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東出定策1
明末呂布:拯救天下從認爹開始 作者:七溪流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北既定,欲安天下,必出潼關。
大順如今掌握的核心地區包括:陝西全部、湖廣河南大部,這些地方曆來是糧食和兵源產地,極為重要。其餘寧夏、青海、甘肅則是屬於邊疆區域,拿下它們完全是為了拱衛陝西。
明廷手中除了江南半壁,在北方隻剩山西與河北,還有京畿腹地。
張獻忠正在攻略四川,四川明軍的敗亡也隻是時間問題。
關外,有一頭餓狼正留著口水,等待著時機。
選擇擺在了大順的麵前。
奉天殿,大順新朝的重要文武都在這了。
李岩站在大殿正中,慷慨激昂說著他的籌劃。“如今西北已定,隻要再把山西拿下作為屏障,我大順便有了江山半壁。之後便可厲兵秣馬積攢錢糧,以待天下大勢。”
李自成麵露難色,“軍師的意思是,我們打下山西後就不打了?”
“沒錯,陛下帶著闖軍眾將士辛苦征戰多年,是該好好休息享享福了。”李岩說此話時,眼神有些閃躲。因為這是李布教他的謊話。
在這場朝會大討論之前,二人就已經有過一次討論。李岩視李布為大順朝第一等人才,麵臨如此重要抉擇之際,自然會去征詢他的意見。
當然,李岩不會明著說,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你,他隻會說:你對此事有何看法。不過,李岩此話一出口,當場就被李布拆穿了。
“軍師想問便問,何必遮遮掩掩。”
李岩有些尷尬,“我隻是存了想與你切磋之意,並無別的意思。”
李布輕笑,“好好好,那我等便切磋一番。就由我來問軍師好了,軍師認為大順該何去何從。”
李岩正色道,“我大順頃刻間平定陝西,東出拿下山西自然也不在話下,接著是河北,然後拿下紫禁城自然也不是問題。可。。。”
李布明白李岩接下去要說什麽,而且他要說的話放在如今的大順朝,屬於政治不正確,因此遮遮掩掩不敢明說。“可是,大順終究是根基未穩。”
李岩沉默表示默認。
李布接著道,“我大順如今乍一看,兵強馬壯,占地遼闊。可細看之下不過是虛胖的病人。”
李岩急道,“不可胡說。”一邊還四周張望,哪怕是李岩,有些話也是不能亂說的。
李布擺擺手,“軍師勿驚,此間四下無人。軍師聽完我話,不是立即反駁,而是慌忙查看四野是否有人。看來軍師是同意布的看法。”
李岩點頭默認,示意李布繼續說下去。
“一國之強弱在其民在其地。地者,天地雨露滋潤便可長出萬物。人食之而活,大人生小人,小人長大再生小人。地有多少民便有多少。”
“是故,昔年曹阿瞞被火燒連營夢斷赤壁,其南下大軍幾乎損失殆盡。可仍能占據北方遼闊之地,而孫劉奈何他不得。何也?無非是其血條厚爾。”
李岩迷惑,“何謂血條?”
“就是底蘊、家底,我是說曹操的家底厚。”
“你繼續說。”
“那家底厚薄體現在何處,無非是你的地盤得夠大,你的手下肯為伱拚命,你地方上的人認你當主公。也就是地利和人心。”
“而我大順,如今地盤是夠大了。人心呢?”說到此處,李布盯著李岩。
李岩喃喃道,“百姓們倒是感激我闖軍。”
李布嗤笑一聲,“好個倒是,軍師是聰明人,自然是明白:光有百姓感激有何用。”
“讓百姓一時感激何其簡單,可讓百姓一直感激又何其艱難。”
“一時之感激,隻需砸開富戶的倉廩,自己吃飽後餘下些碎屑給百姓,便可得他們感恩戴德。”
“可之後呢?均田免糧?多麽動聽的口號,多麽美好的願景。”
李布轉而語調加重,“如果安天下萬民,真就如此簡單,為何這世間自秦漢以來,沒有三百年的王朝。”
片刻的沉默後,李布又道,“2000多年前的孔老兒帶著他那一班弟子,想來想去,又走遍天下。最後覺得:這天下得有規矩。於是就弄了一部論語。”
“後人在其之上修修補補,這天下總算像了那麽點樣子。可也就是像了點樣子而已。”
“無數士大夫們皓首窮經,就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他們就算想一萬年也不會明白。”
李岩好奇,“那他們想不明白,難道你就能想的明白?”
