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奸佞竟是他自己?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修抬頭望去,便見大門口,正不緊不慢走進來一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
身穿宮中袍服,白麵無須,自然正是那明德殿禦前行走主事太監張謹。
亦步亦趨,身後還緊跟著兩個清秀小太監。
倒讓他頓時一陣詫異。
而頓時,台下這烏泱泱幾百名文人士子,卻也是麵麵相覷竊竊私語個不停,明顯有點搞不清狀況。
畢竟,諸如今日這種文人集會,隻要不鬧出大的亂子來,朝廷是斷然不會幹預的。
可既然是宮中來人,一個個縱然剛才還群情激奮叫嚷得厲害,要召集天下儒生一起去皇宮外麵請願求見天子,卻哪敢再造次。
片刻間功夫,便讓出一條道來。
然而這中年太監,倒也不著急。
圓嘟嘟白淨的臉上,眼睛都眯成了兩條縫,笑得那叫一個如沐春風,就好像昨晚去青樓玩耍,被好幾個姑娘誇讚了一番床榻廝殺神勇無敵。
站在門口,抬起頭,環顧了一眼四周,“喲,看來今日這水雲間,還真不是一般熱鬧呀!”
“話說迴來,這麽多飽讀詩書的青年才俊匯聚於此,各抒己見交流才識,那也足見咱大康如今文風之鼎盛,社稷興旺之兆呀!”
“若是聖上得知,那也必定龍顏大悅!”
“可就是咱家來得不巧,打擾到各位才俊的雅興了!”
“不過,咱家前來,也隻因為有份聖上的口諭旨意要傳達,說完,咱這就走!”
倒是惹得不少人受寵若驚得很,不停擺手,“公公言重了,公公言重了……”
可同樣這時,接下來的情形,卻那般始料不及,讓在場所有人徹底懵了!
隻見這中年太監,依然笑眯眯的,竟是領著那兩個小太監,徑直朝前方中央那高台而去。
眨眼間,便已走到剛才還渾身浩然正氣,慷慨激昂之態大唿著清君側除奸佞口號,那個來自臨州府的青色儒衫“正義之士”跟前。
竟是那般匪夷所思,盈盈一躬身施禮,“奴婢給國公爺見禮了!”
語氣平緩,可不知為何,臉色似乎總有點玩味古怪,“喲,國公爺不愧是才學蓋世之人,連陛下都屢次盛讚,楚國公乃國之大才也,更難能可貴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
“如今都已位列國公,更即將上任朝中要職,卻還如此操勞,親自前來參加這文人交流,體察民意禮賢下士!”
“隻是咱家粗鄙之人,掃了國公爺的雅興,還望國公爺千萬恕罪!”
“可也實屬無奈,咱家前來,陛下有份口諭旨意要宣讀!”
緊隨其後,終於正了正色,聲音陡然提高不少。
“聖上口諭,楚國公王修,才識淵博,品行純良,仁愛百姓,忠於社稷,堪稱國之柱石。”
“時值景隆二十二年春,朝廷廣開恩科,此乃大康興盛之舉。因此,朕決議,特命楚國公王修,任此年春闈恩科副考官一職……”
“全心協助主考官大人,為朝廷招賢納士,選拔人才!”
“還望楚國公,盡忠職守,公正嚴明,不負朕之厚望!”
無疑,既然是口諭,自然也就這麽簡簡單單幾句話。
沒想到,卻見這中年太監,又堆著一臉笑,“國公爺,聖上的口諭,就這些了,奴婢給國公爺道賀了!”
“今年的春闈,可與以往的不同。乃是聖上大變取仕製度,大幅度增加科考錄用名額,第一次恩科。”
“因此,聖上自然無比重視,那是出不得一點差錯的!”
“聖上能將副考官這份重擔,交到國公爺手裏,那也足以看得出,聖上對國公爺的信任!”
“更何況,朝中誰人不知,這恩科的考官之職,從來都是炙手可熱,多少人做夢都想著……”
“畢竟,即便從今年開始,為公正嚴明,恩科將采取糊名製,可最終被錄用的進士,皆都會以二位考官的門生自居,日後同朝為官,或多或少也總得念著些二位考官的好!”
“所以,還望國公爺,能盡心盡責,輔佐好右相曹公,主辦好今年的恩科,切莫負了聖上的一片厚望!”
