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北域戍衛團,白狄新聯軍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 作者:螽斯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過三日,鬼方三大部族抵達後套平原邊陲。
大周王師相距僅隻十裏,掉隊者已從婦孺變為青壯,早已沒有老弱病殘身影。
短距離追擊期間,沿途景象皆是餓殍滿地。
大周王師繼續斬草除根,誅殺近八千人。
算上餓死者,鬼方三大部族人口已不足五千。
糧食極度匱乏情況下,馬匹已遭分食一空,毛皮亦被煮熟吃盡。
據前方探馬來報,三大部族正在拆除營帳。
鬼方營帳多用獸皮製成,曆經風霜雨雪,大多早已硬化。
即便如此,三大部族仍將其視為活命之物。
利用陶器加水進行燉煮,再將新鮮草芽放入其中,便可用湯汁進行果腹。
在此種條件下,即便是青壯,亦紛紛倒下。
後套平原,鄭黙早已率驍騎軍等候多時。
眼見三大部族如此,鄭黙並未第一時間進攻,而是選擇在前方駐紮。
三大部族首領徹底絕望。
投降均被直接拒絕,四散逃遁亦是死路一條。
姬宮湦不再戲耍,直接命三軍加快步伐,將距離推進至二裏。
鄭黙見大周旌旗接近,亦率驍騎軍往前壓上。
三大部族首領聚頭,本想組織青壯反抗,才發現麾下已無可用之人。
殘剩四千多名青壯中,尚能揮動戈矛者,竟不足百人。
姬宮湦先朝鄭黙隔空示意,隨後正式下達最後進攻命令。
“誅滅鬼方,一個不留!”
……
半個時辰後,殘陽如血。
鬼方三大部族徹底灰飛煙滅,其首領均被當場梟首。
河套地區就此平定。
自此以後,大周疆域西北端,便僅剩太原戎與烏氏戎殘部。
據邦諜深入探查,太原戎殘部此前接連遭遇天災,目前僅有三千族人。
烏氏戎殘部越過大漠,沿途屍骨累累,大概隻剩二千餘族人。
大漠以北,皆屬荒涼之地。
即便再過百年,太原戎與烏氏戎殘部,亦無力再翻越大漠南下。
大周西北就此安寧,接下來便是如何有效治理。
在此之前,姬宮湦曾設立三大邊郡,後又新置北域郡。
現如今,三大邊郡已成大周腹地,便無繼續存在之必要。
縱觀大周西北,無論河套地區,亦或河西走廊,多為貧瘠之地。
雖有不少草場分布,氣候卻異常惡劣。雖然西周末年雨水較為豐沛,狂風、幹旱、沙塵暴等天災,卻時常會降臨肆虐。
即便是前世科技水平,亦無力進行深度開發。
姬宮湦自知無力改變自然,且大周處於地廣人稀階段。
倘若遷徙新國人,北上開墾與畜牧,結果隻會導致民怨沸騰,最終適得其反。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姬宮湦決定繼續沿用封山育林之策。
撤銷三大邊郡,將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悉數劃歸北域郡轄治。
北域郡將與漢東郡一般,隻在要道設置小型城池,並修築驛站代為戍邊。
考慮到北域郡多為苦寒之地,且路途極其遙遠。
姬宮湦便參照前世,正式設立北域戍衛團。
凡是大周新國人青壯,隻要自願前往,便可成為北域戍衛團甲士。
參與戍邊,可獲三倍軍餉。
一載期滿後,無需任何作戰功績,均可獲得軍功爵。
戍邊滿三載以上,不僅可以享受百夫長同等待遇,同時還能獲封戍邊縣伯。
食邑六百戶,超過此前歸附大周之諸侯。
倘若不幸因戍邊亡故,上述待遇將由其子嗣直接繼承。
內部建製方麵,北域戍衛團較為特殊。
