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典注定是喜慶祥和且肅穆的。


    人山人海的承德宮一下子安靜下來,再無人膽敢喧嘩造次。


    卻見此時,前方遠處那四方高台雕龍畫鳳的承德殿外,緩緩行來一隊人。


    司禮監太監總管太監張三千,微胖的身子著一身太監袍服,身後緊跟著足十來個小太監。


    微微弓著腰,亦步亦趨,舉止神態恭敬且又謹小慎微,雙手平舉著瞧著規製極高的長條形木盒子。


    行進到大殿中正門外,才終於停下。


    在觀禮眾人屏住唿吸目光注視下,小心翼翼揭開那木盒子的封蠟,從裏麵取出一封紅色綢帶係著的聖旨。


    這才清了清嗓子,高聲宣讀起來。


    “詔曰:天地仁德,海內威加,譬茲棟梁,有若鹹梅,值大康景隆二十一年四月初五……”


    其實,這本就是依照朝廷禮製,無論太後皇帝皇後壽辰,或立後大典或太子大婚,儀式典禮之前,必有的慣例流程。


    至於聖旨的內容,也無非是昭告天下,當今太後,出身正統,賢良淑德,上順先帝以溫良,下愛子女以德昭,當受天下人敬仰,歌功頌德一番……


    再加時值八十二歲高壽,為彰天子之孝道,為顯朝廷之仁德,特舉行此次壽典以賀,上順天意下承民心。


    當然,為彰顯太後母儀天下之仁愛,也會有一係列太後封賞與大赦的敕令。


    可即便如此,引經據典洋洋灑灑,通篇下來哪怕一字一詞,那都極為考究,實在生澀難懂。


    這讓王老爺聽得肚子直倒酸水,忍不住心裏直腹誹吐槽……


    也得虧是皇帝禦筆所寫,否則,這樣的文章若放在恩科考試上,那肯定是要被判劣等狗屁不通的。


    考不上,嗯,肯定考不上的!


    一封聖旨,直宣讀了足足兩炷香功夫。


    直到這時,隻見那張三千才又畢恭畢敬將聖旨收起來。


    又一聲高聲唱喊,“大典始,起樂……”


    隨後領著那一群小太監緩緩退下。


    而緊隨其後,隻聽得那四方高台上,一陣編鍾宮廷禮樂響起。


    算不得多喜慶鼓舞,也算不得多震耳欲聾,卻足夠算得上餘音繞梁,莊重而又不失悠揚。


    如浩瀚星辰,又如春風和煦。


    即便普天同慶的喜事,自然也絕不可能多麽輕浮失了威儀。


    而與此同時,卻隻見後方遠處,自這承德宮宮門外,緩緩行來一隊儀仗。


    二十八架步輦玉輦開道,氣勢磅礴,宛如天際遊龍,吞吐天下。


    緊跟著,是足幾百名手持長矛腰佩橫刀的宮中侍衛,執十二麵大康龍旗,威風凜凜。


    無疑,護衛安全的同時,這也充當著導駕儀衛之責。


    而再緊隨其後,便是排列整齊,浩浩蕩蕩的宮娥太監夾雜其中。


    同樣足足幾百人之多,陣仗不可謂不龐大。


    整個儀仗,聲勢浩大,威嚴之勢,吞吐天下。


    縱然他王老爺早有所預料,也忍不住一陣咋舌,驚為天人。


    不愧為當今太後之壽辰,皇家盛典,僅僅前頭陣仗,可遠比當初南楚鄢都所見,朱妙語那婆娘的登基大典,盛大隆重多了。


    更別提後麵,還有導蓋、立瓜、禦杖、引杖等各類儀仗物事,共計一百二十八。


    以及護衛,宮廷樂師甚眾。


    這讓王老爺不知為何,心中竟突然生出一陣惡趣味,差點沒憋出笑出聲來……


    這都已經入夏了,若是天氣突變,電閃雷鳴陡然下起瓢潑大雨,或者雞蛋大的冰雹使勁砸……那場麵該有多精彩呐!


