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高昌王的首肯後,河西郡北擴的步伐邁得更快了。以前隻是給流民們一個大致的方向,讓他們自行前往,等開發完了土地再登記造冊。如今由牟清泉牽頭,要將河西郡內土地不夠的農民成建製地遷往北方。然而遷移那麽多人口,必須先探明土地情況,究竟有多少地方是可以被開發的,劃分好各家各戶所屬的地界,再將人口遷移過去。高昌國民隻知道自己西鄰高山,東南兩麵都是他國領土,往北究竟有多大的縱深,誰也不知道。曾經有人沿著聖山一路往北,走出好幾百裏地也沒有看到頭,於是折迴來對國人說“聖山綿延向北沒有盡頭”。對於這種說法,大家都表示懷疑,於是衛信忠提議組建一支遠征隊,一路向北探索風土情況。
聽到這個消息,高無疾第一個報名。杜襄成不滿道:“無疾,你小子才來了幾天?屁股還沒坐熱就想開溜了?隊伍整好了?士兵訓練好了?”
高無疾陪著笑臉道:“郡尉大人,我來了有小半年了,隊伍由似瑾帶著,這方麵她比我在行,不會出問題。況且,我已經把會的東西都交給她和底下的兄弟姐妹了,河西郡現在有我沒我差不離。”
鄭安雅不解地問道:“無疾,北邊是未知之地,不知道會遇到什麽危險,你確定要去嗎?我知道你作戰英勇、武藝高強,可那畢竟不是戰場,你要麵對的也未必是敵軍。惡劣的天氣、複雜的地形還有未知的疫病等等問題,都有可能被你遇到。”
高無疾道:“公主,您說的這些我都想過了,我還是想出去走走。”
“為什麽?在這裏過安生的日子不好嗎?”
高無疾用手撫了撫鬢發,正色道:“公主,有的人活一輩子隻要有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就足夠了,而我不一樣。我想看看山有多高、地有多廣,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究竟方圓幾萬裏?陸地的盡頭到底是什麽樣子?都說北邊極寒,南邊極熱,這極寒和極熱又能到什麽程度?這世上還有沒有跟我們長得完全不一樣的人?前人說聖山向北沒有盡頭,我不信,她們不過向北走了幾百裏,如今那些流民們差不多也走到了那個距離,如果再往北幾百裏呢?如果真的如她們所說的,北邊真有那麽廣袤的土地,為何沒有形成一個國家?我就是要親眼看一看它究竟會不會到頭。”
衛信忠向他行了一禮:“我一向知道你誌存高遠,隻道你想領兵打仗求得高官厚祿、封妻蔭子,不成想你的心性竟如此之高,是我狹隘了。”
高無疾被他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說:“衛子謬讚,海闊天空是我所求,封妻蔭子亦是我所求,怎奈我孤身一人,沒有妻子可蔭啊。”
眾人大笑不止。衛信忠道:“無疾想婚配了?不是我誇海口,以你如今的才能和地位,放眼整個河西郡,神族的姑娘咱不敢高攀,人族的姑娘還不是隨你挑?看上哪家的告訴我,我幫你。”
高無疾的臉瞬間漲得通紅:“衛子又拿我尋開心,我每天都泡在軍營裏,哪裏有功夫認識外麵的姑娘!”
段知書也笑道:“你整天跟我們混在一起,不會是看上哪個五大三粗的神族女子了吧?”
眾人再度哄堂大笑,高無疾卻不吭聲了。段知書見他不說話,隻道是玩笑開大了,便說:“我方才說話有些不妥,希望你不要介意。你想去探險,我準了,就由你來帶隊,隊員也由你來挑。需要什麽東西就找似瑜去要,想調什麽人就找清泉,我們幾個一定全力支持你。”
高無疾胡亂應了幾聲便出門了。
鄭安雅見他神色有些怪異,悄悄拉著杜襄成跟著他出去,正想問個清楚,卻見杜襄成示意她噤聲,又指著一處讓她看。鄭安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卻見高無疾正站在牆根下與一個女子說話,聲音很輕,聽不見他們在嘀咕些什麽,但兩個人湊得那麽近,又說明他們的關係非同尋常。再細看那女子:中等個頭,身材瘦削,身穿文官的製服,不是牟清泉又是誰?她吃了一驚,迴頭看著杜襄成,無聲地問:“他們倆?”
