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方馬戲團本就是靠賣藝為生,現在倒好,變成了看戲的主。三家的二當家在那掰扯個沒完,一副恨不得當場打起來的架勢。
“諸位,你們要不先讓一讓,等你們在路邊扯清楚誰家老母大,再來說話?”林川故意挑釁道。
三人又都是不爽的看向了馬車上的林川,要不是當家的非看這什麽該死的走四方馬戲團,這些人都能把他的馬車給拆了。
“兩位,既然都是奉命來接戲班子的,在這耗著沒意思,要不這樣,祠堂街我們三麵都占的地,先安排他們到那休息,等當家的們談妥了再做定奪?”李順溜一看就是人如其名,比另外兩個更懂變通。
“也隻能這麽著了,但商量好前,他們不許開台賣藝。”光頭王退了一步。
“他們隻能落戶在正中央,偏一寸都不可。”劉黑子認公平的死理。
“敢情我們連撒尿都要分三叉,不然就是肥水分不均咯。”林川都給逗樂了。
“你踏馬的話還真多,給你臉了是吧?”光頭王已經忍林川很久了。
“別在這爭了,迴去再說。幾位,請吧!”李順溜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便轉身上了馬。
三隊人馬就此開拔,劉王李三家接客,路上來來往往的運煤板車都是紛紛退讓到一邊,還要點頭作揖,就跟王公大臣來了一般。
“這三家有夠氣派的。”朱棣掀開了幕簾,看著車外的景象,不由冷哼,敢情是把這北莊三家都給記下來了,無他,在天子腳下就不允許有這麽牛逼的存在。
“班主,要不要屬下去找些人來,弄他們一弄?”蕭何小聲詢問著,雖說他們現在是微服私巡,但隻要皇上一句話,他就能馬上去周邊軍營駐紮地,晃一晃錦衣衛指揮使的腰牌,就能輕輕鬆鬆拉出幾千人的隊伍,莫說囂張的三家地痞流氓了,就是把整個北莊平了又有何妨?
“先看看吧,我倒想知道他們憑什麽如此霸道?”朱棣想知道是不是梁靜茹給了他們勇氣。
從外界了解,北莊鎮本算不上多大,但當靠近那鎮子外圍時,林川也是不由愣住了。隻見原本鎮子外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帳篷連成了片。
大批的難民生活聚集在此,隨便數數就有近萬人,比北莊鎮本身的居民還要更多。
這才是山東受災後真實的姿態,也僅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多少孩子就趴在鄉間的道路兩旁,等著車輛從麵前經過。他們手捧破碗,用稚嫩的聲音乞求著路人的施舍。但同樣苦命的百姓,連看都沒看他們一眼,並非沒有善心,隻是對別人心善就是自己人要餓肚子的結果。
雖無人施舍,但沿途不少的運煤板車都會顛簸下些許的煤渣。這些孩子就趁著車輛的間隙衝到路上,小心翼翼的撿起些煤渣,等著拿迴家去搓成煤球,可以積攢起來去賣錢糊口。
看到這裏,林川將馬車的韁繩丟給了蕭何,自己快步上前,走到了三位二當家的身旁,饒有興致地問道,“幾位爺,北莊怎麽來了這麽多難民?你們這修善堂啦?”
