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財寶動人心
桐梧界是後世有記載的修真界十三個大界之一。青陽宗是桐梧界的四大巨型宗門之一。餘成忠是青陽宗的一位修真二代。當然,現在的桐梧界內的修士們,都認為該界就是修真界的全部。
餘成忠平日裏比較低調,對人謙和有禮,其實內心卻驕傲得很,立誌要把家族發揚光大。他在青陽宗煉氣期修士中,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宗門排名六十四,因此深受其家族當權長輩喜愛,被長輩們視為家族第九代的棟梁。
他們家族的第一代也就是活著的輩分最高的,是青陽宗一位化神期修士。這很容易理解,當一個家族中出了個了不起的人物,那這個家族在族譜中,必然將這個大人物的一脈當成主脈。很多時候,這個大人物的後裔,自然就會將其視為第一代。
餘家在這之後,家族的第二代出了幾個風雲人物,可惜氣運不濟,都在元嬰期隕落了。再往下的幾代都沒出什麽傑出的人才,主要是沒出元嬰修士,有點青黃不接,於是家族勢微。如果不是有個定海神針式的老祖存在,估計家族就不存在了。
在大界和超界中,由於有二劫老祖的存在,一個隻有化神修士坐鎮的家族,最多也就能算得上是個中小家族。如果化神之下還有多位元嬰修士,那就能劃入中型家族的行列,因為元嬰修士有大概率能成為化神修士甚至渡劫修士;而如果一位元嬰修士都沒有的話,這個家族就很可能滑落為微型家族了。
餘家就屬於這種情況。幸運的是,餘家的那位化神當時還比較年輕,隻有五百多歲。有這樣的一位化神在,其他的家族也不敢對餘家做得太過火。餘家挺到了到第六代的時候,出了幾個不錯的苗子,後來有一個成了元嬰修士,餘家就有了起色。餘家真正興旺起來是到了第八代,也就是餘成忠的父親這一代,餘家出了七個金丹修士。有化神和元嬰支撐著家族,金丹們就有了成長的時間。
而餘成忠這一代,餘家有四十七個煉氣修士,餘成忠在家族煉氣期修士中實力排在第二位。排第一是他的一位堂哥,也是煉氣九級的修為,在青陽宗煉氣期修士中排名第八,實力非凡。雖然他們這一代還沒出凝液修士,但家族對他們的未來很有信心。因為他們都很年輕,有無限成長的空間,而有靠山,夭折的概率就會小了許多。
餘成忠對自己在家族中的收益很不滿,他倒不是嫉妒堂哥拿得多,他們家各兄弟之間挺抱團的,沒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在桐梧界,像他們這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族,還真不多見。餘成忠不滿的主要是他們家族相比同等的其他家族,實在是太窮了,窮得給他的月錢配不上他的實力。
因為這個時候餘家的老祖的壽命將盡,家族的元嬰修士又隻有一位,導致威懾力量不足,因而家族收益減少了許多。餘成忠自幼胸懷大誌,立誌要振興餘家,所以不想止步於金丹期,隻是不到元嬰的關口,誰也不知道自己的悟性是否足夠。
所以餘成忠不甘心這樣按部就班的修煉,他時常來桐梧界落神之地的邊緣碰仙緣,悟性不足的話就隻能靠機緣,這是修真界的共識。
落神之地有機緣,但風險更大。雖然他渴望仙緣,但人若沒了,理想就是空話,所以他也不敢太過深入。
這天,餘成忠在碰仙緣的時候,遇上了玄宇派的七位煉氣後期修士。
玄宇派在桐梧界屬於中型門派,派內修為最高的是九位化神後期修士。
青陽宗和玄宇派不屬於同一陣營,但也沒有多大積怨,玄宇派沒有底氣和青陽宗叫板,青陽宗也不會非得將玄宇派做為敵人。所以雙方修士碰麵,一般也不會出現不死不休的局麵。當然有了不能舍棄的利益時就兩說了。
