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自古以來就是一筆生意,有多少人因為戰火流離失所,就有多人因為戰爭賺得盆滿缽滿。方倉僅僅承擔運輸的差事,就能一個半月撈10萬兩,那些提供糧草,藥品,馬匹,甚至是擦屁股草紙的老板,都能賺取比平常多出一倍的利潤來,怎能不讓人欣喜若狂。


    永樂十一年,七月二十日,小雨,在出征鼓震耳欲聾的敲擊聲中,浩浩蕩蕩的大明遠征軍開始動了。由朱棣親率的十萬人馬,將從北平衛出關,一路北上,直達韃靼口中的臚朐河,大明新命名的飲馬河。


    上次朱棣率軍殺到這裏,足足用了兩個月的時間,這一次,輕車熟路,朱棣的要求是,一個月內,必須讓戰馬喝到清涼的河水。


    至於恭順伯吳允誠率領的包抄大軍,則提前五日動身,將繞行至斡難河衛出關,直接衝擊瓦剌剿滅韃靼大軍的屁股,以逸待勞。恭順伯的人馬堪稱兩倍於敵人,整場戰鬥力最難的部門,就是綿延千裏的急行軍,必須在朱棣大軍到達飲馬河前,先一步發動攻擊,切斷他們迴援馬哈木的可能。


    領頭的自然是為數兩萬的禦林軍團,被招至麾下的各級兵團則緊隨其後,像林川衛這邊塞人馬,原本是要和吳允誠一起玩戰略大轉移的,現在也有資格吊在人群之後了。


    稍顯幸運的是,指揮使寧不敗率領的千餘寧夏中衛戰士就在身旁,路途上也算有了個伴,可以一邊聊天,一邊行軍。


    說真的,林川衛的戰士們真的受不了這種磨磨唧唧的推進方式,隊列裏超過半數為步兵,還背負大量行裝,移動起來跟蝸牛一般。按照林川衛平日訓練出來的速度,趕到飲馬河哪要什麽一個月的時光,最多十五日抵達,趕不到敢提頭去見。


    但林川卻傳令下去,所有人是虎給我臥著,是龍給我盤著,誰再敢逞英雄蜀道山伺候。


    林川倒很喜歡這種吊車尾的感覺,仗讓想打仗的人去打,他們跟著散散步,行行軍就好,最好自己的人馬一個都別派上用場,這樣就能全須全尾地迴家,減少傷亡。


    但如果被記起調用的,林川也隻有一個要求,不管對手是誰,必須最大限度,竭盡全力地趕盡殺絕,不留後患。


    在當晚休整之時,一眾兵卒人困體乏,倒頭就睡,林川衛的兵卒卻精神奕奕,晚上還在加練俯臥撐,深蹲等項目。


    朱棣則召開了出征後的第一次帳內議事,確定了部隊的各個崗位。安遠侯柳升領大營,武安侯鄭亨領中軍,寧陽侯陳懋領左哨,豐城侯李彬領右哨,成山侯王通領左掖,都督潭青領右掖,都督江朱榮為前鋒。


    漢王朱高煦為殿前侍衛團,所領四衛鞍前馬後,確保皇上周全。聖孫朱瞻基的幼軍則靈活機動,隻受命皇上,由其指派任務。


    寧不敗則領到了一個大活,所率領的精銳變成了千人斥候團,負責前行探路,領軍十裏。


    至於林川,終於在祈禱中拿到了最想要的活計,負責給大軍墊後,墊後是什麽意思,其他部隊打光了,或者逃跑撤退時,才有他們發光發熱的時機,怎能不讓他歡喜?


    大部隊在7月24日成功走出了北平衛,出關不過五十裏,就遇上了阿魯台派來作為接應的使節,一個精通漢語的韃靼蠻子。


    他提供的情報,更新了朱棣營帳裏巨大的沙盤,瓦剌已經得知大明軍隊出關的消息,並且開始收攏陣型,一天前開始搬離臚朐河畔撒裏怯兒的行軍大營,向著不遠處的三峽口轉移中。


    過了三峽口後就是山林地段,非常不適合大部隊的陣型展開,想來馬哈木那老狐狸,也深入研究了明軍的戰法,那就是避免在絕對平原上和明軍開戰,一定要限製他們的陣型攻勢。


    朱棣對於這些情報也就聽聽,沒有改變行軍計劃,反倒加快了行進速度,以防瓦剌大軍有更多時間準備作戰。


    對於大部隊來說,急行軍最苦的就是兩個兵種,一個是步兵,另一個就是輜重兵。前者沒有馬匹,完全靠一雙鐵腳板跟上大部隊,而輜重兵則因為搬運的物資太多,同樣難以提速也隻能被吊在部隊最後。


    作為殿後的林川衛,自然無法容忍有人走在他們的後麵,林川隨即下令,林川衛部隊負責掩護這些,掉隊的步兵與輜重車隊,避免遭遇敵人奇襲。


    於謙被留下負責衛隊指揮,有緊急情況可通過骨傳導耳機相互聯係。至於林川則是帶著老六隊的其他成員,跟上了前麵的大部隊。


    沒辦法,他可以讓部隊在後麵晃晃悠悠地走,作為帳內議事僚臣,每天就跟上課要點名一樣,必須出現在朱棣的議事營帳內。


    在時間靠近7月底的時候,朱棣親率的遠征軍隊列,已經拉長綿延出了五十公裏以上,往往騎兵團已經選定駐紮地開始安營紮寨了,要一個時辰後才能等來陸陸續續的步兵團與輜重部隊,吃上一口熱飯。


    這樣的行軍方式,極大增加了部隊受襲的風險,要是換在現代作戰時長,完全能在一天內被分割成十幾段,逐個擊破。但感謝此刻草原大區優秀的匹配機製,攻擊的方式無異於騎兵衝鋒,近距離勘察,稍遠一點武器多在百米內才能發揮作用,這讓大明遠征軍哪怕拉長了隊列,也沒有哪個瘋子敢死隊,敢貿然前來襲擾。


    另外,寧不敗的斥候工作做得非常不錯,千餘精銳在大部隊前方擴散開了,一層如同雷達一般的探測區域,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第一時間提醒部隊駐足,隻要停下,拉長的行軍部隊就會迅速迴籠,再次變成一支無懈可擊的強大軍隊。


    枯燥的行軍終於在一天夜裏發生了異變,一名寧夏中衛的斥候火速迴報,前探斥候發現了遠處的山林裏傳來煙火,故脫離部隊前行15裏探查。發現約三百瓦剌騎兵,正在洗劫一群藏匿山林的韃靼牧民部落。


    從得到的消息來看,對方皆為追求速度的突騎兵,缺乏重型護具,四周也再未發現其他的援軍。


    朱棣思考片刻後下令道,“聖孫聽令,命你攜帶幼軍出擊,殲滅敵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把大狙闖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笑並收藏一把大狙闖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