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鑼唱戲,嬛伶挑了出《白羅衫·看狀》,演得如癡如魔,嫏伶正改扮呂布,聽著嬛伶的唱腔賓白,一字一句仿佛都是瀝著心血出來的,不由得無奈地搖頭笑歎:“這姐姐,這毛病!”昨日傾月班掛牌演教化戲,百姓們還不甚在意,今日一看這戲,就都反應過來,紛紛傳道:“這傾月班迴來啦!真是傾月班的戲啊!快去看看!嬛班主嫏班主兩個演的都是拿手好戲!”未到半日,船前就擁擠著幾百號人,那些在街上走著的都停了下來,隻堵得半邊街都無法走動。


    傾月班的眾女伶見百姓熱心如故,也都來了勁兒,個個幾盡瘋魔,直鬧到日光散盡,四方燈起,還不罷休。


    那些家住城外的百姓們,都樂得在傾月班前看戲,誰也不肯走,等到州府規定的宵禁時候,才戲停人散。


    眾女伶收拾了歇息,嬗伶忽道:“哎,我這兩天怎麽都沒見到嬙伶姐啊?”娉伶道:“也是啊!演了戲就都忘了,可現在一想,還真是。她最近心事重重的,不是有什麽要緊事吧?”嫏伶忙道:“她的事我們都不好多問,不過以她的本領,不會出意外的。”正說著,嬙伶挑簾進船,抬頭見眾人麵呈疑色,淡然一笑道:“多謝諸位姐妹們掛念,我沒事了。事情,都辦妥了。”眾人見她這麽說,就都放心了,嫻伶因道:“要不明天別演了,咱們出去散散心吧。再晚,天可就熱了。”嬛伶道:“這個主意不錯,不過得先把戲船的事情弄完了,然後再挑一天出去。”眾女伶無不歡唿。


    一日早晨,眾女伶鎖了戲船,雇了馬車,歡歡喜喜地往上元縣轄地的牛首山去了。


    馬車來至山下,隻見山道寬闊,嬛伶道:“我們既然來爬山,就不要坐馬車上去了,自己爬吧。”於是眾人下車,沿著山道彎彎曲曲地走著,沿途林木枝葉葳蕤,夏花初綻,鳥鳴聲聲。


    娉伶道:“真好,這樣美的景致,竟然就隻有我們。”嬛伶道:“這時候該是農忙了,百姓們沒時間玩,估計那些達官貴人們,又嫌棄天氣熱了,所以才隻有我們了。”姝伶和婷伶在後麵走著,薑伶和娑伶陪著,看她們依舊悶悶不樂,勸道:“你們兩個還生悶氣呢?這事兒,畢竟你們做錯在先,嬛伶生氣是應當的,她也是對事不對人,你們不要太在意。好好玩兒,好好學戲,她不會為了這件事就對你們兩個怎麽樣的,大家還是姐妹。”姝伶和婷伶聽著,隻不說話。


    前麵妖伶和嬗伶揮手唿喊,跑上跑下,玩得不亦樂乎。


    “快看!隱龍潭哎!”妖伶喊道。眾女伶加快步伐往前奔去,果見一碧波湖泊,天色山影下粼粼生光,清徹明亮。


    妖伶大聲嚷著:“哎呀,你們說這湖底下真的藏了條黑龍嗎?”嬙伶上前道:“龍不過是古人編來的,是一種圖騰,現實中是沒有的,不過是百姓們拿它當個寄托罷了。”妖伶道:“姐姐,你這話我沒聽懂。什麽叫圖騰,什麽叫寄托啊?”嬛伶笑道:“這是你不讀書的緣故,不過,知不知道也沒什麽,反正你玩得高興就行。”妖伶答應著要跑,嬙伶拉住道:“玩歸玩,但別再嚷嚷了。尤其這龍啊,虎啊的傳說,悄悄說,大聲說就沒意思了。”妖伶點點頭,嬙伶一放手她跑了。


