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酒客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思維決定了方向,它如同黑暗中的明燈,指引著人們前行的道路。
在醫療領域,同樣如此。眾多醫家各抒己見,但最終都能夠治好病症,其根源就在於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
西方有一句名言:“條條大道通羅馬”,意味著達成目標的途徑並非唯一;而東方則有“殊途同歸”之說,表示雖然方法各異,但最終都會走向相同的終點。
以今日所見的出汗病為例,對於那些剛剛學完方劑學的新手來說,他們可能會直接開出滋陰斂汗方,如牡蠣散、生脈散或桑螵蛸散等。這些方子或許有效,亦或無效。若無效,則需更換其他方劑……
這種做法正是宋代部分依賴《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大夫所為,也是後來朱丹溪所批評的。
並不是方子不行,方子都是好方,但是化神奇為腐朽了。
然而,真正高明的醫者並不會拘泥於固有之法。
他們會深入探究病因,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有時,看似不同的治療方法,實則蘊含著相通的醫道原理。正如武林高手過招,招式雖異,但內核相同,皆為製敵取勝之道。
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中醫或者中醫學生,不僅要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更要培養靈活多變的思維能力。隻有這樣,才能在麵對複雜多樣的病症時,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從而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如果學完中內,可能就會找,這該是氣血津液係病裏麵的汗證,然後是什麽證型,然後選什麽方......
或許會有用,也或許會沒用,這種思維不好評價,但是基本上還算合格,效果不好的原因就在於,靈活度不高,針對性不足。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假如中醫是要靠經驗積累,那麽西醫大家都是按指南看病的,抱著同一本書看病,難道西醫的水平就都是一個水平嗎?
去年十月份,一陣兒童支原體流行(到底算不算支原體不確定,因為還摻雜著甲流乙流新冠),各個醫院兒科都爆滿,很多兒童高燒不退,這流感一直到十一月份還沒結束,硬生生過了年。
其他的不做評價,撿重點說,某省兒童醫院,一個主任直接頭孢阿奇一起聯合應用......有醫師質疑這樣治療不符合指南要求。
該主任直接霸氣迴應,這都不知道算不算是支原體肺炎,就這樣治,你看吧,迴頭指南都要改。
而實際上,聯合用藥的兒童確實普遍比單用阿奇的退燒更快。
如果是搞經方的,可能用上桂枝湯了。
因為桂枝湯治療榮衛不和的汗證。
但是老竇卻不能用,他是個大老板,應酬很多,酒場多,飲酒也多。
傷寒論第17條,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這條很有意思,張仲景在桂枝湯的禁忌中專門提到了喝酒。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說明張仲景曾經給長期酗酒的患者用過桂枝湯,然後發現喝了湯藥後會嘔吐。
用桂枝湯幹嘛?治感冒?
有可能,更有可能是,出汗。
傷寒第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如果不是經常喝酒的,不了解,酒桌上那種一喝酒就出汗的人,酒量都不差,為什麽呢?循環的快,他代謝的比別人快。
好事兒,但是擋不住天天喝,安全帽是給工人預防風險的,沒人戴個安全帽就非要撞牆試試這帽子結實不結實。
酒,性甘、苦、辛,溫。
入心、肝、肺、胃經。
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
《醫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氣,助腎興陽,發汗。”
所以上麵兩條傷寒論條文結合著看,大概意思就是,病人經常出汗,可以喝桂枝湯,調和一下營衛,但是如果這個人是個常喝酒的,他出汗就不能喝桂枝湯了,喝了會嘔吐,因為酒是辛甘溫的,常喝胃中有濕熱,不喜甘溫之物。
那小夥伴就該問了,我給它清濕熱行不行?
可以呀,但是有一點,清濕熱跟止汗沒有必然聯係,有可能用了清中湯,他舌苔也好了,但是汗還是繼續出。
有意思吧,為什麽經方見效快,效果還好?
因為經方是對症下藥,解決的就是症狀本身。唐宋之前,中醫重視術,怎麽見效怎麽來。
張仲景的傷寒論,就是一本指南書,啥症狀,用啥方。
裏麵理論的部分,絕大部分都是宋以後後人添加上去的,有很多都要分辨一下是不是張仲景的本意。(這也是為什麽要研究傷寒論版本的意義。)
唐宋之後,到我們現在學習中醫,都是理論在前,這個病人是什麽什麽證,我給他用什麽什麽方……然後呢?病人喝了藥,效果改善不是很明顯。
所以後來就有人亂說,什麽中醫治本,慢上勁兒,嘖嘖嘖嘖,外行人有這種想法沒啥,畢竟他們又不懂中醫。但要是專業人士說這個,是會被同行嘲笑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和觀點,這並不是什麽值得嘲笑的事情。重要的是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切實地醫治好疾病,實際行動永遠比空談更有價值。
李介賓拿來了紙和筆,問道:“竇哥,你可以服用中藥嗎?”
“可以,可以,我就是想喝點中藥調理一下身體。我之前去過西醫醫院,但他們說我沒病......”
這其實就是標準不同而已,畢竟各項檢查結果都顯示正常,隻是有些出汗過多的症狀罷了。而對於西醫來說,他們並不將此視為一種病症,因為西藥中也沒有專門用於止汗的藥物。那麽不妨嚐試一下中藥吧,還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量身定製呢。
李介賓寫下第一味,葛根。
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記載有葛花的解酒功效,謂:“(葛花)消酒。同小豆花幹末酒服,飲酒不醉也。”
砂仁、蔻仁、青皮、陳皮、木香、神曲、茯苓、豬苓、澤瀉、白術、幹薑、人參、五味子、牡蠣.......