由於肩負戍邊使命,因此並不納入王師九軍序列,無需參與調動及征伐。
統帥暫由趙世父出任,職位級別為偏將軍。
為便於實施,將從天狼軍征召一千甲士,作為原始班底。
後期不斷招納青壯,最高可擴充至五千甲士。
天狼軍餘下兩千甲士,將從北域郡分批撤迴關中,前往藍田大營休整。
待休整完畢,重新滿員後,再另行安排作戰任務。
休整期間暫不任命中郎將,各項軍務由各營校尉直接負責。
……
處置完北域郡事務,姬宮湦才正式班師迴朝。
重新返迴王宮大殿時,正好是五月三十日。
在此期間,急報從未停歇。
趙叔帶率領五千晉軍,很快便滅絕白狄肥氏。
仇猶氏、鮮虞氏與鼓氏紛紛興兵,並陸續向太原進發。
趙叔帶收到探報,非但沒有領兵迴援,反而改道北上,率先切斷鼓氏行軍路線。
鼓氏核心領地,位於姬宮湦前世之河北晉州。
距離太原約六百裏,中途需經過前世常山,轉鹿泉後,跨越太行八陘之井陘。
此時鼓氏軍隊剛進入井陘。
趙叔帶抵達前世陽泉後,便命晉軍以逸待勞。
鼓氏首領頗有智謀,提前派人探查清楚後,便選擇井陘在駐紮。
目的很簡單,拖住趙叔帶所領五千晉軍。
為仇猶氏與鮮虞氏進攻太原,創造良好機會。
趙叔帶佯裝並未察覺,選擇與鼓氏軍隊隔空對峙。
仇猶氏與鮮虞氏揮軍南下,全程沒有遭到任何阻攔,便順利抵達太原城外。
太原城早已堅壁清野。
鮮虞氏與仇猶氏世代聯姻,兩氏首領更是自幼交好,當即合兵一處。
仇猶氏之核心領地,位於姬宮湦前世之山西盂縣,地處太原東北方,相距不過二百餘裏。
由於領地與晉國疆域接壤,去歲之時,仇猶氏曾與晉國爆發小規模衝突。
雙方投入兵力相差無幾,結局互有勝負。
鮮虞氏首領從未與晉軍交手,於是便主動讓權,由仇猶氏首領負責統帥。
兩大氏族組建聯軍,總兵力約為一萬五千人,而且幾乎全是青壯年。
仇猶氏首領深知,晉軍實力不容小覷。
攻城之戰,亦最為艱險。
因此,仇猶氏首領並不急於攻打太原城,而是陳兵太原城東門外五裏。
城內晉軍見狀,竟也沉住氣,繼續堅守城池。
雙方互相對望五日,仇猶氏首領才派出小股兵力,試探性進攻太原城。
城內晉軍亦派出小股甲士,依托城牆進行抵抗。
本以為隻是互相試探,結果仇猶氏首領突然率領主力往前衝殺。
城內晉軍頓時慌忙應戰。
結果,等城內晉軍悉數就位後,仇猶氏首領便立即鳴金收兵。
城內晉軍這時才發現,自己剛才已經中計。
不僅直接泄露守城部署,同時還讓對方探清自身實力。
大周王師相距僅隻十裏,掉隊者已從婦孺變為青壯,早已沒有老弱病殘身影。
短距離追擊期間,沿途景象皆是餓殍滿地。
大周王師繼續斬草除根,誅殺近八千人。
算上餓死者,鬼方三大部族人口已不足五千。
糧食極度匱乏情況下,馬匹已遭分食一空,毛皮亦被煮熟吃盡。
據前方探馬來報,三大部族正在拆除營帳。
鬼方營帳多用獸皮製成,曆經風霜雨雪,大多早已硬化。
即便如此,三大部族仍將其視為活命之物。
利用陶器加水進行燉煮,再將新鮮草芽放入其中,便可用湯汁進行果腹。
在此種條件下,即便是青壯,亦紛紛倒下。
後套平原,鄭黙早已率驍騎軍等候多時。
眼見三大部族如此,鄭黙並未第一時間進攻,而是選擇在前方駐紮。
三大部族首領徹底絕望。
投降均被直接拒絕,四散逃遁亦是死路一條。
姬宮湦不再戲耍,直接命三軍加快步伐,將距離推進至二裏。
鄭黙見大周旌旗接近,亦率驍騎軍往前壓上。
三大部族首領聚頭,本想組織青壯反抗,才發現麾下已無可用之人。
殘剩四千多名青壯中,尚能揮動戈矛者,竟不足百人。
姬宮湦先朝鄭黙隔空示意,隨後正式下達最後進攻命令。
“誅滅鬼方,一個不留!”