    嬛伶道:“你哪兒聽來的這一套?”嬙伶道:“我唬孩子們呢。她們不懂,隻是好奇,可這話現在是不能亂說的。”


    “什麽意思?”嫏伶不解。嬙伶道:“你難道不知道文字獄的厲害嗎?而今是滿人的天下,他們對漢人儒學雖然十分敬重,但懼怕的也是這些。金陵本是前朝故都,福王又在這裏待過一年,朝廷豈不格外在意?所以這隱龍藏虎的話,還是少說的好。”嬛伶冷笑道:“這真是夠可笑的。”嬙伶道:“也不可笑。洪武皇帝朱元璋登基後,文人但凡提到‘僧’‘禿’‘賊’‘光’這些字眼的,他都要殺。還是小心為上吧。”嫏伶道:“照這麽說,這龍盤虎踞的金陵城還要改名不成?”嬙伶道:“怎麽,你們忘了?當年不就是因為說金陵是帝王之地,秦始皇才改金陵為秣陵的?”嬛伶道:“沒錯,所以才有李清照‘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的傷感啊。”眾女伶依舊往山上走,來至一處岔口,旁邊一塊山石上刻著模糊的字樣,說是


    “嶽飛抗金故壘”。嬙伶道:“啊,沒錯,這裏的確是嶽武穆抗金之處,棲霞山上是韓世忠。”


    “對呢。哎,咱們演的《雙烈記》裏不是說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本是個歌妓,和咱們也算是一樣的人呢。哎,咱們唱一出《雙烈記》吧!”嫻伶喜道。


    嬛伶忙止住:“行了!唱《雙烈記》?韓世忠抗金?你還要不要命了?”嫻伶撅了嘴,道:“我不到戲台子上唱,自己在這人輕聲哼哼總行吧。”說著,對著女伶們一起往嶽飛抗金故壘走去,嬛伶等在後麵跟著。


    嫻伶等一路輕聲吟唱,真是遊山之樂不在山景中。路過一株大樹,見一個花發老人和一個壯年書生拄著拐杖,歪坐樹下大石上,皆穿著寬袖儒服,帶著方巾。


    妖伶上前俏俏地使了個禮,笑問道:“兩位先生有禮,前麵是不是真有嶽飛抗金故壘啊?”穿青衣的老者道:“不錯,我們也是要往那裏去呢。”妖伶道:“是嗎?老先生是走不動了嗎?我們扶著你們走吧。”那穿灰衣的書生道:“小姑娘,年紀小小,心底卻很善良嗎!”嫻伶上前道:“看兩位先生都是讀書人吧?要是不嫌棄帶著我們,也好給我們講講典故啊!”老者站起來道:“也好,隻要姑娘們不嫌棄我老人家步行緩慢啊。”妖伶和姹伶忙上來扶住老者,緩緩往前走。


    書生道:“剛才聽姑娘們一路走來,依依呀呀的,再看舉止形態,姑娘們可是唱戲的伶人啊?”妖伶道:“是啊,先生不會瞧不起我們吧?”老者道:“哪裏?姑娘們剛才唱的是前朝張四維的《雙烈記》吧?那一曲【東甌令】,‘傳吾令把帆拽,力戰乘風為上策。催征戰鼓奴親掌,當速搗巢穴。滅胡興宋這功業,應在此時節。’唱得痛快啊!”嬛伶等人聽了,心知這兩個也是有風骨的人物,便笑道:“先生誇獎了。想不到,這深山野嶺的,我們居然也遇到知音了。”老者道:“我不算知音,這位先生比我更懂戲呢。少時歇了,你們可以向他討教戲詞典故。”書生也不推辭,隻是笑道:“隻怕我那些不羈的話嚇著這些姑娘們。”眾女伶都道哪裏。


