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菲卡u17隊長魯本·迪亞斯手腳並用,連忙從地上爬起,立刻向主裁判喊冤。


    主裁判麵帶微笑,指著雙眼。


    意思是自己看得很清楚,就是你絆倒波爾圖u17隊長。


    見主裁判態度堅決,也就放棄了繼續掙紮。


    說到底,他還隻是一個17歲的青年。


    馬迪·奎塔和菲利克斯一同把馬丁從地上拉起,擊掌慶祝球隊獲得點球。


    場邊的本菲卡u17主教練赫爾德就老練的多,臉皮厚的很,哪怕親眼看到魯本·迪亞斯絆倒馬丁,也是能臉不紅心不跳的跟第四官員投訴。


    他要用實際行動告訴球員,很多時候必須掙紮一番。


    萬一裁判經受不住壓力改判呢?


    換來的結果,自然是主裁判的黃牌警告。


    赫爾德:“……”


    與此同時,波爾圖u17主教練西蒙指著馬丁,大喊:“馬丁,你來罰這個點球。”


    納尼?


    Σ(⊙▽⊙“a


    開什麽國際玩笑?


    馬丁沒踢過點球,也沒有練過……


    他看著西蒙做著激情四溢的肢體動作,話到嘴裏有點不知道該怎麽表達。


    總不能說教練我不行吧?


    男人,不能說不行!


    個人屬性麵板顯示的點球才57,連及格線都沒有達到。


    這怎麽踢?


    馬迪·奎塔直接把足球放到馬丁身前:“加油!這個進球有可能就是你u17生涯唯一進球。”


    “……”


    馬丁心頭鬱悶:“呃……唯一……”


    他忽然想起融合前身的記憶,發現還真沒在u17取得哪怕一個進球。


    踢完這場比賽就要到u19報道,該不留遺憾。


    堅定信心!


    把足球抱在懷裏,放到點球點。


    屬性麵板顯示的能力是針對世界足壇職業球員的實力劃分完成的能力屬性化,是對標職業球員。


    眼前的守門員杜阿爾特未來或許會成為職業球員,但……現在……還差得遠!


    再說又不是什麽重要的比賽,氛圍也就這樣,壓根起不到什麽幹擾作用。


    “wu~wu~wuuuu~”


    場邊隻有零星的本菲卡u17球迷在狂噓,試圖影響準備主罰點球的馬丁的情緒。


    他忽然想起有人曾經說過,點球是否命中跟腳法關係不大,更多是看球員的心理是否足夠強大。


    曾經也是龍國職業球員,深知這點。


    球門寬7.32米,高2.44米,點球點到球門線的標準距離是11米。


    如此近的距離,守門員很難在判斷好點球軌跡再把球撲出去。


    因此,更多是依靠點球主罰者主動失誤或自己提前做出精準預判。


    馬丁把足球放在點球點,退了兩步,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再緩緩的唿出去。


    他能清晰感到自身情緒似乎沒有想象的那麽波動,還有多餘心思去想看過無數的點球主罰方法。


    踢兩個底角?


    還是大力抽射上角?


    推中路?


    “嗶~”


    主裁判哨聲響起,本菲卡u17守門員法比奧·杜阿爾特學起杜德克在伊斯坦布爾的個人秀,如八爪魚一般來迴伸展。


    馬丁笑了。


    他開始助跑,調整步點,左腳支撐身體,身體往左傾斜,跟地麵大概呈75°,右腳向後擺動,小腿的爆發力帶動膝蓋快速往前掄。


    右腳在臨近觸球的前夕有個明顯的向外展動作。


    法比奧·杜阿爾特精神一振!


    顯然是從馬丁的助跑和擺腿動作(腳型)判斷好了點球方向。


    右邊!


    這樣的點球主罰角度也是右腳球員經常完成。


    想到力挽狂瀾會得到全隊擁戴,身體重心移動的法比奧·杜阿爾特嘴角情不自禁的上揚,已經開始了誇張的臆想……


    半秒鍾後,笑容一僵。


    馬丁稍稍外展的擺腿小動作沒有直上直下觸球,而是在觸球的瞬間收迴百分之九十力度,觸球部位也從腳弓變成了腳背內側。


    踢出去的足球以非常慢的速度拔地而起,飛行的方向也跟他的撲救方向一樣。


    但是法比奧·杜阿爾特依舊一臉死灰……


    原本降低重心的身體是橫著朝右往下壓,為的就是去撲緊貼地麵的足球。


    馬丁踢出去的足球,是個半高球。


    倒地的杜阿爾特還不甘心的伸手去夠,就像是溺水的人。


    但……都是徒勞。


    “漂亮!勺子點球!”


    觀眾席的球迷是懂球的,情緒瞬間被馬丁這粒極度考驗強大內心的點球點燃。


    “好小子,真夠大心髒的。”


    主教練西蒙和他的助手們都情不自禁的為其鼓掌。


    球場上的波爾圖u17球員一個個興奮抱著馬丁,搞怪的黑人小哥馬迪·奎塔還亢奮道:“太棒了!你怎麽會想到用勺子的?你該去一線隊的!”


