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仍在持續進行,孟超凡端著架子,悠然自得地在一旁充當起了背景板。


    他時不時地輕抿一口茶水,換姿勢,凸造型。與此同時,李介賓則搖身一變,成為了這次講座的主角,肩負起了輸出內容的重任。


    “接著說脈象的深淺,當然,中醫的專業說法是‘浮沉’。”


    陸言笑道:“挺文藝的說法。”


    李介賓手指搭在陸言的手腕上手指跳動著演示,繼續講道:“手指剛碰到皮膚,就能摸到脈跳,是謂浮脈;


    指快按到底了、到骨頭了,才能摸到脈跳,是謂沉脈;


    極深和極淺的中間,就是正常脈。浮沉深淺,也是相對概念。摸得多了,自然會有直觀感受。


    比如,左手脈比右手脈沉,張三的脈比李四的脈沉,貧血的脈比感冒的脈沉。”


    陸言點頭,李介賓這講的很通俗易懂。


    看直播的很多不管中醫西醫,還是非醫學人士,此時都伸手在自己的手腕上摸著,一邊聽一邊摸,自然各有各的體會。


    與上次跟王映驕講的不同,這次因為是為了麵向大眾,所以李介賓沒有用太過專業的語言去闡述,而是用更簡單易懂貼近生活的方式去講述,為此,李介賓講了不少例子。


    “再比如,關脈是正常的,尺脈在相同的深度卻摸不到,需要再往下探一下才能摸到,那麽尺脈是沉脈。


    注意,沉,不代表無力。沉,說明病位比較深,在裏麵。


    沉且無力,說明裏麵比較虛。這種就該補了。


    沉而有力,說明裏麵有火,憋著,出不來。比如常說的陰虛火旺就是這種脈象,朱丹溪專門立了個方子叫大補陰丸的,就是治療這種證型。


    脈象中取有力,沉取紮實,說明精明強幹,很健康。


    脈象中取有力,沉取無力,說明‘底氣不足’‘沒長勁兒’。該補。


    脈象浮取有力,沉取無力,說明‘外強中幹’‘金玉在外敗絮其中’。該補。”


    陸言聽著李介賓一連說“該補”,那口氣跟“該打”一樣,忍不住樂開了花。


    李介賓講完脈位的浮沉,接下來講脈形粗細:“脈象粗細,或者說‘脈象寬窄’。”


    專業說法,又粗又寬謂之“洪”、“大”;又細又窄謂之“細”。


    在臨床上,細脈很常見,但是較少見到比正常更寬、更粗的脈象,一般隻是到正常粗細。


    一方麵,現在大城市人娛樂比較多,經常泡吧蹦迪燙頭嗨皮,就算沒玩那麽嗨的,晚上熬個夜衝一發什麽的也很常見,所以就多消耗、多虧損,自然多見脈細且弱。


    或者就算是脈有力,但是多伴隨肝鬱氣滯或感受寒邪,約束了脈道,表現為脈弦細或脈緊細。


    另一方麵,醫院去就診的門診多慢病,慢病多虛損,故脈細多見;病房多急病、重病,多為實證,故可見更多的大脈、洪脈。


    李介賓講到這個醫院門診跟病房脈象的不同,孟超凡欣慰的點了點頭,這個他也發現了,確實如李介賓所說。


    接下來李介賓講了脈象脈勢,他以“軟硬”闡述,其實就是緊張度。


    脈象較硬,謂之“弦”,謂之“緊”;脈象較軟——脈本來就應該柔和鬆軟。


    “脈象過於柔軟,我還真沒見過。可能就算是有,其更明顯的特征也應該是脈弱、脈細,而不描述為脈軟。”


    “弦脈和緊脈有必要單獨拿出來說一下:


    弦脈,‘如按琴弦’,在於一個長的緊張度,多對應的是肝鬱氣滯。


    見於左關脈較多,提示肝鬱氣滯,重點在肝鬱,用中藥重在把局部的鬱結打開,比如香附、鬱金等。


    見於右脈亦較多,提示肝鬱氣滯,重點在氣滯,全身氣機不暢,用藥重在調暢全身氣機,比如柴胡、麩炒枳殼等。


    見於右關脈,可以理解為‘肝脈(弦脈)在脾(右關)’,提示肝鬱克脾,消化功能受到影響,並且大概率是情誌失調導致的。”


    孟超凡聽完李介賓講述這番話後,心中大受觸動。他平日裏給患者號脈時,雖然也能大致評估出脈象,但從未像李介賓這般將寸關尺如此細致地進行比較。這種深入剖析脈象的方法讓他大開眼界,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中醫新世界的大門。


    他暗自慶幸自己參加了這場講座,覺得今天真是不虛此行。


    “緊脈,如‘牽繩轉索’,是一個寬的緊張度,多對應寒證。


    見於右關脈較多,提示脾胃寒氣。


    見於尺脈,提示腰涼宮寒。


    見於尺脈再往下,提示下肢寒涼,老寒腿。


    當然,這些都是經驗之談。”


    說到這裏,李介賓又強調說:“說了這麽多‘見於a,提示b’的例子,不是為了讓你遇見a的時候想到b,而是為了反推,遇到b的時候方知a原來是a。


    遇到肝鬱氣滯的患者,記住他的脈象,原來這個是弦脈;