林川一個問題等於問了三人,光頭王對林川沒啥好感,根本不想搭理,劉黑子嘴笨了些,不知如何去接,倒是李順溜接過了話來。
“在山東,有些實力的鄉鎮都被分配接待一些落難的鄉民,北莊鎮活計很多,所以就多接了一些。其實大夥對難民是又愛又恨。”李順溜輕聲歎息道。
“此話怎講?”林川發現問對人了。
“難民多,各方招工出的工錢就更少了,當家的賺得更多,誰不高興?可是難民多了,要飯的也多,誰家一開門就是一群臭乞丐,自然很是嫌棄。”李順溜雖如此說,但並不覺得他有嫌棄這群難民。
“朝廷不是有分撥救濟糧嗎?怎麽還要靠討飯糊口?”林川問出了關鍵問題。
“靠朝廷?你是不是演戲演傻啦?”光頭王嗤之以鼻,“那些官老爺都在忙著自己撈錢,哪管這群泥腿子的死活?要不是我家當家的發善心,收了不少泥腿子到碼頭搬貨,他們早就餓死一大片了。”
“對,你們王家是大善人,五六十的老頭子,一天幹的比小夥子還多,隻能拿一半的工錢,每天累死的人就不算你們家的功德了?哈哈哈哈!”劉黑子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呸,你們劉家就是好人啦?拉著一群人去開荒地,全是石頭,幹一天才給一個窩頭,是騾子是馬也給你們餓死啦!”光頭王也是開始互揭老底。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地主家也沒餘糧,能幫多少幫多少,命不好,怪天怪地怪自己,就是怪不到朝廷頭上。”李順溜輕聲歎息著。
“為何不能怪朝廷?”林川詫異。
“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人不嫌朝廷。官府還能發點口糧,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要不是有官府調劑,這些人哪有資格在我們北莊鎮外安營紮寨?要是元末,他們來的第一天就已經全被打跑了。”李順溜侃侃而談。
很快,走四方馬戲團就來到了北莊鎮上,這裏依舊是人聲鼎沸的模樣,偶爾可見官府設置的救災鋪位,有人在排隊發放大明寶鈔,有的則在施舍米粥。
林川看了看旁邊的告示,半大孩童,一天可領五文寶鈔,婦人老者則可領十文寶鈔,從賬麵去看已經闊綽到無以複加。但實則到了粥鋪,五文的寶鈔才能換一碗漂著十幾顆米粒的稀粥。就這,你還要排出上百米的長隊來,讓人唏噓。
就這種賑災夥食,如果不去打些零工,賣點苦力,那是真的會活活餓死人的。
林川注意到了,城裏的百姓腰間都掛著一枚木製的腰牌,堪稱一種身份戶籍的象征。唯有這樣的人才被允許進各種店家,與商販正常溝通。否則就連討飯,也隻能在門前乞討,不可進入討要。
一個鄉野鎮子硬生生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多少有些諷刺了。
“諸位,你們要不先讓一讓,等你們在路邊扯清楚誰家老母大,再來說話?”林川故意挑釁道。
三人又都是不爽的看向了馬車上的林川,要不是當家的非看這什麽該死的走四方馬戲團,這些人都能把他的馬車給拆了。
“兩位,既然都是奉命來接戲班子的,在這耗著沒意思,要不這樣,祠堂街我們三麵都占的地,先安排他們到那休息,等當家的們談妥了再做定奪?”李順溜一看就是人如其名,比另外兩個更懂變通。
“也隻能這麽著了,但商量好前,他們不許開台賣藝。”光頭王退了一步。
“他們隻能落戶在正中央,偏一寸都不可。”劉黑子認公平的死理。
“敢情我們連撒尿都要分三叉,不然就是肥水分不均咯。”林川都給逗樂了。
“你踏馬的話還真多,給你臉了是吧?”光頭王已經忍林川很久了。
“別在這爭了,迴去再說。幾位,請吧!”李順溜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便轉身上了馬。
三隊人馬就此開拔,劉王李三家接客,路上來來往往的運煤板車都是紛紛退讓到一邊,還要點頭作揖,就跟王公大臣來了一般。
“這三家有夠氣派的。”朱棣掀開了幕簾,看著車外的景象,不由冷哼,敢情是把這北莊三家都給記下來了,無他,在天子腳下就不允許有這麽牛逼的存在。
“班主,要不要屬下去找些人來,弄他們一弄?”蕭何小聲詢問著,雖說他們現在是微服私巡,但隻要皇上一句話,他就能馬上去周邊軍營駐紮地,晃一晃錦衣衛指揮使的腰牌,就能輕輕鬆鬆拉出幾千人的隊伍,莫說囂張的三家地痞流氓了,就是把整個北莊平了又有何妨?
