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二十六年,丹丘城外。
林長曄獨自一人來找鄭安雅。兩人聊完事情後他正準備迴營地,忽然聽見路旁的草叢裏有響動。鄭安雅欲上前查看,被林長曄一把摁住,道了聲:“小心有埋伏,我去吧。”隻見他跳進齊腰深的草叢裏一陣摸索,不一會兒就抱了一個孩子出來。
鄭安雅詫異地問:“這孩子怎麽睡在這裏?”
林長曄道:“問過了,是個孤兒,親人都死了。幸虧她個子小躲在草叢裏沒被亂兵發現,也不知道一個人在這兒待了多久。剛剛給了她一點吃的,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半又睡著了。”
鄭安雅小心地探頭看了看,說:“她是太累了吧。這兵荒馬亂的,你打算怎麽安置她?”
“當然是交給您了。”林長曄道。
“不是,怎麽就給我啊?你撿到的當然是你領迴去嘍。”鄭安雅道。
“大姐,我不能養她。我媳婦兒這幾年總是疑神疑鬼的,懷疑我在外麵有別的女人,我要是這麽把她帶迴去,她一準懷疑是我和外麵的女人生的。”林長曄苦著一張臉道。
“那就給我啊?我又不會帶孩子。”鄭安雅道。
“你宮裏那麽多人,隨便找個宮女或者內官養著唄。我看她挺聰明的,你好好調教,說不定將來有大用處。”林長曄不由分說地把孩子往鄭安雅懷裏一塞,行了個禮,說:“我走了,您保重。”
“那個孩子就是她?都長這麽大了?”林長曄驚訝地問。
鄭安雅合上雙眼,點了點頭:“她醒來後,我問她叫什麽名字,她沒有大名,隻有一個小名叫妞兒。我嫌妞兒不好聽,就改成了悠兒。再後來,我把她帶迴宮裏,交給郎中令歸尺素撫養。”
“所以,悠兒記憶中的那個人真的是長曄?這算什麽?緣分嗎?”杜襄成笑道。
“孽緣。”鄭安雅白了她一眼道。
林長卿“噗嗤”一聲笑了,說:“長曄,月老都把紅線綁到你手上了,我看你就認了吧。”
“行吧,如此說來,我算是給自己撿了個媳婦兒?”林長曄攤了攤手說。
次日,“清源君即將迎娶高昌國女官”的消息炸翻了臨淄城大大小小的茶館、酒樓和食肆。有些消息靈通的人打聽到是那位高昌國女官腆著臉求婚的,更是議論紛紛。
“我可聽說了,清源君本來看不上她,是她跪在地上求高昌王出麵,清源君這才同意的。”一位紅衣女茶客道。
“啊呀,怎麽會有這麽不要臉的女人?一點都不矜持!”一位年長的女子說。
紅衣女子輕蔑地笑道:“看來啊,不要臉有不要臉的好處,這不讓她攀上了清源君的高枝嗎?”
“嘖嘖,”年長女子道,“清源君就這麽同意了?這可不像他的風格。”
“您還不知道吧?”一位紫衣女子說,“我姐姐不是在宮裏當差嘛,她今天早上才告訴我的,那個女人可不一般,她姓鄭,是高昌王的養女。這樁婚事是我王和高昌王共同定下的,依我看,八成是高昌王逼著清源君娶的。”
“天哪,高昌王這麽霸道的嗎?王上也同意?”紅衣女子掩口道。
“唉,誰叫我們欠她人情呢。這次我王遇險,不是多虧了高昌國出力?不僅如此,淳於國的三十幾座城池高昌國可是一座都沒要,全便宜了我們。我們這迴賺大了。”紫衣女子道:“我還聽說,王上和高昌王要交換侍衛,以示對彼此的信任,兩國還要增加友好交流。清源君作為王上的弟弟,娶高昌王的養女,也算是一種聯姻吧。”
“哦,原來是這樣啊,還是姐姐你想得全麵。”紅衣女子說。
“哎,不對啊……”年長女子忽然想起了什麽,“我記得王上和高昌王不是有過婚約嘛?真要結盟,還有比他倆成婚更好的方式嗎?”
