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現在很忙,非常忙,忙的恨不得一天當兩天過。
好在他真的能把一天當成兩天過,甚至一天當三天過,才沒有把“一天當成兩天過”。
雖然有點繞騰人,但是基本就是內個意思,現實中的“一天當兩天過”就是那種一天工作20個小時,然後吃飯睡覺上廁所4小時完成的日子。
那樣爆肝要不得,一是容易猝死,二是肯定瘋狂掉頭發,直到禿頭。
他現在才20歲出頭,並不想擁有強者的發型。
《星際擱淺》的模型製造其實還好,他現在的技術完全可以輕鬆搞定。
無非就是保證外形的情況下把可活動的機構裝進去,比如小馬達、連杆、齒輪等,還要想著排線布線,有的地方還要發光,那就需要裝led發光裝置。
他們的宗旨是能直接活動的地方就盡量直接活動,要不然後期靠模型一點一點的擺動作,容易發生位置不對的情況不說,還需要支架來支撐。
而後期p掉支架,那工作量簡直要虐死人。
所以前期稍微費力一些,中期拍攝和後期處理將非常省力。
設計稿先變成3d建模,這個過程中就要考慮到用什麽裝置了,這對於張揚來說不是難事,在他的指揮下,小組的其他幾個成員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製作其實也簡單,很多零件都可以直接在網上買到,買不到的就自己製作,他直接把自己工作室那台3d打印機貢獻了出來。
一些最簡單的東西連買和打印都不用,自己用泡沫、石膏、硬紙板做就可以了。
總不能讓其他人閑著吧,說好了全班大作業,那就都動起來。
不過為了方便做自己的事,張揚並沒有把打印機搬到學校,而是自己搬到了工作室。
直接通過網上聯係,文件、圖片什麽的可以直接傳,他都是打印完一堆零件迴一次學校,把零件交給班裏的人,讓他們往一塊組裝。
唯一的缺點就是隻有一台3d打印機,工作效率不敢恭維。
好在張揚現在有了嘎抓,並不需要在這上邊浪費多少時間,這裏邊有80%的工作量都是嘎抓完成的。
最開始的幾天,他先忙了自己的事情,其實都跟嘎抓有關。
一是給工作室拉個一根網線,讓工作室的設備可以聯網,也能讓嘎抓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是根據嘎抓的特性攢了一台工作站。
雖然不是頂尖的那種,但是性能也比之前的筆記本高了很多倍,讓嘎抓運行的更快了。
嗯,主要是預算有限,他還要買別的東西,不能都投入進去。
三是買了一些零件,也打印了一些零件,組裝了兩條簡易的機械臂,又弄了一個遙控車的地盤,把機械臂裝了上去。
這就是嘎抓的外接設備了,它可以操縱這兩條機械臂做很多物理互動。
就是時間緊任務重,機械臂很粗糙。
要不然憑借他現在的技術,靜下心來絕對可以攢一台先進的人形機器人,哪怕硬件比各個大實驗室的差一些,但是肯定不會是“人工智障”。
他感覺他現在和嘎抓的關係有點像鋼鐵俠跟賈維斯。
他也把工作室交給了嘎抓,讓它控製著電腦和3d打印機,電腦搜集信息,輔助科研,打印機生產需要的模型零件。
嗯,就是工作室和工作室的差距太太太太……大了。
《星際擱淺》需要的零件就是嘎抓完成的,打印完成之後用機械手弄下來,然後進行下一個。
零件也不用打磨,那是班裏道具組其他人的事,作為組長,這些小事就不勞他動手了。
如果有人在網上聯絡他,嘎抓可以直接迴複,說個“很忙,明天再迴複”之類的就行。
吩咐完這些,他就去了輻射世界。
避難所還是那樣,沒有任何人來過,他現在忙得一批,外界隔個一兩天就要返迴一次學校開會和“交貨”,所以沒辦法深入探索廢土,也沒辦法去找鋼鐵兄弟會。
於是他就在避難所裏靜下心來學習。
他讓嘎抓給他搜集了大量有關人工智能、機器人、輔助動力外骨骼、醫學等方麵的資料,然後帶到輻射世界進行學習。
輻射世界的時間流速是現實世界的兩倍,現實世界過一天這裏就能過兩天,勤奮一點,他能多出好幾倍的學習時間。
