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淑妃帶著侍女走到鳳寰宮門前,正巧聽到裏頭稀裏嘩啦一通亂響,想是皇後又在發脾氣砸東西打罵下人了。
果然宮內剛平靜下來,就有個小宦官捂著紅腫的麵頰疾步走出來,嘴裏還絮絮地低聲罵著,朝身後狠狠地剜了好幾眼。
迎麵看見淑妃主仆二人站在門前,那宦官像做了虧心事一樣驚得差點兒跳起來,忙行了個大禮一溜煙兒的跑了。
淑妃今日卻沒有向皇後告發這小奴才的心情。
她與皇後一向交好,又自詡比皇後的手腕更高明些,皇後“整治”後宮時,她沒少在身邊幫著拿主意。
謀害二皇子的事她當時確也知情,那神不知鬼不覺將繈褓中的稚兒置於死地的主意,還是她想出來的。
不過沒想到叫她撞了大運,蕭啟元聲討皇後的時候竟半點兒沒殃及到她。
淑妃心裏偷偷地慶幸,也時刻提防著,怕皇後這沒有把門兒的嘴再供出她來,故此格外殷勤地每天都來探望幽禁中的皇後,防著她說出什麽不該說的話。
皇後大鬧了一場正坐在臥榻上懊惱地抹著淚,皇上現在記恨她,省了眾嬪妃的每日請安,她便也懶得梳洗打扮了,眼看著都過了辰時,她還穿著褻衣披著頭發,兩邊端著洗臉水和衣裳首飾的宮女不知站了多久了她也不看一眼,隻是眼眶通紅地坐在榻上愣著,確有“大勢已去”的頹唐之感。
見淑妃走進來,她心中的委屈更甚了兩分,將拭淚的帕子朝地上一擲大聲埋怨起來:“你看看,都欺負到我頭上來了!本宮才被皇上關了幾天,他們這幫狗奴才,一個個就都不把本宮放在眼裏了!”
“珍姐姐別著急。”淑妃陪著笑把手帕撿起來讓宮女拿下去:“陛下就是一時衝動犯了急脾氣,過一陣自然就會好的,再說賢貞太後不是站在姐姐這邊替姐姐說話嗎?他們敢苛待姐姐,那不就是擺明了不把西齊放在眼裏嗎?賢貞太後和陛下都不是傻子,這孰輕孰重他們還能拎不清?”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司徒珍,忙胡亂抹去兩眼的淚,抽噎著囑咐身旁伺候的宮女道:“你立刻想辦法傳話出去給西齊,就說我一個人在宮裏孤零零地受苦,讓父王趕快來為我出頭!”
淑妃是趙王蕭承傑的外甥女,西齊與盛州的關係一向敵對,兩國屢屢開戰,即使在和平時期,也不過算是不冷不熱。
當年西齊隨便送了個郡主來和親,蕭尚遠也隨便將她指給了自己不甚器重的六王子為妻。
誰料蕭承煦當年在西齊斬殺了司徒昆,司徒寅也死在亂兵之中,西齊內亂,趙王妃的同胞哥哥司徒成繼位為王。
因著這一層關係,盛州與西齊溝通交流的責任自然就落到了趙王頭上,皇後司徒珍當年初到大晟,就是委派蕭承傑親自到西齊去接來的。
淑妃為人勢利,以為有了舅舅做橋梁,自己也算得上半個西齊的皇親國戚,故此自打司徒珍來到大晟就成天陪在她身邊,一口一個“珍姐姐”叫的親切,其實真論起親疏遠近來,德妃才算得上她的親表姐。
趙王蕭承傑和陳王蕭承孝的生母都是位份低微,不蒙聖寵,兩人同年各生了一位郡主,蕭尚遠以政事繁忙為由,看都沒去看過一眼。當年十月,複寵迴宮的沐王妃誕下九王子,蕭尚遠卻寶貝的不得了,自己在禦書房處理政務時都常將孩子抱在膝上。
兩位郡主同年出生,自然也是同年及笄出降。
相當的人選有兩個,一個是當年一舉登科的常狀元,另一個是剛在邊關立功迴朝的德小將軍。
兩人都是年輕有為,老實本分,家中人口簡單,門風優良,當時看去選誰做夫婿都無甚分別。
瑤琰郡主爭強好勝,又自詡眼光獨到,心中暗暗打算一定要嫁的比妹妹幼儀郡主好,幼儀郡主寬厚和善,自然盡著姐姐先挑。
常狀元騎著高頭馬戴著大紅花風光無限,德將軍才從邊境戰場上歸來,吊著條傷臂灰頭土臉。
瑤琰心中的算盤打的啪啪響,常狀元現在入翰林院,將來若是仕途平順,屢遷升作丞相不成問題;而德將軍常年隨父王在血雨腥風裏拚殺,夫人隻有在家裏提心吊膽地等著盼著,一個不小心就會守了寡。
經過諸多考量長遠計議,瑤琰郡主做了常夫人,幼儀郡主被大轎抬進了將軍府。可萬萬沒想到兩人之後的日子過得天差地別,讓瑤琰郡主傻了眼。
常狀元醉心鑽研經文,不善於交際更不屑於巴結攀附,年紀輕輕進了翰林院做修撰,二十幾年就爛在這清貴之地動也不動一下;而德將軍屢立軍功頗得王上賞識,做了龍鳳虎三營統領,得了留守皇城的美差。
常修撰夫妻倆成婚多年沒有子嗣,瑤琰郡主求醫問藥四處打探偏方,終於得了個女兒,常修撰樂嗬嗬地把這晚來的寶貝女兒取名姍姍。妹妹幼儀郡主可是頭胎就得了個白白胖胖的貴子,德家大公子辦滿月宴的時候,就連王上都差人送了一份賀禮。
大公子德淩三歲的時候,幼儀郡主又生了個女兒,喚作德馨。
德統領對這個女兒也很重視,滿月宴照例辦的很隆重,常修撰欣然攜妻女來為連襟賀喜,酒酣耳熱之時,德統領粗著嗓子拍著胸脯向妻姐和姐夫保證道:“我這一輩子有一雙兒女就足夠了!現在盡心輔佐王上,將來好好培養淩兒讓他接我的班,再給馨兒找個好人家——再不讓夫人受那分娩之苦了!”
