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初次參加大朝會,也不大懂規矩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三又行了主仆之禮,這才告退,顫顫巍巍離開。
而這時,曹璟才又幽幽一聲呢喃,“其實,我又如何能真正看得透徹……”
“亦或許,他想要的,隻是想為無數尚處在水深火熱中的澄州百姓,以及此次民變那幾千條無辜的冤魂,討一個公道?”
“百姓的輿情猛於虎,他是要借此逼迫朝廷,可又何嚐不是將自己逼得再無退路?”
再抬起頭來,卻見夜幕已漸漸降臨。
不知何時,北麵遠處的天邊,已飄起幾朵烏雲,黑壓壓的,看著像是要下雨了吧。
……
京城,巍峨皇城太阿宮。
依照慣例,又是旬十日一次的大朝會。
昨日下了整整一天大雨,總算漸漸放晴,可天空依然飄著些零星小雨,雖讓這晚春的炎熱苦悶消退了許多,可又似乎變得有些清寒。。
這才寅時三刻,天邊都尚未冒出魚肚白來,可太阿殿外那層層修建得極其恢弘氣魄又不失莊重肅穆之氣的白玉台階下,那空曠平地上,卻早已人滿為患。
濃密夜色下,文武百官們,身著朝服,烏泱泱一大片,或躬身而立,或三五成群互相寒暄客套著。
朝會向來如此,雖卯時才正式開始,可群臣必須早早前來,等候天子召見,否則,便是大不敬之罪。
可此時,不知為何,周圍的氣氛似乎又總顯得莫名古怪,甚至有些壓抑沉悶。
一股山雨欲來的氣息。
“今天這朝會,怕是不好說啊……”
“唉,誰說不是?咱們的陛下,雄圖偉業乃難得的一代中興之主,最為痛恨的,便是為官者不正,為富者不仁。”
“而眼下,邊境又無戰事,朝廷也未橫加征稅,好端端的,澄州府才一場小小的春汛洪災,竟生了民變,這……”
“是啊,尤記得前年雪災寒災時,那工部右郎中薛齊僅僅朝會上言了一句,朝廷當頒布政令,將各州府湧入城中的難民統統趕出去……”
“便引得陛下龍顏大怒,最後竟是活生生將那薛齊,凍斃在了京城南門外,誰不是心中唏噓戚戚焉?”
“有了前車之鑒,那澄州太守曹參,怎還如此昏聵糊塗,這豈不是……”
然而那官員話未說完,旁邊便響起了質疑的聲音。
“陳大人此言差矣!澄州府是生了民變不假,可終究僅僅兩三千不成氣候的暴民而已,還遠不到威脅社稷安危不可控的地步,且這民變也僅僅一天便平息了下來。”
“除了當場被擊殺的,其餘一眾暴民,也都統統進了大獄。”
“可如今,真正令人捉摸不透的,尚且是那楚國公王修。”
“唉,此人就是個千年禍害,一日不除,朝廷就一日不得安寧。”
“官拜吏部侍郎,澄州府的案情卷宗遞到吏部,職責所在,迅速奏報天子自是理所當然,誰膽敢私自截留不報,那便是死罪。”
“可好端端的,他為何竟……竟寫滿了大字通告,差人張貼得滿京城大街小巷都是。”
“不僅如此,據臨州府快馬加鞭傳來的消息,昨日的《臨州日報》第一版第一條,也是洋洋灑灑幾千字,刊載著澄州之事。”
“你們說說,都說說,他這不簡直胡鬧嗎?”
“這下好了,鬧得天下百姓人盡皆知,民間輿情如洪水,聽說昨日京城那些孩童稚子間,都開始唱起了童謠,那詞兒,唉,本官都不敢聽……”
“他這眼裏,還有陛下嗎,還有朝廷威儀嗎?”
此言一出,更是迅速引起一片群情激奮的附和聲。
“是啊,是啊,那猖狂小兒,簡直無知無畏!”
“不過也能理解,畢竟朝中咱誰人不知,那離經叛道的奸佞之臣,與右相曹公素來不合。”
“特別自從上次,他興師動眾跑去惡心了曹公一番,二人更是勢同水火。”
“而澄州太守曹參,乃是衛國公府上三公子,如今出了這等事,他又豈能放過這大好的機會?大做文章借題發揮,將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死咬著曹家不放!”