“哎呦我的姨媽哎,您還真信啊?”紫衣女子笑道,“都說他倆的婚約是假的,我王根本不喜歡高昌王,之所以不解約,一來是留著婚約還有用,二來是高昌王不肯。”
“高昌王當真中意咱們王上?”紅衣女子問。
“那還用說,是個人都看出來了。不中意能不遠千裏趕到淳於國救他?不喜歡能白送我們三十幾座城?”紫衣女子道。
“如此說來,高昌王這個人對於我國倒是大有好處啊。”紅衣女子道。
“那是自然,所以得穩住她。唉,王上不肯履行婚約,那隻好委屈清源君了。”紫衣女子歎道。
“哎,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被高昌國影響了。”年長女子道。
“為什麽?”“這怎麽說?”兩位年輕女子問道。
年長女子將茶一飲而盡,道:“我年輕的時候,姑娘們聚在一起不是梳妝打扮就是做女紅,聊的話題也都是些家長裏短。可如今,就連你們也開始關心時政了,這在當年可想都不敢想。”
紫衣女子撇撇嘴,壓低了聲音說:“其實我覺得我的學問一點都不比哥哥差,憑什麽他能入朝為官,我就隻能在家裏等著嫁人?要是像高昌女子那樣能出來做事多好?哪怕隻做個小吏呢。天天待在家裏都快悶死了!”
“哎呦,這話你說給我倆聽也就罷了,可不能讓你爹聽見,小心他打斷你的腿!”年長女子道。
與此同時,在渤海國王宮裏,鄭安雅又變著法兒為難林長曄。
“你那天答應了要娶悠兒的,怎麽好幾天了還沒動靜?納采禮呢?”鄭安雅問他。
林長曄忍不住扶額,道:“我的姑奶奶,您老人家懂不懂規矩?納采禮是要送到女方娘家的,悠兒的娘家在哪兒啊?在你們高昌。這不得等你們迴去了再送?”
鄭安雅道:“她是我養大的,我就是她的娘,我在哪兒,娘家就在哪兒!”
林長卿被一口茶嗆住,咳嗽不止。林長曄趕緊上前,邊拍背邊埋怨道:“你這都哪兒來的歪理邪說?看把我哥給嚇得!”
林長卿咳完了,方才道:“安雅你放心,長曄不是言而無信的人,他既然答應了就一定會做到。”又笑著對林長曄說:“怎麽對你嶽母說話呢?”
林長曄氣得顧不得禮節,用手指著他道:“好啊,你也來氣我是不是?你們倆還真是登對!”
現場的氣氛頓時尷尬起來。林長卿摸了摸鼻子不說話。鄭安雅輕哼一聲:“你少說兩句,我的氣還沒消呢!你拐走了我未來的郎中令,得賠我一個!”
林長曄長歎一聲,說:“就知道你這關不好過。得,我這兒正好有個人,本來打算自己用的,就當賠罪送你了。”
“誰啊?”
林長曄叫過來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道:“這是蕭兒,今年十五歲,機靈得很。”
鄭安雅沒好生氣地道:“你就拿個十五歲的孩子敷衍我?”
林長曄道:“那您可看好了!”
隻見他對蕭兒使了個眼色,後者行了一禮,後退幾步,往一旁的柱子上一閃就不見了。
鄭安雅點頭道:“身手不錯。”又順著柱子往上看,直到房梁上也不見人影。正當她四下裏尋找的時候,忽然感到不對勁,憑著直覺拔劍往後一掃,沒有掃到任何東西,卻有一根冰涼的物什貼到她的頸邊。她心中一驚,隻聽見有人在她耳邊說:“小人失禮,還望高昌王見諒。”
蕭兒收了手,再次向她行禮,亮出兵器,原來隻是一柄木質短劍。
林長卿見狀,叱道:“長曄,你這是幹什麽?胡鬧!”