李布自嘲而笑,“我?我不敢明白。”
李岩低頭沉思,迴味李布的話。
而李布不想再深入下去,“好了好了扯遠了,我就不說那些玄乎的了。我們還是迴到均田免糧。”
李布剛剛差點憤青病發作,可他總算是收住了。
“均田免糧能免多久,富戶吃光之後去吃誰。早晚不都得征稅,而那些百姓們在你均田免糧時感激你,可他們會因此主動將稅收送進你的府庫嗎?”
“那不早晚得派官吏去征收嘛。可問題又來了,稅賦怎麽個收法。天下之大,皇帝總不能派人去到每一家每一戶收稅吧,那得養多少的官吏,收的稅還不夠養他們的。那就得需要人來代為收稅,那就需要士紳。”
“你看,最後又繞迴來了。”
李岩起身道,“你說的這些,我也明白。可是闖王他們不明白。”
“沒錯,闖王和眾將受朝廷及士紳盤剝,才怒而起兵。隻求個砸開府庫大秤分金的爽快。”
“闖王他們不明白萬事萬物在於一個度。一粒米很輕,可大船之上的米粒堆多了就得沉。但你並不能因此就說米粒是錯的,錯的是不該在船上放那麽多米。”
“對士紳也是如此。萬事萬物駕馭不好,都會釀成災禍。闖王他們不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哎~”李布一聲歎息,“這在你我看來何等簡單的事情,到他們那就是千難萬難。”
李岩目光堅毅,“我父親因黨爭遭罪,我李家因此落難,我自負胸懷大誌而不得施展。若非闖王,我不過就是村中一富家翁,根本別想遨遊在這天地。知遇之恩,千難萬難也要報。”
李布幽幽道,“孔老兒被奉為萬世師表,可他搞出來的那堆規矩,卻連自家兒孫也管不了。誰來就跟誰,名為衍聖,實為花巷的娼妓。”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可若是滿清來了。我與你打賭,他們一定會說自己頭皮太癢。”
李布看向李岩,“你可知我說這些是為何?”
李岩搖頭。
李布深吸一口氣,轉而長歎,“即便是如孔老兒那樣的聖人,也管不了自己的子孫。這世上之事,自有其規律。萬事莫要強求。”
李布眼中決定規律的因素,便是生產力。但是李岩肯定不懂這些,李布也不打算把這麽先進的思想告訴他。李布隻是隨口勸勸他,他聽不聽隨意。
李布轉身便想走。
“等等!”這迴李岩竟然叫住了他,這倒讓他很驚訝,這家夥竟然也知道放下架子不恥下問了。
李岩聲音堅定,“如果我非要強求呢,可有法子?”