腦袋使勁向前湊了湊,“除此之外,聖上還令奴婢給國公爺帶兩句話。”
“聖上說,國公爺既然已經舉家遷來了京城,卻也不知進宮給朕請安,去看看皇後娘娘與程貴妃,實在有些沒良心。”
“另外,聖上還說了,恩科副考官這份差事,你要是敢一不留神辦砸了,出了什麽岔子,明德殿內將你吊起來抽!”
緊跟著,又望向台下眾人,扯開嗓門,“行了,聖上的口諭,已經宣讀完了!”
笑嗬嗬的,“咱家這就不打擾各位才子,繼續討伐楚國公,聖上欽點的今年恩科副考官大人了!”
又扭頭瞅了瞅身後那塊巨大展牌上,“清君側,除奸佞”六個大字。
一臉欣賞,嘖嘖誇讚,“還有,這幾個字寫得真的不錯,蒼勁有力筆鋒如劍,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啊!”
隨即,眾人目光注視下,領著那兩個手下小太監,不緊不慢朝外麵走去,很快便消失在門外。
寂靜!刹那間,剛才還熙熙攘攘喧鬧不堪的水雲間,化作一片死寂!
台下這烏泱泱幾百名文人士子,徹底呆滯當場!
直勾勾望著高台上,那個來自臨州府的“正義之士”,瞠目結舌呆若木雞,震驚得無以複加。
如何想得到,眼前這個雖長得頗為俊朗,可衣著簡樸的小哥兒,竟是當今天下赫赫有名的楚國公?
不但即將上任太子伴讀與吏部右侍郎兩大朝廷要職,如今更又被天子欽點為今年春闈的副考官?
可關鍵是……
誰能站出來說一說,今天這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足足幾百名文人士子齊聚這水雲間,就為了口誅筆伐那離經叛道玷汙先賢聖人之道的奸佞王修。
倒是半路上,跳出來一個“正義之士”,剛才那叫一個慷慨激昂,指點江山氣吞山河,更是極力主張柳俊彥擔任領頭人,號召天下更多有誌之士,共同討伐惡賊……
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何等的浩然正氣?
可怎麽……奸佞竟是他自己?
殺人誅心!簡直殺人誅心呐!
太侮辱人了!
身穿宮中袍服,白麵無須,自然正是那明德殿禦前行走主事太監張謹。
亦步亦趨,身後還緊跟著兩個清秀小太監。
倒讓他頓時一陣詫異。
而頓時,台下這烏泱泱幾百名文人士子,卻也是麵麵相覷竊竊私語個不停,明顯有點搞不清狀況。
畢竟,諸如今日這種文人集會,隻要不鬧出大的亂子來,朝廷是斷然不會幹預的。
可既然是宮中來人,一個個縱然剛才還群情激奮叫嚷得厲害,要召集天下儒生一起去皇宮外麵請願求見天子,卻哪敢再造次。
片刻間功夫,便讓出一條道來。
然而這中年太監,倒也不著急。
圓嘟嘟白淨的臉上,眼睛都眯成了兩條縫,笑得那叫一個如沐春風,就好像昨晚去青樓玩耍,被好幾個姑娘誇讚了一番床榻廝殺神勇無敵。
站在門口,抬起頭,環顧了一眼四周,“喲,看來今日這水雲間,還真不是一般熱鬧呀!”
“話說迴來,這麽多飽讀詩書的青年才俊匯聚於此,各抒己見交流才識,那也足見咱大康如今文風之鼎盛,社稷興旺之兆呀!”
“若是聖上得知,那也必定龍顏大悅!”
“可就是咱家來得不巧,打擾到各位才俊的雅興了!”
“不過,咱家前來,也隻因為有份聖上的口諭旨意要傳達,說完,咱這就走!”
倒是惹得不少人受寵若驚得很,不停擺手,“公公言重了,公公言重了……”
可同樣這時,接下來的情形,卻那般始料不及,讓在場所有人徹底懵了!
隻見這中年太監,依然笑眯眯的,竟是領著那兩個小太監,徑直朝前方中央那高台而去。
眨眼間,便已走到剛才還渾身浩然正氣,慷慨激昂之態大唿著清君側除奸佞口號,那個來自臨州府的青色儒衫“正義之士”跟前。
竟是那般匪夷所思,盈盈一躬身施禮,“奴婢給國公爺見禮了!”