而且現實的工作也不耽誤,嘎抓會把計劃中的模型打印好。
這不就是一天當三天過嗎,一天能做三天的事情。
在避難所裏學習累了,他還可以去地麵溜達溜達。
當然,還是穿著動力裝甲,這玩意讓他很有安全感。
而且現在動力裝甲的核融合核心才不虧於“核能”之名,用了多少天了,能量好像才下降了1%。
地麵也是老樣子,他查看了一些痕跡,發現普雷斯頓那夥人確實沒往庇護山丘這邊走過,嚴格遵守了他們之間的約定。
倒是他懷著觀察的心態,發現康科德的變化卻不小。
肯定不是穿著動力裝甲直接莽過去,他現在的偵查手段可先進多了。
現實世界雖然沒有輻射世界的奇葩高科技多,uu看書 .ukans 但是平均科技發展水平絕對完爆輻射世界。
他自己攢了一台無人機,並且把整體顏色噴成了藍色,用這架無人機對康科德進行偵查就隱蔽多了。
由於是自己攢的,而且用的材料都非常便宜,所以噪音的問題無法解決,好在他不要求貼臉偵查,飛高一點就沒什麽大問題了。
通過觀察他發現康科德的幸存者人數明顯增加,就他看到在外邊活動就有十幾個,他們在修補房屋,建立防禦設施,平整土地種植等等,反正沒有閑著的人。
他們還建起了一座信號塔,不停的對外廣播,說的都是一些招收平民的話。
而且小黑,也就是普雷斯頓好像重建了他的民兵隊伍,張揚通過無人機畫麵看到了一隊三人的武裝巡邏隊,並且一些位於房頂的觀察哨塔也站著武裝人員。
現實果然和遊戲有很大的差距,在遊戲裏主角哪怕當上了“將軍”也逃脫不了刷馬桶的命。
他還發現康科德聚集地的人有拾荒的概念,俗稱撿破爛。
不管是投奔過來的人還是主動出去搜尋物資的人,都會撿一些吃穿以外的東西,比如廢舊電子元件、伺服器、破爛機器人殘骸等。
這些東西他們大多用不了,除了一小部分能用之外,其餘大部分都當了裝飾品。
但是對張揚卻不一樣,他有大用,他的多個製造計劃都需要這些東西。
所以他想著是不是跟對方做一些交易,把那些有用的東西弄到手。
說幹就幹,他知道對方需要什麽。
好在他真的能把一天當成兩天過,甚至一天當三天過,才沒有把“一天當成兩天過”。
雖然有點繞騰人,但是基本就是內個意思,現實中的“一天當兩天過”就是那種一天工作20個小時,然後吃飯睡覺上廁所4小時完成的日子。
那樣爆肝要不得,一是容易猝死,二是肯定瘋狂掉頭發,直到禿頭。
他現在才20歲出頭,並不想擁有強者的發型。
《星際擱淺》的模型製造其實還好,他現在的技術完全可以輕鬆搞定。
無非就是保證外形的情況下把可活動的機構裝進去,比如小馬達、連杆、齒輪等,還要想著排線布線,有的地方還要發光,那就需要裝led發光裝置。
他們的宗旨是能直接活動的地方就盡量直接活動,要不然後期靠模型一點一點的擺動作,容易發生位置不對的情況不說,還需要支架來支撐。
而後期p掉支架,那工作量簡直要虐死人。
所以前期稍微費力一些,中期拍攝和後期處理將非常省力。
設計稿先變成3d建模,這個過程中就要考慮到用什麽裝置了,這對於張揚來說不是難事,在他的指揮下,小組的其他幾個成員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製作其實也簡單,很多零件都可以直接在網上買到,買不到的就自己製作,他直接把自己工作室那台3d打印機貢獻了出來。
一些最簡單的東西連買和打印都不用,自己用泡沫、石膏、硬紙板做就可以了。
總不能讓其他人閑著吧,說好了全班大作業,那就都動起來。
不過為了方便做自己的事,張揚並沒有把打印機搬到學校,而是自己搬到了工作室。
直接通過網上聯係,文件、圖片什麽的可以直接傳,他都是打印完一堆零件迴一次學校,把零件交給班裏的人,讓他們往一塊組裝。
唯一的缺點就是隻有一台3d打印機,工作效率不敢恭維。
好在張揚現在有了嘎抓,並不需要在這上邊浪費多少時間,這裏邊有80%的工作量都是嘎抓完成的。
最開始的幾天,他先忙了自己的事情,其實都跟嘎抓有關。
