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點是陸凡重點匯報的內容,他帶著嚴峻的神情說道:“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麵對‘上麵千條線’,基層這‘一根釘’早已不堪重負!因此,要想推動基層工作提質增效,必須要下功夫為基層減負,要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和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大幅度精簡文件和會議,統籌規範基層督查檢查,下功夫解決基層考核過多、過度留痕等問題,才能讓基層的同誌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幹事、放開手腳去工作,這不僅順應了基層期盼和唿聲,也彰顯了我們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堅決鬥爭的決心和行動!


    為了解決人浮於事、屍位素餐的問題,我正式向省委建議,砸碎‘鐵飯碗’,動真格在全省範圍內大麵積精簡機構和編製,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徹底解決機構職能弱化、偏離公益屬性,以及職能交叉、資源浪費等現象!”


    此話一說,三位領導表情皆驚愕不已!


    唐冰書記說道:“陸凡,讓你為基層減負增能,沒想到你竟然搞出這麽大的陣仗!這不是你最近才萌生的想法吧?”


    劉令豪笑了笑,說道:“這絕對是他‘蓄謀已久’的想法,南苑縣級電視台不就全撤了?還有部分單位也都‘消失’了,比如科協等。精簡機構,他早就在南苑開始實施了!”


    唐冰說道:“陸凡,雖然精簡機構的口號一直在喊,但大家基本上都維持原樣,咱們華原有必要出這個‘風頭’嗎?”


    陸凡認真地迴道:“書記,去年華原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4515億元,但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卻高達億元,全年財政自給率隻有40%左右,對全國財政的淨貢獻為負!


    所以,這幾年,華原拿到的上級轉移支付一直排在全國第二。2024年華原又將獲得5340億元轉移支付,繼續排在全國第二。


    上級多次提到要‘過緊日子’,但我們總是向上級伸手,這肯定是不行的。其實,地方財政吃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樓市低迷,導致政府性基金收入減少,也就是賣地收入。去年華原政府性基金收入為1940億元,同比下降12%。


    樓市為什麽低迷?除了信心不足,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人口減少。華原是人口大省,也是出生人口大省。但這個最愛生的省份也不願意生了,2019年出生人口還有120萬,到去年下降至69.5萬,幾乎是斷崖式下降。常住人口也是連年下降,去年減少了57萬人。


    麵對省內及外部經濟環境的多重壓力,華原非常有必要率先啟動事業單位改革,在‘過緊日子’的現實要求下,深化體製改革、厲行節約已成為必然選擇!”


    副書記李明陽說道:“大麵積精簡困難重重,必然會牽扯到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難呀!”


    陸凡迴道:“明陽書記,精簡編製必然導致人員崗位調整,觸及既得利益,改革阻力重重,但唯有如此,才能根治問題,推動全省事業單位向高效優質方向蛻變。


    此外,數字化轉型趨勢下,公務員與事業單位需掌握豐富數字化技能,以應對工作環境變化,這將進一步推動編製管理趨向人才多元化與專業化,以滿足各領域崗位需求。


    為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編製瘦身鋪路,盡管改革道阻且長,但在省委、省政府的決心引領及廣大公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必將戰勝困難,收獲顯著成果。


    展望未來,全省人民都期待構建一個高效、優質、公平的公職人員隊伍,有力驅動華原繁榮與發展。改革不僅是編製規模的縮減,更是對事業單位整體架構與功能的深度重塑,旨在使之更契合時代變遷與社會需求。


    如果改革必須得罪人,我願意站出來當‘馬前卒’,接受大家的‘唾罵’!我相信,隻要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就不怕得罪那些隻顧自己蠅頭小利、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人!隻要心中有信念,腳下就會有力量!”


    唐冰問道:“陸凡,如果華原實行機構改革,你具體構想是怎麽樣的?”


    陸凡早有腹稿,馬上迴道:“書記,我的想法是,先拿省直層麵‘開刀’,除學校、醫院外,事業單位精簡60%,撤銷科級和事業編製16名以下事業單位,以及138個‘空殼單位’,事業編製精簡45%,廳級領導職數精簡10%、處級領導職數精簡25%。


    市縣層麵,市、縣納入改革範圍的事業機構精簡45%,事業編製精簡25%,其中全額撥款事業編製精簡15%。”


    此話一說,三位領導不由的發出驚歎聲!


