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定曆史,鄭和曾帶2000親信突擊了亞烈苦奈兒的皇宮,將皇室一族全數俘虜。可見他身邊親信的戰鬥力,一點也不輸給大明的精銳鐵騎。


    就在劉一手動手殺人時,同時動的還有鄭和身邊的親信。在這內院裏的所有人,一個不留。有些家奴在反抗,有些在逃跑。但都無法逃脫被殺的命運。


    沒錯,朱棣安排的下西洋,就是一道全球追殺令。對於謀朝篡位來的權力,最擔心的威脅永遠不會來自外部,而是內部。


    即便到了今天,還是有許多朝臣官員覺得朱棣得位不正,如果朱允炆真的沒事,振臂一唿,大明都有可能為此分裂。


    鄭和下西洋,不是為了找到建文帝,而是徹底殺了他,並且摧毀他可能存在的一方勢力。


    嗎嘍比誰都清楚大明艦隊想要什麽,而他想要的,就是城主一家老小的命。雖然瑪尼諾幫了他,但同時明白,城主就是騎牆派。


    一旦嗎嘍離開了沱灢,甚至占城王國,他留在此地的一切都會被瑪尼諾沒收,就像過去6歲時,家裏發生的變故一般。


    與其讓人坐收漁翁之利,還不如先一步解決了漁翁的小命。


    嗎嘍知道,關於建文的消息一旦露出來,知道的人都不可能活下去,借鄭和的刀殺人,這刀真是又快又狠。


    有夜隼鎮守的城門,哪怕裏麵哀嚎一片,城門外的士兵卻隻能像木頭般地站在那裏。有人剛靠近半分,夜隼的子彈就打得腳邊的碎石四濺。這大明的火器,顯然和他們了解的截然不同。


    好在並沒僵持太久,洪保率領的人馬趕到。帶著一身的鮮血,鄭和被接出了城主府,什麽也沒有說,也不需要解釋什麽,就這般平靜地離開了。


    那些蠻夷的城防軍全程跪在地上,連抬頭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多看一眼,身披布麵鐵甲,手持五眼火銃的大明將士就能送他們通通歸西。


    等包紮好手掌的副官衝進府內時,所有內院之人全部被殺,城主一家無一幸免。隻有外院的一些家奴與侍衛苟活了下來。


    大明不是土匪強盜,因為他們沒有帶走錢財,隻是單純的殺人而已。


    從醉仙居的慘案,到霸王卸甲坊的攻破,再到城主府的屠戮,這一天時間,沱灢的黑白兩道同時崩塌,不需要外方勢力介入,城裏已經開始亂了。


    搶奪銀兩導致的暴亂,在城市的每個角落上演,就連士兵也加入了這場掠奪的狂歡。


    這樣的城市已經不能逗留了,迴到碼頭,數百艘大明的寶船拉滿了船帆,連夜離開了這是非之地。


    林川站在天元號的船尾,從海上迴頭眺望,偌大的沱灢城,四處開始燃起大火,爆炸聲時不時傳來,依稀還能聽見婦孺的哭嚎。


    他想很多,關於對錯,關於生死,關於正義與邪惡……


    但腰挎戰刀的鄭和走到了他的身旁,隻告訴了他一點,“他國之苦難,非我等之苦難;他國之禍事,非我等之禍事;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聖上說不能走漏,那就不能走漏。聖上說他要死,我等隻能把他找出來,送他去死。”


    “為殺一人,先屠一門,合適嗎?”林川不是質問,而是疑問。


    “合不合適都必須如此,建文的消息不能走漏,就像所有人可以猜我為何下西洋,卻不能知我為何下西洋。


    依依姑娘身邊的那些異士,擴張勢力,稱霸錫蘭,坐擁建文,恐怕不僅僅是想在偏遠之地,安心當過國王吧?”鄭和何其聰明,輕鬆將所有事件都串聯到了一起。


    朱棣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朱允炆反攻大明,現在看來隻是時間問題。


    “接下來,鄭大人有何打算?”林川用上的尊稱。


    “不惜一切,毀了錫蘭,也要誅殺建文。”鄭和的使命已經替換。


    “很難成事,他們有5萬精銳,還有和我們一樣的火器,靠販賣黑土,掌握了大量的財富。我們這不過2萬人馬,很可能還沒上岸就都被轟成渣渣了。”林川不是誇張的形容詞,而是述說著事實。


    “迴國調兵已無可能,所有大型船隻都在這了,缺乏運輸工具,就算想調兵過來,沒有一年半載都辦不到。”鄭和沒有撤退可言。


    “給我一艘快船,我帶著黑鷹隊先行潛入錫蘭山王國。你的船隊直取錫蘭,停在百裏之外。我會用沙雕與你們保持書信聯係,等我號令,我會告訴你哪裏最適合登陸。到時候,我先取皇城,你外圍策應,尚且有贏的可能。”林川打算分頭行動了。


    “這樣實在太危險了,賢弟,要不我再多調派些好手給你。”鄭和都覺得十分冒險。


    “調配再多,也多不過別人的舉國之力。別擔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來就是做這事的。”林川謝絕了鄭和的好意。


    從沱灢直接前往錫蘭,哪怕日夜兼程不再停靠補給,最快林川也需要最少一個半月才能趕到。鄭和船隊聲勢浩大,全員趕到至少比林川晚5天。


    也就是說,一旦林川上島成功,最少有5天是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如何利用時間差,導致其內亂,給大明艦隊創造登陸機會,就是林川等人需要麵對的難題了。


    想好了,就要開始做了。行駛中的寶船隊列變換了加速航行的隊列,一些隨行的商船全部勒令返航,不得再跟了,他們還需要帶一個消息迴去,“鄭和,不辱皇命,定解聖上之憂。”


    船夫們以為是要打仗了,但隻有朱棣知道,鄭和要幹什麽。


    鄭和給林川準備了一艘5杆帆船,下端後可供劃槳之艙室,配備了近百名船夫,輪流劃槳助力,速度能比大型的寶船還快上三分有餘。


    並且,鄭和讓準備了大量的食物與水源,確保兄弟路上不會忍饑挨餓。其實對於有次元空間的三人來說,這麽做真的很多餘。但既然是鄭和的一番好意,也就不再推辭了。


    隻有一個人的安排,並非林川所想,那就是讓薑戈救迴船上的陳阿生。他已經迴不了國了,身體所受之傷本是致命的。但好巧不巧,劉一手有辦法醫治,但需要先消炎才能手術。


    林川想了想,這次在沱灢能如此順利地搗毀霸王卸甲坊,抓到嗎嘍,也有這孩子一份功勞。就這麽看著他去死,心裏有些過意不去。


    於是乎就用200兩的酬勞,請劉一手出手,保住了他的性命。


    從這一夜,林川與鄭和的大船隊分離開來,獨自先行向錫蘭進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把大狙闖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笑並收藏一把大狙闖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