林長曄卻眨眨眼,問她:“怎麽樣?”
鄭安雅皺著眉頭道:“這孩子身手敏捷,步履輕盈,是個難得的人才。隻是這招式有點……”
“有點見不得人?”林長曄問。
鄭安雅點點頭。
林長曄笑道:“那不正適合你?”
鄭安雅大叫:“我哪裏見不得人啦?”
“好心當成驢肝肺不是?”林長曄不屑地白了她一眼,說:“大姐,您知道自己現在有多招人忌恨嗎?這些年你滅了多少國家?吞並了多少土地?死在你們手裏的又有多少人?我可告訴你,每一個被你滅掉的國家或多或少有些宗室子弟和權貴後代逃亡他國,他們有沒有在秘密謀害你?有沒有招買遊俠和殺手妄圖行刺?你以為憑你那些衛隊就能萬無一失?”
鄭安雅陷入了沉思,這也是她近來擔憂的事,雖然自己有數千人的衛隊,但畢竟他們在明處,對手在暗處,如果真有不法之徒意圖行刺,自己會很被動。
她問道:“你的意思是讓他潛伏在暗處,以防萬一?”
林長曄道:“古時候曾有君王建立過‘影衛’。這些人平時不露麵,像影子一般護衛著主人,外人不知道他們的實力,對付刺客有奇效。”
鄭安雅蹙了蹙眉,道:“道理是不錯,可是他還小啊。”
林長曄道:“我可是心疼了好半天才決定給你的,你不要拉倒,我還舍不得給呢!”
“要,不要白不要。”鄭安雅轉頭問蕭兒:“你叫蕭兒是吧?你姓什麽?”
蕭兒說:“迴高昌王,小人是君上的家奴,沒有姓。”
“既然跟了我,從今以後你就姓鄭吧,和悠兒一樣。”鄭安雅說。
林長曄獨自一人來找鄭安雅。兩人聊完事情後他正準備迴營地,忽然聽見路旁的草叢裏有響動。鄭安雅欲上前查看,被林長曄一把摁住,道了聲:“小心有埋伏,我去吧。”隻見他跳進齊腰深的草叢裏一陣摸索,不一會兒就抱了一個孩子出來。
鄭安雅詫異地問:“這孩子怎麽睡在這裏?”
林長曄道:“問過了,是個孤兒,親人都死了。幸虧她個子小躲在草叢裏沒被亂兵發現,也不知道一個人在這兒待了多久。剛剛給了她一點吃的,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半又睡著了。”
鄭安雅小心地探頭看了看,說:“她是太累了吧。這兵荒馬亂的,你打算怎麽安置她?”
“當然是交給您了。”林長曄道。
“不是,怎麽就給我啊?你撿到的當然是你領迴去嘍。”鄭安雅道。
“大姐,我不能養她。我媳婦兒這幾年總是疑神疑鬼的,懷疑我在外麵有別的女人,我要是這麽把她帶迴去,她一準懷疑是我和外麵的女人生的。”林長曄苦著一張臉道。
“那就給我啊?我又不會帶孩子。”鄭安雅道。
“你宮裏那麽多人,隨便找個宮女或者內官養著唄。我看她挺聰明的,你好好調教,說不定將來有大用處。”林長曄不由分說地把孩子往鄭安雅懷裏一塞,行了個禮,說:“我走了,您保重。”
“那個孩子就是她?都長這麽大了?”林長曄驚訝地問。
鄭安雅合上雙眼,點了點頭:“她醒來後,我問她叫什麽名字,她沒有大名,隻有一個小名叫妞兒。我嫌妞兒不好聽,就改成了悠兒。再後來,我把她帶迴宮裏,交給郎中令歸尺素撫養。”
“所以,悠兒記憶中的那個人真的是長曄?這算什麽?緣分嗎?”杜襄成笑道。
“孽緣。”鄭安雅白了她一眼道。
林長卿“噗嗤”一聲笑了,說:“長曄,月老都把紅線綁到你手上了,我看你就認了吧。”
“行吧,如此說來,我算是給自己撿了個媳婦兒?”林長曄攤了攤手說。
次日,“清源君即將迎娶高昌國女官”的消息炸翻了臨淄城大大小小的茶館、酒樓和食肆。有些消息靈通的人打聽到是那位高昌國女官腆著臉求婚的,更是議論紛紛。
“我可聽說了,清源君本來看不上她,是她跪在地上求高昌王出麵,清源君這才同意的。”一位紅衣女茶客道。
“啊呀,怎麽會有這麽不要臉的女人?一點都不矜持!”一位年長的女子說。
紅衣女子輕蔑地笑道:“看來啊,不要臉有不要臉的好處,這不讓她攀上了清源君的高枝嗎?”