    李明陽說道:“力度之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如果真要實施,估計很多人要睡不著覺了!”


    唐冰書記問道:“編製精簡後作何打算?總不能‘一開了之’吧?華原經不起那麽大的折騰!”


    陸凡解釋道:“大幅度的機構與編製精簡,不會大麵積威脅到幹部就業穩定,實則是精簡編製而非人員。被精簡的編製並非消失,而是發生轉移,如省直改革收迴的編製可以部分下放至縣區。但編製總量要縮減,部分考核不稱職的幹部要予以辭退,包括那些常年吃空餉的幹部。機構、編製精簡後,很多單位會超編,就隻能‘隻出不進’,不得參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考,等超編現象自然消化後,才能招考進人。”


    陸凡的想法過於“驚世駭俗”,這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不可能三言兩句就定下來,唐冰書記說道:“事關重大,你先初步拿個方案,讓我再想想,如果有必要,可以拿到常委會上討論,讓同誌們都發表一下意見。


    令豪、明陽,你們先去忙,我跟陸凡單獨交流一下。”


    等二人走後,唐冰問道:“為什麽要搞這麽大的動作?牽一發而動全身,萬一出個意外,你很有可能會遭遇政治上的滑鐵盧!”


    陸凡目光堅定地迴道:“書記,這個想法我確實由來已久。公共部門的機構臃腫、人員龐雜,人工成本巨大,百姓供養的‘吃財政飯’的人真的太多了!


    比如我工作過的甘水縣,不到十萬人,吃財政飯的多達6000多人,如果不減少人員,老百姓的負擔就不能得到徹底解決!


    咱們華原省經濟越欠發達,必須要正視機構臃腫、人員超編帶來的民眾實際負擔問題!


    這麽多年,政府機構改革逃不出‘臃腫—精簡—再臃腫—再精簡’的怪圈,根本原因在於未能有效轉變部門職能。


    比如,有省直部門竟然一正20副,副職超編成為吞噬機構改革成果的一個路徑,正殘酷地驗證著公眾的這種擔憂。


    而且20個副職中,不少分管範圍非常狹窄,尤其是6位副巡視員,職責均為協助一名副主任管理一個處。這意味著,一個處除了一名處長及主管的副主任外,還有一個專門協助管理的副巡視員。


    再比如我們南苑市的文旅局,領導數量達到15人,其中9個為副局長;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11人,副巡視員4人,全部領導幹部達到15人,其中副巡視員的工作主要是協助分管各項具體工作的副局長開展工作。


    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書記,難道這些部門真的需要這麽多領導嗎?打破‘幹部終身製’,讓能者上、庸者下,是選拔使用領導幹部的重要原則!


    書記,有些事得有人去做,哪怕是碰的頭破血流!華原打響機構改革第一槍後,一定會有更多的省份跟進!隻要國家、人民有需要,我願意做那個衝在最前麵的人!哪怕我的仕途就此沉沙折戟,我無怨無悔!”


    唐冰歎了口氣說道:“你還是太年輕了,應該穩紮穩打,沒必要冒這麽大的風險!茲事體大,我建議你把這個想法向李老和明洲省長商量一下,或者還可以向鴻濤書記匯報一下!”


    陸凡點了點頭說:“感謝書記關心,我會盡快向他們匯報。”


    陸凡走後,唐冰坐在辦公室沉思,說心裏話,她不願意在任期內搞這麽大的動作,禍福難料呀!


    半個小時後,她撥通了王鴻濤的電話,接通後說道:“書記,陸凡又要搞大動作了!”


    王鴻濤笑道:“說說看,他想幹嘛?”


    “精簡機構!”


    “讓你稱之為‘大動作’,動靜應該不小吧?”


    “是呀,省直層麵精簡60%,市、縣納入改革範圍的事業機構精簡45%,領導職數大幅度裁減…”


    聽完唐冰的匯報,王鴻濤饒有興致地說:“這小子‘雄心勃勃’呀,我倒是非常感興趣!唐冰,你讓他幹,我倒要看看,他能幹出個什麽樣來!年輕幹部當起而行之,敢闖敢幹、不怕犯錯,敢於承擔大事、棘手事、易出錯的事,在風霜中砥礪成長、在逆境中昂揚奮進,你全力支持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巔峰之絕處逢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狼的漢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狼的漢子並收藏權力巔峰之絕處逢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