餘成忠在宗門間,厘定靈礦分成的排位戰中,見識過其中二人。桐梧界厘定靈礦分成的排位戰,其實和清蒙界的大比是一個性質的賽事。
如果單這兩個人,餘成忠自信稍費點手腳就能把他倆收拾了。雖然沒什麽仇怨,但是哪兒都不缺想殺人越貨的。可現在對方有七個人,盡管那五位的實力都不夠參加排位戰,但畢竟人數在那兒,這讓戰鬥難度加大了不少,萬一有個閃失,就得不償失了,自然就息了那個念頭。不過這依然不足以讓他畏懼。
玄宇派見過餘成忠的陳林、沈衝二人,知道他不好惹,就低聲向同伴介紹了他的情況。玄宇派七人雖然知道了餘成忠的實力強悍,陳、沈二人合力都不是他的對手,但也並不懼怕他。因為他們中間還有一位叫劉少輝的修士,和陳、沈二人的實力就在伯仲之間,隻是此人為新晉煉氣九級,外人不清楚而已。
三個人合力,雖然不一定能勝過餘成忠,但實力也相差不遠了。另外還有四個幫手,雖然實力差些,但畢竟也是煉氣八級的修為,合七人之力,論實力真打起來應該能占上風。雙方都自認己方實力占優,可都沒認為己方占絕對優勢。沒有深仇大恨,又沒有利益衝突,犯不上以命相搏,也就相安無事。
天有不測風雲,好像老天故意作弄一樣。就在雙方要和平分開時,不遠處憑空出現了一個丹爐。丹爐的造型古樸大氣,通體暗青泛著幽紅,一看就非凡品。
玄宇派七人中,有人隻判斷出這是個法寶丹爐,餘成忠卻憑著自己的見識,判斷出這至少是個不低於六品的法寶丹爐。從這一點上就看出雙方門派底蘊的差距了。
雙方都想搶,但都沒敢馬上行動。大家都知道落神之地的詭異,誰也不想莫名其妙的消失,所以都想先觀望一下,確保了自身的安全之後再出手。
最先沉不住氣的是餘成忠。他最了解丹爐的價值,所以丹爐對他的誘惑也最大。雖說落神之地危險性較高,但是也不乏有修士獲得寶物平安歸來,要不怎麽說仙緣呢。再說他就是來撞仙緣的,現在仙緣來了,豈有放過之理,這可是他想要實現抱負的最大助力。於是他搶上前去,將丹爐收入儲物袋。
玄宇派七人看見餘成忠平安得寶,哪裏還忍得住。不敢和老天搶,還不敢和修士搶?七人如有默契,連眼神都沒有交換,就幾乎同時向餘成忠出手了。
餘成忠早有防範,見狀絲毫不慌,抬手就將一張五級的防護法符拍在身上,同時還激發了術法護身。確保了自身安全之後,迅速禦使一柄飛劍抵住玄宇派陳、沈二人的飛劍,雙手一連串的攻擊術法、一連串的激發三級符籙,化作攻擊術法打向其他五人攻來的法器。
雙方一交手,餘成忠就開始暗自後悔,自己托大了。玄宇派其餘五人中,有一人的實力明顯超出了自己的估計,弄得自己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看樣子今天很難占便宜了,搞不好要吃虧。但到底是要開溜,還是跟他們死磕,餘成忠卻始終在猶豫。他有保命的底牌,卻也擔心對方有什麽隱藏的手段。
玄宇派七人也暗自心驚,己方兩大高手使出渾身解數,才堪堪壓製住對方的飛劍,餘下的五人應付對手一半的實力,也不過略占上風,這著實出乎了他們的意料。關鍵是敵人有了凝液中期的真元防禦護罩,五人的攻擊偶有突破阻攔的,也無法撼動敵方的防禦護罩,這一戰著實艱難了。
雙方混戰持續了兩刻時後,玄宇派漸漸占據了上風。交戰雙方整體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人數多的一方會占點便宜,因為人多,施法速度會快一些。
餘成忠期間數次突圍未果,他長時間高速施展法術,已然有些疲憊,抵擋起對方的攻擊難免有疏漏。又一次被玄宇派的攻擊術法打中,五級防禦護罩一陣亂晃。
玄宇派的七人登時大喜,劉少輝叫到:“他真元消耗得差不多了,大家再加把勁,他很快就會支撐不住了。”劉少輝清楚,不用他多嘴,同伴們也知道這個情況。他之所以還要喊,不是為了告知同伴,而是為了動搖對手的戰鬥意誌。
