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一年有餘,鄭和與公孫堂兩位哥哥乘坐的寶船緩緩停靠在碼頭之上,纜繩放下,懸梯對接,百姓歡迎。對於這一套流程,鄭和早已習以為常,但今時不同往日,因為迎接的官吏之中,林川卻是站在了首席。


    鄭和很是驚喜,畢竟自己沒有告知朝廷歸期,隻是提前一天讓快船先行迴港,通知艦隊返程,需清空碼頭,準備停靠事宜。林川就算身處京師,長了順風耳,也不該有飛毛腿出現在此處啊。


    “方老弟?你怎在此迎接?真是驚到哥哥我啦!”鄭和快步上前,扶著林川肩膀就不想鬆手了。


    “都是和哥哥們有緣,小弟出了一趟公差,去了交趾,今日剛到碼頭就聽聞哥哥們返航,自要在此為哥哥們接風洗塵!哈哈哈!”林川也是開心不已,特別是得見公孫兄全須全尾的迴來了。


    “公孫堂,見過方東家。”大庭廣眾之下,公孫堂還是最重禮儀,謙卑上前鞠躬行禮道。


    “公孫兄,莫見外了,這一年多不見,你黑了,也結實了。少了幾分書生氣,更像我等這樣的草莽軍人了。”林川也是不由感歎公孫堂的變化,過去的他隻是給人一種儒雅沉穩的氣息,現在再看,更顯男人陽剛之色。


    “此次跟隨鄭大人下西洋,得見諸多在下此生未見之事,開拓了眼界,也讓在下成長了許多,自不相同也。”公孫堂看來和鄭和相處得頗為融洽,並沒有因為隨船經商而產生什麽矛盾。


    “公孫兄這話就見外了,過去鄭某下西洋,總被一些地方酋長商戶坑錢,要不是公孫兄從中斡旋,我到現在還是水魚一條啊。”鄭和對公孫堂的評價也頗高,這本就是官場出來的商人,禮數分寸把握得很是巧妙,幫助船隊將過去一些被地方吃拿卡要的習慣全給擋了下來。


    靠著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傳統戲法,不僅讓船隊的吃穿用度便宜了五成不說,獲得的給養水平也高出了兩倍不止。


    精於算計的公孫堂還在閑暇之餘幫助鄭和進行了消耗優化,減少了人員消耗,讓整個航線變得更加順暢,就一個字“舒服”。


    “看來兩位哥哥有不少故事可以講了。今天你們誰也別跟我搶,我已在最好的酒樓包了一桌酒宴,一定要陪兩位哥哥好生喝上一杯。”林川拉著鄭和和公孫堂的手,說罷就往外走去。


    其他的事宜,自有碼頭上的工人會解決,三人都是舟車勞頓的局,自要好生解乏解乏。


    這一頓飯算是近期林川吃得最開心的,鄭和口若懸河,將此行周遊的列國奇事都給說道了一遍。過去自己還沒發現,經過公孫兄一提點,那海外列國堪稱一個比一個富有,他們當地的財富除了傳統的金銀以外,許多民間使用的香料,草藥,幹糧都是好寶貝。


    畢竟這些東西既然能在當地盛行開來,肯定已經得到了無數人的驗證,那將其移栽到大明來,豈不可以豐富大明的衣食住行?


    就像林川推廣的土豆,現在在大明許多地界都變成了寶貝疙瘩一樣的農作物,讓許多過去餓肚子的貧瘠之地,也能吃上一口飽飯了,堪稱種植改變命運。


    相比鄭和的侃侃而談,酒宴上公孫堂的話就較少,並非他生分,畢竟他與林川還有一層主仆關係,許多自己感悟的生意之事,即便是鄭和也不方便交流。


    鄭和是什麽人,跟隨朱棣一起靖難而來的功臣,長期在各國王室貴族裏打交道,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他也是看破不說破,更是體貼的借酒勁先行告辭,要迴去休息,將酒宴留下給了林川和公孫堂二人單獨聊聊。


    “公孫兄,為了方倉,此行你最為辛苦,來來來,小弟敬你一杯。”林川主動給公孫堂滿上了一杯。


    “東家見外了啊,我本就是方倉的一員,為方倉賺錢是分內之事,哪有辛苦可言。”公孫堂簡直是超級好牛馬,拿加班當義務的主。


    “叫我東家才是公孫兄見外了,可曾記得的在土家堡的那一夜,還是你把我從總兵手下保了下來,又是給我安排吃住,又是幫我籌建老六隊,今時今日小弟擁有的一切,莫不是公孫兄給我搭橋鋪路所得,在你麵前,方淵永遠隻是一個小弟而已。”林川架子全無,公孫堂待他一直親同手足,這杯酒受得起。


    “方兄弟,為兄也感謝你的知遇之恩,讓兄長我得見廣闊天地,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是什麽?”公孫堂也不再推辭,舉杯痛飲。


    “使命?說說看。”林川來了興趣。


    “大丈夫立於天地,當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教書育人,可征戰沙場,可報效朝廷。但在下終於發現自己可做之事,我要為大明開拓一條真正的海上絲綢之路,將大明恩威廣播天地,讓蠻夷萬邦終年不敢犯我大明之國威也。”公孫堂這是跑商把抱負都給跑出來了。


    “公孫兄為何有此見解?”林川耐心聽著。


    原來,林川給的那本航海《生意經》,讓公孫堂撿到了寶,也遭遇了禍。昔日的嗎嘍在西洋可謂一塊金字招牌,他所推薦的商路隻有最好,沒有更好。


    隻可惜,今時不同往日,嗎嘍死後,西洋的黑道算是亂成了一鍋粥,海麵之上更是海盜橫行,一些他推薦的商人要麽轉行,要麽死於非命。留下的一些,有得還是頗為大氣,有得則變成了作奸犯科的小人,幾次讓公孫堂遭遇險情。


    所幸鄭和的重裝騎兵不是泥捏的,每每帶著五眼火銃救場之時,都給當地來了一場小小的大明震撼。


    公孫堂發現,西洋之亂源於群龍無首,各國商貿都被黑道匪類把持,很難做到像絲綢之路那般順當。但公孫堂以為,風浪越大,魚越貴。


    隻要假以時日,借助鄭和的遠洋艦隊多下西洋,鏟除匪幫,建立海上秩序,其商貿能帶來的利益,不僅可養活大明眾多的百姓,更可讓大明國威遍布世界各地,真正成為天朝之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把大狙闖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笑並收藏一把大狙闖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