應沐恩見林長卿微微頷首,又照辦了。
接下來,鄭安雅又挑了好幾處不滿意的地方:“宜室宜家”不行,他倆都不是主內的;“雙蓮並蒂”也不行,蓮花會讓她想起淳於幸那個家夥;“鴛鴦璧合”不合適的理由更是荒唐,她嫌雌鴛鴦太醜……
林長曄看不下去了:“我說大姐,你別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差不多得了。不信你取麵鏡子來照照,在我哥麵前你可不就是個灰撲撲的雌鴛鴦?”
鄭安雅跳起來彈了他一個腦瓜崩,兩人在大庭廣眾之下追逐打鬧。閔子見二人越來越不像樣子,忍不住抱怨道:“西帝陛下,清源君是您的小叔。”
“那又怎麽了?”鄭安雅問。
“唉,叔嫂不通問。”閔子忍不住扶額。
“什麽意思?我和他不能說話?”鄭安雅道。
閔子道:“理應如此。”
鄭安雅笑了:“是這樣啊?雖說我們高昌國沒有這一說,但你們渤海國的規矩朕也是要考慮的。可是朕不能不上朝啊,嗯……林長曄你聽見沒?以後別參加大朝會了,你們祭酒說的叔嫂不通問……”
“我……閔子你什麽意思啊?你到底算哪邊的……”林長曄氣得直跳腳。
“長卿,長卿!”鄭安雅的唿喚把林長卿從迴憶中喚迴,原來合巹禮已經結束,該用合巹宴了。
“你怎麽走神了?”鄭安雅小聲抱怨道。
林長卿笑道:“抱歉,我想起了前幾日你為難奉常和閔子的事。”
“我哪有為難他們?是他們考慮不周全。”鄭安雅道。
“是是是,咱們先用膳吧。”林長卿無奈地笑道。
所謂的合巹宴雖具備禮儀性質,卻是夫妻二人的私宴,沒有那麽多繁文縟節,菜品也簡單得多。桌上隻有:
赤金盤二品:鯉魚膾、鱸魚膾;
赤金碗四品:炮豚、炮牂、搗珍、漬珍;
描金盤四品:羊炙、豚炙、牛炙、鹿炙;
赤金碟小菜二品:蚳醢、蠃醢;
描金碟小菜二品:梅醢、桃醢;
紅地金花瓷碗二品:淳母二品;
五彩百子瓷碗二品:雁巾羹二品;
五彩百子瓷碗二品:雉白羹二品。
林長卿見鄭安雅的蚳醢一口沒動,提醒她道:“安雅,這一例你怎麽不用?”
鄭安雅皺眉道:“我不想吃螞蟻卵。”
林長卿道:“嚐一口,每一樣都要吃的。蚳醢寓意征多子多福。”
“好吧。”鄭安雅隻好硬著頭皮吃了一口,味道居然還不錯。她笑道:“沒想到這個挺好吃的。”
正當她準備夾第二筷的時候,鄭奉儀搶先一步將碗收走,並提醒她合巹宴已畢該入洞房了。
一聽到“入洞房”三個字,鄭安雅頓時緊張起來。她抬眼偷瞄林長卿,隻見他很不自然地摸了摸鼻子,很明顯他也同樣地緊張。她再把目光投向四周,發現鄭奉儀和應沐恩已經率領眾人收拾完東西準備離開了,還笑容可掬地對她和林長卿說:“請二位陛下就寢。”
臨走前,鄭奉儀又悄悄地對二帝說:“別忘了仙靈茶。”說得鄭安雅和林長卿都飛紅了臉。所謂的“仙靈茶”即限靈茶,此茶看著像普通茶湯,飲下之後能暫時限製神族女子的法力,變得與凡人無異。為何新婚之夜需要限靈茶呢?隻因神族女子在同房時容易控製不住法力,輕則凳倒桌翻,重則牆倒屋塌,像鄭安雅這樣新婚女子沒有經驗,尤其需要一杯限靈茶來壓製住靈力。
見二人準備就寢,兩邊的宮女內侍上前打算替兩人寬衣,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服侍鄭安雅的是一名神族女子,服侍林長卿的則是一位宦官。鄭安雅的宮中從未有過宦官,她不願意在這個不男不女的人麵前脫下外袍,而林長卿則更是,讓他在另一個成年女人麵前脫衣服還不如給他一刀,四個人就這麽僵在那裏。
半晌,鄭安雅對宮女和宦官道:“要不,你們下去吧,我們自己可以的……”
林長卿連連點頭道:“是的是的,你們出去吧,這裏不用你們。”
宮女和宦官巴不得這一聲,趕緊倒退出去掩上房門,偌大的屋裏隻剩下小夫妻倆。
鄭安雅坐了下來,假裝不在意地瞟了一眼桌上的茶壺,壺裏裝的正是仙靈茶。她給自己斟了一杯,飲了下去。茶似乎濃了點,甚至有些苦了。
林長卿道:“我……我去更衣了。”說罷快速閃到屏風後麵開始解外袍的衣帶。
鄭安雅當然明白所謂的“更衣”是什麽,她暗暗告誡自己要淡定,但是雙眼卻不由自主地往屏風的方向瞥去。屏風是紗製的,月白色的底子上繡的千裏江山,這是她最喜歡的圖案。可是眼下她的注意力卻完全不在那錦繡山河上,而是屏風後的那個朦朧的身影。她忽然覺得口幹舌燥,忍不住多飲了兩杯。等到林長卿隻穿著中衣從屏風後出來時,她才赫然發現那一壺茶已經見底了。
林長卿見茶壺已空,有些驚訝地問:“你都喝了?段相吩咐我說隻要飲一杯就夠了。”
“啊,是嗎?我……我口渴,所以多喝了點。”鄭安雅道。
“我……我也去更衣了。啊!”她剛一起身,卻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林長卿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道:“你怎麽了?哪兒不舒服?”
鄭安雅用盡全力試圖握住拳頭,卻發現怎麽也捏不緊,這才想到可能是仙靈茶的緣故。她感到一陣懊惱:“夫子真是太看得起我了,這茶恐怕下了好幾倍的量,我現在手腳都不聽使喚了。”
“啊?那你現在還能走嗎?”林長卿道。
鄭安雅用盡全力邁開步伐,又差點跌倒,幸好林長卿及時摟住了她。她認命地搖搖頭說:“不行,走不了。”
“那怎麽辦?”林長卿嘟囔著:“還有最後一禮……”
鄭安雅明白,他指的是“七禮”中的最後一禮“敦倫”。
“靠你了,行不行?”她紅著臉問道。
“啊?”
“靠你了,行不行?”
林長卿忽然領悟,不禁飛紅了臉笑道:“行行行,沒問題!”男人關鍵時刻怎麽能說不行?隻見他微微蹲下身子,將她打橫抱起,朝那張掛滿百子圖的龍床走去。
史書有雲:
“天地交泰、小往大來,乾坤合也;男女交接、取長補短,陰陽調也;爆竹聲聲、歌舞承平,萬民歡也;四目彌茫、肱股攤垂,二帝乏也。”
注:
炙:即烤肉。
膾:即生肉。
蚳:音chi,即白色蟻卵。
蠃:音luo,蜂蛹。
淳母:用黍米澆上肉醬製成的飯。
巾羹:加過芹菜的肉羹。
白羹:就是摻合了稻米的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