“先看看吧,我倒想知道他們憑什麽如此霸道?”朱棣想知道是不是梁靜茹給了他們勇氣。
從外界了解,北莊鎮本算不上多大,但當靠近那鎮子外圍時,林川也是不由愣住了。隻見原本鎮子外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帳篷連成了片。
大批的難民生活聚集在此,隨便數數就有近萬人,比北莊鎮本身的居民還要更多。
這才是山東受災後真實的姿態,也僅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多少孩子就趴在鄉間的道路兩旁,等著車輛從麵前經過。他們手捧破碗,用稚嫩的聲音乞求著路人的施舍。但同樣苦命的百姓,連看都沒看他們一眼,並非沒有善心,隻是對別人心善就是自己人要餓肚子的結果。
雖無人施舍,但沿途不少的運煤板車都會顛簸下些許的煤渣。這些孩子就趁著車輛的間隙衝到路上,小心翼翼的撿起些煤渣,等著拿迴家去搓成煤球,可以積攢起來去賣錢糊口。
看到這裏,林川將馬車的韁繩丟給了蕭何,自己快步上前,走到了三位二當家的身旁,饒有興致地問道,“幾位爺,北莊怎麽來了這麽多難民?你們這修善堂啦?”
林川一個問題等於問了三人,光頭王對林川沒啥好感,根本不想搭理,劉黑子嘴笨了些,不知如何去接,倒是李順溜接過了話來。
“在山東,有些實力的鄉鎮都被分配接待一些落難的鄉民,北莊鎮活計很多,所以就多接了一些。其實大夥對難民是又愛又恨。”李順溜輕聲歎息道。
“此話怎講?”林川發現問對人了。
“難民多,各方招工出的工錢就更少了,當家的賺得更多,誰不高興?可是難民多了,要飯的也多,誰家一開門就是一群臭乞丐,自然很是嫌棄。”李順溜雖如此說,但並不覺得他有嫌棄這群難民。
“朝廷不是有分撥救濟糧嗎?怎麽還要靠討飯糊口?”林川問出了關鍵問題。
“靠朝廷?你是不是演戲演傻啦?”光頭王嗤之以鼻,“那些官老爺都在忙著自己撈錢,哪管這群泥腿子的死活?要不是我家當家的發善心,收了不少泥腿子到碼頭搬貨,他們早就餓死一大片了。”
“對,你們王家是大善人,五六十的老頭子,一天幹的比小夥子還多,隻能拿一半的工錢,每天累死的人就不算你們家的功德了?哈哈哈哈!”劉黑子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呸,你們劉家就是好人啦?拉著一群人去開荒地,全是石頭,幹一天才給一個窩頭,是騾子是馬也給你們餓死啦!”光頭王也是開始互揭老底。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地主家也沒餘糧,能幫多少幫多少,命不好,怪天怪地怪自己,就是怪不到朝廷頭上。”李順溜輕聲歎息著。
“為何不能怪朝廷?”林川詫異。
“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人不嫌朝廷。官府還能發點口糧,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要不是有官府調劑,這些人哪有資格在我們北莊鎮外安營紮寨?要是元末,他們來的第一天就已經全被打跑了。”李順溜侃侃而談。
很快,走四方馬戲團就來到了北莊鎮上,這裏依舊是人聲鼎沸的模樣,偶爾可見官府設置的救災鋪位,有人在排隊發放大明寶鈔,有的則在施舍米粥。
林川看了看旁邊的告示,半大孩童,一天可領五文寶鈔,婦人老者則可領十文寶鈔,從賬麵去看已經闊綽到無以複加。但實則到了粥鋪,五文的寶鈔才能換一碗漂著十幾顆米粒的稀粥。就這,你還要排出上百米的長隊來,讓人唏噓。
就這種賑災夥食,如果不去打些零工,賣點苦力,那是真的會活活餓死人的。
林川注意到了,城裏的百姓腰間都掛著一枚木製的腰牌,堪稱一種身份戶籍的象征。唯有這樣的人才被允許進各種店家,與商販正常溝通。否則就連討飯,也隻能在門前乞討,不可進入討要。
一個鄉野鎮子硬生生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多少有些諷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