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對對子!
天師下墓,奈何遇見的全是神靈 作者:六眼迷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黎四眾人到達江西鷹潭,就感覺到了氣氛不同,雖然新年已過,但四處還是張燈結彩,一幅喜慶,而到達龍虎山之下,黎四都不禁咂舌,場麵太過宏大,嗣漢天師府位於龍虎山中部,所以九法壇並沒有布置到山頂,反而更緊湊更壯觀。
羅天大醮之所以是盛會,其中光法壇就要布置九處,分普天、周天、羅天,上三壇是普天法壇,古代都是皇帝主祭祀,祀三千六百神位,中三壇是周天法壇,多位王宮貴胄、豪商貴族祭祀、設兩千四百神位,下三壇就是羅天法壇,設一千二百神位,供百姓祭祀。
法壇普度區皆以五色布遮天,異常莊嚴隆重,當然現在是新時代,沒有那麽多講究,上哪去找皇帝、貴族,所以普通百姓也可去上三壇祭祀。
不僅如此羅天大醮還有隆重的祭祀禮儀,分七次舉行朝醮典禮,醮科包括福醮、祈安醮、王醮、水醮、火醮、九皇禮鬥醮以及三元醮,所以法會長達七七四九天,每一個醮科都有繁雜的禮儀,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是一般醮典的十倍,故而道門很久都沒有舉辦如此盛大的醮禮了。
這還隻是明麵上的羅天大醮的祭禮,而在龍虎山後山,真正天師府修道的地方,還會舉行玄門法會,那裏就不是對外開放的地方了。
黎四幾人到來,很快就被天師府的人發現,頓時有道童來引領黎四幾人去天師府後山清修之地,進入天師府的範圍黎四頓時樂了,幾乎隻要有道人經過都會停住腳步,向黎四行禮問好,沒辦法,黎四的輩分太高了。
一路行來黎四幾人看到不少新建小院、修舍,明顯是為了這次羅天大醮準備的,不過數量並不多,畢竟能到後山小住的人其實並不多,都是各派的經營或者掌門。
很快道童就把黎四幾人領到了一處非常幽靜的小院,是一座古香古色的竹院,不過看著年頭不短了,讓黎四幾人驚奇的是院子裏麵竟然有一個南方紅豆杉,這可是稀有樹木,這龍虎山未必有幾棵。
“道乾子見過師兄!怎麽樣!這小院還算是幽靜吧!”
老道道乾子笑嗬嗬的從院子裏走了出來,行禮開口說道。
“師弟多禮了!這小院的確幽靜!非常不錯!”
黎四迴禮,笑著開口說道。
“天衍師兄!這小院正是師叔青雲真人的院子!雖然看著老舊了一些,不過一直在維護,裏麵到是添置了不少新東西!畢竟年頭太長了,有些物件實在是沒辦法修了!當年師叔在的時候,年歲小,喜歡熱鬧,所以這小院中加蓋了不少廂房,正好幾位都可以住在這裏!”
道乾子笑嗬嗬的說道,帶著幾人走了進去。
“年歲小?青雲真人是何時下的龍虎山?”
封修好奇的問道,都知道張青雲很早下了龍虎山,並不知道具體是多少歲。
“十七歲!青雲師叔乃修道奇才,八歲修成神咒,十歲掌握雷法,十三歲年輕一輩已經無人出其右,十五歲已經被叫做小天師了,十七歲的時候找到師祖辯經三日後,就下山離開了天師府,不過在師叔臨走的時候,師祖把其名字寫在了天師譜之上。”
道乾子笑嗬嗬的開口說道。
“好家夥!不愧是道法近妖-張青雲,老四!你比你師傅如何!”
封修驚訝的說道,然後一臉笑的看向黎四。
“哼!老子八歲會做飯!十歲會種田!十三歲可上山采藥!十五歲已經是十裏八村有名的帥小夥,十七歲差點要飯!老家夥臨走前,吃光了青雲觀裏的最後一粒米!我背著他上了長白山,把他的名字刻在了墓碑上!”
黎四瞥了一眼封修開口說道。
眾人一陣無語,你是在這裏對對子呢?
“那師兄怎麽會有如此高深的道法!”
道乾子疑惑的問道,聽黎四這麽說,道乾子充滿疑惑,按理說就以黎四的道法,從娘胎裏開口修道,也未必會有這般成就。
“封塵道!脫凡術!”
封修笑了笑說道。
“師兄大才!這封塵道的術法雖然各派都會,但幾乎無人可破,皆一生碌碌無為!”
