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能不能治療糖尿病?可以呀,但是這種“治療”的思路跟西醫是不一樣的。


    先說西醫,西醫有血糖儀,能監測血糖,還能查胰島素釋放試驗,所以西醫思路簡單易懂就是降糖,從胰島素到血糖各個環節的降,隻要能降到範圍內就行了。


    餐前7.0mmol\/l,餐後11.1mmol\/l,就算達標了。


    血糖本身隻是個數值,高了不代表就是怎麽怎麽,而是血糖升高後會一直破壞全身的血管,這個才是最要命的,心腦腎疾病由此而生。


    再說中醫,西醫的糖尿病屬於中醫的“消渴病”範疇,是指以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為主要特征的綜合病證。


    若做化驗檢查其主要特征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變部位在肺、胃、腎,基本病機為陰津虧耗,燥熱偏盛。


    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則陰損及陽,熱灼津虧血瘀,而致氣陰兩傷,陰陽俱虛,絡脈瘀阻,經脈失養,氣血逆亂,髒腑器官受損而出現癤、癰、眩暈、胸痹、耳聾、目盲、肢體麻疼、下肢壞疽、腎衰水腫、中風昏迷等兼證。


    這是現在對於消渴的定義,看出貓膩了嗎?


    古代的中醫是沒有血糖儀的,所以注定了,中醫是從症狀上去認識所謂的“糖尿病”。


    換而言之,大家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把一個糖尿病患者擱到古代,不一定就會被診斷為“消渴”。


    而拿著一個現代血糖儀穿到古代找到一個“消渴”病人,給他測個血糖,那麽他的血糖也不一定就是高的。


    既然古代就沒有血糖高低這個概念,那麽那些曆代醫家們所立的方劑,也絕對不會以降血糖為標準參考,即使有些確實有改善血糖的效果,也是個別,不具備普適性。


    當然,這是現在,不代表未來。


    “那現代就沒有名醫能創立降糖的方子麽?”羅娜敏銳的察覺到了李介賓的言外之意。


    李介賓一聽百威下肚,感覺有點飄了:“血糖儀才普及幾年啊......1969年的時候,第一台血糖儀問世,1987年以後,歐美國家才開始大麵積推廣血糖儀,1994年,拜耳進入了國內......測血糖在現在是人盡皆知的常識,但是真正說起來也就是這二十年間......”


    才20年呀,看看身邊的那群80、90後,他們多大呀?


    20年前畢業的那批中醫學生,如果進了大醫院,運氣好的應該已經是正高了,運氣不好的,說不定現在還是個副高。


    診室裏,正收拾東西下班的譚主任,打了個噴嚏,感受到一絲絲惡意。


    才這麽點時間,把曆代名醫穢土轉生出來,或者用拘靈遣將召喚出來,能不能搞出來個中藥降糖法?


    嗚嗚嗚.....


    哭?哭也是算時間的。


    人是習慣當下的,並且大部分人總會覺得現在的一切是過去,也是未來,一切都是不會變的。


    為什麽李介賓總是習慣要去追溯一下曆史。


    如果稍微了解一下曆史,就會知道,fdc興起不過20年,在之前,都是單位分,沒那麽值錢。2020年之前,李介賓就不理解,為什麽那麽多人總不相信,價不會跌呢?


    1997年,xxx席卷了一圈,把泰國、日本、韓國席卷後,在香港被堅強的後盾給硬頂了迴去。


    當時,傷敵一萬,自損八千,民生凋敝,王石被請去喝茶,後麵的故事就不用講了,而這兩年的故事,每個人都是親曆人,這也算見識曆史了。


    後世如果有人問起來,為什麽這年頭兒白送fz都不要,都那麽傻的嗎?


    或許滿臉溝壑的老人,顫動一下嘴唇,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是好。


    那是白送嗎?那是要你半輩子。


    二十年來如一夢,四十年fd還清。


    還有這個,什麽時候開始的?


    1993年。


    那麽就有一個疑問了,這些年很多的,在1993年之前,可是沒有交......


    至於jhsy就不提了,曾經,大濕也是位光榮的獨生子女......如今......


    時也,命也。


    李介賓又幹了一聽百威,這玩意兒,喝著很順口,後勁兒還不小呀,但是羅娜喝著就沒事兒。


    如果今天李介賓喝高了,唯一的原因就是,這酒不是茅台,他喝不習慣。


    羅娜被李介賓那句獨生子女刺激到了,低頭陷入沉思。


    她也是獨生子女,很多時候她會想要個兄弟。


    如果有個弟弟或者哥哥,那麽父母就不會整天盯著自己了吧,自己也可以到處走走逛逛,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而李介賓錯會了羅娜的意,以為她是聽到中藥不能降糖而感覺低落。


    “其實也沒那麽誇張,降糖而已,也不是沒辦法。”


    ‘嗯呢。’羅娜心不在焉的應和著:“那你有什麽辦法?”


    剛好,巴奴的山藥汁兒上來了,兩個人都要的加糖的,喝一口感覺濃香四溢。


    李介賓喝到一半,然後放下了杯子,給羅娜示意。


    羅娜看著李介賓,把另外一個杯子裏的清水倒進了那半杯山藥汁裏,一直倒滿。


    瞬間,懂了。


    血糖是一個濃度,把容量加滿,血液裏的糖稀釋了,那麽血糖不就降下來了嗎?


    “中醫的思路,就是這樣,古代中醫治療消渴病,用葛根、麥冬、石斛、地黃、黃芪、玉米須、山藥等,在於養陰清熱,其實質無非就是排濁而保津,陰血嘛,補上去後,症狀自然會改善......”


    李介賓隨後又說,“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很多糖尿病患者說自己是糖尿病,問開的中藥裏麵有沒有含糖......而很多中醫這個時候就會把甘草、大棗什麽的給去掉......但是甘草在經方裏是用來儲水的呀,從這個角度來講,甘草那一點點糖,跟他的儲水功能相較,到底是會產生什麽效果呢?”


    李介賓說著,把那杯摻了水的山藥汁一飲而盡。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有趣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