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郡馬爺的大婚之典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慶國永寧郡主,將婚配康國齊州郡公,自然早已在梁都傳得人盡皆知。
轟動的程度,甚至一時遠超兩國剛剛結束的戰事。
畢竟,本國皇室身份高貴的郡主,婚配他國之臣,雖算不得亙古未有,但也絕對算奇聞罕見。
更何況,即便這康國郡公,已有天子賜封的國子監博士虛職,可終究是兩國之間這場聲勢浩大的戰事,導致慶國大敗的罪魁禍首。
反倒更讓這婚事,似乎總有些屈辱和親的味道。
因此,據說京城中的儒生士子,都不止一次聯名上書女帝,表示憤恨。
這讓王老爺,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那些成天滿嘴之乎者也的窮酸士子,有時候還是挺可愛的。
其實這大婚的日子,當初李達一頓卑鄙無恥的手段,將他摁在地上簽了婚書,本來事定於六月二十八。
奈何時間太過倉促,不得已隻能改到七月初四,也算個大吉的好日子。
而因為他王老爺終究是大康之人,在梁都並沒有什麽豪門大宅,所以婚典自然是在齊王府舉行。
倒是少了迎親環節,省了些事。
其實慶國的婚典,與康國相比,各種禮儀流程包括習俗,都是大同小異,差別不大。
但唯獨可能因為李樂瑤那小妞,乃是皇室郡主的原因,各種嚴格的規矩禮製,反倒一下子繁瑣了太多。
諸如儀程之前,有宮中來人,宣讀各種宗室禮文,就耗費了不少時間。
而前來道賀的客人並不算多,基本都是朝廷官員與勳貴,以及李氏宗親。
盡管據王修所知,齊王府不僅在朝中位高權重,而且生意產業也不小,家大業大。可因為王爺的特殊身份,那些替王府打理生意的掌櫃執事之類,自然是不會在受邀之列的。
可即便如此,酒宴依然足足擺了七八十桌之多,可謂聲勢浩大。
從一大早,整座王府,便已張燈結彩,到處披紅掛綠,好一片喜慶熱鬧景象。
其實按照禮製,皇室郡主出閣大婚,女皇帝本也會移駕前來道賀的。可出乎意料,還真如那天在清泉澗時所言,並沒有前來。
宮裏隻是派了個老太監,代表女帝送來了賀禮。
婚典同樣是傍晚開始的。
雖然對王修來說,都已經兩次了,可足足一個時辰,各種繁瑣至極的儀式流程下來,依然是折騰得汗流浹背,累得像條狗一樣。
直到李樂瑤那小妞,頂著大紅蓋頭,拖著長長的大紅喜袍被送入洞房,這才稍微輕鬆一些。
可突然之間,心神竟有些恍惚。
說實話,對於這門婚事,直到現在,都依然還感覺有點渾渾噩噩。
對於那粉嘟嘟臉小妞,要說心中討厭不喜歡吧,好像有點牽強,要說有多少男女之情吧,也算不上。
怎就稀裏糊塗,拜堂成了名正言順的夫婦了?
或許更多的,一個女子,還身為高貴的皇室郡主,卻為了他,不惜自汙名節大鬧朝堂,要說心中不感懷,那是他王老爺太薄情寡義!
按照計劃的行程,大婚過後,後天初六便要啟程迴大康了。
隻唯獨不知,那黑臉的景隆皇帝,在得知老子娶了個慶國郡主迴去,而且第一個兒子還得迴慶國繼承爵位,臉會不會變得更黑。
倒是李達那死老頭,穿著一身嶄新的華服,紅光滿麵精神抖擻,好像使不完的勁,上躥下跳個不停。
一邊忙著接受那些大小官員的前來道喜,還不忘隔三差五就湊到他王老爺跟前來,往他心髒捅上兩刀。
“怎麽樣?老夫就說,你這個孫女婿跑就跑不掉吧!”
“老夫是誰?慶國皇帝的叔祖父,當朝王爺!你這小子,真以為當初在臨州跟你說的,就算綁也要把你綁了,老老實實給老子做孫女婿,是跟你吹牛呐?”