常修撰不勝酒力,喝的麵頰赤紅雙眼迷離,還深以為然地連連讚同:“對!對!”
德淩乖巧地守在母親身邊看護著小妹/妹,已有來往的賓客玩笑地叫他小德將軍。
瑤琰郡主看得眼熱,心想老子不肯上進,自己就生個爭氣的兒子出來,將來老了也能有所倚靠。
可是姍姍之後是雙雙,雙雙之後又是晏晏,齊齊整整的三個女兒圍在常修撰旁邊幫爹爹端茶磨墨,瑤琰郡主終於長歎一聲泄了氣。
兩個年長的女兒都像父親一樣醉心經文與書畫,到了成婚的年紀,都許給了與常修撰交好的文士儒生。
晏晏的心氣兒卻比母親還高,發誓要嫁就要嫁個最好的夫婿。
燕王家的啟煥世子少有文才,又與晏晏年齡相仿,常修撰看過啟煥十歲時寫的策論,心中就有些屬意於他,他的想法卻被夫人一口否決,當時燕王正失勢幽禁,又傳說那啟煥世子是個出不了門的病秧子,難道要晏晏嫁過去當一輩子伺候人的老媽子嗎?
過了幾年,常修撰又相中了新科探花嚴家二公子,晏晏的頭又搖的像撥浪鼓。
一個沒有蔭封的修撰,跟她父親一模一樣安逸又枯燥的一輩子一眼就可以看到頭兒。
後來聽說其父封了勇義伯,她心裏動了一下。
嚴念岑為官三年就做到了禦史中丞,她心裏又動了一下。
正舉棋不定猶猶豫豫時,轉頭就聽聞武安郡主下嫁勇義伯府。
金龜婿叫別人搶走了,她又酸溜溜地暗罵這武安郡主是個傻子。
若輪到她是攝政王家的郡主,眼睛都要長在腦門上,整個大晟的男人都入不了她的眼,哪能就隨便嫁個家底不厚的禦史中丞草草一生,又不是長子,將來爵位也輪不到他來繼承。
賢貞太後舉辦選秀為當今陛下充盈後宮,母親興衝衝來問她的意見,她想都沒想就點頭同意了。
身為女子,哪有比做天子後妃再風光無限的事呢?因著母親和舅舅的這一層關係,她一入宮就封了淑妃,位份僅在皇後與貴妃之下,在從小就被母親拿來與她比較的德馨表姐之上。她得意的不知怎麽辦好,心想母親知道了一定會為自己驕傲。
德馨卻全不知道淑妃的這些小心思,單覺得如今都在宮裏共事一君,她身為表姐自然有照拂表妹的責任,於是就經常去看望淑妃,還教睿英叫她姨母。
可淑妃每次見了她總是不冷不熱,平日裏還總跟在皇後身邊轉。
德馨也是個知趣的,見她擺明了一副不想交好的架勢,漸漸的也就不再來了。
當下皇後失勢,隻有她還礙於從前的交情硬著頭皮來陪著,聽皇後滿腹牢騷地從董貴妃那個賤人罵到被豬油蒙了心的皇帝,又波及到不肯為她出頭的太後和沒安好心的蕭啟煥。
陛下一來後宮就直奔清芷殿,這後宮中的女人大多空虛寂寞的很,上到嬪妃下到灑掃的小宮女,多多少少都曾對年輕俊朗,謙和有禮的永安王芳心暗許。
淑妃是入宮以後才第一次見到當年那個隻聞其名的“小病秧子”,也不是沒有偷偷的動過心思。
永安王英俊瀟灑不說,又十分有謀略見地,眼看著日後必是朝中一手遮天的權臣,連陛下都敬他三分。
每次遠遠地見到永安王走在路上,身邊總是恰好“路過”兩三個含羞帶怯的宮女,拐過一個暗角就塞個香囊荷包在他手裏。
淑妃見了這場景,便在心裏酸溜溜地自我安慰道:“這都是當年我沒看上的,你們倒都當個寶似的!”
正坐在鳳寰殿耐著性子聽皇後訴苦,一個宮人惴惴地走進來通稟,說是董貴妃求見。
“那個賤人來幹什麽?來看本宮的笑話嗎?!”司徒珍拍案而起:“本宮落到今天這步田地還不都是因為她!”
未等宮人出去迎請,董貴妃已帶著侍女徑直衝上堂前,給了正氣得跳腳叫罵的司徒珍狠狠一記耳光。
司徒珍沒想到她真的有膽量打自己,更沒想到她這岌岌可危的久病之人能爆發出這麽大的力氣,被打的一個趔趄跌倒在地,眼冒金星地愣了半天。
“皇後娘娘,臣妾自從入宮以來一直恪守本分謹遵禮儀,用心孝順太後服侍皇帝,敬重皇後娘娘團結宮中姐妹…臣妾所做的每件事都問心無愧,時刻記得自己的身份,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董若萱站在原地,雙眼定定地瞪著狼狽地從地上爬起來的司徒珍:“可你為何如此殘忍害死我的孩子!我們母子與你無冤無仇,我的孩子他更是無辜的!”