一是給工作室拉個一根網線,讓工作室的設備可以聯網,也能讓嘎抓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是根據嘎抓的特性攢了一台工作站。
雖然不是頂尖的那種,但是性能也比之前的筆記本高了很多倍,讓嘎抓運行的更快了。
嗯,主要是預算有限,他還要買別的東西,不能都投入進去。
三是買了一些零件,也打印了一些零件,組裝了兩條簡易的機械臂,又弄了一個遙控車的地盤,把機械臂裝了上去。
這就是嘎抓的外接設備了,它可以操縱這兩條機械臂做很多物理互動。
就是時間緊任務重,機械臂很粗糙。
要不然憑借他現在的技術,靜下心來絕對可以攢一台先進的人形機器人,哪怕硬件比各個大實驗室的差一些,但是肯定不會是“人工智障”。
他感覺他現在和嘎抓的關係有點像鋼鐵俠跟賈維斯。
他也把工作室交給了嘎抓,讓它控製著電腦和3d打印機,電腦搜集信息,輔助科研,打印機生產需要的模型零件。
嗯,就是工作室和工作室的差距太太太太……大了。
《星際擱淺》需要的零件就是嘎抓完成的,打印完成之後用機械手弄下來,然後進行下一個。
零件也不用打磨,那是班裏道具組其他人的事,作為組長,這些小事就不勞他動手了。
如果有人在網上聯絡他,嘎抓可以直接迴複,說個“很忙,明天再迴複”之類的就行。
吩咐完這些,他就去了輻射世界。
避難所還是那樣,沒有任何人來過,他現在忙得一批,外界隔個一兩天就要返迴一次學校開會和“交貨”,所以沒辦法深入探索廢土,也沒辦法去找鋼鐵兄弟會。
於是他就在避難所裏靜下心來學習。
他讓嘎抓給他搜集了大量有關人工智能、機器人、輔助動力外骨骼、醫學等方麵的資料,然後帶到輻射世界進行學習。
輻射世界的時間流速是現實世界的兩倍,現實世界過一天這裏就能過兩天,勤奮一點,他能多出好幾倍的學習時間。
而且現實的工作也不耽誤,嘎抓會把計劃中的模型打印好。
這不就是一天當三天過嗎,一天能做三天的事情。
在避難所裏學習累了,他還可以去地麵溜達溜達。
當然,還是穿著動力裝甲,這玩意讓他很有安全感。
而且現在動力裝甲的核融合核心才不虧於“核能”之名,用了多少天了,能量好像才下降了1%。
地麵也是老樣子,他查看了一些痕跡,發現普雷斯頓那夥人確實沒往庇護山丘這邊走過,嚴格遵守了他們之間的約定。
倒是他懷著觀察的心態,發現康科德的變化卻不小。
肯定不是穿著動力裝甲直接莽過去,他現在的偵查手段可先進多了。
現實世界雖然沒有輻射世界的奇葩高科技多,uu看書 .ukans 但是平均科技發展水平絕對完爆輻射世界。
他自己攢了一台無人機,並且把整體顏色噴成了藍色,用這架無人機對康科德進行偵查就隱蔽多了。
由於是自己攢的,而且用的材料都非常便宜,所以噪音的問題無法解決,好在他不要求貼臉偵查,飛高一點就沒什麽大問題了。
通過觀察他發現康科德的幸存者人數明顯增加,就他看到在外邊活動就有十幾個,他們在修補房屋,建立防禦設施,平整土地種植等等,反正沒有閑著的人。
他們還建起了一座信號塔,不停的對外廣播,說的都是一些招收平民的話。
而且小黑,也就是普雷斯頓好像重建了他的民兵隊伍,張揚通過無人機畫麵看到了一隊三人的武裝巡邏隊,並且一些位於房頂的觀察哨塔也站著武裝人員。
現實果然和遊戲有很大的差距,在遊戲裏主角哪怕當上了“將軍”也逃脫不了刷馬桶的命。
他還發現康科德聚集地的人有拾荒的概念,俗稱撿破爛。
不管是投奔過來的人還是主動出去搜尋物資的人,都會撿一些吃穿以外的東西,比如廢舊電子元件、伺服器、破爛機器人殘骸等。
這些東西他們大多用不了,除了一小部分能用之外,其餘大部分都當了裝飾品。
但是對張揚卻不一樣,他有大用,他的多個製造計劃都需要這些東西。
所以他想著是不是跟對方做一些交易,把那些有用的東西弄到手。
說幹就幹,他知道對方需要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