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這死變態,有時候挺蠢的,糊塗得很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入承德宮,自然少不了層層盤查,頗費了些周折。
畢竟太後壽辰,普天同慶的大日子,那是出不得一丁點紕漏亂子的。
別說圓月彎刀倚天劍七步斷腸散九轉奪命丹之類的危險玩意,哪怕是一隻行蹤可疑鬼鬼祟祟的蒼蠅,也是絕對不允許飛進去的。
承德殿外雖早已是人滿為患,前來賀壽觀禮的人水泄不通,且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今年恩科才剛有了官身之資的高中學子,身份也參差不齊……
可他王老爺的到來,依然引起不小的轟動。
至少,對於那些勳貴千金或宗室女子,甚至皇室郡主來說,對這樣一個為朝廷屢建奇功、年紀輕輕便位列國公官拜四品、曠古爍今的絕妙詩作信手拈來、還長得有點好看的小郎哥……
那絕對是毫無抵抗力的。
別說趁其不備一棍子敲暈,拖迴去洞個房,哪怕借著今日的場合,能隔著老遠瞧瞧真容,那也是極好的。
一時間,女子的嘩然尖叫聲四起,場麵更一下子熱鬧了許多。
可大致處於觀禮隊列中部位置,那烏泱泱一眼望不到頭身著官服的朝廷官員,卻是一片躁動。
不少人,本來正趁著壽典尚未正式開始,三五成群寒暄客套,或吹牛打屁些孫家長李家短的事,也算愜意。
可瞬間,臉色卻是齊刷刷變了。
咬牙切齒,義憤填膺,憤慨惱怒如見著殺父奪妻的生死仇敵。
“哼!奸臣當道,招搖過市!”
“正是!老夫雖是初次見著這狂妄小兒,瞅著長得也算有鼻子有眼一表人才,且不得不承認,倒也真有些本事……”
“區區一個正四品吏部侍郎兼太子伴讀,身為恩科副考官,竟以一句‘文以承道’,拿朝廷恩科開刀,手段強硬鐵血,大力推動士子文風之變革。”
“誰人不知,天下儒生士子,向來以筆為劍以墨為刀,即便天子也不敢輕易得罪。”
“而近幾十年來,上至弘文館國子監,下至地方官學,士子文章皆隻顧一味追求辭藻之華麗,用典之生僻精妙,內容空洞乏力……”
“此般風氣,雖的確荒謬,可終究已盛行幾十年,又豈是誰一朝一夕能輕易撼動的?”
“此舉,何等狂妄無知,何等冒天下之大不韙?”
“這不,科考放榜那日,果然引得足足幾千考生學子,聲勢浩大同仇敵愾,衝撞國公府鬧事……”
“這又是何等兇險,稍有不慎,那可是要出大亂子的。”
“結果此子,朱雀大街上,竟連手下侍衛都沒帶一個,一人雄辯幾千考生學子。”
“硬是有理有據,且慷慨激昂,駁斥得幾千學子啞口無言,就連那領頭的,好像叫李驍的學子,都被罵得灰頭土臉,最後還被拿了問罪。”
“捫心自問,僅僅這份膽魄,老夫是自愧不如!”
“更別提到最後,陛下欽賜牌匾,封號‘大康文聖公’,倒是意氣風華好生風光!”
那人卻是怒不可遏,一拂袖,“可那又如何?”
“此子終究,依然還是我大康最大的禍端,禍國殃民之奸佞!”
“無端無狀,倒行逆施,離經叛道,其一日不除,朝廷就一日不得安寧!”
此話一出,頓時惹得周圍,更一陣附和。
“是啊,是啊,周大人所言極是……”
“奸臣當道,國將不國呐!”
“吾等今日定要齊心協力,在太後麵前參他一本。為人臣者,為國鋤奸,縱然身死,又何妨?”