杜襄成點點頭,拉著她離開了。
見離得遠了,鄭安雅才敢小聲說:“難怪我剛才見高無疾神色不對勁,原來真讓夫子說著了,隻是沒想到那個人居然是清泉。”
杜襄成道:“他倆彼此有意,我們本應替他們高興。隻是這事兒要成,怕是不易。”
鄭安雅也點點頭,說:“是啊,本來我們和人族之間的風俗差異就很大,清泉可是未來的牟氏族長,牟太尉恐怕不會同意她與人族交往。”她歎了口氣,忽然又想起了什麽:“我說襄成姐姐,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這件事了?也不告訴我!”
杜襄成笑道:“我也是不久前才撞見的,開始還不敢相信,去問了似瑜才確定的。”
“似瑜早就知道了?”鄭安雅撇了撇嘴,說:“也是,她倆關係最好了。”
杜襄成見她有些不高興,便安慰道:“咱們這幾個小輩裏麵隻有她們兩個是文官,性格也相投,自然比別人要親密些。”
“那咱倆關係好是因為咱倆都喜歡舞刀弄槍的?”
“難道不是嗎?再加一個似瑾。”
“好吧,你說的有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就在遠征隊緊鑼密鼓地籌備之時,牟清泉與高無疾的戀情還是傳到了牟太尉的耳朵裏。她急匆匆將牟清泉叫迴去,兩人閉門談了許久,等她們從門裏出來時臉色都不大好看。事後姐妹們問起,牟清泉說牟太尉勉強同意了他們交往,但高無疾隻能作為她的走婚阿注,不能公開結為夫妻。
“我已經很滿足了。”牟清泉歎道:“阿咪真的不是迂腐的人,她沒有嫌棄高無疾的出身,隻是擔心人族命短,怕他死了以後我會很痛苦。”
“等他百年之後,你自可另覓良人,也不會痛苦很久。”段知書道。
“是的,”牟清泉道,“我也是這麽迴她的。我對她說,‘你隻知道他死了我會痛苦,但我若時常能見到他卻又不能和他在一起,這種愛而不得的感覺同樣讓會我感到痛苦。更何況,前一種痛苦是沒有遺憾的,而後一種則是帶著遺憾的。既然兩邊都是痛,就讓我選擇沒有遺憾的那種吧。’”
鄭安雅忍不住插嘴道:“可是他會老啊。過不了十幾二十年,他就會變老,臉上爬滿皺紋、頭發花白、耳聾眼花、腿腳也不靈便,到那時候你真的不會嫌棄他嗎?”
“也許會吧,這也正是他擔心的事情之一。”
“呃,之一?這麽說還有之二之三?”鄭安雅問。
“是的,他畢竟是渤海國人,凡事都要尊禮。在他看來,走婚這種方式無異於無媒苟合,他很難接受。還有將來的孩子問題,我們如果要孩子,他這輩子隻夠我生一胎,孩子跟誰姓、入哪家族譜、進哪家祠堂,這都是問題。”
“這麽多問題,聽著都累。”鄭安雅往後一倒,躺了下來。
“他也覺得心煩,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說我們倆還是分開一段時間比較好。這次他報名遠征隊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要我說這事兒不難處理,”房似瑜道,“不都說入鄉隨俗嗎?這是在高昌國,當然按照咱們高昌人的規矩來,我們高昌人走婚是常態啊,這有什麽?我不也是走婚的?”
小輩們這才想起房似瑜是她們中唯一一個有男人的,紛紛附和。
牟清泉卻搖頭道:“話雖如此,但如果他實在無法接受,我也不好勉強他,真把人逼急了他跑了怎麽辦?你賠我一個啊?”