雖然修士都氣脈悠長,但無論多高修為的修士,同等級之間爆發的戰鬥,都沒可能持續太長時間,因為雙方都得全力以赴,不可能悠著來。
餘成忠雖然藝高手快,可也架不住對方人多手更快,一張四級的符籙化成術法,直接擊碎了他的五級護符,卻被他激發的護身術法擋在身外。再次激發一張五級護符,餘成忠感到這樣下去不是個事,甚至有點後悔之前的優柔。
餘成忠之前戰鬥時注重防禦,卻沒有選擇逃走,是因為他還有兩張保命底牌,都是他父親給的,一張七級護符和一張七級攻擊符籙。所以他才不懼怕玄宇派的圍攻,而選擇與他們打消耗戰。主要是當時還想著要撿對方的便宜。
他之前數次突圍未果,也都是他這種矛盾的心理造成的。
和激發攻擊符籙不同的是,任何級別的護符被激發後,其護罩都是需要注入真元維持的。而護符激發後,其防護效果都是有時間限製的,其長短,一是取決於符籙的品級和品質;二是取決於使用者的真元的多寡;三是取決於承受的攻擊的威力的大小和次數的多少。
盡管維係護罩所需的真元,比護體術法所用的真元要少得多,但到底也是要消耗真元的,而且維係比修為級別越高的護符護罩,所消耗的真元就越多。
而符籙這種東西,雖然在修真界屬於非常平常的東西,但是能被低修為激發的高等級符籙,卻是相對的稀少了。二者之間的等級差越大,其珍稀程度越高。
雖然珍稀,但雙方都是煉氣九級的修為,身上難免都有幾張保命用的四、五級的符籙。這時雙方誰也顧不得留後手了,直接開始往外互扔。
煉氣後期修士的攻擊威力大都屬於三級,五級護符一般能承受住十幾、二十次三級威力的攻擊,但隻能抵擋住三、五次四級威力的攻擊。當然,這也是隨著使用者的真元的多寡,和其真元輸出的強弱而變化的。另外護符生成的護罩承受的攻擊越大,維係護符護罩所消耗的真元就越多。
餘成忠的尷尬就是,較珍稀的高級符籙他還有,可真元卻要告罄了。
桐梧界是後世有記載的修真界十三個大界之一。青陽宗是桐梧界的四大巨型宗門之一。餘成忠是青陽宗的一位修真二代。當然,現在的桐梧界內的修士們,都認為該界就是修真界的全部。
餘成忠平日裏比較低調,對人謙和有禮,其實內心卻驕傲得很,立誌要把家族發揚光大。他在青陽宗煉氣期修士中,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宗門排名六十四,因此深受其家族當權長輩喜愛,被長輩們視為家族第九代的棟梁。
他們家族的第一代也就是活著的輩分最高的,是青陽宗一位化神期修士。這很容易理解,當一個家族中出了個了不起的人物,那這個家族在族譜中,必然將這個大人物的一脈當成主脈。很多時候,這個大人物的後裔,自然就會將其視為第一代。
餘家在這之後,家族的第二代出了幾個風雲人物,可惜氣運不濟,都在元嬰期隕落了。再往下的幾代都沒出什麽傑出的人才,主要是沒出元嬰修士,有點青黃不接,於是家族勢微。如果不是有個定海神針式的老祖存在,估計家族就不存在了。
在大界和超界中,由於有二劫老祖的存在,一個隻有化神修士坐鎮的家族,最多也就能算得上是個中小家族。如果化神之下還有多位元嬰修士,那就能劃入中型家族的行列,因為元嬰修士有大概率能成為化神修士甚至渡劫修士;而如果一位元嬰修士都沒有的話,這個家族就很可能滑落為微型家族了。
餘家就屬於這種情況。幸運的是,餘家的那位化神當時還比較年輕,隻有五百多歲。有這樣的一位化神在,其他的家族也不敢對餘家做得太過火。餘家挺到了到第六代的時候,出了幾個不錯的苗子,後來有一個成了元嬰修士,餘家就有了起色。餘家真正興旺起來是到了第八代,也就是餘成忠的父親這一代,餘家出了七個金丹修士。有化神和元嬰支撐著家族,金丹們就有了成長的時間。