“無辜?你們母子倆哪一個是無辜的!”司徒珍惱羞成怒地衝過來,淑妃和侍女撲上來拉架都被她粗魯地推到一邊,指著董若萱的鼻子怒罵:“要不是你這賤人沒日沒夜的纏著陛下,他怎麽會對我如此嫌惡!憑什麽你的兒子是睿彰,是惠王,是太子?我司徒珍是堂堂西齊郡主,我生的兒子才應該是太子!而你父親不過是個亡國貴族,你就是個蠱惑陛下的禍水!”
這一番叱罵震耳欲聾地響在董若萱耳邊,聽得她雙眼發直渾身哆嗦,她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她的真心真意換不來一丁點兒迴報——
哪怕是能還她和她那已逝的孩子一個公道也好啊,她再無奢求。
正愣神間,司徒珍衝上來一個耳光把她打翻在地,接連的叱罵又在她頭頂響起:“你這身子都差成這樣了,還死抓著陛下不肯放了他!這三年來,後宮裏一個新生的孩子都沒有,你自己不能生,也不肯讓別人生,將來皇帝子嗣稀薄無人繼承大統,你就是大晟的千古罪人!”
為什麽,為什麽。
董若萱捂著疼痛欲裂的心口,再也沒有站起來的力氣。
我究竟做錯了什麽,要落得如今的一個下場。
說我是妖妃,是禍水,是大晟的千古罪人。
她縮在地上劇烈嗆咳,單薄的身板風雨飄搖地顫動。
滴答,滴答。
接二連三的鮮紅,落在鳳寰宮的地麵上。
長雲殿內,皇帝又因廢後一事與賢貞太後起了爭執。
一個執意要廢後,另一個執意不準廢後。兩人都是態度堅決,絲毫不肯讓步。
“啟元!這件事是不是又是蕭啟煥唆使你做的?他騙的你團團轉!”賀蘭茗玉怒不可遏,“騰”地站起身恨鐵不成鋼地怒瞪著自己的兒子。
“騙得朕團團轉的分明是母後!母後如此聰敏,難道不是早就猜到這件事中有蹊蹺了嗎?”啟元也是劍拔弩張,迎頭頂上:“你們都拿朕當傻瓜,要不是啟煥好心提醒朕,朕就被你們蒙在鼓裏永遠都不能知情!”
“我不告訴你,是要你息事寧人!身為一國之君,你要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
“若萱是朕最心愛的女人,關於她的事朕不能忍!朕要給她一個公道!”
“糊塗!你是大晟的皇帝,怎能滿腦子全是男女情愛!你身上肩負著大晟的安寧!”
“難道我廢了司徒珍,這大晟就不得安寧了?!”
這一席話刺中了蕭啟元的心,他愣愣地呆在了原地。
“啟元,這是你的命!是你身為大晟皇帝的命運!”
母後痛心疾首的告誡,在啟元聽來卻分外刺耳。
我的命運。
當年讓我即位時,也說這是我的命運。
為什麽我的命,從來都不能自己做主?
母子二人正僵持著,小林子未待通稟,慌慌張張連滾帶爬地跑進了長雲殿,一進殿門就雙膝一軟“噗通”跪在了地上,深深叩首泫然欲泣道:“啟稟陛下,賢貞太後,董貴妃剛才忽然口鼻流血不止,隻怕,隻怕是不行了!”
“你說什麽?!”啟元如遭五雷轟頂,一下子從頭冷到了腳,來不及向母後告退行禮,他完全失了章法,發狂一般向清芷殿飛奔而去,小林子流著淚爬起來緊隨其後。
“茗玉,那我們也趕緊過去看看吧?”淩蓁兒匆忙扶住震恐到雙眼失焦的賀蘭茗玉,心痛地試探著問。
“不,”賀蘭茗玉僵硬地搖了搖頭,兩行淚順著麵頰徐徐流下:“讓啟元和他最愛的姑娘,單獨待一會兒吧。”
若萱的臥榻前,已整整齊齊跪滿了強忍悲傷的宮人。
啟元深吸了幾口氣勉強穩住心神,極力裝出冷靜的樣子走上前去。
他怕若萱看出他的悲傷,他對離別的恐懼與慌張。
他跪在若萱麵前,握住她瘦弱冰冷的手,貼在自己的麵頰上暖著。
“陛下,您來了?”若萱似疲憊已極,還拚命吊著一口氣奮力地想要睜開雙眼,看清眼前的愛人。
“若萱,是我。”淚水湧上眼眶,他死死抓著她的手,仿佛這樣就可以抓住她的命,不讓她逃走。
“陛下不要傷心,臣妾命裏福薄…能與陛下相識相知…已經很滿足了。”若萱忽然釋然地綻開一點兒笑容:“臣妾…終於要和彰兒團聚了。”
“若萱,你別說這種話…”啟元心裏慌得厲害,把頭搖的眼淚都從眼眶裏掉了出來:“咱們還有的是時間——”
“聚散終有時。”若萱握在他手中的那隻柔荑緩緩地鬆弛下來:“這又有什麽呢。”
“臣妾隻希望陛下能好好照顧自己,將來…能成為一位聖明的君主…不要讓太後太過操勞了…”
生命的最終,她也永遠顧念著這些不相幹的人,唯獨忘了她自己。
這深宮無情,唯她有情。
堂下跪著的宮人中,已有人忍不住發出壓抑的慟哭聲。
“陛下,也請節哀。”若萱深深地看向啟元,仿佛要將他的樣子刻在心裏,來世也不要忘記。
“朕不讓你走!”