見她開始說笑,眾人知道她沒那麽難過了,也開始調笑起來。房似瑜道:“我都說過了我沒有兄弟怎麽賠給你?就算有,那也不是給你留的,我阿咪肯定跟寶貝似的留給咱們公主。”
鄭安雅扔了她一把瓜子殼道:“又說我,襄成姐姐也單著,怎麽不先安排給她?”
杜襄成拿酒碗敲著麵前的案幾,說:“你是公主,有好的自然先緊著你了。再說了,房丞相就算現在立馬生一個兒子,也得再過兩千年才能婚配。不像某些人家,有現成的留著呢,就等著公主您成年的那一天。”說罷,朝著牟清泉擠眉弄眼。
牟清泉知道,她們又在拿她弟弟牟明月尋開心,她也不反駁,任由她們調笑去。牟明月是牟太尉的兒子,與牟清風是孿生姐弟。他已有一千九百餘歲,比鄭安雅年長約兩百歲,是四大家族中唯一一個與她年齡相仿的男孩。他長相清新可人,性格溫柔,是許多高昌人心目中的理想夫婿。
鄭安雅怕牟清泉不自在,便站起來衝著杜襄成嚷道:“又說我,又說我!我再怎麽著也還要再過兩百多年,你可是已經成年了的,還不趕緊找個阿注去?”
眾人又一次哄堂大笑,鄭安雅這話雖然聽起來像氣話,到底也沒有說錯,小輩中房似瑜早已有阿注,連孩子都有一個了,眼下牟清泉也有了高無疾,成年的人當中可不就剩下杜襄成了?
杜襄成把酒碗一放,歎道:“你當我不想找?實在是找不著,我不喜歡那些小雞仔似的男人,我還沒把他們怎麽著呢,不是這裏扭到就是那裏疼了,唧唧歪歪的,煩死了。”
段知書笑道:“要不就找個門第低一點的、乖巧柔順的男人成婚,讓他伺候你不好嗎?如今不同以往了,走婚的和結婚的都有。”
杜襄成道:“像您的夫君這樣的?哎,仔細想想倒也不錯,每天迴到家有人等我迴去,還有熱菜熱飯等著我。隻是我跟這種人實在沒話可講,你看看那些人迴到家裏,女人說的男人聽不懂,男人說的女人又不感興趣,兩口子大眼瞪小眼,說來說去就那麽幾句‘吃了嗎’、‘累不累’、‘睡覺吧’,還不如一個人自在。”
眾人聽了又是一陣大笑。
注:杜襄成是嚐試過走婚的,隻是事後發現不滿意,沒有發展成為固定的走婚對象。
聽到這個消息,高無疾第一個報名。杜襄成不滿道:“無疾,你小子才來了幾天?屁股還沒坐熱就想開溜了?隊伍整好了?士兵訓練好了?”
高無疾陪著笑臉道:“郡尉大人,我來了有小半年了,隊伍由似瑾帶著,這方麵她比我在行,不會出問題。況且,我已經把會的東西都交給她和底下的兄弟姐妹了,河西郡現在有我沒我差不離。”
鄭安雅不解地問道:“無疾,北邊是未知之地,不知道會遇到什麽危險,你確定要去嗎?我知道你作戰英勇、武藝高強,可那畢竟不是戰場,你要麵對的也未必是敵軍。惡劣的天氣、複雜的地形還有未知的疫病等等問題,都有可能被你遇到。”
高無疾道:“公主,您說的這些我都想過了,我還是想出去走走。”
“為什麽?在這裏過安生的日子不好嗎?”
