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高熾的要求,朱棣思考了片刻,居然準奏,“既然要差使朕邊塞的將軍,也並不是不行。但朕有言在先,朱濟熿是朕分封的晉王,打狗也要看主人,讓他給朕收斂著來,別又幹什麽出格的事情來。如果朱濟熿真有犯大明律法,自有朕會責罰,不可越俎代庖。”


    “兒臣領命,定依法執行。”朱高熾開心不已,總算可以救好兄弟於豬狗之境了。


    “另外,他一個人去朕不放心,這次要給他安排一人同行。”朱棣突然想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組合。


    “誰?”朱高熾汗顏,畢竟上次就是讓妹妹朱智明與之同行,差點鬧出婚變的皇家醜聞,這次又給安排人,鬼知道會惹出什麽亂子。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你先去安排傳令吧。”朱棣賣了一個關子。


    就這麽,朱高熾隻算是一般開心的離開了皇宮,開始起草選召林川的折子,蓋上監國太子大印,三百裏加急,派使臣用最快速度送往了土家堡。


    現在邊塞相對安定,林川過得幾乎是訓完這幫猴子,就溜達逛街的退休生活,得月樓時不時就會來上一批新的姑娘,嚴重影響林川遛彎效率,當然也沒挨樓燕胖揍,都快練出銅皮鐵腎來了。


    本以為這樣的生活還會如此繼續下去時,從京師加急送來的詔令,也像不懂事的孩子,出現在了林川的手中。


    打開一看,一股子太子爺的酸腐味道,字裏行間都是替天正道,維護法紀,皇家尊嚴虛頭巴腦的玩意,說穿了就是讓自己去山西,救一下他的童年兄弟朱濟熺,順便教訓一下不做人的晉王朱濟熿。


    好在太子也深知林川的臉麵,雖詔令還送來了一封私人信函,大力誇獎林川為祖國種土豆的豐功偉績,這樣下來,不用一年半載,國之興盛指日可待。所以他已經奏請皇上,恢複了鄭和大明正使的身份,即刻前往太倉州,籌備再次下西洋的旅途。


    關於遠洋所需銀兩將由朝廷先行墊付,年末再與方倉進行核算扣除,等於無息貸款了。林川看到這裏也是哭笑不得,特麽我出錢,出海賣貨迴來還要給你上稅,合著你躺著賺了,還算是賣給了我一個人情?


    權力是個好東西啊,明明事都是你辦的,還要對權力感恩戴德,謝主隆恩。不過那個口口聲聲士農工商,要砍自己腦袋的太子都服軟了,想來土豆種植應該已經初見成效,自己也算是替窮苦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吧?


    至於那什麽紈絝王爺朱濟熿,林川就不太在意了。不得不說太子慧眼識珠,在調教王爺方麵,林川還是很有經驗的,不信你就看看趙王和漢王,現在哪個看到他不是慈眉善目的,乖巧得跟被潘宏訓過的狗崽子一樣。


    不過詔令也說了,這一次出訪,是替皇上巡視,光他這兼職的十三省巡撫還不行,會安排一位巡察禦史一同出訪太原府,約定好的是在順天碰頭。


    林川收到詔令就要出發了,一眾弟兄用“你又要出去玩了,不帶我”的眼神上下打量著他。


    “朋友們,我哪裏是去玩了,這是做事,做正事。你們看看這詔令,都要安排我跟巡察禦史一道了,沒讓我帶自己人嘛。


    再說你們列位慈眉善目的,真跟我去了太原,把人家晉王嚇傻了,可是要被治罪的。”林川一副好委屈的模樣。


    “是啊,手握藍色仙丹,娘子不在身旁,還有用之不盡的銀兩,你可真委屈。”肺癆鬼故意陰陽道。


    “我最近買了兩匹絲綢,你既然要去順天,就給奧雅妹帶過去。”作為當事人的樓燕倒沒中招,吩咐林川帶些禮品。


    “收到,一定照辦!”林川敬禮迴複,這一夜林川飯裏被下了藥,從黃昏折騰到黎明,直到一滴不剩,才頂著兩個黑眼圈,騎馬向著順天府趕去。


    自從來到這大明後,林川好像就很少有這種單獨行走的時光了,身邊總是圍著朋友,妻妾或是皇家人。男人就是如此,有時擁有了一切,卻又會時不時地向往孤獨的愜意。


    現在時節正值五月初,天氣逐漸轉熱,卻又沒熱,涼風徐徐,正是出遠門的好時候。林川悠然自得晃蕩了三天才來到順天府,美其名曰養精蓄銳,然後直接前去了自己巨大的方府。


    鬼知道京師安排的巡察禦史幾時能到,能快活就抓緊快活幾天。本想好好陪陪奧雅小敘,但他來得不是時候,最近的奧雅真的很忙。京師那邊已經來了通知,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已經開始籌措,估計在年底前就會出發了,公孫堂自然要隨之一同前往,而林川交給他的西洋生意經,裏麵光需準備的貨品就多達200餘項,要裝滿幾乎五百艘寶船的倉庫,可不是一項小工程。


    奧雅都急得想哭,她一點都不想工作,隻想陪官人散心。但她放下算盤養活不了官人,拿起算盤又沒有空閑,此事古難全。


    林川反倒還在安慰自家女強人,不急不急,至少睡覺還是有時間卿卿我我的。


    在順天的這些日子,林川好生溜達了這座已經近乎完工的新京師,宏偉的皇城建築赫然屹立在城市的中央,在未來的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裏,都將成為華夏最標誌性的建築,也是中華文明的圖騰之地。


    朱棣為此幾乎掏空了國庫,動用了數以百萬計的勞工參與其中,其修建難度,一點不亞於古埃及的金字塔。要知道皇都的修建可不僅僅是皇宮內院,還有天壇,地壇,甚至皇家陵園都要一並修繕。


    包括偌大城市的每一條街道,都要青磚鋪設,幾乎不再得見黃土地麵。圍繞這些,民生的胡同,鬧市街區,商運驛站都要迅速完善,這一切工程加起來,堪稱要人老命。表麵上的金碧輝煌,都是多少普通勞工血汗甚至生命堆砌而成。


    皇家的工程可不比林川修府邸,錢財都能分發到勞工手上,算是多勞多得。皇城修繕,都是朝廷下令到地方,令其上繳多少勞工,前去工作半年,再尋一批新的勞工前來交替。


    所有錢財為便於管理,都是一口氣結算到當地衙門,再由他們進行分發。而這裏麵的門道就多了去了,餉錢通過層層盤剝,十之有七能落到勞工手裏就要感恩戴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把大狙闖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笑並收藏一把大狙闖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