如果是路天正在,會一眼認出來這個方子。
葛花解酲湯!
在醫療領域,同樣如此。眾多醫家各抒己見,但最終都能夠治好病症,其根源就在於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
西方有一句名言:“條條大道通羅馬”,意味著達成目標的途徑並非唯一;而東方則有“殊途同歸”之說,表示雖然方法各異,但最終都會走向相同的終點。
以今日所見的出汗病為例,對於那些剛剛學完方劑學的新手來說,他們可能會直接開出滋陰斂汗方,如牡蠣散、生脈散或桑螵蛸散等。這些方子或許有效,亦或無效。若無效,則需更換其他方劑……
這種做法正是宋代部分依賴《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大夫所為,也是後來朱丹溪所批評的。
並不是方子不行,方子都是好方,但是化神奇為腐朽了。
然而,真正高明的醫者並不會拘泥於固有之法。
他們會深入探究病因,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有時,看似不同的治療方法,實則蘊含著相通的醫道原理。正如武林高手過招,招式雖異,但內核相同,皆為製敵取勝之道。
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中醫或者中醫學生,不僅要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更要培養靈活多變的思維能力。隻有這樣,才能在麵對複雜多樣的病症時,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從而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如果學完中內,可能就會找,這該是氣血津液係病裏麵的汗證,然後是什麽證型,然後選什麽方......
或許會有用,也或許會沒用,這種思維不好評價,但是基本上還算合格,效果不好的原因就在於,靈活度不高,針對性不足。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假如中醫是要靠經驗積累,那麽西醫大家都是按指南看病的,抱著同一本書看病,難道西醫的水平就都是一個水平嗎?
去年十月份,一陣兒童支原體流行(到底算不算支原體不確定,因為還摻雜著甲流乙流新冠),各個醫院兒科都爆滿,很多兒童高燒不退,這流感一直到十一月份還沒結束,硬生生過了年。
其他的不做評價,撿重點說,某省兒童醫院,一個主任直接頭孢阿奇一起聯合應用......有醫師質疑這樣治療不符合指南要求。
該主任直接霸氣迴應,這都不知道算不算是支原體肺炎,就這樣治,你看吧,迴頭指南都要改。
而實際上,聯合用藥的兒童確實普遍比單用阿奇的退燒更快。
如果是搞經方的,可能用上桂枝湯了。
因為桂枝湯治療榮衛不和的汗證。
但是老竇卻不能用,他是個大老板,應酬很多,酒場多,飲酒也多。
傷寒論第17條,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這條很有意思,張仲景在桂枝湯的禁忌中專門提到了喝酒。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說明張仲景曾經給長期酗酒的患者用過桂枝湯,然後發現喝了湯藥後會嘔吐。
用桂枝湯幹嘛?治感冒?
有可能,更有可能是,出汗。
傷寒第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如果不是經常喝酒的,不了解,酒桌上那種一喝酒就出汗的人,酒量都不差,為什麽呢?循環的快,他代謝的比別人快。
好事兒,但是擋不住天天喝,安全帽是給工人預防風險的,沒人戴個安全帽就非要撞牆試試這帽子結實不結實。
酒,性甘、苦、辛,溫。
入心、肝、肺、胃經。
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
《醫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氣,助腎興陽,發汗。”
所以上麵兩條傷寒論條文結合著看,大概意思就是,病人經常出汗,可以喝桂枝湯,調和一下營衛,但是如果這個人是個常喝酒的,他出汗就不能喝桂枝湯了,喝了會嘔吐,因為酒是辛甘溫的,常喝胃中有濕熱,不喜甘溫之物。
那小夥伴就該問了,我給它清濕熱行不行?
可以呀,但是有一點,清濕熱跟止汗沒有必然聯係,有可能用了清中湯,他舌苔也好了,但是汗還是繼續出。
有意思吧,為什麽經方見效快,效果還好?
因為經方是對症下藥,解決的就是症狀本身。唐宋之前,中醫重視術,怎麽見效怎麽來。
張仲景的傷寒論,就是一本指南書,啥症狀,用啥方。
裏麵理論的部分,絕大部分都是宋以後後人添加上去的,有很多都要分辨一下是不是張仲景的本意。(這也是為什麽要研究傷寒論版本的意義。)
唐宋之後,到我們現在學習中醫,都是理論在前,這個病人是什麽什麽證,我給他用什麽什麽方……然後呢?病人喝了藥,效果改善不是很明顯。
所以後來就有人亂說,什麽中醫治本,慢上勁兒,嘖嘖嘖嘖,外行人有這種想法沒啥,畢竟他們又不懂中醫。但要是專業人士說這個,是會被同行嘲笑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和觀點,這並不是什麽值得嘲笑的事情。重要的是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切實地醫治好疾病,實際行動永遠比空談更有價值。
李介賓拿來了紙和筆,問道:“竇哥,你可以服用中藥嗎?”
“可以,可以,我就是想喝點中藥調理一下身體。我之前去過西醫醫院,但他們說我沒病......”
這其實就是標準不同而已,畢竟各項檢查結果都顯示正常,隻是有些出汗過多的症狀罷了。而對於西醫來說,他們並不將此視為一種病症,因為西藥中也沒有專門用於止汗的藥物。那麽不妨嚐試一下中藥吧,還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量身定製呢。
李介賓寫下第一味,葛根。
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記載有葛花的解酒功效,謂:“(葛花)消酒。同小豆花幹末酒服,飲酒不醉也。”
砂仁、蔻仁、青皮、陳皮、木香、神曲、茯苓、豬苓、澤瀉、白術、幹薑、人參、五味子、牡蠣.......
如果是路天正在,會一眼認出來這個方子。
葛花解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