    到畏寒肢冷的患者,記住他的脈象,原來這個是緊脈。


    弦脈比緊脈多了些彈性,有想發泄、想衝開的力量(但是沒能衝開,憋住了);


    緊脈比弦脈多了些攣縮,有感覺很冷、想要縮成一團躲起來的感覺;


    沉取又細又硬,說明內在的病邪是寒性的。


    所以是有虛有實,裏寒證。”


    許多觀看這場直播的人都深深地被觸動了,他們意識到,李介賓這樣的做法才是中醫界應該秉持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他既沒有誇大其詞,也沒有捏造神秘來博取眼球或故作高深,而是真的想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學習這種技藝。


    這種真誠和坦率讓人們對他充滿了敬意,並對現在的中醫行業產生了更多的信任。


    李介賓也是說開了,繼續去傳授自己的心得體會:“我再多說一句:陽虛是陽虛,寒邪是寒邪,陽虛是體質,寒邪是邪氣。陽虛容易有寒,但是陽虛不一定有寒,有寒不一定陽虛。


    就好比:沒錢是沒錢,欠債是欠債,沒錢容易欠債,但是沒錢不一定欠債,欠債的不一定沒錢。看直播的眾人們可以在臨床上結合脈象和症狀細細品味。”


    在某三甲醫院住院部的一間病房裏,幾個身穿白大褂的大夫正圍坐在一起,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屏幕,觀看著一場特別的直播。


    孟教授的講座,一個叫李介賓的助手在滔滔不絕的講著脈診,本來大家以為就是滿口講講情懷,說點假大空的套話,沒想到還真講幹貨呀!


    此時的李介賓正在向觀眾講解中醫脈象方麵的知識。而這些大夫們,則邊看邊熱烈地討論著。


    \"其實咱們完全可以嚐試一下啊,沒有竹子的話,就用木頭代替唄,再不濟,拿雙筷子試試也行呀!\"其中一位大夫說道。


    \"對對對,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澀脈,還是給一個透析患者把脈的時候呢。他手臂上做了個動靜脈瘺,結果就在下遊形成了非常明顯的湍流。那種感覺真的太奇妙了,是我以前從未明確過、也從未遇到過的。從那一刻起,我就認定,這肯定就是澀脈無疑了!\"另一位大夫附和道。


    \"可不是嘛,自從明確了澀脈的主觀感受以後,在臨床上就能摸到澀脈啦,雖說可能不如造瘺患者那麽清晰,但起碼能分辨出來了。不得不說,這小年輕講得還挺通俗易懂的,孟教授到底是從哪兒找來這麽一個得力幹將啊?真是令人羨慕!\"其他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並對李介賓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


    一時間,病房裏充滿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對新知識的渴求。這些大夫們都期待著能夠將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而直播視頻裏的李介賓也剛好談到了澀脈:


    “......但是,總體上遇到澀脈的情況還是很少的。雖然澀脈和滑脈是並列的關係,但是在臨床上摸到的澀脈還是很少的,遠不如滑脈常見。


    澀脈,提示血瘀。同樣是辨證為血瘀,舌象和問診的準確度要高得多,沒必要非得看脈象;


    我沒有在所有血瘀患者的脈象上找到統一的脈象特征,隻能說如果遇見了澀脈,可以提示血瘀;


    但是不能說隻要是血瘀就一定有澀脈,或者隻要沒有澀脈就一定沒有血瘀。”


    李介賓說完後,停頓了一下,陸言恰當的遞過來一杯水,他喝了之後,繼續說道:“剛剛我們講了整體脈象,接下來我們講一些主要的局部脈象。


    結脈結脈,常出現在左關脈,(或者其他脈位,但是不多見)出現的一個像綠豆或者黃豆大小、單獨出現的、很突兀,高於其他位置。


    為什麽叫‘結脈’,因為像一個繩結,像係了一個死扣,其代表的氣機是氣在這裏鬱結不通,其代表的情緒是心結難開,往往是有件特定的事情,一直堵在心裏,一直沒過去。


    如果是脈弦所提示的肝鬱氣滯,往往不是特定的事情,而隻是一種氣機不暢的狀態。


    如果是弦脈上麵有一個結,那就是肝鬱氣滯體質的基礎上,最近又遇到了過不去的事兒。


    ......至於動脈,我行醫這麽多年,見到的多是脈數而單獨一部浮旺有力的脈象,還真的沒見過書上所說的動脈。


    而且動脈這個詞語跟現在的動靜脈又有衝突,念出來又總是會讓人誤會,我是會避免而不是非要說出來顯示這個脈象如何如何。


    在脈診這個問題上,堅持采用古人的名詞解釋來一較高下,這種行為並非不可取,而是為了追根溯源去探索未知的知識,但若僅僅隻是為了賣弄文采、故作高雅,而缺乏對臨床實踐的切實指導意義,那就顯得有些華而不實了。”


    聽到李介賓這樣說,很多直播麵前的人不禁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就像平靜的湖麵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愉悅的氣氛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開來。


    李介賓還在一本正經的講脈診,原本枯燥的知識,竟如此可愛動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