而餘成忠這一代,餘家有四十七個煉氣修士,餘成忠在家族煉氣期修士中實力排在第二位。排第一是他的一位堂哥,也是煉氣九級的修為,在青陽宗煉氣期修士中排名第八,實力非凡。雖然他們這一代還沒出凝液修士,但家族對他們的未來很有信心。因為他們都很年輕,有無限成長的空間,而有靠山,夭折的概率就會小了許多。
餘成忠對自己在家族中的收益很不滿,他倒不是嫉妒堂哥拿得多,他們家各兄弟之間挺抱團的,沒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在桐梧界,像他們這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族,還真不多見。餘成忠不滿的主要是他們家族相比同等的其他家族,實在是太窮了,窮得給他的月錢配不上他的實力。
因為這個時候餘家的老祖的壽命將盡,家族的元嬰修士又隻有一位,導致威懾力量不足,因而家族收益減少了許多。餘成忠自幼胸懷大誌,立誌要振興餘家,所以不想止步於金丹期,隻是不到元嬰的關口,誰也不知道自己的悟性是否足夠。
所以餘成忠不甘心這樣按部就班的修煉,他時常來桐梧界落神之地的邊緣碰仙緣,悟性不足的話就隻能靠機緣,這是修真界的共識。
落神之地有機緣,但風險更大。雖然他渴望仙緣,但人若沒了,理想就是空話,所以他也不敢太過深入。
這天,餘成忠在碰仙緣的時候,遇上了玄宇派的七位煉氣後期修士。
玄宇派在桐梧界屬於中型門派,派內修為最高的是九位化神後期修士。
青陽宗和玄宇派不屬於同一陣營,但也沒有多大積怨,玄宇派沒有底氣和青陽宗叫板,青陽宗也不會非得將玄宇派做為敵人。所以雙方修士碰麵,一般也不會出現不死不休的局麵。當然有了不能舍棄的利益時就兩說了。
餘成忠在宗門間,厘定靈礦分成的排位戰中,見識過其中二人。桐梧界厘定靈礦分成的排位戰,其實和清蒙界的大比是一個性質的賽事。
如果單這兩個人,餘成忠自信稍費點手腳就能把他倆收拾了。雖然沒什麽仇怨,但是哪兒都不缺想殺人越貨的。可現在對方有七個人,盡管那五位的實力都不夠參加排位戰,但畢竟人數在那兒,這讓戰鬥難度加大了不少,萬一有個閃失,就得不償失了,自然就息了那個念頭。不過這依然不足以讓他畏懼。
玄宇派見過餘成忠的陳林、沈衝二人,知道他不好惹,就低聲向同伴介紹了他的情況。玄宇派七人雖然知道了餘成忠的實力強悍,陳、沈二人合力都不是他的對手,但也並不懼怕他。因為他們中間還有一位叫劉少輝的修士,和陳、沈二人的實力就在伯仲之間,隻是此人為新晉煉氣九級,外人不清楚而已。
三個人合力,雖然不一定能勝過餘成忠,但實力也相差不遠了。另外還有四個幫手,雖然實力差些,但畢竟也是煉氣八級的修為,合七人之力,論實力真打起來應該能占上風。雙方都自認己方實力占優,可都沒認為己方占絕對優勢。沒有深仇大恨,又沒有利益衝突,犯不上以命相搏,也就相安無事。
天有不測風雲,好像老天故意作弄一樣。就在雙方要和平分開時,不遠處憑空出現了一個丹爐。丹爐的造型古樸大氣,通體暗青泛著幽紅,一看就非凡品。
玄宇派七人中,有人隻判斷出這是個法寶丹爐,餘成忠卻憑著自己的見識,判斷出這至少是個不低於六品的法寶丹爐。從這一點上就看出雙方門派底蘊的差距了。
雙方都想搶,但都沒敢馬上行動。大家都知道落神之地的詭異,誰也不想莫名其妙的消失,所以都想先觀望一下,確保了自身的安全之後再出手。
最先沉不住氣的是餘成忠。他最了解丹爐的價值,所以丹爐對他的誘惑也最大。雖說落神之地危險性較高,但是也不乏有修士獲得寶物平安歸來,要不怎麽說仙緣呢。再說他就是來撞仙緣的,現在仙緣來了,豈有放過之理,這可是他想要實現抱負的最大助力。於是他搶上前去,將丹爐收入儲物袋。
玄宇派七人看見餘成忠平安得寶,哪裏還忍得住。不敢和老天搶,還不敢和修士搶?七人如有默契,連眼神都沒有交換,就幾乎同時向餘成忠出手了。