高無疾用手撫了撫鬢發,正色道:“公主,有的人活一輩子隻要有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就足夠了,而我不一樣。我想看看山有多高、地有多廣,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究竟方圓幾萬裏?陸地的盡頭到底是什麽樣子?都說北邊極寒,南邊極熱,這極寒和極熱又能到什麽程度?這世上還有沒有跟我們長得完全不一樣的人?前人說聖山向北沒有盡頭,我不信,她們不過向北走了幾百裏,如今那些流民們差不多也走到了那個距離,如果再往北幾百裏呢?如果真的如她們所說的,北邊真有那麽廣袤的土地,為何沒有形成一個國家?我就是要親眼看一看它究竟會不會到頭。”
衛信忠向他行了一禮:“我一向知道你誌存高遠,隻道你想領兵打仗求得高官厚祿、封妻蔭子,不成想你的心性竟如此之高,是我狹隘了。”
高無疾被他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說:“衛子謬讚,海闊天空是我所求,封妻蔭子亦是我所求,怎奈我孤身一人,沒有妻子可蔭啊。”
眾人大笑不止。衛信忠道:“無疾想婚配了?不是我誇海口,以你如今的才能和地位,放眼整個河西郡,神族的姑娘咱不敢高攀,人族的姑娘還不是隨你挑?看上哪家的告訴我,我幫你。”
高無疾的臉瞬間漲得通紅:“衛子又拿我尋開心,我每天都泡在軍營裏,哪裏有功夫認識外麵的姑娘!”
段知書也笑道:“你整天跟我們混在一起,不會是看上哪個五大三粗的神族女子了吧?”
眾人再度哄堂大笑,高無疾卻不吭聲了。段知書見他不說話,隻道是玩笑開大了,便說:“我方才說話有些不妥,希望你不要介意。你想去探險,我準了,就由你來帶隊,隊員也由你來挑。需要什麽東西就找似瑜去要,想調什麽人就找清泉,我們幾個一定全力支持你。”
高無疾胡亂應了幾聲便出門了。
鄭安雅見他神色有些怪異,悄悄拉著杜襄成跟著他出去,正想問個清楚,卻見杜襄成示意她噤聲,又指著一處讓她看。鄭安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卻見高無疾正站在牆根下與一個女子說話,聲音很輕,聽不見他們在嘀咕些什麽,但兩個人湊得那麽近,又說明他們的關係非同尋常。再細看那女子:中等個頭,身材瘦削,身穿文官的製服,不是牟清泉又是誰?她吃了一驚,迴頭看著杜襄成,無聲地問:“他們倆?”
杜襄成點點頭,拉著她離開了。
見離得遠了,鄭安雅才敢小聲說:“難怪我剛才見高無疾神色不對勁,原來真讓夫子說著了,隻是沒想到那個人居然是清泉。”
杜襄成道:“他倆彼此有意,我們本應替他們高興。隻是這事兒要成,怕是不易。”
鄭安雅也點點頭,說:“是啊,本來我們和人族之間的風俗差異就很大,清泉可是未來的牟氏族長,牟太尉恐怕不會同意她與人族交往。”她歎了口氣,忽然又想起了什麽:“我說襄成姐姐,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這件事了?也不告訴我!”
杜襄成笑道:“我也是不久前才撞見的,開始還不敢相信,去問了似瑜才確定的。”
“似瑜早就知道了?”鄭安雅撇了撇嘴,說:“也是,她倆關係最好了。”
杜襄成見她有些不高興,便安慰道:“咱們這幾個小輩裏麵隻有她們兩個是文官,性格也相投,自然比別人要親密些。”
“那咱倆關係好是因為咱倆都喜歡舞刀弄槍的?”
“難道不是嗎?再加一個似瑾。”
“好吧,你說的有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就在遠征隊緊鑼密鼓地籌備之時,牟清泉與高無疾的戀情還是傳到了牟太尉的耳朵裏。她急匆匆將牟清泉叫迴去,兩人閉門談了許久,等她們從門裏出來時臉色都不大好看。事後姐妹們問起,牟清泉說牟太尉勉強同意了他們交往,但高無疾隻能作為她的走婚阿注,不能公開結為夫妻。
“我已經很滿足了。”牟清泉歎道:“阿咪真的不是迂腐的人,她沒有嫌棄高無疾的出身,隻是擔心人族命短,怕他死了以後我會很痛苦。”
“等他百年之後,你自可另覓良人,也不會痛苦很久。”段知書道。
“是的,”牟清泉道,“我也是這麽迴她的。我對她說,‘你隻知道他死了我會痛苦,但我若時常能見到他卻又不能和他在一起,這種愛而不得的感覺同樣讓會我感到痛苦。更何況,前一種痛苦是沒有遺憾的,而後一種則是帶著遺憾的。既然兩邊都是痛,就讓我選擇沒有遺憾的那種吧。’”
鄭安雅忍不住插嘴道:“可是他會老啊。過不了十幾二十年,他就會變老,臉上爬滿皺紋、頭發花白、耳聾眼花、腿腳也不靈便,到那時候你真的不會嫌棄他嗎?”