……
半個時辰後,殘陽如血。
鬼方三大部族徹底灰飛煙滅,其首領均被當場梟首。
河套地區就此平定。
自此以後,大周疆域西北端,便僅剩太原戎與烏氏戎殘部。
據邦諜深入探查,太原戎殘部此前接連遭遇天災,目前僅有三千族人。
烏氏戎殘部越過大漠,沿途屍骨累累,大概隻剩二千餘族人。
大漠以北,皆屬荒涼之地。
即便再過百年,太原戎與烏氏戎殘部,亦無力再翻越大漠南下。
大周西北就此安寧,接下來便是如何有效治理。
在此之前,姬宮湦曾設立三大邊郡,後又新置北域郡。
現如今,三大邊郡已成大周腹地,便無繼續存在之必要。
縱觀大周西北,無論河套地區,亦或河西走廊,多為貧瘠之地。
雖有不少草場分布,氣候卻異常惡劣。雖然西周末年雨水較為豐沛,狂風、幹旱、沙塵暴等天災,卻時常會降臨肆虐。
即便是前世科技水平,亦無力進行深度開發。
姬宮湦自知無力改變自然,且大周處於地廣人稀階段。
倘若遷徙新國人,北上開墾與畜牧,結果隻會導致民怨沸騰,最終適得其反。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姬宮湦決定繼續沿用封山育林之策。
撤銷三大邊郡,將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悉數劃歸北域郡轄治。
北域郡將與漢東郡一般,隻在要道設置小型城池,並修築驛站代為戍邊。
考慮到北域郡多為苦寒之地,且路途極其遙遠。
姬宮湦便參照前世,正式設立北域戍衛團。
凡是大周新國人青壯,隻要自願前往,便可成為北域戍衛團甲士。
參與戍邊,可獲三倍軍餉。
一載期滿後,無需任何作戰功績,均可獲得軍功爵。
戍邊滿三載以上,不僅可以享受百夫長同等待遇,同時還能獲封戍邊縣伯。
食邑六百戶,超過此前歸附大周之諸侯。
倘若不幸因戍邊亡故,上述待遇將由其子嗣直接繼承。
內部建製方麵,北域戍衛團較為特殊。
由於肩負戍邊使命,因此並不納入王師九軍序列,無需參與調動及征伐。
統帥暫由趙世父出任,職位級別為偏將軍。
為便於實施,將從天狼軍征召一千甲士,作為原始班底。
後期不斷招納青壯,最高可擴充至五千甲士。
天狼軍餘下兩千甲士,將從北域郡分批撤迴關中,前往藍田大營休整。
待休整完畢,重新滿員後,再另行安排作戰任務。
休整期間暫不任命中郎將,各項軍務由各營校尉直接負責。
……
處置完北域郡事務,姬宮湦才正式班師迴朝。
重新返迴王宮大殿時,正好是五月三十日。
在此期間,急報從未停歇。
趙叔帶率領五千晉軍,很快便滅絕白狄肥氏。
仇猶氏、鮮虞氏與鼓氏紛紛興兵,並陸續向太原進發。
趙叔帶收到探報,非但沒有領兵迴援,反而改道北上,率先切斷鼓氏行軍路線。
鼓氏核心領地,位於姬宮湦前世之河北晉州。
距離太原約六百裏,中途需經過前世常山,轉鹿泉後,跨越太行八陘之井陘。
此時鼓氏軍隊剛進入井陘。
趙叔帶抵達前世陽泉後,便命晉軍以逸待勞。
鼓氏首領頗有智謀,提前派人探查清楚後,便選擇井陘在駐紮。
目的很簡單,拖住趙叔帶所領五千晉軍。
為仇猶氏與鮮虞氏進攻太原,創造良好機會。
趙叔帶佯裝並未察覺,選擇與鼓氏軍隊隔空對峙。
仇猶氏與鮮虞氏揮軍南下,全程沒有遭到任何阻攔,便順利抵達太原城外。
太原城早已堅壁清野。
鮮虞氏與仇猶氏世代聯姻,兩氏首領更是自幼交好,當即合兵一處。
仇猶氏之核心領地,位於姬宮湦前世之山西盂縣,地處太原東北方,相距不過二百餘裏。
由於領地與晉國疆域接壤,去歲之時,仇猶氏曾與晉國爆發小規模衝突。
雙方投入兵力相差無幾,結局互有勝負。
鮮虞氏首領從未與晉軍交手,於是便主動讓權,由仇猶氏首領負責統帥。
兩大氏族組建聯軍,總兵力約為一萬五千人,而且幾乎全是青壯年。
仇猶氏首領深知,晉軍實力不容小覷。
攻城之戰,亦最為艱險。
因此,仇猶氏首領並不急於攻打太原城,而是陳兵太原城東門外五裏。
城內晉軍見狀,竟也沉住氣,繼續堅守城池。
雙方互相對望五日,仇猶氏首領才派出小股兵力,試探性進攻太原城。
城內晉軍亦派出小股甲士,依托城牆進行抵抗。
本以為隻是互相試探,結果仇猶氏首領突然率領主力往前衝殺。
城內晉軍頓時慌忙應戰。
結果,等城內晉軍悉數就位後,仇猶氏首領便立即鳴金收兵。
城內晉軍這時才發現,自己剛才已經中計。
不僅直接泄露守城部署,同時還讓對方探清自身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