餘成忠早有防範,見狀絲毫不慌,抬手就將一張五級的防護法符拍在身上,同時還激發了術法護身。確保了自身安全之後,迅速禦使一柄飛劍抵住玄宇派陳、沈二人的飛劍,雙手一連串的攻擊術法、一連串的激發三級符籙,化作攻擊術法打向其他五人攻來的法器。
雙方一交手,餘成忠就開始暗自後悔,自己托大了。玄宇派其餘五人中,有一人的實力明顯超出了自己的估計,弄得自己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看樣子今天很難占便宜了,搞不好要吃虧。但到底是要開溜,還是跟他們死磕,餘成忠卻始終在猶豫。他有保命的底牌,卻也擔心對方有什麽隱藏的手段。
玄宇派七人也暗自心驚,己方兩大高手使出渾身解數,才堪堪壓製住對方的飛劍,餘下的五人應付對手一半的實力,也不過略占上風,這著實出乎了他們的意料。關鍵是敵人有了凝液中期的真元防禦護罩,五人的攻擊偶有突破阻攔的,也無法撼動敵方的防禦護罩,這一戰著實艱難了。
雙方混戰持續了兩刻時後,玄宇派漸漸占據了上風。交戰雙方整體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人數多的一方會占點便宜,因為人多,施法速度會快一些。
餘成忠期間數次突圍未果,他長時間高速施展法術,已然有些疲憊,抵擋起對方的攻擊難免有疏漏。又一次被玄宇派的攻擊術法打中,五級防禦護罩一陣亂晃。
玄宇派的七人登時大喜,劉少輝叫到:“他真元消耗得差不多了,大家再加把勁,他很快就會支撐不住了。”劉少輝清楚,不用他多嘴,同伴們也知道這個情況。他之所以還要喊,不是為了告知同伴,而是為了動搖對手的戰鬥意誌。
雖然修士都氣脈悠長,但無論多高修為的修士,同等級之間爆發的戰鬥,都沒可能持續太長時間,因為雙方都得全力以赴,不可能悠著來。
餘成忠雖然藝高手快,可也架不住對方人多手更快,一張四級的符籙化成術法,直接擊碎了他的五級護符,卻被他激發的護身術法擋在身外。再次激發一張五級護符,餘成忠感到這樣下去不是個事,甚至有點後悔之前的優柔。
餘成忠之前戰鬥時注重防禦,卻沒有選擇逃走,是因為他還有兩張保命底牌,都是他父親給的,一張七級護符和一張七級攻擊符籙。所以他才不懼怕玄宇派的圍攻,而選擇與他們打消耗戰。主要是當時還想著要撿對方的便宜。
他之前數次突圍未果,也都是他這種矛盾的心理造成的。
和激發攻擊符籙不同的是,任何級別的護符被激發後,其護罩都是需要注入真元維持的。而護符激發後,其防護效果都是有時間限製的,其長短,一是取決於符籙的品級和品質;二是取決於使用者的真元的多寡;三是取決於承受的攻擊的威力的大小和次數的多少。
盡管維係護罩所需的真元,比護體術法所用的真元要少得多,但到底也是要消耗真元的,而且維係比修為級別越高的護符護罩,所消耗的真元就越多。
而符籙這種東西,雖然在修真界屬於非常平常的東西,但是能被低修為激發的高等級符籙,卻是相對的稀少了。二者之間的等級差越大,其珍稀程度越高。
雖然珍稀,但雙方都是煉氣九級的修為,身上難免都有幾張保命用的四、五級的符籙。這時雙方誰也顧不得留後手了,直接開始往外互扔。
煉氣後期修士的攻擊威力大都屬於三級,五級護符一般能承受住十幾、二十次三級威力的攻擊,但隻能抵擋住三、五次四級威力的攻擊。當然,這也是隨著使用者的真元的多寡,和其真元輸出的強弱而變化的。另外護符生成的護罩承受的攻擊越大,維係護符護罩所消耗的真元就越多。
餘成忠的尷尬就是,較珍稀的高級符籙他還有,可真元卻要告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