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課程結束後,李介賓和苗苗一同前往學校食堂用餐。


    找好座位坐下之後,李介賓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苗苗姐,老劉的那個門診你去看過了嗎?”


    苗苗一邊把餐盤放在桌上,一邊迴答道:“嗯,我已經去過啦!那裏的人可真不少呢。”


    李介賓繼續追問:“具體有多少人啊?”


    苗苗想了一下,然後迴答說:“大概一上午就有十幾位病人吧。”


    聽到這個數字,李介賓點了點頭,但心裏則是在嘀咕。


    如此規模龐大的醫院,又是專家門診,卻隻有十幾個病人……


    這究竟算是多還是少呢?此刻的他並未聯想到自家那冷清的生意。


    “苗苗姐,你知道不知道教研室的其他老師有沒有門診呢?”他好奇地問道。


    “嗯,唐老師和劉老師一同坐診,就在隔壁房間。至於王老師嘛,我倒不是很清楚。”苗苗如實迴答道。


    緊接著,李介賓又追問:“那唐老師那邊的病人數量如何呢?”


    苗苗稍稍思索了一番,然後迴應說:“沒有劉老師那裏的病人多。”


    偶爾會有一兩個吧,的確是比老劉的要少些。


    這倒是在李介賓的預料之中。


    畢竟對方隻是個研究《黃帝內經》的理論家而已,讓他去講聖賢書還行,開中藥方子......管不管用就要看黃帝岐伯保佑不保佑他了。


    要知道中醫不僅需要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還得有大量的臨床實踐經驗才行。


    而老唐這個人顯然更擅長於理論研究,對於實際的治病開藥可能並不是那麽在行。所以說,他的門診冷清也很合理嘛。


    兩人開始用餐,期間還不時交流一些學習和生活上的事情。


    “苗苗姐,你可曾知曉中醫學於曆史長河之中存在著一道分水嶺?”


    苗苗搖了搖頭,表示不知曉。


    李介賓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這道分水嶺便是唐宋時期。


    在此之前的醫者們,固然對醫理有所涉獵,但他們更為看重的乃是醫術本身。


    然而,自宋代以降,醫家們逐漸意識到僅有醫術實難長久立足,遂將目光投向醫理研究。


    於是乎,你便能看到自從劉河間起,各式各樣的醫學流派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


    苗苗聽後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才自語道:“好像確實是這樣,難怪金元四大家之前,沒有什麽以學派見長的醫家。”


    李介賓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其實啊,這事說來話長。


    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對人們的生活和價值觀產生了深遠影響。


    而在宋代,由於程朱理學的興起,儒家對於經學的研究更為深入,對於古代典籍也越發重視起來。”


    他喝了口蜜雪冰橙,潤了潤嗓子後繼續講道:“就在這個時期,《素問》這部古老醫書開始受到關注,並逐漸得到認可。


    一方麵呢,它所蘊含的中醫理論與儒家所倡導的養生之道不謀而合;另一方麵呢,則是因為當時社會上出現了一些疾病流行的情況,使得人們對於醫學知識的需求增加。


    於是乎,《素問》憑借其獨特的價值和實用性,漸漸走上神壇,成為中醫界備受推崇的典籍之一。


    可以說呀,如果沒有儒家思想在背後推波助瀾,也許《素問》就不會有今天如此崇高的地位咯!”


    苗苗聽得入迷,不禁感歎道:“原來還有那麽多說法,不過好像也確實是這樣,宋代的儒家好像跟之前的不一樣。”


    李介賓認真地糾正說:“這裏所說的應該是‘儒教’而非簡單意義上的儒家思想。


    宋朝儒生們所強調的‘道統’觀念,將他們自身的理論體係應用到了醫學領域之中。


    神農氏和黃帝等被視為上古時期的偉大君主,而張仲景與華佗則好比周公旦和孔夫子……因此,當談論醫學時,人們必定會高聲暢談起神農氏和黃帝,仿佛這能讓自己更具權威性和崇高地位。


    這種行為就如同如今社會上那些動輒聲稱自己畢業於清華北大一般,如果不這樣做,似乎就無法突顯自己的檔次和品味。”


    聽到“逼格”這個詞,苗苗忍不住笑出聲來。她心想,如此看來,古代人其實也頗有幾分中二氣質呢。


    李介賓接著說道:“這還不算完呢,但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許多醫者隨意注解醫書,完全憑借個人喜好和想法,對前人醫家橫加指責、抨擊;甚至還有些人肆意篡改經典原文,刪減或增添字句,自行補缺漏洞,並調換文章篇幅順序等惡劣行徑。


    此類不良風氣自宋代興起後,至金元時期更為盛行。這也是我整理各種版本的傷寒論,才慢慢發現的。”


    此時,苗苗已然用完餐,順手拿起一張紙巾遞給李介賓,同時提醒道:“這些話你還是留著跟其他人講吧,我可沒膽量在教研室裏胡言亂語。”


    李介賓接過紙巾擦拭嘴巴後迴應道:“我肯定會的,首先就要從老唐入手,讓這個天天故弄玄虛的老古板領略一下,什麽叫中醫的真東西。”


    說幹就幹,當天下午,李介賓就找上了老唐。


    老唐一開始還挺開心的,心裏在想李介賓這是不是迴心轉意打算當自己的學生了。


    “唐老師呀,聽說你還會去醫院坐診?”


    老唐迴話道:“是呀,每星期會去兩天。”


    李介賓繼續說:“聽說你門診病人很多......”


    什麽?誰在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知道嗎?


    讀書人的事情,怎麽能說不多呢。


    李介賓看著老唐的臉色,就覺得這事兒有希望。


    “是這樣的,我打算跟著老師去坐坐門診,多實踐實踐。”


    “這......”老唐心裏已經罵開了,這絕對是陰謀呀,明明自己門診病人不多,非要說自己病人多,然後再讓李介賓來跟著坐診,自己這老臉往哪裏擱呀。


    “阿賓呀,你現在還是學生,還需要多積累......”


    說到這裏,老唐老臉一紅,自己都覺得編不下去了,李介賓雖然還是學生,但是他的水平已經積累過頭了,是該找個地方疏通疏通了。


    怎麽辦?讓他跟著試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