    看罷抗金故壘,兩位又為眾女伶說古論今,眾人好似聽書一般,十分自在。


    那書生不由詩性昂然,仰頭吟道:“牛首開天闕,龍岡抱帝宮。六朝春草裏,萬井落花中。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好詩!”老者讚道,


    “好個‘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嬛伶等懂詩詞的也都點頭稱好。


    書生笑了笑,道:“老兄先不必誇我,我詩裏道‘聽歌玉樹空’,可眼前卻是有好曲子聽的。”嬛伶笑道:“兩位先生又取笑了。先生們又是說典故,又是吟詩的,我們要是不唱兩曲助興,可就失禮了。”於是問道,


    “兩位想聽什麽?”老者道:“詩中說國恨,曲裏聽風情,看你們模樣,還是唱風月戲的好。”書生道:“不錯,你正好點評。”老者道:“我近日正要研習王實甫的《西廂記》,不知道能不能唱上一曲?”眾女伶笑道:“這個自然不成問題!”於是推了娉伶上前,薑伶撿起一根鬆枝敲打山石按拍,娉伶一抬手,朱唇輕啟,唱的是《聽琴》裏的【天淨沙】【調笑令】等四曲,在旁為她搭演紅娘。


    曲音落盡,書生笑道:“妙!妙!這一段情深意濃,實在有味。”娉伶道:“還請先生點評。”書生道:“不敢。在下隻是喜歡王實甫這寫詞作章的妙處。你們看這四支曲子行文,那崔鶯鶯聽了張生的琴聲,心中早已動情,可當著紅娘的麵又不好顯露,故意問是什麽聲音。紅娘讓她自己猜,她便佯作猜來,先是從自己身畔猜起,疑是寶髻、環佩;隨後又仰頭四望,以為佛院鐵馬,梵宮鍾聲,繞來繞去,隻是往別處猜。由此可見崔鶯鶯的女兒情態,隻是一樁戀愛卻心中自有章法,故作搖曳。”女伶聽了,恍然大悟,嬛伶上前拜道:“先生果然是行家,一席話雖是簡短,卻把崔鶯鶯的無限情絲說了出來。”說著轉向娉伶道,


    “你迴去可要好好琢磨了,唱曲容易,可要把這麽複雜多情的心意演出來,可是難呢!”娉伶笑著忙答應了。


    嫏伶因上前道:“聽了兩位先生的教誨,感觸頗深,隻是我們還不知道兩位先生的大名。若是先生們不棄,往後丁當常常拜訪討教。”妖伶插道:“不錯不錯!我們在杭州有李漁先生,在這裏有兩位先生呢!”那老者道:“怎麽?姑娘們認識李謫凡?”妖伶道:“對啊!我們和李先生可好了!在杭州,都是李先生給我們說戲講戲的。”兩位先生相識一笑:“由此看來,天下人與事,皆是緣分啊!”女伶們又問兩位姓名,老者道:“在下金若采,這位是屈翁山。”嬙伶驚道:“可是金聖歎、屈大均兩位前輩?”兩人點頭一笑,金聖歎道:“姑娘們也知道我們?”嬛伶喜道:“我們常年遊走江湖,怎能不知兩位大名呢?”金屈二位拱手稱謙,眾女伶都歡喜著又拜了拜。


    正在此時,嬙伶卻道:“咦?嬗伶呢?我說這個時候怎麽聽不見她的聲音?”眾人互相看看:“還真是不在,這丫頭跑哪兒去了?不會被狼叼了去吧?”嫏伶道:“大白天怎麽會有狼呢?八成是貪玩,跑別處去了。”嬙伶道:“我記得拐進岔路前她還在,可能是那時到別處去了。已經過午了,你們先歇歇,我去找她。要是我們不迴來,你們徑自下山迴去,日落前我定然把她帶迴來。”嬛伶囑咐一聲小心,任由嬙伶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傾月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媯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媯櫟並收藏傾月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