“嘖嘖,”年長女子道,“清源君就這麽同意了?這可不像他的風格。”
“您還不知道吧?”一位紫衣女子說,“我姐姐不是在宮裏當差嘛,她今天早上才告訴我的,那個女人可不一般,她姓鄭,是高昌王的養女。這樁婚事是我王和高昌王共同定下的,依我看,八成是高昌王逼著清源君娶的。”
“天哪,高昌王這麽霸道的嗎?王上也同意?”紅衣女子掩口道。
“唉,誰叫我們欠她人情呢。這次我王遇險,不是多虧了高昌國出力?不僅如此,淳於國的三十幾座城池高昌國可是一座都沒要,全便宜了我們。我們這迴賺大了。”紫衣女子道:“我還聽說,王上和高昌王要交換侍衛,以示對彼此的信任,兩國還要增加友好交流。清源君作為王上的弟弟,娶高昌王的養女,也算是一種聯姻吧。”
“哦,原來是這樣啊,還是姐姐你想得全麵。”紅衣女子說。
“哎,不對啊……”年長女子忽然想起了什麽,“我記得王上和高昌王不是有過婚約嘛?真要結盟,還有比他倆成婚更好的方式嗎?”
“哎呦我的姨媽哎,您還真信啊?”紫衣女子笑道,“都說他倆的婚約是假的,我王根本不喜歡高昌王,之所以不解約,一來是留著婚約還有用,二來是高昌王不肯。”
“高昌王當真中意咱們王上?”紅衣女子問。
“那還用說,是個人都看出來了。不中意能不遠千裏趕到淳於國救他?不喜歡能白送我們三十幾座城?”紫衣女子道。
“如此說來,高昌王這個人對於我國倒是大有好處啊。”紅衣女子道。
“那是自然,所以得穩住她。唉,王上不肯履行婚約,那隻好委屈清源君了。”紫衣女子歎道。
“哎,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被高昌國影響了。”年長女子道。
“為什麽?”“這怎麽說?”兩位年輕女子問道。
年長女子將茶一飲而盡,道:“我年輕的時候,姑娘們聚在一起不是梳妝打扮就是做女紅,聊的話題也都是些家長裏短。可如今,就連你們也開始關心時政了,這在當年可想都不敢想。”
紫衣女子撇撇嘴,壓低了聲音說:“其實我覺得我的學問一點都不比哥哥差,憑什麽他能入朝為官,我就隻能在家裏等著嫁人?要是像高昌女子那樣能出來做事多好?哪怕隻做個小吏呢。天天待在家裏都快悶死了!”
“哎呦,這話你說給我倆聽也就罷了,可不能讓你爹聽見,小心他打斷你的腿!”年長女子道。
與此同時,在渤海國王宮裏,鄭安雅又變著法兒為難林長曄。
“你那天答應了要娶悠兒的,怎麽好幾天了還沒動靜?納采禮呢?”鄭安雅問他。
林長曄忍不住扶額,道:“我的姑奶奶,您老人家懂不懂規矩?納采禮是要送到女方娘家的,悠兒的娘家在哪兒啊?在你們高昌。這不得等你們迴去了再送?”