“你走了讓朕怎麽活呀!”
他想求神明悲憫,求佛陀慈悲,求求他們救救他即將無辜枉死的愛人,救救他這無助絕望的帝王。
可因果報應,已早早的在上一輩的恩怨中,預告了這一天。
“臣妾此心澄定,亦無苦楚。還望陛下,不要掛念。”意識與軀體即將剝離,若萱終於感受到久違的釋然與自由。
她在這充滿著桎梏與不得已的深宮中,壓抑自苦了太久太久了。
她對著她在這世上唯一的牽絆,她此生最愛的男人,艱難地說出了最後一句話。
“啟元,若是來世有緣…”
“我們別相逢在…”
“…帝王家。”
那隻冰冷的小手,從啟元的手中悄然滑落。
那雙曾滿滿地裝滿了他的一雙美眸,永遠地合上了。
他這輩子最心愛的姑娘,死在了他親手帶給她的苦難之中。
豫王府中的空氣沉寂了好幾天,今天才總算又重新活潑起來。
鬼門關前走一遭的兄弟倆都挺了過來,現在隻需好好護理直到痊愈了。
溫月延端來一碗熱騰騰的湯藥,映淳跟在後麵拿著一盤杏脯。
蕭承軒一看見湯藥就垮起個臉,映淳站在他身旁監工似的叉起個腰。
蕭承軒一撇嘴,映淳一皺眉頭。
蕭承軒苦著臉喝到最後一口想偷偷吐了,映淳斜睨著他“咳咳”清了清嗓子。
監督十皇叔喝完藥,還得再去監督爹爹清理傷口。
蕭承煦醒了小半天了脾氣還大的很,別管是我還是嚴海,誰也近不了他的身。
映淳站在門口看清楚狀況,二話不說抬腿就到太醫署請了位太醫令過來。
太醫令到了,他也老實了,在家人麵前他能撒嬌耍賴,當著生人的麵攝政王的威信還是要立住的。
映淳見爹爹乖乖就範了,跟娘親交換了一個幸災樂禍的眼神。
蕭承煦醒來之後還又吐了兩迴,連著這幾日折騰的雙頰的顴骨都突了出來。
我要在房中陪著他處理傷口,就讓映淳去煮一碗橘子甜水來預備一會兒給他喝。
映淳依著她的指令去到膳房剝橘子,小時候她或弟弟著了涼或吃壞了東西,上吐下瀉的折騰的小臉兒煞白之後,一定能吃到一碗我親手剝好熬煮的,熱騰騰甜絲絲的橘子甜水。
她可沒有娘親的手巧,又對這細致活兒沒什麽耐心,上手一剝橘子瓣兒就被她擠的稀巴爛,還不小心擠了一股橘子水兒直接噴到眼睛裏,隻好坐在那兒捂著眼睛流了半天辛酸淚。
念岑做這種需要耐心的事情卻是十分在行,剝出來的橘子瓣兒個個完整又鮮嫩水潤,不過他剝好的幾乎都被映淳就著他的手叼走吃了,所以兩人忙活了半天剝了一大堆的橘子皮,才勉強湊夠了一小鍋。
此時伏在臥榻上等著太醫令備藥的蕭承煦覺得自己大有一種要“慷慨就義”的悲壯之感。
在淡然備藥的王太醫心裏,管你是燕王豫王,醫者眼裏你就是個長著爛瘡頤待醫治的病人。
而在病中嬌氣又敏感的蕭承煦心裏,管你是王太醫李太醫,在我眼裏你就是個要把我淩遲處死的劊子手。
看似一臉平靜地老實伏在臥榻上,其實手已經偷偷伸到我袖間的披帛上攥的皺巴巴的,還不時偷偷抬起眼眸來可憐巴巴地看我一眼。
這就是我怕,我不願意。
我太熟悉他這些小動作了,因為蕭承煦其實就是這麽一個怕疼又嘴硬的人。
王太醫掀開他的被子又撩起衣襟,他都是一動不動,甚至彬彬有禮地點頭說了一句:“有勞了。”
其實身上每塊繃緊的肌肉都在大叫著“不要不要不要”。
趁王太醫不注意就抬起頭朝我擠眉弄眼,臉上又慌又怕的表情裏寫滿了“你快幫我攔住他呀!”
我忍著笑別過臉去隻當沒看見。
真到了用酒衝洗傷口的時候,確是火辣辣蟄痛的難忍,蕭承煦痛的直躲,一點兒一點兒往床邊挪著企圖逃離這仿佛沒有休止的刺痛,坐在床邊陪他的我都眼看要被他擠到地上去了。
王太醫畢竟是臣子,總不好意思拂了攝政王的麵子讓王妃摁住他,三人一個躲一個擋一個追的沉默著角逐了半天,都忙活了一頭汗。
終於心煩戰勝了心疼,耐心被徹底消耗殆盡的我抬手在他臀上輕摑了一記教訓道:“今天你就是躲到床底下去這傷口也是要處理完的!”
“啪”的一聲脆響,驚呆了三個人。
羞憤欲死的蕭承煦頃刻間從頭紅到了腳,扯起被子蒙住頭做縮頭烏龜。
王太醫想笑又不敢笑,低下頭忍的表情猙獰,憋的脖子根兒都漲紅了。
我實在沒想到自己氣頭上的隨手一巴掌落在光裸的皮肉上聲音那麽響亮,一時尷尬窘迫地也羞紅了臉。
丟死人了丟死人了!
