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廢西陲六國,置西岐七縣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 作者:螽斯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駕車輦緩行至戰俘前方,姬宮湦掌撐天子佩劍。
“爾等皆為大周子民,如今棄暗投明,孤王便饒恕爾等反叛之罪!”
戰俘們紛紛高喊:“吾等多謝大王隆恩!”
姬宮湦待喊聲平息,才緩緩道:“若有不喜征戰者,即可歸家,等候入籍新國人。”
有膽大者問:“敢問大王,吾等現下便可以離去麽?”
姬宮湦頷首道:“對!”
“倘若想繼續效命疆場,便留在原地麽?”
“王畿之北,諸戎肆虐,孤王打算征集西陲勇士,組建天狼軍,蕩平西陲!”
“待遇如何?”
“堪比玄甲軍也!”
姬宮湦不再多言,俘虜們開始躁動。
不少俘虜選擇離去,也有過半俘虜堅持留下。
經過一番篩選,最終留下兩千健壯俘虜。
姬宮湦高舉右手,率先作出比六手勢。
“從今往後,爾等便是天狼軍中一員。奉命於天 ,群戰如狼!”
兩千健壯俘虜有樣學樣,跟著舉起右手。
“奉命於天 ,群戰如狼!”
姬宮湦望向姬掘突:“太尉姬掘突聽令!”
姬掘突連忙上前行禮。
姬宮湦大手一揮:“孤王命爾兼領天狼軍,盡快剿除西陲六國餘孽!”
姬掘突鄭重道:“諾!”
姬宮湦繼續發號施令:“卿士貴族若有反抗,一律當場格殺!”
……
次日,虎賁軍班師迴朝。
船隻順流而下,沿途聚集大量新國人圍觀。
在鄭伯姬友與太史伯陽父努力下,驪山郡與涇水郡已完成農莊開墾。
據籍冊統計,兩郡十二縣,合計四萬八千餘戶,新國人已接近二十五萬。
按照新田冊,一百畝田地為一戶農莊。
每畝年租五斤糧食,每戶隻需年繳五石糧食。
西周豐年時期,糧食畝產不到一百五十斤。
新田冊之中,亦對農莊耕作作出規範。
農莊首年免租,利用木灰與畜糞進行堆肥。
次年采用稻麥間種,同時引入耕牛等畜力,搭配青銅農具,進行起壟深耕。
倘若沒有天災,糧食畝產至少能超二百斤,進而實現家有餘糧。
目前,缺糧仍是大問題。
延鬆瞧出姬宮湦心思:“啟稟大王,小的早有籌糧之策。如今王畿西陲已定,六國府庫亦不乏錢財,可始為之也。”
姬宮湦頷首:“爾欲何時啟程前往畿外?”
“便是當下!”
“天子盛宴在即,爾連立大功,當有重賞!”
“小的乃卑鄙之人,若是過於張揚,反倒不利於籌糧之策。”
“待爾重迴鎬京王城,孤王定備會好美人!”
延鬆躬身行禮:“小的定不會辜負大王厚望。”
船隻抵達渡口後,延鬆率先下船,隨即沒入人群之中。
姬宮湦進入王城時,申後領姬宜臼相迎。
天子親征次日,姬宜臼與阿夔便抵達王城。
經過此番長途跋涉,姬宜臼明顯長進不少。
臉頰接近棕黑色,手腳更是布滿繭子,與前世農家少年無異。
阿夔身為禦前巡遊甲士,渾身也長滿腱子肉。
迴到大殿,姬宜臼與阿夔早已備好沙盤。
“啟稟父王,孩兒已走遍鄭地及中條山西段,此為周遭之沙盤。”
姬宮湦邊走邊看,目光落到鄭地之北。
“河西之地竟也在其中?”
姬宜臼道:“河西之地被大荔戎盤踞,孩兒與阿夔裝成氓兒,費時月餘方才探查清楚。”
姬宮湦頓了頓:“以爾等所見,大荔戎現狀如何?”
姬宜臼思索片刻便開口。
“大荔戎向來民風彪悍,此前五戎大軍戰敗,大荔戎卻一反常態,選擇蟄伏河西之地。”
“其有何意圖?”
“孩兒所見,多數部落已半耕半牧,似乎欲仿效父王置郡縣。”
姬宮湦笑問:“如何才能輕取大荔戎?”
姬宜臼道:“戎人時常饑瑾,若遣邦諜前去,勸說戎人入籍新國人,必能削弱戎狄之國。”
姬宮湦會心一笑,總算不是斬草除根之策。
“此策尚可,孤王稍後便派人前去執辦!”
姬宜臼忙問:“父王,孩兒可有長進?”
姬宮湦頷首道:“如此方有些許太子風範也!”
姬宜臼當即大喜:“孩兒多謝父王指點!”