鄭安雅道:“她是我養大的,我就是她的娘,我在哪兒,娘家就在哪兒!”
林長卿被一口茶嗆住,咳嗽不止。林長曄趕緊上前,邊拍背邊埋怨道:“你這都哪兒來的歪理邪說?看把我哥給嚇得!”
林長卿咳完了,方才道:“安雅你放心,長曄不是言而無信的人,他既然答應了就一定會做到。”又笑著對林長曄說:“怎麽對你嶽母說話呢?”
林長曄氣得顧不得禮節,用手指著他道:“好啊,你也來氣我是不是?你們倆還真是登對!”
現場的氣氛頓時尷尬起來。林長卿摸了摸鼻子不說話。鄭安雅輕哼一聲:“你少說兩句,我的氣還沒消呢!你拐走了我未來的郎中令,得賠我一個!”
林長曄長歎一聲,說:“就知道你這關不好過。得,我這兒正好有個人,本來打算自己用的,就當賠罪送你了。”
“誰啊?”
林長曄叫過來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道:“這是蕭兒,今年十五歲,機靈得很。”
鄭安雅沒好生氣地道:“你就拿個十五歲的孩子敷衍我?”
林長曄道:“那您可看好了!”
隻見他對蕭兒使了個眼色,後者行了一禮,後退幾步,往一旁的柱子上一閃就不見了。
鄭安雅點頭道:“身手不錯。”又順著柱子往上看,直到房梁上也不見人影。正當她四下裏尋找的時候,忽然感到不對勁,憑著直覺拔劍往後一掃,沒有掃到任何東西,卻有一根冰涼的物什貼到她的頸邊。她心中一驚,隻聽見有人在她耳邊說:“小人失禮,還望高昌王見諒。”
蕭兒收了手,再次向她行禮,亮出兵器,原來隻是一柄木質短劍。
林長卿見狀,叱道:“長曄,你這是幹什麽?胡鬧!”
林長曄卻眨眨眼,問她:“怎麽樣?”
鄭安雅皺著眉頭道:“這孩子身手敏捷,步履輕盈,是個難得的人才。隻是這招式有點……”
“有點見不得人?”林長曄問。
鄭安雅點點頭。
林長曄笑道:“那不正適合你?”
鄭安雅大叫:“我哪裏見不得人啦?”
“好心當成驢肝肺不是?”林長曄不屑地白了她一眼,說:“大姐,您知道自己現在有多招人忌恨嗎?這些年你滅了多少國家?吞並了多少土地?死在你們手裏的又有多少人?我可告訴你,每一個被你滅掉的國家或多或少有些宗室子弟和權貴後代逃亡他國,他們有沒有在秘密謀害你?有沒有招買遊俠和殺手妄圖行刺?你以為憑你那些衛隊就能萬無一失?”
鄭安雅陷入了沉思,這也是她近來擔憂的事,雖然自己有數千人的衛隊,但畢竟他們在明處,對手在暗處,如果真有不法之徒意圖行刺,自己會很被動。
她問道:“你的意思是讓他潛伏在暗處,以防萬一?”
林長曄道:“古時候曾有君王建立過‘影衛’。這些人平時不露麵,像影子一般護衛著主人,外人不知道他們的實力,對付刺客有奇效。”
鄭安雅蹙了蹙眉,道:“道理是不錯,可是他還小啊。”
林長曄道:“我可是心疼了好半天才決定給你的,你不要拉倒,我還舍不得給呢!”
“要,不要白不要。”鄭安雅轉頭問蕭兒:“你叫蕭兒是吧?你姓什麽?”
蕭兒說:“迴高昌王,小人是君上的家奴,沒有姓。”
“既然跟了我,從今以後你就姓鄭吧,和悠兒一樣。”鄭安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