蕭承煦此時羞得恨不能一頭撞死,蒙在被子裏深吸了幾口氣穩住心神默默安慰自己。
果然宮內剛平靜下來,就有個小宦官捂著紅腫的麵頰疾步走出來,嘴裏還絮絮地低聲罵著,朝身後狠狠地剜了好幾眼。
迎麵看見淑妃主仆二人站在門前,那宦官像做了虧心事一樣驚得差點兒跳起來,忙行了個大禮一溜煙兒的跑了。
淑妃今日卻沒有向皇後告發這小奴才的心情。
她與皇後一向交好,又自詡比皇後的手腕更高明些,皇後“整治”後宮時,她沒少在身邊幫著拿主意。
謀害二皇子的事她當時確也知情,那神不知鬼不覺將繈褓中的稚兒置於死地的主意,還是她想出來的。
不過沒想到叫她撞了大運,蕭啟元聲討皇後的時候竟半點兒沒殃及到她。
淑妃心裏偷偷地慶幸,也時刻提防著,怕皇後這沒有把門兒的嘴再供出她來,故此格外殷勤地每天都來探望幽禁中的皇後,防著她說出什麽不該說的話。
皇後大鬧了一場正坐在臥榻上懊惱地抹著淚,皇上現在記恨她,省了眾嬪妃的每日請安,她便也懶得梳洗打扮了,眼看著都過了辰時,她還穿著褻衣披著頭發,兩邊端著洗臉水和衣裳首飾的宮女不知站了多久了她也不看一眼,隻是眼眶通紅地坐在榻上愣著,確有“大勢已去”的頹唐之感。
見淑妃走進來,她心中的委屈更甚了兩分,將拭淚的帕子朝地上一擲大聲埋怨起來:“你看看,都欺負到我頭上來了!本宮才被皇上關了幾天,他們這幫狗奴才,一個個就都不把本宮放在眼裏了!”
“珍姐姐別著急。”淑妃陪著笑把手帕撿起來讓宮女拿下去:“陛下就是一時衝動犯了急脾氣,過一陣自然就會好的,再說賢貞太後不是站在姐姐這邊替姐姐說話嗎?他們敢苛待姐姐,那不就是擺明了不把西齊放在眼裏嗎?賢貞太後和陛下都不是傻子,這孰輕孰重他們還能拎不清?”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司徒珍,忙胡亂抹去兩眼的淚,抽噎著囑咐身旁伺候的宮女道:“你立刻想辦法傳話出去給西齊,就說我一個人在宮裏孤零零地受苦,讓父王趕快來為我出頭!”
淑妃是趙王蕭承傑的外甥女,西齊與盛州的關係一向敵對,兩國屢屢開戰,即使在和平時期,也不過算是不冷不熱。
當年西齊隨便送了個郡主來和親,蕭尚遠也隨便將她指給了自己不甚器重的六王子為妻。
誰料蕭承煦當年在西齊斬殺了司徒昆,司徒寅也死在亂兵之中,西齊內亂,趙王妃的同胞哥哥司徒成繼位為王。
因著這一層關係,盛州與西齊溝通交流的責任自然就落到了趙王頭上,皇後司徒珍當年初到大晟,就是委派蕭承傑親自到西齊去接來的。
淑妃為人勢利,以為有了舅舅做橋梁,自己也算得上半個西齊的皇親國戚,故此自打司徒珍來到大晟就成天陪在她身邊,一口一個“珍姐姐”叫的親切,其實真論起親疏遠近來,德妃才算得上她的親表姐。
趙王蕭承傑和陳王蕭承孝的生母都是位份低微,不蒙聖寵,兩人同年各生了一位郡主,蕭尚遠以政事繁忙為由,看都沒去看過一眼。當年十月,複寵迴宮的沐王妃誕下九王子,蕭尚遠卻寶貝的不得了,自己在禦書房處理政務時都常將孩子抱在膝上。
兩位郡主同年出生,自然也是同年及笄出降。
相當的人選有兩個,一個是當年一舉登科的常狀元,另一個是剛在邊關立功迴朝的德小將軍。
兩人都是年輕有為,老實本分,家中人口簡單,門風優良,當時看去選誰做夫婿都無甚分別。
瑤琰郡主爭強好勝,又自詡眼光獨到,心中暗暗打算一定要嫁的比妹妹幼儀郡主好,幼儀郡主寬厚和善,自然盡著姐姐先挑。
常狀元騎著高頭馬戴著大紅花風光無限,德將軍才從邊境戰場上歸來,吊著條傷臂灰頭土臉。
瑤琰心中的算盤打的啪啪響,常狀元現在入翰林院,將來若是仕途平順,屢遷升作丞相不成問題;而德將軍常年隨父王在血雨腥風裏拚殺,夫人隻有在家裏提心吊膽地等著盼著,一個不小心就會守了寡。
經過諸多考量長遠計議,瑤琰郡主做了常夫人,幼儀郡主被大轎抬進了將軍府。可萬萬沒想到兩人之後的日子過得天差地別,讓瑤琰郡主傻了眼。
常狀元醉心鑽研經文,不善於交際更不屑於巴結攀附,年紀輕輕進了翰林院做修撰,二十幾年就爛在這清貴之地動也不動一下;而德將軍屢立軍功頗得王上賞識,做了龍鳳虎三營統領,得了留守皇城的美差。
常修撰夫妻倆成婚多年沒有子嗣,瑤琰郡主求醫問藥四處打探偏方,終於得了個女兒,常修撰樂嗬嗬地把這晚來的寶貝女兒取名姍姍。妹妹幼儀郡主可是頭胎就得了個白白胖胖的貴子,德家大公子辦滿月宴的時候,就連王上都差人送了一份賀禮。
大公子德淩三歲的時候,幼儀郡主又生了個女兒,喚作德馨。
德統領對這個女兒也很重視,滿月宴照例辦的很隆重,常修撰欣然攜妻女來為連襟賀喜,酒酣耳熱之時,德統領粗著嗓子拍著胸脯向妻姐和姐夫保證道:“我這一輩子有一雙兒女就足夠了!現在盡心輔佐王上,將來好好培養淩兒讓他接我的班,再給馨兒找個好人家——再不讓夫人受那分娩之苦了!”
