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式幹部每個鄉鎮都存在,已經成了製約鄉鎮工作的一大頑疾。


    各鄉鎮書記、鎮長迴到單位後,第一時間召開全體幹部大會,傳達了縣委書記陸凡的講話精神。


    並立即製定一係列製度、規則和措施等,構建清晰有效、執行有力、獎懲分明的工作體係、責任體係、考核體係,下決心治理“躺平”亂象。


    大多數鄉鎮都換了一茬領導,誰在乎你的老資格、老麵子?更何況他們拿著縣委書記給的“尚方寶劍”,磨刀霍霍向“躺平”幹部,都打算抓一兩個典型立威。


    隻要組織認真起來,隻要你還想吃這碗飯,沒人會頭鐵的去當出頭鳥!


    專項治理啟動後,效果非常明顯,最起碼平時不上班的都來了,遲到早退現象暫時消失了!


    但任何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持續的努力和耐心去抓。


    通過這次78人的大調整,陸凡實現了對全縣的掌控,能夠更有效的實現自己的想法和貫徹自己的意圖。


    而且,還有一件事讓甘水的幹部摸不著頭腦。這次人事調整,中小企業局局長去當鎮長,商務局局長當經發局局長,好不容易騰出來兩個位置,陸書記竟然直接把中小企業局、商務局、科技局給合並了,成立了“工商科局”,由原科技局局長顧浩擔任局長,新單位竟然有7個副局長,有58名幹部,這是要鬧哪樣?


    領導們都妥善安置了,副職還是副職,幹部們由小單位變成了大單位,可能更好了,但估計十年內單位不可能進人了,短期內也不會再提拔人了,原因就是超編!


    暫時來看,大家都沒啥意見,但這事處處透露著不簡單。加上前段時間合並的招商局和科協,甘水縣已經“消失”了4個單位,這讓甘水人有些納悶,陸書記究竟要幹什麽?誰會是下一個被合並的單位?


    陸凡就是想溫水煮蛙,在不知不覺中,把沒多大用的單位整合,減輕機構臃腫重疊、層次過多、職責不清、缺乏效率的狀況,力求讓甘水的部門達到緊湊精幹、結構優化、人員精幹等效果,切實減輕財政負擔。


    8月12日,陸凡調研全縣教育工作,副縣長李俊峽陪同,縣委辦、財政、人社、編辦等部門參加。


    來到高坡鎮,這是距離縣城最遠的一個鄉鎮,鎮黨委書記彭程、鎮長趙正軍早早在幼兒園門口等候。


    進入幼兒園後,陸凡忽然發現,參加調研人員比學生還要多!


    陸凡笑著問園長,學校有多少學生?多少老師?


    園長迴道:“陸書記,我們園在職老師15名,幼兒29名。”


    陸凡在牆上看到學校的組織機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呐,不到三十人的幼兒園,園長、副園長、保教主任、副主任等等一應俱全!


    陸凡詳細了解幼兒園的運營情況,這15名老師的工資、十三月份工資、降溫費、取暖費、車補、鄉鎮補貼、五險一金等等,加起來一年得有150萬出頭,不足300人的學校要按照300人核撥經費,這又得二三十萬,還有學校的取暖費、維修費等等,亂七八糟的加起來最少得200萬往上,卻隻服務了29名幼兒。


    雖說搞教育要不計成本,但這個代價未免太大了!


    接著,陸凡來到鎮中心小學調研,了解一番後,發現跟幼兒園差不多,22名老師,49名學生,用的經費更多。


    最後,陸凡一行來到初中,發現情況大同小異。


    下午,陸凡來到南溝鎮,調研了中學、小學、幼兒園,情況和高坡鎮如出一轍。


    第二天,陸凡調研寺灣鎮教育基本情況。


    寺灣鎮是甘水的油區,不論經濟還是人口,規模都比其它鄉鎮大,所以鎮上三所學校的學生都超過了300人,看著挺熱鬧的,不像其他鄉鎮那麽蕭條。


    利用一周時間,陸凡對全縣的教育情況進行全麵的調研,基本掌握了情況。


    這對陸凡來說不是難事,因為他在寧陽當副縣長的時候就主管文教衛。


    8月16日,陸凡主持召開教育工作會議,縣長王寶國、紀委書記張乾源、組織部長郭桐宇、副縣長李俊峽以及教育局、財政局、人事局、編辦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