“也許會吧,這也正是他擔心的事情之一。”
“呃,之一?這麽說還有之二之三?”鄭安雅問。
“是的,他畢竟是渤海國人,凡事都要尊禮。在他看來,走婚這種方式無異於無媒苟合,他很難接受。還有將來的孩子問題,我們如果要孩子,他這輩子隻夠我生一胎,孩子跟誰姓、入哪家族譜、進哪家祠堂,這都是問題。”
“這麽多問題,聽著都累。”鄭安雅往後一倒,躺了下來。
“他也覺得心煩,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說我們倆還是分開一段時間比較好。這次他報名遠征隊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要我說這事兒不難處理,”房似瑜道,“不都說入鄉隨俗嗎?這是在高昌國,當然按照咱們高昌人的規矩來,我們高昌人走婚是常態啊,這有什麽?我不也是走婚的?”
小輩們這才想起房似瑜是她們中唯一一個有男人的,紛紛附和。
牟清泉卻搖頭道:“話雖如此,但如果他實在無法接受,我也不好勉強他,真把人逼急了他跑了怎麽辦?你賠我一個啊?”
見她開始說笑,眾人知道她沒那麽難過了,也開始調笑起來。房似瑜道:“我都說過了我沒有兄弟怎麽賠給你?就算有,那也不是給你留的,我阿咪肯定跟寶貝似的留給咱們公主。”
鄭安雅扔了她一把瓜子殼道:“又說我,襄成姐姐也單著,怎麽不先安排給她?”
杜襄成拿酒碗敲著麵前的案幾,說:“你是公主,有好的自然先緊著你了。再說了,房丞相就算現在立馬生一個兒子,也得再過兩千年才能婚配。不像某些人家,有現成的留著呢,就等著公主您成年的那一天。”說罷,朝著牟清泉擠眉弄眼。
牟清泉知道,她們又在拿她弟弟牟明月尋開心,她也不反駁,任由她們調笑去。牟明月是牟太尉的兒子,與牟清風是孿生姐弟。他已有一千九百餘歲,比鄭安雅年長約兩百歲,是四大家族中唯一一個與她年齡相仿的男孩。他長相清新可人,性格溫柔,是許多高昌人心目中的理想夫婿。
鄭安雅怕牟清泉不自在,便站起來衝著杜襄成嚷道:“又說我,又說我!我再怎麽著也還要再過兩百多年,你可是已經成年了的,還不趕緊找個阿注去?”
眾人又一次哄堂大笑,鄭安雅這話雖然聽起來像氣話,到底也沒有說錯,小輩中房似瑜早已有阿注,連孩子都有一個了,眼下牟清泉也有了高無疾,成年的人當中可不就剩下杜襄成了?
杜襄成把酒碗一放,歎道:“你當我不想找?實在是找不著,我不喜歡那些小雞仔似的男人,我還沒把他們怎麽著呢,不是這裏扭到就是那裏疼了,唧唧歪歪的,煩死了。”
段知書笑道:“要不就找個門第低一點的、乖巧柔順的男人成婚,讓他伺候你不好嗎?如今不同以往了,走婚的和結婚的都有。”
杜襄成道:“像您的夫君這樣的?哎,仔細想想倒也不錯,每天迴到家有人等我迴去,還有熱菜熱飯等著我。隻是我跟這種人實在沒話可講,你看看那些人迴到家裏,女人說的男人聽不懂,男人說的女人又不感興趣,兩口子大眼瞪小眼,說來說去就那麽幾句‘吃了嗎’、‘累不累’、‘睡覺吧’,還不如一個人自在。”
眾人聽了又是一陣大笑。
注:杜襄成是嚐試過走婚的,隻是事後發現不滿意,沒有發展成為固定的走婚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