道乾子驚訝的說道,這門功法並不是秘密,最開始是限製道童,幾乎所有傳承的道門都會,不過後來都束之高閣了,並沒有人使用,因為要是突破不了,被施術者幾乎道途就廢了。
有倒是封塵十載,得其甲子修為,雖然黎四隻有二十幾歲,但細算下來,黎四擁有一般人七十多年的修為,這也是就是封塵道的恐怖之處,不過也隻有張青雲敢這麽幹,張青雲的萬法歸道,十年能入門就是奇跡了,畢竟那是張青雲搶奪半生,研習半生才有所得的道法,也就是碰到了黎四,不然都特麽得帶到棺材裏去。
黎四幾人在這竹院住下,這院子占地麵積不小,而且四周寧靜清幽,院後是一片竹林,當真是清修的好地方,屋內的擺設雖然簡單,但做工卻十分精巧,可見其用心程度。
趙奶奶和封武城經常跟道乾子喝茶、下棋、論道、講經,黎四幾人住下後,張道真也來拜訪了一次,並不是張道真不想來,而是真的太忙了,馬上要開羅天大醮,也因為有宋柳青的參與,來的人比張道真預想的要多出數倍,而且還是大金主,張道真隻能在前山忙於應酬,畢竟現在龍虎山拿得出手的高功年齡都不小了,能分擔之處有限,大多數隻能張道真自己應對。
而到了三月中旬,已經有陸陸續續的玄門中人到來,大多數都被安排在了前山修舍,很少能被安排在後山,忘青也帶著自己的小徒弟塵心來了,並且還帶了十幾個和尚,不過怎麽看都不是念經的,而且這次忘青竟然穿著一身白色僧袍來的,當真是有些出塵大師的風範,不過幾人都沒搭理他,而是開始逗起小塵心來了。
黎四更是直接讓小塵心跟自己一起清修,時常給小塵心講道解惑,忘青則是跟防賊一般盯著黎四,生怕自己寶貝徒弟被拐走了。
不過很快忘青就出去找事了,因為大覺寺的人來了,忘青帶的十幾人都是武僧,忘青自從決心入世,戒律就完全拋在腦後了,甚至還跟梵羅請教過禪宗的佛法,還有觀看道家典籍,封修甚至調笑說忘青這是要修萬法歸佛,但忘青卻一句話讓封修震驚不已。
大乘佛法,眾生法,那麽就應該是入世修佛、佛還眾生,方才為大乘之道。
羅天大醮之所以是盛會,其中光法壇就要布置九處,分普天、周天、羅天,上三壇是普天法壇,古代都是皇帝主祭祀,祀三千六百神位,中三壇是周天法壇,多位王宮貴胄、豪商貴族祭祀、設兩千四百神位,下三壇就是羅天法壇,設一千二百神位,供百姓祭祀。
法壇普度區皆以五色布遮天,異常莊嚴隆重,當然現在是新時代,沒有那麽多講究,上哪去找皇帝、貴族,所以普通百姓也可去上三壇祭祀。
不僅如此羅天大醮還有隆重的祭祀禮儀,分七次舉行朝醮典禮,醮科包括福醮、祈安醮、王醮、水醮、火醮、九皇禮鬥醮以及三元醮,所以法會長達七七四九天,每一個醮科都有繁雜的禮儀,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是一般醮典的十倍,故而道門很久都沒有舉辦如此盛大的醮禮了。
這還隻是明麵上的羅天大醮的祭禮,而在龍虎山後山,真正天師府修道的地方,還會舉行玄門法會,那裏就不是對外開放的地方了。
黎四幾人到來,很快就被天師府的人發現,頓時有道童來引領黎四幾人去天師府後山清修之地,進入天師府的範圍黎四頓時樂了,幾乎隻要有道人經過都會停住腳步,向黎四行禮問好,沒辦法,黎四的輩分太高了。
一路行來黎四幾人看到不少新建小院、修舍,明顯是為了這次羅天大醮準備的,不過數量並不多,畢竟能到後山小住的人其實並不多,都是各派的經營或者掌門。
很快道童就把黎四幾人領到了一處非常幽靜的小院,是一座古香古色的竹院,不過看著年頭不短了,讓黎四幾人驚奇的是院子裏麵竟然有一個南方紅豆杉,這可是稀有樹木,這龍虎山未必有幾棵。
“道乾子見過師兄!怎麽樣!這小院還算是幽靜吧!”