“現在,跟老夫的寶貝孫女堂也拜了,以後你小子要是敢冷落她,敢對她不好,不趕緊乖乖給老子多生幾個大胖曾孫子……”
“饒不了你,就你這樣的,老夫一隻手打十個!”
直把他王老爺氣得,心肝尖尖都在顫。
要不是看在今天場合特殊,又實在打不過,還不是在自己的地盤上,非得一拳頭整過去,鼻梁都給他弄歪!
席間敬酒的環節,自然不能少。
其實除了李氏宗親成員,以及女眷,不少前來道賀的朝臣,那天在承明殿大朝會上,也都見過。
雖能叫上名的沒幾個,但也算麵熟。
所幸還好的是,一個個雖然對他這個一手導致了前線潰敗的國之仇敵,依然憤恨得厲害……
可既然天子都已做了決斷,再加齊王李達在朝中的威懾力,眼下又是大喜的日子,倒也不至於多刁難。
場麵氣氛總體還算和諧,甚至就連那滅絕師太李清,盡管從來都是板著一張生人勿近的臉,居然還主動迴敬了一杯酒。
說了些諸如“樂瑤那丫頭可是本官從小看著長大的,王爺也就這麽一個嫡孫女,還望郡馬切莫負了她”、“兩國現既然已休戰締結友好,閑暇之餘郡馬可多陪郡主來梁都看看”之類的話。
盡管對於這種陣仗,王老爺也算經驗老道了,聲東擊西、暗度陳倉、養鯨魚,各種躲酒的手段爐火純青……
隻奈何實在賓客太多,挨著挨著敬酒下來,也還是被灌得七葷八素,腦袋昏沉沉兩腿都發軟。
而且因為皇室郡主大婚,京城還專門為此取消了夜間宵禁,所以賓主盡歡下,一場婚典酒宴,硬是一直推杯置盞到半夜,才總算漸漸落下帷幕。
而洞房,自然也設在王府內。
反倒讓王老爺,突然有種做上門女婿的感覺。不過倒也無所謂,他自然也不是那種扭捏矯情的人。
直到這時,才總算長長鬆了一口氣,拖著醉醺醺的疲憊身子,在兩個丫鬟的引路下,朝洞房走去。
轟動的程度,甚至一時遠超兩國剛剛結束的戰事。
畢竟,本國皇室身份高貴的郡主,婚配他國之臣,雖算不得亙古未有,但也絕對算奇聞罕見。
更何況,即便這康國郡公,已有天子賜封的國子監博士虛職,可終究是兩國之間這場聲勢浩大的戰事,導致慶國大敗的罪魁禍首。
反倒更讓這婚事,似乎總有些屈辱和親的味道。
因此,據說京城中的儒生士子,都不止一次聯名上書女帝,表示憤恨。
這讓王老爺,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那些成天滿嘴之乎者也的窮酸士子,有時候還是挺可愛的。
其實這大婚的日子,當初李達一頓卑鄙無恥的手段,將他摁在地上簽了婚書,本來事定於六月二十八。
奈何時間太過倉促,不得已隻能改到七月初四,也算個大吉的好日子。
而因為他王老爺終究是大康之人,在梁都並沒有什麽豪門大宅,所以婚典自然是在齊王府舉行。
倒是少了迎親環節,省了些事。
其實慶國的婚典,與康國相比,各種禮儀流程包括習俗,都是大同小異,差別不大。
但唯獨可能因為李樂瑤那小妞,乃是皇室郡主的原因,各種嚴格的規矩禮製,反倒一下子繁瑣了太多。
諸如儀程之前,有宮中來人,宣讀各種宗室禮文,就耗費了不少時間。
而前來道賀的客人並不算多,基本都是朝廷官員與勳貴,以及李氏宗親。
盡管據王修所知,齊王府不僅在朝中位高權重,而且生意產業也不小,家大業大。可因為王爺的特殊身份,那些替王府打理生意的掌櫃執事之類,自然是不會在受邀之列的。
可即便如此,酒宴依然足足擺了七八十桌之多,可謂聲勢浩大。
從一大早,整座王府,便已張燈結彩,到處披紅掛綠,好一片喜慶熱鬧景象。
其實按照禮製,皇室郡主出閣大婚,女皇帝本也會移駕前來道賀的。可出乎意料,還真如那天在清泉澗時所言,並沒有前來。
宮裏隻是派了個老太監,代表女帝送來了賀禮。
婚典同樣是傍晚開始的。
雖然對王修來說,都已經兩次了,可足足一個時辰,各種繁瑣至極的儀式流程下來,依然是折騰得汗流浹背,累得像條狗一樣。
直到李樂瑤那小妞,頂著大紅蓋頭,拖著長長的大紅喜袍被送入洞房,這才稍微輕鬆一些。
可突然之間,心神竟有些恍惚。
說實話,對於這門婚事,直到現在,都依然還感覺有點渾渾噩噩。
對於那粉嘟嘟臉小妞,要說心中討厭不喜歡吧,好像有點牽強,要說有多少男女之情吧,也算不上。
怎就稀裏糊塗,拜堂成了名正言順的夫婦了?