常修撰不勝酒力,喝的麵頰赤紅雙眼迷離,還深以為然地連連讚同:“對!對!”
德淩乖巧地守在母親身邊看護著小妹/妹,已有來往的賓客玩笑地叫他小德將軍。
瑤琰郡主看得眼熱,心想老子不肯上進,自己就生個爭氣的兒子出來,將來老了也能有所倚靠。
可是姍姍之後是雙雙,雙雙之後又是晏晏,齊齊整整的三個女兒圍在常修撰旁邊幫爹爹端茶磨墨,瑤琰郡主終於長歎一聲泄了氣。
兩個年長的女兒都像父親一樣醉心經文與書畫,到了成婚的年紀,都許給了與常修撰交好的文士儒生。
晏晏的心氣兒卻比母親還高,發誓要嫁就要嫁個最好的夫婿。
燕王家的啟煥世子少有文才,又與晏晏年齡相仿,常修撰看過啟煥十歲時寫的策論,心中就有些屬意於他,他的想法卻被夫人一口否決,當時燕王正失勢幽禁,又傳說那啟煥世子是個出不了門的病秧子,難道要晏晏嫁過去當一輩子伺候人的老媽子嗎?
過了幾年,常修撰又相中了新科探花嚴家二公子,晏晏的頭又搖的像撥浪鼓。
一個沒有蔭封的修撰,跟她父親一模一樣安逸又枯燥的一輩子一眼就可以看到頭兒。
後來聽說其父封了勇義伯,她心裏動了一下。
嚴念岑為官三年就做到了禦史中丞,她心裏又動了一下。
正舉棋不定猶猶豫豫時,轉頭就聽聞武安郡主下嫁勇義伯府。
金龜婿叫別人搶走了,她又酸溜溜地暗罵這武安郡主是個傻子。
若輪到她是攝政王家的郡主,眼睛都要長在腦門上,整個大晟的男人都入不了她的眼,哪能就隨便嫁個家底不厚的禦史中丞草草一生,又不是長子,將來爵位也輪不到他來繼承。
賢貞太後舉辦選秀為當今陛下充盈後宮,母親興衝衝來問她的意見,她想都沒想就點頭同意了。
身為女子,哪有比做天子後妃再風光無限的事呢?因著母親和舅舅的這一層關係,她一入宮就封了淑妃,位份僅在皇後與貴妃之下,在從小就被母親拿來與她比較的德馨表姐之上。她得意的不知怎麽辦好,心想母親知道了一定會為自己驕傲。
德馨卻全不知道淑妃的這些小心思,單覺得如今都在宮裏共事一君,她身為表姐自然有照拂表妹的責任,於是就經常去看望淑妃,還教睿英叫她姨母。
可淑妃每次見了她總是不冷不熱,平日裏還總跟在皇後身邊轉。
德馨也是個知趣的,見她擺明了一副不想交好的架勢,漸漸的也就不再來了。
當下皇後失勢,隻有她還礙於從前的交情硬著頭皮來陪著,聽皇後滿腹牢騷地從董貴妃那個賤人罵到被豬油蒙了心的皇帝,又波及到不肯為她出頭的太後和沒安好心的蕭啟煥。
陛下一來後宮就直奔清芷殿,這後宮中的女人大多空虛寂寞的很,上到嬪妃下到灑掃的小宮女,多多少少都曾對年輕俊朗,謙和有禮的永安王芳心暗許。
淑妃是入宮以後才第一次見到當年那個隻聞其名的“小病秧子”,也不是沒有偷偷的動過心思。
永安王英俊瀟灑不說,又十分有謀略見地,眼看著日後必是朝中一手遮天的權臣,連陛下都敬他三分。
每次遠遠地見到永安王走在路上,身邊總是恰好“路過”兩三個含羞帶怯的宮女,拐過一個暗角就塞個香囊荷包在他手裏。
淑妃見了這場景,便在心裏酸溜溜地自我安慰道:“這都是當年我沒看上的,你們倒都當個寶似的!”
正坐在鳳寰殿耐著性子聽皇後訴苦,一個宮人惴惴地走進來通稟,說是董貴妃求見。
“那個賤人來幹什麽?來看本宮的笑話嗎?!”司徒珍拍案而起:“本宮落到今天這步田地還不都是因為她!”
未等宮人出去迎請,董貴妃已帶著侍女徑直衝上堂前,給了正氣得跳腳叫罵的司徒珍狠狠一記耳光。
司徒珍沒想到她真的有膽量打自己,更沒想到她這岌岌可危的久病之人能爆發出這麽大的力氣,被打的一個趔趄跌倒在地,眼冒金星地愣了半天。
“皇後娘娘,臣妾自從入宮以來一直恪守本分謹遵禮儀,用心孝順太後服侍皇帝,敬重皇後娘娘團結宮中姐妹…臣妾所做的每件事都問心無愧,時刻記得自己的身份,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董若萱站在原地,雙眼定定地瞪著狼狽地從地上爬起來的司徒珍:“可你為何如此殘忍害死我的孩子!我們母子與你無冤無仇,我的孩子他更是無辜的!”