老道道乾子笑嗬嗬的從院子裏走了出來,行禮開口說道。
“師弟多禮了!這小院的確幽靜!非常不錯!”
黎四迴禮,笑著開口說道。
“天衍師兄!這小院正是師叔青雲真人的院子!雖然看著老舊了一些,不過一直在維護,裏麵到是添置了不少新東西!畢竟年頭太長了,有些物件實在是沒辦法修了!當年師叔在的時候,年歲小,喜歡熱鬧,所以這小院中加蓋了不少廂房,正好幾位都可以住在這裏!”
道乾子笑嗬嗬的說道,帶著幾人走了進去。
“年歲小?青雲真人是何時下的龍虎山?”
封修好奇的問道,都知道張青雲很早下了龍虎山,並不知道具體是多少歲。
“十七歲!青雲師叔乃修道奇才,八歲修成神咒,十歲掌握雷法,十三歲年輕一輩已經無人出其右,十五歲已經被叫做小天師了,十七歲的時候找到師祖辯經三日後,就下山離開了天師府,不過在師叔臨走的時候,師祖把其名字寫在了天師譜之上。”
道乾子笑嗬嗬的開口說道。
“好家夥!不愧是道法近妖-張青雲,老四!你比你師傅如何!”
封修驚訝的說道,然後一臉笑的看向黎四。
“哼!老子八歲會做飯!十歲會種田!十三歲可上山采藥!十五歲已經是十裏八村有名的帥小夥,十七歲差點要飯!老家夥臨走前,吃光了青雲觀裏的最後一粒米!我背著他上了長白山,把他的名字刻在了墓碑上!”
黎四瞥了一眼封修開口說道。
眾人一陣無語,你是在這裏對對子呢?
“那師兄怎麽會有如此高深的道法!”
道乾子疑惑的問道,聽黎四這麽說,道乾子充滿疑惑,按理說就以黎四的道法,從娘胎裏開口修道,也未必會有這般成就。
“封塵道!脫凡術!”
封修笑了笑說道。
“師兄大才!這封塵道的術法雖然各派都會,但幾乎無人可破,皆一生碌碌無為!”
道乾子驚訝的說道,這門功法並不是秘密,最開始是限製道童,幾乎所有傳承的道門都會,不過後來都束之高閣了,並沒有人使用,因為要是突破不了,被施術者幾乎道途就廢了。
有倒是封塵十載,得其甲子修為,雖然黎四隻有二十幾歲,但細算下來,黎四擁有一般人七十多年的修為,這也是就是封塵道的恐怖之處,不過也隻有張青雲敢這麽幹,張青雲的萬法歸道,十年能入門就是奇跡了,畢竟那是張青雲搶奪半生,研習半生才有所得的道法,也就是碰到了黎四,不然都特麽得帶到棺材裏去。
黎四幾人在這竹院住下,這院子占地麵積不小,而且四周寧靜清幽,院後是一片竹林,當真是清修的好地方,屋內的擺設雖然簡單,但做工卻十分精巧,可見其用心程度。
趙奶奶和封武城經常跟道乾子喝茶、下棋、論道、講經,黎四幾人住下後,張道真也來拜訪了一次,並不是張道真不想來,而是真的太忙了,馬上要開羅天大醮,也因為有宋柳青的參與,來的人比張道真預想的要多出數倍,而且還是大金主,張道真隻能在前山忙於應酬,畢竟現在龍虎山拿得出手的高功年齡都不小了,能分擔之處有限,大多數隻能張道真自己應對。
而到了三月中旬,已經有陸陸續續的玄門中人到來,大多數都被安排在了前山修舍,很少能被安排在後山,忘青也帶著自己的小徒弟塵心來了,並且還帶了十幾個和尚,不過怎麽看都不是念經的,而且這次忘青竟然穿著一身白色僧袍來的,當真是有些出塵大師的風範,不過幾人都沒搭理他,而是開始逗起小塵心來了。
黎四更是直接讓小塵心跟自己一起清修,時常給小塵心講道解惑,忘青則是跟防賊一般盯著黎四,生怕自己寶貝徒弟被拐走了。
不過很快忘青就出去找事了,因為大覺寺的人來了,忘青帶的十幾人都是武僧,忘青自從決心入世,戒律就完全拋在腦後了,甚至還跟梵羅請教過禪宗的佛法,還有觀看道家典籍,封修甚至調笑說忘青這是要修萬法歸佛,但忘青卻一句話讓封修震驚不已。
大乘佛法,眾生法,那麽就應該是入世修佛、佛還眾生,方才為大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