或許更多的,一個女子,還身為高貴的皇室郡主,卻為了他,不惜自汙名節大鬧朝堂,要說心中不感懷,那是他王老爺太薄情寡義!
按照計劃的行程,大婚過後,後天初六便要啟程迴大康了。
隻唯獨不知,那黑臉的景隆皇帝,在得知老子娶了個慶國郡主迴去,而且第一個兒子還得迴慶國繼承爵位,臉會不會變得更黑。
倒是李達那死老頭,穿著一身嶄新的華服,紅光滿麵精神抖擻,好像使不完的勁,上躥下跳個不停。
一邊忙著接受那些大小官員的前來道喜,還不忘隔三差五就湊到他王老爺跟前來,往他心髒捅上兩刀。
“怎麽樣?老夫就說,你這個孫女婿跑就跑不掉吧!”
“老夫是誰?慶國皇帝的叔祖父,當朝王爺!你這小子,真以為當初在臨州跟你說的,就算綁也要把你綁了,老老實實給老子做孫女婿,是跟你吹牛呐?”
“現在,跟老夫的寶貝孫女堂也拜了,以後你小子要是敢冷落她,敢對她不好,不趕緊乖乖給老子多生幾個大胖曾孫子……”
“饒不了你,就你這樣的,老夫一隻手打十個!”
直把他王老爺氣得,心肝尖尖都在顫。
要不是看在今天場合特殊,又實在打不過,還不是在自己的地盤上,非得一拳頭整過去,鼻梁都給他弄歪!
席間敬酒的環節,自然不能少。
其實除了李氏宗親成員,以及女眷,不少前來道賀的朝臣,那天在承明殿大朝會上,也都見過。
雖能叫上名的沒幾個,但也算麵熟。
所幸還好的是,一個個雖然對他這個一手導致了前線潰敗的國之仇敵,依然憤恨得厲害……
可既然天子都已做了決斷,再加齊王李達在朝中的威懾力,眼下又是大喜的日子,倒也不至於多刁難。
場麵氣氛總體還算和諧,甚至就連那滅絕師太李清,盡管從來都是板著一張生人勿近的臉,居然還主動迴敬了一杯酒。
說了些諸如“樂瑤那丫頭可是本官從小看著長大的,王爺也就這麽一個嫡孫女,還望郡馬切莫負了她”、“兩國現既然已休戰締結友好,閑暇之餘郡馬可多陪郡主來梁都看看”之類的話。
盡管對於這種陣仗,王老爺也算經驗老道了,聲東擊西、暗度陳倉、養鯨魚,各種躲酒的手段爐火純青……
隻奈何實在賓客太多,挨著挨著敬酒下來,也還是被灌得七葷八素,腦袋昏沉沉兩腿都發軟。
而且因為皇室郡主大婚,京城還專門為此取消了夜間宵禁,所以賓主盡歡下,一場婚典酒宴,硬是一直推杯置盞到半夜,才總算漸漸落下帷幕。
而洞房,自然也設在王府內。
反倒讓王老爺,突然有種做上門女婿的感覺。不過倒也無所謂,他自然也不是那種扭捏矯情的人。
直到這時,才總算長長鬆了一口氣,拖著醉醺醺的疲憊身子,在兩個丫鬟的引路下,朝洞房走去。