“無辜?你們母子倆哪一個是無辜的!”司徒珍惱羞成怒地衝過來,淑妃和侍女撲上來拉架都被她粗魯地推到一邊,指著董若萱的鼻子怒罵:“要不是你這賤人沒日沒夜的纏著陛下,他怎麽會對我如此嫌惡!憑什麽你的兒子是睿彰,是惠王,是太子?我司徒珍是堂堂西齊郡主,我生的兒子才應該是太子!而你父親不過是個亡國貴族,你就是個蠱惑陛下的禍水!”
這一番叱罵震耳欲聾地響在董若萱耳邊,聽得她雙眼發直渾身哆嗦,她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她的真心真意換不來一丁點兒迴報——
哪怕是能還她和她那已逝的孩子一個公道也好啊,她再無奢求。
正愣神間,司徒珍衝上來一個耳光把她打翻在地,接連的叱罵又在她頭頂響起:“你這身子都差成這樣了,還死抓著陛下不肯放了他!這三年來,後宮裏一個新生的孩子都沒有,你自己不能生,也不肯讓別人生,將來皇帝子嗣稀薄無人繼承大統,你就是大晟的千古罪人!”
為什麽,為什麽。
董若萱捂著疼痛欲裂的心口,再也沒有站起來的力氣。
我究竟做錯了什麽,要落得如今的一個下場。
說我是妖妃,是禍水,是大晟的千古罪人。
她縮在地上劇烈嗆咳,單薄的身板風雨飄搖地顫動。
滴答,滴答。
接二連三的鮮紅,落在鳳寰宮的地麵上。
長雲殿內,皇帝又因廢後一事與賢貞太後起了爭執。
一個執意要廢後,另一個執意不準廢後。兩人都是態度堅決,絲毫不肯讓步。
“啟元!這件事是不是又是蕭啟煥唆使你做的?他騙的你團團轉!”賀蘭茗玉怒不可遏,“騰”地站起身恨鐵不成鋼地怒瞪著自己的兒子。
“騙得朕團團轉的分明是母後!母後如此聰敏,難道不是早就猜到這件事中有蹊蹺了嗎?”啟元也是劍拔弩張,迎頭頂上:“你們都拿朕當傻瓜,要不是啟煥好心提醒朕,朕就被你們蒙在鼓裏永遠都不能知情!”
“我不告訴你,是要你息事寧人!身為一國之君,你要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
“若萱是朕最心愛的女人,關於她的事朕不能忍!朕要給她一個公道!”
“糊塗!你是大晟的皇帝,怎能滿腦子全是男女情愛!你身上肩負著大晟的安寧!”
“難道我廢了司徒珍,這大晟就不得安寧了?!”
這一席話刺中了蕭啟元的心,他愣愣地呆在了原地。
“啟元,這是你的命!是你身為大晟皇帝的命運!”
母後痛心疾首的告誡,在啟元聽來卻分外刺耳。
我的命運。
當年讓我即位時,也說這是我的命運。
為什麽我的命,從來都不能自己做主?
母子二人正僵持著,小林子未待通稟,慌慌張張連滾帶爬地跑進了長雲殿,一進殿門就雙膝一軟“噗通”跪在了地上,深深叩首泫然欲泣道:“啟稟陛下,賢貞太後,董貴妃剛才忽然口鼻流血不止,隻怕,隻怕是不行了!”
“你說什麽?!”啟元如遭五雷轟頂,一下子從頭冷到了腳,來不及向母後告退行禮,他完全失了章法,發狂一般向清芷殿飛奔而去,小林子流著淚爬起來緊隨其後。
“茗玉,那我們也趕緊過去看看吧?”淩蓁兒匆忙扶住震恐到雙眼失焦的賀蘭茗玉,心痛地試探著問。
“不,”賀蘭茗玉僵硬地搖了搖頭,兩行淚順著麵頰徐徐流下:“讓啟元和他最愛的姑娘,單獨待一會兒吧。”
若萱的臥榻前,已整整齊齊跪滿了強忍悲傷的宮人。
啟元深吸了幾口氣勉強穩住心神,極力裝出冷靜的樣子走上前去。
他怕若萱看出他的悲傷,他對離別的恐懼與慌張。
他跪在若萱麵前,握住她瘦弱冰冷的手,貼在自己的麵頰上暖著。
“陛下,您來了?”若萱似疲憊已極,還拚命吊著一口氣奮力地想要睜開雙眼,看清眼前的愛人。
“若萱,是我。”淚水湧上眼眶,他死死抓著她的手,仿佛這樣就可以抓住她的命,不讓她逃走。
“陛下不要傷心,臣妾命裏福薄…能與陛下相識相知…已經很滿足了。”若萱忽然釋然地綻開一點兒笑容:“臣妾…終於要和彰兒團聚了。”
“若萱,你別說這種話…”啟元心裏慌得厲害,把頭搖的眼淚都從眼眶裏掉了出來:“咱們還有的是時間——”
“聚散終有時。”若萱握在他手中的那隻柔荑緩緩地鬆弛下來:“這又有什麽呢。”
“臣妾隻希望陛下能好好照顧自己,將來…能成為一位聖明的君主…不要讓太後太過操勞了…”
生命的最終,她也永遠顧念著這些不相幹的人,唯獨忘了她自己。
這深宮無情,唯她有情。
堂下跪著的宮人中,已有人忍不住發出壓抑的慟哭聲。
“陛下,也請節哀。”若萱深深地看向啟元,仿佛要將他的樣子刻在心裏,來世也不要忘記。
“朕不讓你走!”