    欽天監那些官員,怕是全都得掉腦袋吧!


    除此之外,卻見最中央位置,儀仗簇擁之下,景隆皇帝身著龍袍頭戴冠旒,天子威儀,氣吞萬裏。


    陳皇後身著鳳袍,頭戴明珠鳳冠,端莊淑德卻又不失母儀天下的不怒自威。


    而皇帝皇後一左一右並立而行,前方是一位老婦人。


    看著個子不高,也算不得結實,甚至有些清瘦。


    滿鬢蒼蒼銀絲白發,臉上布滿著歲月的溝壑,微微佝僂著後背,手中還拄著一根鑲金嵌玉的龍頭拐杖。


    在皇帝皇後的攙扶下,隨著儀仗向前走著。


    雖走得很慢,甚至顯得有些老態龍鍾的味道,可這對於一個已八旬高齡的老人來說,已經實屬不易。


    且眼瞅著,雙目清明,還挺有精氣神。


    毫無疑問,這自然便是一國之母,當今聖恭皇太後曹氏了!


    一時間,偌大的承德宮,除了那悠揚渾厚的編鍾禮樂激蕩人心,四周安靜得出奇。


    前來觀禮的皇親貴胄、滿朝文武,再無人膽敢發出絲毫聲音,隻是微微低垂著頭,拱手而立。


    儀仗緩緩前行著,越來越近……


    良久,才終於到了中庭廣場外,步攆玉攆,順著正中央那早已被宮中侍衛密不透風把守著的通道,朝著正前方那巍峨承德殿而去。


    畢竟接下來,包括祭天大典、納福、布恩等諸多壽典議程,都將在那承德殿外進行。


    也包括這一係列繁瑣儀典之後,太後還將在皇帝皇後陪同下,在那承德殿內,接受眾臣子的獻禮朝賀。


    以及其後,太後與皇帝皇後,還將與眾人一起,欣賞宮廷樂舞,是為與民親近同樂。


    好吧……其實雖名義上,是麵見太後獻禮賀壽,可實際上,自然不可能人人都有機會,能挨個挨個麵見太後的。


    甚至嚴格來說,能得太後召見垂訓,說上幾句話,再賞賜點小物件的,得此無上榮光的,絕對一個手指頭都數得出來。


    而且,隻可能是老祖宗最為疼愛的後生晚輩,王爺皇孫之類。


    至於壽辰賀禮,雖然能有資格前來觀禮賀壽的人不少,可為了免遭天下人詬病皇家借此斂財,皇帝也早有詔令,除皇室宗親與身上背著爵位的朝廷貴胄之外,任何人不得進獻賀禮。


    且早在進入承德宮之時,便已經將賀禮呈上了。


    可即便如此,給太後的壽禮送什麽,才能討得歡心,怎麽送,才能別具一格,那也是個絞盡腦汁的技術活呐。


    多少人,僅僅為了能在皇家禮簿上,將自己的名字與禮單寫得醒目一點,能靠前一點,都得費盡心思,給管禮造冊的太監公公偷偷塞不少銀子。


    而王老爺身為國公,且又為景陽郡王之夫婿,那自然是需要獻禮的。


    一對精雕細琢的玉如意,算不得別具匠心,也不寒酸,中規中矩。


    而同樣這時,正當他王老爺,隨波逐流與身邊眾人如出一轍,微微弓著腰恭候著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緩緩行來……


    曹太後在皇帝與陳皇後極盡孝道的攙扶下,正要順著那漢白玉台階拾級而上,卻突然停住腳步。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他王老爺,年紀輕輕便身著一身國公朝服,又長得有點好看,實在是周圍人群中最靚的仔……


    太後竟是突然停住腳步,目光順勢便朝他投了過來。


    眉頭微微一皺,語氣平緩不怒不喜,“你便是楚國公王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吃烤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吃烤地瓜並收藏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