一時間,周圍氣氛更是空前高漲起來。
同仇敵愾的謾罵聲,悲歎聲四起,承德殿上空似乎都已烏雲密布,怨氣怒氣直衝雲霄。
擦拳磨掌,一個個似乎都快忍不住,要一窩蜂撲過去,將那亂臣賊子活生生打死。
當朝左相陳無相著一身紫紅色官袍,站在百官群臣最前端,倒是麵如止水滿麵威嚴之態。
右相曹牧,雖依然一如既往,雙手抱胸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
可此刻,卻不知為何,麵色似乎總顯得說不出的凝重深沉。
微微扭過頭,望一眼遠處大門方向,那正在一名宮中太監引路下,不緊不慢走進來的青年男子,眼皮突突跳動兩下。
隨即,又開始微閉雙目養神。
……
然而,相對於百官群臣中,陡然而起的怒氣衝天激憤之情,靠近最尾部的幾百名剛剛高中的考生學子們,情緒倒要緩和不少。
雖也同樣一陣躁動,議論聲嘈雜聲四起,可交頭接耳議論的,也不過關於那文聖公的封號,或那日朱雀大街之驚心動魄。
畢竟,今日的場合,他們這些考生學子,雖已高中有了官身之子,可終究尚未安排實職,連朝廷命官都還算不上……
能來參加太後壽典,還是天子仁德恩賜。
哪敢造次?
更何況,那楚國公王修,昔日種種惡行,如何叛經離道也罷,如何背棄聖人先賢也罷,終究是今年恩科的副考官,陛下欽封的文聖公。
日後朝堂上見著,那也必須執弟子之禮,尊稱一聲“先生”的。
更別提其中絕大多數,能得以高中,歸根結底還隻得益於其,一句“文以承道”。
柳俊彥夾雜在一眾同科高中的學子中,一身灰色儒衫,頭戴綸巾,倒屬實不起眼了些。
可此時,目不轉睛望著遠處大門口,正慢吞吞走進來的青年男子,心中卻突然隻覺一陣莫名好笑。
倒不是因為,遠處那烏泱泱一大片朝廷官員,衝天怒氣恨不得將那死變態生吞活剝的陣仗,或者其走起路來那副縮頭縮腦的模樣。
而實在是突然發現,這個早已嚴重威脅到他“京城第一才子”聲名,令他如噩夢纏身頭發大把大把掉的死變態……
其實有時候,也挺蠢的,糊塗得很!
讓他很是不屑。
暫不論此次澄州民變,這死變態即便想要趁此機會大做文章,狠狠讓曹家喝上一壺,可也不至於如此魯莽,吭哧吭哧一頓騷操作,反倒搞得自己一身腥臊。
不但搞得自己滿朝皆敵人人喊打,還得罪了當今太後,讓自己身陷險境。
典型的傷敵一千,自損八萬嘛!
更重要的,還是對於他那兩個門生弟子,張氏兄弟二人未來朝中任職的問題。
畢竟太後壽辰,普天同慶的大日子,那是出不得一丁點紕漏亂子的。
別說圓月彎刀倚天劍七步斷腸散九轉奪命丹之類的危險玩意,哪怕是一隻行蹤可疑鬼鬼祟祟的蒼蠅,也是絕對不允許飛進去的。
承德殿外雖早已是人滿為患,前來賀壽觀禮的人水泄不通,且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今年恩科才剛有了官身之資的高中學子,身份也參差不齊……
可他王老爺的到來,依然引起不小的轟動。
至少,對於那些勳貴千金或宗室女子,甚至皇室郡主來說,對這樣一個為朝廷屢建奇功、年紀輕輕便位列國公官拜四品、曠古爍今的絕妙詩作信手拈來、還長得有點好看的小郎哥……
那絕對是毫無抵抗力的。
別說趁其不備一棍子敲暈,拖迴去洞個房,哪怕借著今日的場合,能隔著老遠瞧瞧真容,那也是極好的。
一時間,女子的嘩然尖叫聲四起,場麵更一下子熱鬧了許多。
可大致處於觀禮隊列中部位置,那烏泱泱一眼望不到頭身著官服的朝廷官員,卻是一片躁動。
不少人,本來正趁著壽典尚未正式開始,三五成群寒暄客套,或吹牛打屁些孫家長李家短的事,也算愜意。
可瞬間,臉色卻是齊刷刷變了。
咬牙切齒,義憤填膺,憤慨惱怒如見著殺父奪妻的生死仇敵。
“哼!奸臣當道,招搖過市!”
“正是!老夫雖是初次見著這狂妄小兒,瞅著長得也算有鼻子有眼一表人才,且不得不承認,倒也真有些本事……”
“區區一個正四品吏部侍郎兼太子伴讀,身為恩科副考官,竟以一句‘文以承道’,拿朝廷恩科開刀,手段強硬鐵血,大力推動士子文風之變革。”
“誰人不知,天下儒生士子,向來以筆為劍以墨為刀,即便天子也不敢輕易得罪。”
“而近幾十年來,上至弘文館國子監,下至地方官學,士子文章皆隻顧一味追求辭藻之華麗,用典之生僻精妙,內容空洞乏力……”
“此般風氣,雖的確荒謬,可終究已盛行幾十年,又豈是誰一朝一夕能輕易撼動的?”