“哎,這世上不怕多癡男怨女,怕的是所托非人。我替你不值呀。”
李岩自然聽得懂對方話中隱喻,“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孔老兒要是寫畫本戲曲肯定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你瞧,像你這等聰明人,為了所謂的知遇之恩,都要九死不悔。可不就是那些癡男怨女,生生死死非你不可。當真是無禮可講,無根可探。”
“也罷,相識一場就給你點小小建議。”
“軍師你為人過於剛正不阿,若想成事應當身段柔軟,學學你那好手下牛金星。你若不想闖王莽撞進取天下,和他講大道理是沒用的,就算他聽,他手下的人也不會聽。你得效仿項王錦衣夜行的典故。”
說完,李布從容而去。隻留李岩一人在原地細細迴味。
大順如今掌握的核心地區包括:陝西全部、湖廣河南大部,這些地方曆來是糧食和兵源產地,極為重要。其餘寧夏、青海、甘肅則是屬於邊疆區域,拿下它們完全是為了拱衛陝西。
明廷手中除了江南半壁,在北方隻剩山西與河北,還有京畿腹地。
張獻忠正在攻略四川,四川明軍的敗亡也隻是時間問題。
關外,有一頭餓狼正留著口水,等待著時機。
選擇擺在了大順的麵前。
奉天殿,大順新朝的重要文武都在這了。
李岩站在大殿正中,慷慨激昂說著他的籌劃。“如今西北已定,隻要再把山西拿下作為屏障,我大順便有了江山半壁。之後便可厲兵秣馬積攢錢糧,以待天下大勢。”
李自成麵露難色,“軍師的意思是,我們打下山西後就不打了?”
“沒錯,陛下帶著闖軍眾將士辛苦征戰多年,是該好好休息享享福了。”李岩說此話時,眼神有些閃躲。因為這是李布教他的謊話。
在這場朝會大討論之前,二人就已經有過一次討論。李岩視李布為大順朝第一等人才,麵臨如此重要抉擇之際,自然會去征詢他的意見。
當然,李岩不會明著說,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你,他隻會說:你對此事有何看法。不過,李岩此話一出口,當場就被李布拆穿了。
“軍師想問便問,何必遮遮掩掩。”
李岩有些尷尬,“我隻是存了想與你切磋之意,並無別的意思。”
李布輕笑,“好好好,那我等便切磋一番。就由我來問軍師好了,軍師認為大順該何去何從。”
李岩正色道,“我大順頃刻間平定陝西,東出拿下山西自然也不在話下,接著是河北,然後拿下紫禁城自然也不是問題。可。。。”
李布明白李岩接下去要說什麽,而且他要說的話放在如今的大順朝,屬於政治不正確,因此遮遮掩掩不敢明說。“可是,大順終究是根基未穩。”
李岩沉默表示默認。
李布接著道,“我大順如今乍一看,兵強馬壯,占地遼闊。可細看之下不過是虛胖的病人。”
李岩急道,“不可胡說。”一邊還四周張望,哪怕是李岩,有些話也是不能亂說的。
李布擺擺手,“軍師勿驚,此間四下無人。軍師聽完我話,不是立即反駁,而是慌忙查看四野是否有人。看來軍師是同意布的看法。”
李岩點頭默認,示意李布繼續說下去。
“一國之強弱在其民在其地。地者,天地雨露滋潤便可長出萬物。人食之而活,大人生小人,小人長大再生小人。地有多少民便有多少。”
“是故,昔年曹阿瞞被火燒連營夢斷赤壁,其南下大軍幾乎損失殆盡。可仍能占據北方遼闊之地,而孫劉奈何他不得。何也?無非是其血條厚爾。”
李岩迷惑,“何謂血條?”
“就是底蘊、家底,我是說曹操的家底厚。”
“你繼續說。”
“那家底厚薄體現在何處,無非是你的地盤得夠大,你的手下肯為伱拚命,你地方上的人認你當主公。也就是地利和人心。”
“而我大順,如今地盤是夠大了。人心呢?”說到此處,李布盯著李岩。
李岩喃喃道,“百姓們倒是感激我闖軍。”
李布嗤笑一聲,“好個倒是,軍師是聰明人,自然是明白:光有百姓感激有何用。”
“讓百姓一時感激何其簡單,可讓百姓一直感激又何其艱難。”
“一時之感激,隻需砸開富戶的倉廩,自己吃飽後餘下些碎屑給百姓,便可得他們感恩戴德。”
“可之後呢?均田免糧?多麽動聽的口號,多麽美好的願景。”
李布轉而語調加重,“如果安天下萬民,真就如此簡單,為何這世間自秦漢以來,沒有三百年的王朝。”
片刻的沉默後,李布又道,“2000多年前的孔老兒帶著他那一班弟子,想來想去,又走遍天下。最後覺得:這天下得有規矩。於是就弄了一部論語。”
“後人在其之上修修補補,這天下總算像了那麽點樣子。可也就是像了點樣子而已。”
“無數士大夫們皓首窮經,就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他們就算想一萬年也不會明白。”
李岩好奇,“那他們想不明白,難道你就能想的明白?”