“看著吧,今日朝會,唇槍舌劍還不知是怎樣一番兇險。”
“可是……”
“可是難道他就不知,那曹家,可是當今太後老祖宗的娘家?”
“特別那曹參,更是深受太後喜愛,甚至都拜認作幹孫子。”
“曹公老成持國,勞苦功高,官拜右丞相十餘載如一日,掌管著吏工農三部與門下省,兢兢業業鞠躬盡瘁,又豈是這麽一個乳臭小兒能輕易撼動的?”
“最多,也隻是令曹家,特別是曹公,受些非議詬病而已。”
“得罪了太後,他從此還能有好日子過?”
更有人幸災樂禍,如打了雞血,“說得是嘞,還是李大人看得透徹……”
“那猖狂小兒,仗著自己貴為國公,為朝廷立了些功勞,又與太子殿下交好,便胡作非為無知無畏,可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些。”
“更何況,他可還任著吏部右侍郎一職……”
“為這麽點事,便急功近利與曹公徹底撕破臉皮,對他能有什麽好處?”
“倒是咱們,一會兒陛下麵前,可千萬謹言慎行小心說話,以免惹禍上身。”
當然,夾雜人群中,也不少官員,也不知是出身曹家的子弟門生,或是受了曹家恩惠,一個個麵色鐵青,滿腔怒火憤恨。
而同樣這時,正當所有人或竊竊私語眾說紛紜,或心有戚戚惶恐不安,卻突然隻聽得遠處,傳來一道聲音。
“喲,各位同僚,早上好啊!”
“你好,你好!怎麽?這太阿殿還沒開門嗎,大家怎麽都站在外麵?”
“這麽早,大家應該都未進早膳,還餓著肚子吧。哎呀,這樣怎麽能行?雖說政事重要,可也得注意身體呐!”
“來,來,我特地為大家買了些糕點,別客氣,別客氣,隨便吃!”
“初次參加大朝會,也不大懂規矩,還得仰仗諸位同僚多多提點呐!”
“哎喲,這位大人,看著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正五品了,真是前途一片大好呐,未來封侯拜相時,還請大人多多關照呐!”
而這時,曹璟才又幽幽一聲呢喃,“其實,我又如何能真正看得透徹……”
“亦或許,他想要的,隻是想為無數尚處在水深火熱中的澄州百姓,以及此次民變那幾千條無辜的冤魂,討一個公道?”
“百姓的輿情猛於虎,他是要借此逼迫朝廷,可又何嚐不是將自己逼得再無退路?”
再抬起頭來,卻見夜幕已漸漸降臨。
不知何時,北麵遠處的天邊,已飄起幾朵烏雲,黑壓壓的,看著像是要下雨了吧。
……
京城,巍峨皇城太阿宮。
依照慣例,又是旬十日一次的大朝會。
昨日下了整整一天大雨,總算漸漸放晴,可天空依然飄著些零星小雨,雖讓這晚春的炎熱苦悶消退了許多,可又似乎變得有些清寒。。
這才寅時三刻,天邊都尚未冒出魚肚白來,可太阿殿外那層層修建得極其恢弘氣魄又不失莊重肅穆之氣的白玉台階下,那空曠平地上,卻早已人滿為患。
濃密夜色下,文武百官們,身著朝服,烏泱泱一大片,或躬身而立,或三五成群互相寒暄客套著。
朝會向來如此,雖卯時才正式開始,可群臣必須早早前來,等候天子召見,否則,便是大不敬之罪。
可此時,不知為何,周圍的氣氛似乎又總顯得莫名古怪,甚至有些壓抑沉悶。
一股山雨欲來的氣息。
“今天這朝會,怕是不好說啊……”
“唉,誰說不是?咱們的陛下,雄圖偉業乃難得的一代中興之主,最為痛恨的,便是為官者不正,為富者不仁。”
“而眼下,邊境又無戰事,朝廷也未橫加征稅,好端端的,澄州府才一場小小的春汛洪災,竟生了民變,這……”
“是啊,尤記得前年雪災寒災時,那工部右郎中薛齊僅僅朝會上言了一句,朝廷當頒布政令,將各州府湧入城中的難民統統趕出去……”
“便引得陛下龍顏大怒,最後竟是活生生將那薛齊,凍斃在了京城南門外,誰不是心中唏噓戚戚焉?”