“你走了讓朕怎麽活呀!”
他想求神明悲憫,求佛陀慈悲,求求他們救救他即將無辜枉死的愛人,救救他這無助絕望的帝王。
可因果報應,已早早的在上一輩的恩怨中,預告了這一天。
“臣妾此心澄定,亦無苦楚。還望陛下,不要掛念。”意識與軀體即將剝離,若萱終於感受到久違的釋然與自由。
她在這充滿著桎梏與不得已的深宮中,壓抑自苦了太久太久了。
她對著她在這世上唯一的牽絆,她此生最愛的男人,艱難地說出了最後一句話。
“啟元,若是來世有緣…”
“我們別相逢在…”
“…帝王家。”
那隻冰冷的小手,從啟元的手中悄然滑落。
那雙曾滿滿地裝滿了他的一雙美眸,永遠地合上了。
他這輩子最心愛的姑娘,死在了他親手帶給她的苦難之中。
豫王府中的空氣沉寂了好幾天,今天才總算又重新活潑起來。
鬼門關前走一遭的兄弟倆都挺了過來,現在隻需好好護理直到痊愈了。
溫月延端來一碗熱騰騰的湯藥,映淳跟在後麵拿著一盤杏脯。
蕭承軒一看見湯藥就垮起個臉,映淳站在他身旁監工似的叉起個腰。
蕭承軒一撇嘴,映淳一皺眉頭。
蕭承軒苦著臉喝到最後一口想偷偷吐了,映淳斜睨著他“咳咳”清了清嗓子。
監督十皇叔喝完藥,還得再去監督爹爹清理傷口。
蕭承煦醒了小半天了脾氣還大的很,別管是我還是嚴海,誰也近不了他的身。
映淳站在門口看清楚狀況,二話不說抬腿就到太醫署請了位太醫令過來。
太醫令到了,他也老實了,在家人麵前他能撒嬌耍賴,當著生人的麵攝政王的威信還是要立住的。
映淳見爹爹乖乖就範了,跟娘親交換了一個幸災樂禍的眼神。
蕭承煦醒來之後還又吐了兩迴,連著這幾日折騰的雙頰的顴骨都突了出來。
我要在房中陪著他處理傷口,就讓映淳去煮一碗橘子甜水來預備一會兒給他喝。
映淳依著她的指令去到膳房剝橘子,小時候她或弟弟著了涼或吃壞了東西,上吐下瀉的折騰的小臉兒煞白之後,一定能吃到一碗我親手剝好熬煮的,熱騰騰甜絲絲的橘子甜水。
她可沒有娘親的手巧,又對這細致活兒沒什麽耐心,上手一剝橘子瓣兒就被她擠的稀巴爛,還不小心擠了一股橘子水兒直接噴到眼睛裏,隻好坐在那兒捂著眼睛流了半天辛酸淚。
念岑做這種需要耐心的事情卻是十分在行,剝出來的橘子瓣兒個個完整又鮮嫩水潤,不過他剝好的幾乎都被映淳就著他的手叼走吃了,所以兩人忙活了半天剝了一大堆的橘子皮,才勉強湊夠了一小鍋。
此時伏在臥榻上等著太醫令備藥的蕭承煦覺得自己大有一種要“慷慨就義”的悲壯之感。
在淡然備藥的王太醫心裏,管你是燕王豫王,醫者眼裏你就是個長著爛瘡頤待醫治的病人。
而在病中嬌氣又敏感的蕭承煦心裏,管你是王太醫李太醫,在我眼裏你就是個要把我淩遲處死的劊子手。
看似一臉平靜地老實伏在臥榻上,其實手已經偷偷伸到我袖間的披帛上攥的皺巴巴的,還不時偷偷抬起眼眸來可憐巴巴地看我一眼。
這就是我怕,我不願意。
我太熟悉他這些小動作了,因為蕭承煦其實就是這麽一個怕疼又嘴硬的人。
王太醫掀開他的被子又撩起衣襟,他都是一動不動,甚至彬彬有禮地點頭說了一句:“有勞了。”
其實身上每塊繃緊的肌肉都在大叫著“不要不要不要”。
趁王太醫不注意就抬起頭朝我擠眉弄眼,臉上又慌又怕的表情裏寫滿了“你快幫我攔住他呀!”
我忍著笑別過臉去隻當沒看見。
真到了用酒衝洗傷口的時候,確是火辣辣蟄痛的難忍,蕭承煦痛的直躲,一點兒一點兒往床邊挪著企圖逃離這仿佛沒有休止的刺痛,坐在床邊陪他的我都眼看要被他擠到地上去了。
王太醫畢竟是臣子,總不好意思拂了攝政王的麵子讓王妃摁住他,三人一個躲一個擋一個追的沉默著角逐了半天,都忙活了一頭汗。
終於心煩戰勝了心疼,耐心被徹底消耗殆盡的我抬手在他臀上輕摑了一記教訓道:“今天你就是躲到床底下去這傷口也是要處理完的!”
“啪”的一聲脆響,驚呆了三個人。
羞憤欲死的蕭承煦頃刻間從頭紅到了腳,扯起被子蒙住頭做縮頭烏龜。
王太醫想笑又不敢笑,低下頭忍的表情猙獰,憋的脖子根兒都漲紅了。
我實在沒想到自己氣頭上的隨手一巴掌落在光裸的皮肉上聲音那麽響亮,一時尷尬窘迫地也羞紅了臉。
丟死人了丟死人了!
蕭承煦此時羞得恨不能一頭撞死,蒙在被子裏深吸了幾口氣穩住心神默默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