李布自嘲而笑,“我?我不敢明白。”
李岩低頭沉思,迴味李布的話。
而李布不想再深入下去,“好了好了扯遠了,我就不說那些玄乎的了。我們還是迴到均田免糧。”
李布剛剛差點憤青病發作,可他總算是收住了。
“均田免糧能免多久,富戶吃光之後去吃誰。早晚不都得征稅,而那些百姓們在你均田免糧時感激你,可他們會因此主動將稅收送進你的府庫嗎?”
“那不早晚得派官吏去征收嘛。可問題又來了,稅賦怎麽個收法。天下之大,皇帝總不能派人去到每一家每一戶收稅吧,那得養多少的官吏,收的稅還不夠養他們的。那就得需要人來代為收稅,那就需要士紳。”
“你看,最後又繞迴來了。”
李岩起身道,“你說的這些,我也明白。可是闖王他們不明白。”
“沒錯,闖王和眾將受朝廷及士紳盤剝,才怒而起兵。隻求個砸開府庫大秤分金的爽快。”
“闖王他們不明白萬事萬物在於一個度。一粒米很輕,可大船之上的米粒堆多了就得沉。但你並不能因此就說米粒是錯的,錯的是不該在船上放那麽多米。”
“對士紳也是如此。萬事萬物駕馭不好,都會釀成災禍。闖王他們不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哎~”李布一聲歎息,“這在你我看來何等簡單的事情,到他們那就是千難萬難。”
李岩目光堅毅,“我父親因黨爭遭罪,我李家因此落難,我自負胸懷大誌而不得施展。若非闖王,我不過就是村中一富家翁,根本別想遨遊在這天地。知遇之恩,千難萬難也要報。”
李布幽幽道,“孔老兒被奉為萬世師表,可他搞出來的那堆規矩,卻連自家兒孫也管不了。誰來就跟誰,名為衍聖,實為花巷的娼妓。”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可若是滿清來了。我與你打賭,他們一定會說自己頭皮太癢。”
李布看向李岩,“你可知我說這些是為何?”
李岩搖頭。
李布深吸一口氣,轉而長歎,“即便是如孔老兒那樣的聖人,也管不了自己的子孫。這世上之事,自有其規律。萬事莫要強求。”
李布眼中決定規律的因素,便是生產力。但是李岩肯定不懂這些,李布也不打算把這麽先進的思想告訴他。李布隻是隨口勸勸他,他聽不聽隨意。
李布轉身便想走。
“等等!”這迴李岩竟然叫住了他,這倒讓他很驚訝,這家夥竟然也知道放下架子不恥下問了。
李岩聲音堅定,“如果我非要強求呢,可有法子?”
“哎,這世上不怕多癡男怨女,怕的是所托非人。我替你不值呀。”
李岩自然聽得懂對方話中隱喻,“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孔老兒要是寫畫本戲曲肯定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你瞧,像你這等聰明人,為了所謂的知遇之恩,都要九死不悔。可不就是那些癡男怨女,生生死死非你不可。當真是無禮可講,無根可探。”
“也罷,相識一場就給你點小小建議。”
“軍師你為人過於剛正不阿,若想成事應當身段柔軟,學學你那好手下牛金星。你若不想闖王莽撞進取天下,和他講大道理是沒用的,就算他聽,他手下的人也不會聽。你得效仿項王錦衣夜行的典故。”
說完,李布從容而去。隻留李岩一人在原地細細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