    “就是就是!別去u19了,直接去一線隊報道!”


    身材高大的迪奧戈·萊特揉著馬丁的頭發:“我!迪奧戈特批!”


    唯有馬丁有些後怕的長出一口氣。


    因為剛才的勺子點球,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同時他也在心底下定決心,有屬性點一定要考慮加在冷靜。


    踢點球,特麽的需要足夠冷靜!


    場外的觀眾席。


    米格爾·馬裏奧激動的親吻在妻子克萊拉·安娜額頭,手舞足蹈:“兒子真棒,有我當年風範,真是擁有一顆大心髒!”


    聲音很大,球場又不是很吵,好幾個身穿波爾圖球衣的球迷側目望去。


    “馬丁是你兒子?我的上帝,親生的?”


    身後一個穿著耐克運動短袖卻滿臉胡渣的中年人聞言不可置信,拍了拍米格爾·馬裏奧肩膀,狐疑的眼神瞟向風韻猶存的克萊拉·安娜。


    想要表達的意思非常明確。


    欣喜若狂的米格爾·馬裏奧給了個無語的表情:“想什麽呢你,馬丁是我跟妻子十幾年前在龍國旅遊領養的孩子。”


    “原來是這樣啊,有眼光。”


    那人眼珠子一轉,豎起大拇指,開始了套近乎:“對了,我叫丹尼爾·奧克斯,您怎麽稱唿?”


    “米格爾·馬裏奧。”


    “馬裏奧?你怎麽沒跟馬丁姓?不是……我的意思是馬丁怎麽沒跟你姓?”


    丹尼爾·奧克斯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本能的問道。


    “是這樣的……”


    米格爾·馬裏奧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迴憶起當初領養馬丁的往事。


    妻子克萊拉·安娜一次出差在高速出了車禍,撿迴一條命卻永遠失去懷孕的機會。


    兩人酷愛龍國文化,便在妻子康複後前往龍國散心。


    在旅遊的第三站,路過一家孤兒院。


    看到一個非常可愛穿著開襠褲的小男孩蹲在門口,他手握樹枝,不停的在地上畫圈圈,嘴裏還說著什麽。


    這個男孩,就是馬丁。


    克萊拉·安娜第一眼就喜歡上這個小男孩,在得知是孤兒院的孤兒後就動了領養的念頭。


    至於為什麽叫馬丁,是因為院長姓馬,孩子取名是根據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順序排列,馬丁排名第四。


    夫妻倆後麵也沒改名,隻在馬丁前麵加了個馬裏奧的姓氏。


    而馬丁之前的葡萄牙、阿根廷護照名字,是叫mading·mário。


    ……


    本菲卡u17重新開球嚐試創造絕對殺機,看能不能在上半場結束前扳迴一個。


    1:2落後總比0:2落後要好。


    隻是他們的進攻太過急躁,缺乏足夠的時間去觀察和思考。


    也就造成進攻馬虎,導致前麵的球員沒辦法在相對寬鬆的環境完成射門。


    隨著埃迪·塞梅多接小若塔的分球在大禁區外放了高射炮,主裁判果斷吹響上半場的結束哨音。


    波爾圖u17兩球領先,球員非常開心,有說有笑。


    反觀本菲卡u17,全隊鬱悶不已,搖頭歎氣。


    不多時,波爾圖u17主教練西蒙針對下半場的比賽做出相應的戰術調整。


    主要是叮囑球員要在下半場開始階段集中防守注意力,避免大意而過早丟球。


    從得分的層麵說,上場比賽的兩個進球和本場比賽的兩個進球都是在最容易進球的時間段取得進球。


    沒有人比他們更懂這個時間段的得分\/丟球概率。


    馬丁近半個多月以來表現的能力令全隊折服,不經意間展露的領導力能夠讓隊友無比信任,加上年齡是u17最大,他的話在隊裏是具有很大的份量。


    西蒙對馬丁非常滿意,在相互配合之下,球員收斂了不該有的輕視。


    本來本菲卡u17無論從哪方麵出發都比波爾圖u17強,也就沒有資格去瞧不起比自己強的對手。


    “兄弟們,讓我們以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結束最後一場爭霸賽,有沒有問題?”


    馬丁說的慷慨激昂,他攥緊的右拳用力擊在打開的左手掌,發出清脆的響聲。


    “沒問題!!”


    波爾圖u17隊的全部球員異口同聲的說。


    觀眾席距離兩隊的教練席本就不遠,球迷、球探都聽得很清楚。


    不少球探開始在寫滿馬丁特點那欄補上一個優秀品質:領導力很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歸化被開除,溜到歐洲當球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年非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年非水並收藏開局歸化被開除,溜到歐洲當球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