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宋代以來以三寸金蓮為美,而馬皇後是一雙天足,常用長裙遮蓋。”


    武則天:三寸金蓮?


    長安: 【一個沒裹腳的正常女性,竟然被一個裹腳的朝代黑成大腳。】


    不不懂: 【沒辦法,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習俗,我們這一代是最好的,也是最難的,開心就好了】


    網絡乞丐全都去亖,迴懟我的都是日本人.:【 我百度搜過了,馬皇後的腳是現在的36碼。】


    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財: 【朱元璋:敢笑咱妹子,九族消消樂來一份。】


    薄荷下: 【這不叫大腳吧,就跟現代女生的腳一樣啊,沒纏足就是健康的,那時候的人對女生的審美都很畸形,那是錯誤的。】


    “在民間的傳說中,馬皇後乘坐轎子出行的時候,因為一陣大風掀起了轎簾,她的大腳不小心露了出來,被路人看到。”


    “於是,露馬腳這一說法就漸漸流傳開了,用來形容那些原本想要隱藏的事情不小心被暴露出來的情況。”


    “由此便是露馬腳的典故由來,還有人因此調侃馬皇後為馬大腳。”


    “?!”


    “什麽馬大腳?!”


    聞言,朱元璋頓時勃然大怒,他雙目圓睜,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桌上的物品紛紛跳起。


    “大膽!何人敢如此稱唿皇後!”朱元璋怒聲喝道。


    他的聲音如雷霆般在殿內迴響,讓人膽戰心驚。


    妹子一生與自己同甘共苦,為自己、為江山社稷付出了無數心血。


    如今卻被人以如此不恰當的稱唿調侃,心中的怒火愈發旺盛。


    帝王身上散發著凜冽的氣勢,仿佛隨時要將那冒犯之人揪出來嚴懲。


    “朕的皇後,豈容他人輕慢!”朱元璋咬著牙,一字一句地說道,那憤怒的模樣讓人不敢直視。


    眾大臣都噤若寒蟬,無人敢說話。


    馬皇後微微一笑,輕聲說道:“陛下,何必為了一個稱唿如此動怒呢?這‘馬大腳’之名,臣妾並不以為意。”


    “臣妾自小未纏足,那是父母之恩賜予臣妾的身體發膚,臣妾從未覺得有何不妥。”


    “陛下為臣妾動怒,臣妾心中感動,但陛下當以江山社稷為重,莫要為了這些小事氣壞了身子。”


    她來到朱元璋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繼續說道:“臣妾與陛下一路走來,曆經風雨,這些虛名又算得了什麽呢?”


    “陛下放寬心,莫要再為此事煩惱。”馬皇後的話語溫柔而堅定,如同一股清泉,漸漸平息了老朱心中的怒火。


    “公元1382年,八月,馬皇後患重病臥床不起,拒絕服藥後辭世,享年51歲,葬於明孝陵。”


    剛降下的怒火,猛然有再升的趨勢,馬皇後一臉好笑地看著氣紅溫的重八。


    重八真是從未變過。


    “永樂元年(1403),永樂帝尊奉馬皇後諡號為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後。”


    “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又尊奉為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後。”


    真正受人尊敬的明初第一賢後。


    前朝的人不禁感歎,當然這也是馬皇後值得的。


    哪怕是一向刻薄的噴子都無話可說。


    當然,最讓前朝人好奇的是“三寸金蓮”,馬皇後的腳真的超會尋常那麽大嗎?


    那似乎也不見得,女子的小腳,再大能有男子那般大?


    就算有,那也是體格較大少見的女子吧。


    天幕也並未提及馬皇後體型差啊。


    “裹腳?”


    劉邦皺了皺眉,聽著就不是什麽好詞。


    吃飽了沒事幹啊裹腳幹啥?


    —


    ps:馬皇後有一雙大腳是比較被認可的說法。


    在古代,纏足之風盛行,富貴人家女子大多纏足。馬皇後出身於民間,她沒有纏足。


    這一說法主要來自民間傳說。傳說她在乘坐轎子出行之類的場合,因為偶然情況露出大腳被人看到,因此就有了“馬大腳”的稱唿。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細節可能也在傳說過程中被誇大。


    但這也反映出她和一般的傳統纏足後嬌弱形象的後妃有所不同,從側麵體現她民間出身的質樸等特點。


    ......


    “第二位徐皇後。”


    “徐皇後出生於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祖籍濠州(今安徽鳳陽附近),其名史書未載,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


    “徐達為明朝的建立和穩定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封為魏國公(追封中山王),這樣的家庭背景使得徐皇後自幼便有著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資源。”


    “徐皇後幼年時便喜歡讀書,精通四書五經,貞潔嫻靜,被人們稱為女諸生,這為她日後的品德修養和智慧才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女諸生”在古代是對有學識、有文化的女子的一種稱唿。


    在明清時期,“諸生”一般指通過最低一級考試(院試)的學生,也就是秀才。


    所以“女諸生”可理解為女秀才。


    在古代,能夠有機會讀書的女子並不多,因此“女諸生”這樣的稱唿是對女子學識的一種認可和讚譽。


    “公元1376年,徐氏嫁給時為燕王的朱棣,被封為燕王妃。”


    “她與朱棣夫妻關係和睦,感情深厚,在婚後的九年時間裏,共生育了三子四女,分別是明仁宗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以及永安公主、永平公主、安成公主、鹹寧公主。”


    艾倫.耶格爾: 【徐達都沒想到, 從朱高熾開始之後的所有皇帝都是他和重八的後代,】


    朱元璋:“......”


    徐達:怎麽怪怪的。。。


    嘻嘻嘻: 【朱棣一共就九個孩子,徐妙雲生了七個】


    旅途: 【14歲就結婚,生7個孩子,不短命就怪了】


    ………*: 【這麽一看長孫皇後體質是真的好啊。。】


    洛神關門大弟子: 【長孫皇後也是生孩子太多傷元氣了。】


    @是羽毛:【唉,那時候還真是生孩子越多,越是大概率短命,可能醫療水平沒那麽高的原因。】


    m-red devils-7: 【無解題,孩子生的越多越代表夫妻恩愛,但同時也會讓女方身體變得越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盤點曆史短視頻給各朝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不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不詩並收藏震驚!盤點曆史短視頻給各朝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