“往後便讓阿夔追隨爾左右,繼續勘定王畿其餘郡縣沙盤。”
“孩兒領命!”
……
次日上午,姬宮湦正式頒布王命詔書。
虢、召、合、單、毛、岐等六國,起兵反叛,當即廢除六國封號。
六國卿士貴族一律奪爵。
岐伯蝕迷途知返,斬殺大夫孟義,敕封芒水縣伯。
單國公子鬃勸君有功,敕封甘穀縣伯。
毛國公子叔甲與公子季牙大義滅親,合封犬丘縣伯。
上述者食邑均為三百戶。
其餘有功者,待核查清楚後再另行敕封。
虢石父仍領太牧一職,將召公丙貶為國人。
正式設置西岐郡,下轄王畿西陲七縣。
除芒水縣、犬丘縣與夨城縣外,合並單國與合國為斜穀縣,岐國為岐山縣,廢召國為鳳鳴縣,改虢國為渭西縣。
至此,西陲僅剩三地。
姬咀所領周侯國,不服王化之魚國,西陲大夫趙開采食之汧邑。
關中平原,已四有其三。
看似疆域廣袤,實則不到前世四萬平方公裏,相當於海南本島。
王命詔書剛頒發,太督內史冂便前來覲見。
姬宮湦沒有絲毫意外。
“太督此行,是提勸諫之言,亦或建議之言?”
太督內史冂笑道:“兩者兼而有之也。”
“那便先說勸諫之言。”
“大王同時吞並王畿六國,太過操之過急,宜應徐徐圖之。”
“如何徐徐圖之?”
“先置岐山縣與斜穀縣,待玄甲軍與天狼軍肅清虢召舊地,再立渭西縣與鳳鳴縣。”
姬宮湦卻道:“此二者皆可同時執辦也。”
太督內史冂道:“徒增數萬新國人,恐會加深缺糧之難。”
姬宮湦道:“孤王已命人前往畿外籌集糧食,應當不會有所延誤。”
太督內史冂忙問:“若是延誤,該如何是好?”
姬宮湦攤攤手:“聖賢曾曰,車到山前必有路,船撞橋頭自然沉。”
“敢問大王,此話何意?”
“世間焉有萬全之策,倘若真的所有延誤,屆時再另行設法應對。”
太督內史冂不禁點頭:“臣尚有建議之言也!”
姬宮湦笑問:“是何建議?”
太督內史冂道:“王弟餘臣明日便抵達王城,大王應借機消除後患。”
“爾等皆為大周子民,如今棄暗投明,孤王便饒恕爾等反叛之罪!”
戰俘們紛紛高喊:“吾等多謝大王隆恩!”
姬宮湦待喊聲平息,才緩緩道:“若有不喜征戰者,即可歸家,等候入籍新國人。”
有膽大者問:“敢問大王,吾等現下便可以離去麽?”
姬宮湦頷首道:“對!”
“倘若想繼續效命疆場,便留在原地麽?”
“王畿之北,諸戎肆虐,孤王打算征集西陲勇士,組建天狼軍,蕩平西陲!”
“待遇如何?”
“堪比玄甲軍也!”
姬宮湦不再多言,俘虜們開始躁動。
不少俘虜選擇離去,也有過半俘虜堅持留下。
經過一番篩選,最終留下兩千健壯俘虜。
姬宮湦高舉右手,率先作出比六手勢。
“從今往後,爾等便是天狼軍中一員。奉命於天 ,群戰如狼!”
兩千健壯俘虜有樣學樣,跟著舉起右手。
“奉命於天 ,群戰如狼!”
姬宮湦望向姬掘突:“太尉姬掘突聽令!”
姬掘突連忙上前行禮。
姬宮湦大手一揮:“孤王命爾兼領天狼軍,盡快剿除西陲六國餘孽!”
姬掘突鄭重道:“諾!”
姬宮湦繼續發號施令:“卿士貴族若有反抗,一律當場格殺!”
……
次日,虎賁軍班師迴朝。
船隻順流而下,沿途聚集大量新國人圍觀。
在鄭伯姬友與太史伯陽父努力下,驪山郡與涇水郡已完成農莊開墾。
據籍冊統計,兩郡十二縣,合計四萬八千餘戶,新國人已接近二十五萬。
按照新田冊,一百畝田地為一戶農莊。
每畝年租五斤糧食,每戶隻需年繳五石糧食。
西周豐年時期,糧食畝產不到一百五十斤。
新田冊之中,亦對農莊耕作作出規範。
農莊首年免租,利用木灰與畜糞進行堆肥。
次年采用稻麥間種,同時引入耕牛等畜力,搭配青銅農具,進行起壟深耕。
倘若沒有天災,糧食畝產至少能超二百斤,進而實現家有餘糧。
目前,缺糧仍是大問題。
延鬆瞧出姬宮湦心思:“啟稟大王,小的早有籌糧之策。如今王畿西陲已定,六國府庫亦不乏錢財,可始為之也。”
姬宮湦頷首:“爾欲何時啟程前往畿外?”