“此舉,何等狂妄無知,何等冒天下之大不韙?”
“這不,科考放榜那日,果然引得足足幾千考生學子,聲勢浩大同仇敵愾,衝撞國公府鬧事……”
“這又是何等兇險,稍有不慎,那可是要出大亂子的。”
“結果此子,朱雀大街上,竟連手下侍衛都沒帶一個,一人雄辯幾千考生學子。”
“硬是有理有據,且慷慨激昂,駁斥得幾千學子啞口無言,就連那領頭的,好像叫李驍的學子,都被罵得灰頭土臉,最後還被拿了問罪。”
“捫心自問,僅僅這份膽魄,老夫是自愧不如!”
“更別提到最後,陛下欽賜牌匾,封號‘大康文聖公’,倒是意氣風華好生風光!”
那人卻是怒不可遏,一拂袖,“可那又如何?”
“此子終究,依然還是我大康最大的禍端,禍國殃民之奸佞!”
“無端無狀,倒行逆施,離經叛道,其一日不除,朝廷就一日不得安寧!”
此話一出,頓時惹得周圍,更一陣附和。
“是啊,是啊,周大人所言極是……”
“奸臣當道,國將不國呐!”
“吾等今日定要齊心協力,在太後麵前參他一本。為人臣者,為國鋤奸,縱然身死,又何妨?”
一時間,周圍氣氛更是空前高漲起來。
同仇敵愾的謾罵聲,悲歎聲四起,承德殿上空似乎都已烏雲密布,怨氣怒氣直衝雲霄。
擦拳磨掌,一個個似乎都快忍不住,要一窩蜂撲過去,將那亂臣賊子活生生打死。
當朝左相陳無相著一身紫紅色官袍,站在百官群臣最前端,倒是麵如止水滿麵威嚴之態。
右相曹牧,雖依然一如既往,雙手抱胸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
可此刻,卻不知為何,麵色似乎總顯得說不出的凝重深沉。
微微扭過頭,望一眼遠處大門方向,那正在一名宮中太監引路下,不緊不慢走進來的青年男子,眼皮突突跳動兩下。
隨即,又開始微閉雙目養神。
……
然而,相對於百官群臣中,陡然而起的怒氣衝天激憤之情,靠近最尾部的幾百名剛剛高中的考生學子們,情緒倒要緩和不少。
雖也同樣一陣躁動,議論聲嘈雜聲四起,可交頭接耳議論的,也不過關於那文聖公的封號,或那日朱雀大街之驚心動魄。
畢竟,今日的場合,他們這些考生學子,雖已高中有了官身之子,可終究尚未安排實職,連朝廷命官都還算不上……
能來參加太後壽典,還是天子仁德恩賜。
哪敢造次?
更何況,那楚國公王修,昔日種種惡行,如何叛經離道也罷,如何背棄聖人先賢也罷,終究是今年恩科的副考官,陛下欽封的文聖公。
日後朝堂上見著,那也必須執弟子之禮,尊稱一聲“先生”的。
更別提其中絕大多數,能得以高中,歸根結底還隻得益於其,一句“文以承道”。
柳俊彥夾雜在一眾同科高中的學子中,一身灰色儒衫,頭戴綸巾,倒屬實不起眼了些。
可此時,目不轉睛望著遠處大門口,正慢吞吞走進來的青年男子,心中卻突然隻覺一陣莫名好笑。
倒不是因為,遠處那烏泱泱一大片朝廷官員,衝天怒氣恨不得將那死變態生吞活剝的陣仗,或者其走起路來那副縮頭縮腦的模樣。
而實在是突然發現,這個早已嚴重威脅到他“京城第一才子”聲名,令他如噩夢纏身頭發大把大把掉的死變態……
其實有時候,也挺蠢的,糊塗得很!
讓他很是不屑。
暫不論此次澄州民變,這死變態即便想要趁此機會大做文章,狠狠讓曹家喝上一壺,可也不至於如此魯莽,吭哧吭哧一頓騷操作,反倒搞得自己一身腥臊。
不但搞得自己滿朝皆敵人人喊打,還得罪了當今太後,讓自己身陷險境。
典型的傷敵一千,自損八萬嘛!
更重要的,還是對於他那兩個門生弟子,張氏兄弟二人未來朝中任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