語氣平緩,可不知為何,臉色似乎總有點玩味古怪,“喲,國公爺不愧是才學蓋世之人,連陛下都屢次盛讚,楚國公乃國之大才也,更難能可貴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
“如今都已位列國公,更即將上任朝中要職,卻還如此操勞,親自前來參加這文人交流,體察民意禮賢下士!”
“隻是咱家粗鄙之人,掃了國公爺的雅興,還望國公爺千萬恕罪!”
“可也實屬無奈,咱家前來,陛下有份口諭旨意要宣讀!”
緊隨其後,終於正了正色,聲音陡然提高不少。
“聖上口諭,楚國公王修,才識淵博,品行純良,仁愛百姓,忠於社稷,堪稱國之柱石。”
“時值景隆二十二年春,朝廷廣開恩科,此乃大康興盛之舉。因此,朕決議,特命楚國公王修,任此年春闈恩科副考官一職……”
“全心協助主考官大人,為朝廷招賢納士,選拔人才!”
“還望楚國公,盡忠職守,公正嚴明,不負朕之厚望!”
無疑,既然是口諭,自然也就這麽簡簡單單幾句話。
沒想到,卻見這中年太監,又堆著一臉笑,“國公爺,聖上的口諭,就這些了,奴婢給國公爺道賀了!”
“今年的春闈,可與以往的不同。乃是聖上大變取仕製度,大幅度增加科考錄用名額,第一次恩科。”
“因此,聖上自然無比重視,那是出不得一點差錯的!”
“聖上能將副考官這份重擔,交到國公爺手裏,那也足以看得出,聖上對國公爺的信任!”
“更何況,朝中誰人不知,這恩科的考官之職,從來都是炙手可熱,多少人做夢都想著……”
“畢竟,即便從今年開始,為公正嚴明,恩科將采取糊名製,可最終被錄用的進士,皆都會以二位考官的門生自居,日後同朝為官,或多或少也總得念著些二位考官的好!”
“所以,還望國公爺,能盡心盡責,輔佐好右相曹公,主辦好今年的恩科,切莫負了聖上的一片厚望!”
腦袋使勁向前湊了湊,“除此之外,聖上還令奴婢給國公爺帶兩句話。”
“聖上說,國公爺既然已經舉家遷來了京城,卻也不知進宮給朕請安,去看看皇後娘娘與程貴妃,實在有些沒良心。”
“另外,聖上還說了,恩科副考官這份差事,你要是敢一不留神辦砸了,出了什麽岔子,明德殿內將你吊起來抽!”
緊跟著,又望向台下眾人,扯開嗓門,“行了,聖上的口諭,已經宣讀完了!”
笑嗬嗬的,“咱家這就不打擾各位才子,繼續討伐楚國公,聖上欽點的今年恩科副考官大人了!”
又扭頭瞅了瞅身後那塊巨大展牌上,“清君側,除奸佞”六個大字。
一臉欣賞,嘖嘖誇讚,“還有,這幾個字寫得真的不錯,蒼勁有力筆鋒如劍,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啊!”
隨即,眾人目光注視下,領著那兩個手下小太監,不緊不慢朝外麵走去,很快便消失在門外。
寂靜!刹那間,剛才還熙熙攘攘喧鬧不堪的水雲間,化作一片死寂!
台下這烏泱泱幾百名文人士子,徹底呆滯當場!
直勾勾望著高台上,那個來自臨州府的“正義之士”,瞠目結舌呆若木雞,震驚得無以複加。
如何想得到,眼前這個雖長得頗為俊朗,可衣著簡樸的小哥兒,竟是當今天下赫赫有名的楚國公?
不但即將上任太子伴讀與吏部右侍郎兩大朝廷要職,如今更又被天子欽點為今年春闈的副考官?
可關鍵是……
誰能站出來說一說,今天這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足足幾百名文人士子齊聚這水雲間,就為了口誅筆伐那離經叛道玷汙先賢聖人之道的奸佞王修。
倒是半路上,跳出來一個“正義之士”,剛才那叫一個慷慨激昂,指點江山氣吞山河,更是極力主張柳俊彥擔任領頭人,號召天下更多有誌之士,共同討伐惡賊……
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何等的浩然正氣?
可怎麽……奸佞竟是他自己?
殺人誅心!簡直殺人誅心呐!
太侮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