“便是當下!”
“天子盛宴在即,爾連立大功,當有重賞!”
“小的乃卑鄙之人,若是過於張揚,反倒不利於籌糧之策。”
“待爾重迴鎬京王城,孤王定備會好美人!”
延鬆躬身行禮:“小的定不會辜負大王厚望。”
船隻抵達渡口後,延鬆率先下船,隨即沒入人群之中。
姬宮湦進入王城時,申後領姬宜臼相迎。
天子親征次日,姬宜臼與阿夔便抵達王城。
經過此番長途跋涉,姬宜臼明顯長進不少。
臉頰接近棕黑色,手腳更是布滿繭子,與前世農家少年無異。
阿夔身為禦前巡遊甲士,渾身也長滿腱子肉。
迴到大殿,姬宜臼與阿夔早已備好沙盤。
“啟稟父王,孩兒已走遍鄭地及中條山西段,此為周遭之沙盤。”
姬宮湦邊走邊看,目光落到鄭地之北。
“河西之地竟也在其中?”
姬宜臼道:“河西之地被大荔戎盤踞,孩兒與阿夔裝成氓兒,費時月餘方才探查清楚。”
姬宮湦頓了頓:“以爾等所見,大荔戎現狀如何?”
姬宜臼思索片刻便開口。
“大荔戎向來民風彪悍,此前五戎大軍戰敗,大荔戎卻一反常態,選擇蟄伏河西之地。”
“其有何意圖?”
“孩兒所見,多數部落已半耕半牧,似乎欲仿效父王置郡縣。”
姬宮湦笑問:“如何才能輕取大荔戎?”
姬宜臼道:“戎人時常饑瑾,若遣邦諜前去,勸說戎人入籍新國人,必能削弱戎狄之國。”
姬宮湦會心一笑,總算不是斬草除根之策。
“此策尚可,孤王稍後便派人前去執辦!”
姬宜臼忙問:“父王,孩兒可有長進?”
姬宮湦頷首道:“如此方有些許太子風範也!”
姬宜臼當即大喜:“孩兒多謝父王指點!”
“往後便讓阿夔追隨爾左右,繼續勘定王畿其餘郡縣沙盤。”
“孩兒領命!”
……
次日上午,姬宮湦正式頒布王命詔書。
虢、召、合、單、毛、岐等六國,起兵反叛,當即廢除六國封號。
六國卿士貴族一律奪爵。
岐伯蝕迷途知返,斬殺大夫孟義,敕封芒水縣伯。
單國公子鬃勸君有功,敕封甘穀縣伯。
毛國公子叔甲與公子季牙大義滅親,合封犬丘縣伯。
上述者食邑均為三百戶。
其餘有功者,待核查清楚後再另行敕封。
虢石父仍領太牧一職,將召公丙貶為國人。
正式設置西岐郡,下轄王畿西陲七縣。
除芒水縣、犬丘縣與夨城縣外,合並單國與合國為斜穀縣,岐國為岐山縣,廢召國為鳳鳴縣,改虢國為渭西縣。
至此,西陲僅剩三地。
姬咀所領周侯國,不服王化之魚國,西陲大夫趙開采食之汧邑。
關中平原,已四有其三。
看似疆域廣袤,實則不到前世四萬平方公裏,相當於海南本島。
王命詔書剛頒發,太督內史冂便前來覲見。
姬宮湦沒有絲毫意外。
“太督此行,是提勸諫之言,亦或建議之言?”
太督內史冂笑道:“兩者兼而有之也。”
“那便先說勸諫之言。”
“大王同時吞並王畿六國,太過操之過急,宜應徐徐圖之。”
“如何徐徐圖之?”
“先置岐山縣與斜穀縣,待玄甲軍與天狼軍肅清虢召舊地,再立渭西縣與鳳鳴縣。”
姬宮湦卻道:“此二者皆可同時執辦也。”
太督內史冂道:“徒增數萬新國人,恐會加深缺糧之難。”
姬宮湦道:“孤王已命人前往畿外籌集糧食,應當不會有所延誤。”
太督內史冂忙問:“若是延誤,該如何是好?”
姬宮湦攤攤手:“聖賢曾曰,車到山前必有路,船撞橋頭自然沉。”
“敢問大王,此話何意?”
“世間焉有萬全之策,倘若真的所有延誤,屆時再另行設法應對。”
太督內史冂不禁點頭:“臣尚有建議之言也!”
姬宮湦笑問:“是何建議?”
太督內史冂道:“王弟餘臣明日便抵達王城,大王應借機消除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