    會議開始後,教育局局長許子恆匯報了甘水縣教育工作現狀,財政局長申開興匯報了教育領域的支出,編辦啟偉匯報了教育係統的編製情況。


    聽完匯報後,陸凡麵色沉重的說:“同誌們,教育是國之根本,少年誌則國誌,少年強則國強,教育的重要性我就不過多贅述,今天我要講的是‘小縣城也要辦大教育、好教育’,縣委、縣政府要把發展教育作為關係百姓切身利益、關乎美好生活需要的關鍵性工作、民生性工程來抓,我們一定要舉全縣之力把教育辦好!”


    喝了口水,陸凡繼續說:“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鄉鎮小學教育的問題越來越凸顯,生源逐年減少、辦學規模萎縮、教師素質偏低、家庭教育缺陷等等,都嚴重製約了鄉鎮教育的發展。


    經過這段時間的調研,我總結了甘水鄉鎮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


    1、辦學規模萎縮。條件好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去較遠的縣城小學,或者是市裏、省裏。這些讓鄉鎮學校招生越來越困難,學生數目也日漸減少,大家也看到了,一個學校二三十個學生的情況比比皆是,造成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2、教師責任心不強。農村家長為生計紛紛外出務工,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位現象嚴重。孩子多由祖輩代管,或溺愛有加,或放任過度。留守兒童的現狀要求教師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責任心。


    但咱們甘水的鄉鎮老師,說實話,沒有盡職盡責!


    鄉鎮學校管理比較鬆散,社會、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度低,導致部分教師不思進取,工作缺乏激情,養成鬆散習慣,難以專心教學。


    3、辦學條件差,城鄉差異明顯。盡管近幾年我們對鄉鎮教育基礎設施投入增大,但是,相對於縣城學校來說,各項設施還不先進,硬件設施差距越來越大。


    比如教學器材奇缺,顯微鏡、酒精燈等等其他最基本的實驗室設備,還有很多學校不具備。微機室、語音室、音樂室、圖書室等功能性教室,很多學校都沒有,有的隻是空名頭或者設備過舊,圖書館缺乏新書,計算機缺少更新維護。


    這些教育基礎設施的缺失和陳舊,嚴重製約了鄉鎮教育的發展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讓很多學校心有餘而力不足。


    4、家庭教育製約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父母親出門打工謀生計,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但這些老人根本無力勝任‘留守子女’的思想、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任務,使得‘留守子女’們在家庭教育這一環節嚴重缺失,這影響的不僅僅是他們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他們的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處於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他們特別需要長輩尤其是父母的關愛和引導,但留守兒童對關愛的渴求得不到滿足,一些不良情緒如憤怒、失落、焦躁、擔憂等得不到排解,長期積累,導致留守學生學習較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礙,造成一部分學生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孤僻內向。”


    陸凡的話讓與會人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些問題早就存在著,但甘水的領導們都視而不見!


    現在縣委書記把問題抖出來了,他們要是還裝聾作啞就說不過去了。


    現在王寶國說道:“書記講的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比如縣城的學校都是兩千的學生,而鄉鎮的學校幾十個學生的情況比比皆是,確實城鄉發展的和不平衡,必須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陸凡看了王寶國一眼,這說了等於沒說!


    副縣長李俊峽嚴肅的說:“作為分管教育的副縣長,我得檢討!甘水的教育發展相比其它縣區確實滯後了,尤其是和寧陽縣更沒法比!究其原因,我認為還是財政投入力度不夠,教學設備提升需要花錢,基礎設施建設更得花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呀!”


    教育局局長補充道:“書記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我縣教育存在的短板,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教育局多次研究,認為當務之急要解決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整體年齡偏大的問題。


    希望政府加大人才引進教師資源,為鄉鎮學校教師隊伍提供新的血液,補充專任音樂、美術、體育等教師。


    同時,提高教師工資福利,改善教學基礎設施,建立合理的獎懲製度,對‘油條’教師進行處罰。”


    等他說完,陸凡隻想說一句:一丘之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巔峰之絕處逢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狼的漢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狼的漢子並收藏權力巔峰之絕處逢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