“有了前車之鑒,那澄州太守曹參,怎還如此昏聵糊塗,這豈不是……”
然而那官員話未說完,旁邊便響起了質疑的聲音。
“陳大人此言差矣!澄州府是生了民變不假,可終究僅僅兩三千不成氣候的暴民而已,還遠不到威脅社稷安危不可控的地步,且這民變也僅僅一天便平息了下來。”
“除了當場被擊殺的,其餘一眾暴民,也都統統進了大獄。”
“可如今,真正令人捉摸不透的,尚且是那楚國公王修。”
“唉,此人就是個千年禍害,一日不除,朝廷就一日不得安寧。”
“官拜吏部侍郎,澄州府的案情卷宗遞到吏部,職責所在,迅速奏報天子自是理所當然,誰膽敢私自截留不報,那便是死罪。”
“可好端端的,他為何竟……竟寫滿了大字通告,差人張貼得滿京城大街小巷都是。”
“不僅如此,據臨州府快馬加鞭傳來的消息,昨日的《臨州日報》第一版第一條,也是洋洋灑灑幾千字,刊載著澄州之事。”
“你們說說,都說說,他這不簡直胡鬧嗎?”
“這下好了,鬧得天下百姓人盡皆知,民間輿情如洪水,聽說昨日京城那些孩童稚子間,都開始唱起了童謠,那詞兒,唉,本官都不敢聽……”
“他這眼裏,還有陛下嗎,還有朝廷威儀嗎?”
此言一出,更是迅速引起一片群情激奮的附和聲。
“是啊,是啊,那猖狂小兒,簡直無知無畏!”
“不過也能理解,畢竟朝中咱誰人不知,那離經叛道的奸佞之臣,與右相曹公素來不合。”
“特別自從上次,他興師動眾跑去惡心了曹公一番,二人更是勢同水火。”
“而澄州太守曹參,乃是衛國公府上三公子,如今出了這等事,他又豈能放過這大好的機會?大做文章借題發揮,將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死咬著曹家不放!”
“看著吧,今日朝會,唇槍舌劍還不知是怎樣一番兇險。”
“可是……”
“可是難道他就不知,那曹家,可是當今太後老祖宗的娘家?”
“特別那曹參,更是深受太後喜愛,甚至都拜認作幹孫子。”
“曹公老成持國,勞苦功高,官拜右丞相十餘載如一日,掌管著吏工農三部與門下省,兢兢業業鞠躬盡瘁,又豈是這麽一個乳臭小兒能輕易撼動的?”
“最多,也隻是令曹家,特別是曹公,受些非議詬病而已。”
“得罪了太後,他從此還能有好日子過?”
更有人幸災樂禍,如打了雞血,“說得是嘞,還是李大人看得透徹……”
“那猖狂小兒,仗著自己貴為國公,為朝廷立了些功勞,又與太子殿下交好,便胡作非為無知無畏,可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些。”
“更何況,他可還任著吏部右侍郎一職……”
“為這麽點事,便急功近利與曹公徹底撕破臉皮,對他能有什麽好處?”
“倒是咱們,一會兒陛下麵前,可千萬謹言慎行小心說話,以免惹禍上身。”
當然,夾雜人群中,也不少官員,也不知是出身曹家的子弟門生,或是受了曹家恩惠,一個個麵色鐵青,滿腔怒火憤恨。
而同樣這時,正當所有人或竊竊私語眾說紛紜,或心有戚戚惶恐不安,卻突然隻聽得遠處,傳來一道聲音。
“喲,各位同僚,早上好啊!”
“你好,你好!怎麽?這太阿殿還沒開門嗎,大家怎麽都站在外麵?”
“這麽早,大家應該都未進早膳,還餓著肚子吧。哎呀,這樣怎麽能行?雖說政事重要,可也得注意身體呐!”
“來,來,我特地為大家買了些糕點,別客氣,別客氣,隨便吃!”
“初次參加大朝會,也不大懂規矩,還得仰仗諸位同僚多多提點呐!”
“哎喲,這位大人,看著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正五品了,真是前途一片大好呐,未來封侯拜相時,還請大人多多關照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