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介賓所看一本網文小說中的陳老魔曾經說過,疾病,無非陰陽者也。


    鄭氏在《醫理真傳》序言中明言:“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亦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


    所以修書《醫道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恆論》三部曲,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補修園先生之未逮。”


    火神派的口號沒打出來之前,鄭氏一直被認為是與曹穎甫、陸淵雷等人齊名的傷寒學家。當時的北京中醫學院任應秋教授,還專門在近代傷寒流派中肯定了其學術地位。


    辨一切陽虛,與辨一切陰虛,然後才能言扶陽之法。


    觀鄭氏之作,先論氣血盛衰,再論陰虛陽虛,其辨列之詳盡恰恰針對時弊。


    夫氣有餘便是火,火旺者陰必虧。(丹溪言論)


    氣不足便是寒,寒盛者陽必衰。


    後賢改用滋陰降火之法,是套人參白虎潤燥救陰諸法。


    而以之治氣有餘之症,法則可從;若用之於氣不足之人,則失之遠矣。


    鄭氏乃詳細列舉陽虛、陰虛之辨,然後補當時醫家疏漏之處。


    陽虛的人,陰氣自然就會旺盛。這裏的陰氣指的是水旺,也就是血多。血多會導致氣衰,這就是陽虛的原因。


    陽虛的人雖然會出現一些類似實火的症狀,但實際上這是虛火,和實火是不一樣的。


    實火是外來的邪氣進入陽經,抑鬱導致的;而虛火是陰氣上升,陰氣就是水,水中的先天之陽就是氣,所以叫虛火。水氣本來應該往下流,往上走就是逆行,這其實是因為君火(心火)太弱,不能鎮壓,才會上升而致病。


    陽虛的人,麵色和嘴唇都會蒼白沒有神采,眼睛閉合;


    喜歡躺著,聲音低微,唿吸短促,少氣懶言,身體沉重;


    怕冷,口吐清水,飲食沒有味道;


    舌頭青色光滑,或者是黑潤青白色、淡黃潤滑色;


    嘴裏滿是津液,不想喝水,就算喝水也喜歡熱的,大小便正常;


    脈象浮空,細微無力;


    自汗,四肢發冷,指甲發青,腹痛,陰囊收縮。


    這些都是陽虛的真實表現。用藥就應該扶持陽氣,抑製陰氣。扶持陽氣包括上、中、下三焦,比如用桂枝、人參、黃芪,扶持上焦的陽氣;用薑、蔻、砂仁,扶持中焦的陽氣;用附子,扶持下焦的陽氣。


    不過呢,也有一些情況和實火比較相似,這也得給大家講講。


    陽虛的症狀裏,有人會麵紅如朱,看著像實火(其實是元陽外越,肯定有上麵說的那些病情作依據);


    還有人脈象極大、強勁如石(這是元陽暴脫,也肯定有上麵說的那些病情作依據);


    也有人身體很熱(這裏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元陽外越,身體一定不會痛也不會渴,沒有外感的症狀;一種是產婦失血太多,陽氣沒有依附;還有一種是吐血傷陰,元氣沒有依靠,吐的時候氣機向外發散,元氣也跟著往外跑);


    有人滿口的牙縫都流血(陽氣虛不能統攝血液,血太多了就會向外越);


    有人氣喘急促、咳嗽痰多(肺是清虛的髒器,容不得一點陰氣,現在心肺的陽氣不足,所以控製不住僭越在上的陰氣。這裏的陰氣指的是腎水腎火,這條說的是內傷);


    有人大小便不順暢(陽氣不足不能運化陰氣,肯定有上麵說的那些病情作依據)。


    火神派以善用附子,多是辨出了這些類似實火的虛火證,診斷不明的醫師以滋陰之法,自然越治越糟糕,而大量用桂附幹薑則是恰恰對症,所以外人看了之後覺得很神奇。


    而鄭氏不僅論陽虛,對陰虛一樣有深入研究。


    通常陰虛的人,陽氣會自然旺盛。陽氣旺就會火旺,火旺會導致水虧,這就是陰虛的原因。


    表麵出現的各種陰證征象,類似陽虛的症狀,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辨別,絕對不會錯。


    陰虛的病人,一定會麵紅、唇紅,精神頭足,睜眼睡不著,嗓門大,口臭,喘氣粗,身體輕,怕熱;


    二便不順暢,口渴想喝冷飲,舌苔幹黃或黑黃,沒有津液,舌苔上滿是芒刺,煩躁,說胡話;


    或者潮熱、盜汗,幹咳沒有痰,不停地喝水,六脈又長又有力。


    這些症狀,都是陰虛的真麵目,用藥就應當滋陰來抑製陽氣。


    不過,也有一些症狀近似陽虛,比如,有脈象潛伏不見,或者像絲線一樣細,好像陽虛到了極點。有四肢冷得像冰一樣,好像陽氣斷絕了。有突然嘔吐、腹瀉,出大汗好像陽氣脫了。有想說話卻說不出來,好像氣被奪了。


    曾經有火神派宣傳會,大會場現場演示,給患者服用附子,當場暴斃,應該就是辨證不精,將近似陽虛的陰虛證當做了陽虛,投之附子,立斃。


    鄭氏以善用附子著稱,但其著作並無偏頗,《醫理真傳》有雲:“按陰虛症皆緣火旺(火即氣),火盛則傷血,此千古不易之理。


    後賢專以火立論,而陰虛症之真麵目盡掩矣。仲景存陰、化陰、育陰、救陰之法俱廢,無人識矣,今特證之。”


    附伏火說:


    世多不識伏火之義,即不達古人用藥之妙也。餘試為之喻焉:如今之人將火煽紅,而不覆之以灰,雖焰,不久即滅,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


    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藥、立一方,皆有深義。若附子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


    古人雲:\"熱不過附子,甜不過甘草\"。


    推其極也,古人以藥性之至極,即以補人身立命之至極,二物相需並用,亦寓迴陽之義,亦寓先後並補之義,亦寓相生之義,亦寓伏火之義,不可不知。


    而李介賓這次用來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的方子,選方是甘草瀉心湯,而加肉桂、附子,就是有感鄭氏伏火之說,得附子、甘草之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